揭秘劉備三顧茅廬真相:原來諸葛亮只是備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三顧茅廬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幫忙三次拜訪諸葛亮。
但是對於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
劉備並非無緣無故的得知諸葛亮這個人就去拜訪他,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官渡大戰之後,曹操打敗劉備。
在戰亂紛飛的年代打敗戰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本來戰爭就是有贏有輸。
劉備戰敗之後就去投靠了劉表,這也是劉備能伸能屈的一面。
但是曹操似乎並不想這麼輕易的放過劉備,他這個時候打算挖劉備的牆角。
劉備有一個很厲害的謀士叫做徐庶,曹操為了得到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生了重病,讓徐庶趕緊去許都看望母親,搞不好這已經是老母親的最後一面了。
徐庶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隱隱約約感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但是又不能老母親的安危於不顧,於是還是決定去許都看望母親,他預感此去肯定會出事。
於是他在臨走之前就跟劉備說,南陽臥龍崗有一個奇才叫做諸葛亮,如果誰能得到他的幫助誰就的取得天下,劉備非常的心動。
於是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很多的禮物去拜訪諸葛亮,但是非常的不巧諸葛亮剛好出遊了,劉備的第一次拜訪失敗只能回來。
第二次三人又冒著大學來拜訪諸葛亮,不巧他又不在,等到第三次時才見到諸葛亮。
三顧茅廬的寓意
每一個典故故事都在教會後人其中的道理,以及為了讓後人知曉其中所深藏的意思,所以每一個典故的由來都自有其本身的寓意。
「三顧茅廬」這個典故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三顧茅廬故事插畫
諸葛亮對於劉備多次到茅廬拜訪自己的事跡一直念念不忘,這就體現在諸葛先生向劉禪呈上書時所提及,這也是孔明為了感謝先君主劉備對自己的信任。
不管是誰,一位高高在上的君主竟然放下自己的身份,找尋到自己深居的茅屋中,還鍥而不捨地一定要拜訪到自己為止,這是劉備堅持的體現。
正因為此,孔明看出了劉備定是一位值得輔助的明主,如能一統天下,劉備定是位愛護百姓的好君主。
劉備前去拜訪孔明之時並不是如想像中的一帆順利,而是三次前往茅廬後這才最終見到了孔明。
劉備首次前往之時,來到孔明先生居住的茅屋卻發現屋裡空無一人,只有一個小孩在,孩子告訴劉備先生不在家。
劉備第二次前往茅屋,此時茅屋裡有人,但是卻並非是孔明,劉備再次離去。
最後一次拜訪,劉備終於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遇到了孔明先生,孔明也因為劉備的多次拜訪而深受感動,在向劉備分析了當今的局勢之後,答應劉備相助之事。
從「三顧茅廬」這個典故我們不難理解其中的寓意,做人一定要以真心誠意對待別人;做事不能輕言放棄,即使經歷的失敗多如牛毛,也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完成下去。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
對於很多事我們都感到懷疑,拿《三國演義》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三顧茅廬」來說吧,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在被劉備重用之前只是一個在南陽耕種的學者而已,怎麼會受到劉備這樣的大人物的三次邀請呢?或許這只是作者在寫這篇作品時為了去美化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而編造的故事而已。
也有人對這件事的真實感到深信不疑,因為這個故事曾經多次被人們引用而且歷史資料中也有所提及。
三顧茅廬圖片
關於三顧茅廬最早的記載,諸葛亮在出征之前所寫的文章「出師表」,其中詳細描述了劉備為邀請諸葛亮出山幫助其輔佐天下而三次到他所在的住處討論此事。
其次就是陳壽的三國志中的「隆中對」也是對三顧茅廬這一事件持肯定態度,同樣認為此事是真的的還有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他倆均在自己的詩中提及過三顧茅廬這一事件。
但在類似《魏略》、《九州春秋》等類似的史書中又有記載說是諸葛亮是自己推薦自己的,而並非是劉備三顧他於茅廬之中,甚至次數高達三次之多,因為在中國古代漢語中三次除了單指三次之外還有多次的意思,所以可能還不止三次。
關於這一說法有些人確信無疑,他們覺得魏略之類的史書態度更嚴謹,史料更豐富所以對於三顧茅廬的真假問題到現在為止都是文人學士們爭論的問題,也將是往後人們研究《三國演義》的重點所在。
三顧茅廬像
揭秘劉備三顧茅廬真相:原來諸葛亮只是備胎?
劉備三顧茅廬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幫忙三次拜訪諸葛亮。但是對於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劉備並非無緣無故的得知諸葛亮這個人就去拜訪他,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殊不知是何人推薦……
劉備三顧茅廬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幫忙三次拜訪諸葛亮。但是對於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劉備並非無緣無故的得知諸葛亮這個人就去拜訪他,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劉備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當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是劉備三次到茅廬之中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是栩栩如生,同時也把劉備對...
劉備真的做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詳細敘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將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描寫得惟妙惟肖,把劉備對諸...
《三國演義》中,流傳的千年的佳話
《三國演義》中,哪段是流傳了千年的佳話?說起我國的四大名著,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有的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動畫版的四大名著。每本名著中都蘊藏著經典,只是有時我們讀的時候偶爾會忽略掉經典部分。還有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幕後導演竟然是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名著《三國演義》中,作者不知道描繪了多少人物。但在可謂浩瀚的群星中,有一位出場不多的人物卻讓人們對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至於時至今日還...
一件事告訴你,司馬徽和諸葛亮,究竟誰更厲害
一般來說,諸葛亮是三國第一智者這個稱號,是沒有爭議的。雖然有人常說司馬懿笑到了最後,也有人說如何郭嘉更加神鬼莫測,但畢竟司馬懿曾自語「吾不如孔明也」,而郭嘉也並非和孔明同時代,命數太短,無法並論...
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
徐庶對曹操一言不發,卻給曹丕推薦一個人才,此人能力不遜於孔明
導讀: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徐庶曾是劉備早起的謀士,大神諸葛亮的好朋友,同事也是諸葛亮的推薦人。徐庶是個大孝子,得知曹操將他母親囚禁後,含淚告別了主公劉備,去曹營看望自己的母親。臨走之前,徐...
一部民國期間的三國書 據說西蜀一統了天下 看過嗎
近日偶遇一奇書,開篇第一回便寫的引人入勝,一掃《三國演義》種種鬱悶之感,劉備終於揚眉吐氣,未來江山仿佛已經隱約可握,臥龍、鳳雛、徐庶竟然齊聚一堂。故事直接從徐庶推薦諸葛亮和龐統開始,誰知剛推薦完...
趣評《三國演義》:此人把忠孝做到了兩全,義氣甚至趕超關羽
在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中,都為關羽的義氣而拍手稱讚。關羽不貪財不好色不戀權,即便是在今天也無幾人可以做得到。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關羽名流青史,為後人所敬仰。然而在三國中還有一人堪比關羽之義,這人就是—...
公元207年,郭嘉死,同年,孔明出,難道真是奉孝不死臥龍不出?
不知何時起,流行「奉孝不死臥龍不出」,意思郭嘉比孔明厲害,但看了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也找不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證明郭嘉比孔明強,只發現一個巧合現象,郭嘉在建安十二年(207)去世,孔明在建安十二...
徐庶被曹操騙回許都,諸葛亮為何沒有看出曹操之計?
徐庶作為劉備的謀士,因為其母被曹操俘獲,最終被迫離開劉備,投奔了曹操。當時,司馬徽聽說徐庶去了曹操那裡,立即識破曹操之計,而為何徐庶對諸葛亮說了其母被曹操所獲之後,諸葛亮卻沒有看出是曹操之計呢?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自編自演的政治秀?
《三國演義》中最詩情畫意、最一波三折的故事,應當算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了。先是徐庶臨去曹營之際的走馬舉薦,接著又有司馬徽的造訪再薦。一個說諸葛亮好比麒麟鸞鳳,有經天緯地之才,若得此人相助,不愁...
徐庶為什麼不棄曹歸漢?
徐庶在《三國演義》中不能算是一個主要人物,但有關他的描寫卻與歷史真實相差甚遠。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納謀士程昱之計從潁川搬取了徐庶的老母,並由程昱模仿徐母的筆跡偽作家書騙取徐庶投曹。徐庶為報劉備知...
趣評《三國演義》:費勁千苦萬苦,勸得諸葛亮出山協劉戰天下
東漢末年,官渡之戰後,曹操勢力大漲,然後將目光對準了劉備,劉備只得去投靠荊州的劉表。當時劉備手下有一名叫做徐庶的謀士,劉備的謀劃幾乎就是出於徐庶之手。曹操聽聞後,對這個徐庶有了興趣,派人告訴徐...
諸葛亮最怕之人,他若不死孔明不敢出山
諸葛亮是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劉,關,張,三兄弟,冒著風雪來到諸葛亮的茅廬,尋兩次均不在,終於在第三次拜訪之時,孔明遊歷回來。午睡4...
其實「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並不止關雲長一人
「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源於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大眾普遍認知的就是關羽被迫投降曹操的典故。東漢末年,劉備大敗於曹操,關羽因護劉備的夫人而被迫投降曹操。曹操頗為賞識關羽之才,但任憑曹操愛...
司馬徽對諸葛亮曾作出什麼樣的驚天評價?僅僅幾句話也成全了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個接近神的人物。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之外,甚至能夠呼風喚雨,向天借命。他嘔心瀝血地為劉備效力了27年,最後卻落得病死五丈原的下場。然而,在他未出山之時,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