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三國演義》的配角,一語道破劉備一生成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捧著一顆建功立業的赫赫雄心四處碰壁,飄零江湖,寄人籬下,屢戰屢敗,失魂落魄,年過半百方小成氣候,赤壁戰後,霸荊州、占益州、奪漢中,一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伐東吳,兵敗夷陵,羞憤染病而亡。

數年之中,如困龍入海、驚天動地,又突然地崩山摧、一蹶不振,令人感慨無限似又不得其解。

其實劉備一生運勢早在16年前已有人一語道破其中天機。

誰呢?博陵崔鈞崔州平,這是在三國中僅僅出境一次的一個不起眼的人物。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中,劉備首次拜訪孔明不遇,在草廬外就遇到了崔州平,羅貫中先生這樣形容此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儼然世外高人,劉備誤以為就是孔明,急忙下馬施禮,結果一問不是孔明。

接下來劉備道出來尋孔明原委,崔州平卻拋出一番高論,這一席話歷來非常容易被忽視,卻可謂是金玉良言,道破天機、發人深思。

當時崔州平是這麼回答劉備的: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

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

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

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

這段話包含了這麼幾個意思:一,天下是清平還是亂世沒有定數,亂世需要使用權謀,治世需要施行仁義,將軍想平定天下,雖然抱著仁義之心,恐怕有困難;二,從高祖平定亂世到王莽新政,再到光武中興,以至於到如今,天下治亂興替是有規律的,一治必有一亂,一亂必有一治,當今的形勢是由治世進入亂世,不可能一下子就平定的,言下之意就是大漢王朝復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三,將軍想讓孔明來扭轉乾坤,是徒勞無功的事(到底是說孔明非佐弼良材,還是說當前形勢孔明難以成功,就不得而知了);四,順應大勢就會事半功倍,否則就事倍功半,天命所在,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

歸結起來,崔州平的意思就是:將軍雖有大志,然而在當今形勢之下,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是一場瞎折騰;引申的意思,以權謀統馭豪傑的曹操,有希望平定天下。

劉備聽了當然是心裡泄了氣,當然面子上還要客套一番,「先生所言,誠為高見」。

但話鋒一轉,又說自己王室之胄不能屈從天命。

崔州平心裡想必此時是非常鄙夷的,就說我這個人就是一土老帽兒,不配與將軍討論天下大事,只是剛才您問,我就胡言亂語了。

接著,劉備邀請崔州平同去新野,被崔先生以無意功名婉拒,然後就此告別,從此天各一方、不復相見。

此後,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用了12年時間終於割據一方、建立王業。

這個過程不乏巧取豪奪、以怨報德、機緣湊巧,然而劉備集團卻缺乏清醒認識,在得意忘形之中,大有老子天下第一誰敢惹我老子就揍誰的氣焰,結果襄樊戰役第一大將關羽兵敗身死丟失重地,夷陵之戰劉備輕浮大意慘敗而歸。

從此,蜀漢在戰略上就變為守勢,出川爭霸天下的出口從夷陵口和漢中兩個變成了一個,再也沒有能力有所作為。

劉備集團的由盛轉衰,關鍵就在這兩次戰役。

而16年前崔州平的斷言,恰似神算。

劉備集團不可能成功的兩大主要因素:其一,就是不明天下大勢,184年東漢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到了189年董卓作亂的時候,天下州郡紛紛割據,中央政令傳達下去如同一紙空文,毫無威信,到了207年,劉備還打著「興復漢室」的政治旗號,極其沒有號召力,只有政治場上失意而想作為或者山野隱士來投奔,比如諸葛亮、龐統、張松、李嚴等;崔州平明白平定天下不可能靠施行仁義,難道更多的豪傑不懂,所以都不來投奔,況且劉備行的還是假仁假義;其二,劉備對英雄豪傑的號召力有限,自始至終,人才隊伍水平偏低,帳下既缺少陳琳、王璨、蔡文姬、應瑒、阮瑀這種援筆成章、錦心繡腹的文人,又缺少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賈詡、司馬懿、劉曄、蔣濟等等這樣足智多謀、精明幹練的謀士,更缺少曹仁、張遼、張郃、徐晃、于禁、樂進等等這等智勇雙全、獨當一面的大將。

手下唯一的兩個智謀超群的龐統和法正,龐統跟了劉備不足五年死於非命,法正也不足五年,效用有限;諸葛亮,行政管理水平一流,用兵謀略難堪大任;關張趙馬黃,一勇之夫,衝鋒陷陣個個好手,獨當一面不足任用。

這兩個致命點,在劉備見到崔州平的時候,已經是幾乎板上釘釘了,看情形估計也就那樣了。

後來果然不出崔州平所料,劉備集團不僅沒能興復漢室,打下的基業最後也屈辱葬送。

這個情節正是在劉備請出曠世奇才諸葛亮出山輔佐之前,一個諸葛亮的好友在這個節骨眼給劉備潑冷水,劉備不信邪繼續一條道走到黑,最終果如崔州平所言,耐人尋味。

這到底是羅貫中為了黑諸葛亮設的一個梗,還是崔州平再給諸葛亮做口碑營銷,難以說清楚。

不過崔州平在《三國演義》中的角色十分低微,羅貫中先生安排這樣一個人來點破劉備的一生際遇和奮鬥,似乎另有深意:連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角色都能預測到劉備的必然失敗,其結局可想而知。

可是無論怎麼說,崔州平能見微知著,洞曉天機,不愧是一代名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細數三國演義中,讓人感到痛心遺憾的死亡

《三國演義》是經典的歷史小說,以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為背景,加上作者一些虛構人物和事件,使這部小說成為數百年來廣為流傳的經典著作。《三國演義》七分實三分虛,羅貫中雖然添加了許多虛構情節,但寫到重大的...

三國著名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處世哲學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身處亂世,有劉備一般要立志匡扶漢室的末代忠臣;有袁術一樣妄圖稱帝的亂世奸雄;有趙雲一樣忠貞護主的忠義之士;也有諸葛亮一般鞠躬盡瘁的肱骨之臣...

諸葛亮躬耕南陽,他到底在等待什麼

228年,已經是蜀漢丞相的諸葛亮,在給皇帝劉禪的《出師表》中說,他當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意思是老老實實在荊州做個隱士就成了。說起來,好像是劉備再三的懇請,才讓他沒辦法,勉強出山...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惜蜀漢還是滅亡了

古代三國中有兩位傳奇人物讓世人傳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無疑是對兩位軍師的最大肯定。這二人都有過人的遠見,極高的智商,可謂是三國中「最強大腦」!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苦心經營大家都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