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人才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不是臆想的話,《三國演義》應該蘊含了羅貫中(包括修改者)的一套系統人才觀:得人者昌;智者識時;惠人以利。

先談「得人者昌」。

演義反覆強調「得人時昌、失人時亡」,作者的構思並不難理解,可惜許多人只在正統問題上打轉。

將演義與正史略作比較,很容易得出「得人者昌」這個結論。

單以演義而論,劉備的軍師孔明對人才是不熱衷的。

通篇演義,蜀漢賴孔明之力只得了一個半人才,半個是龐統,一個是姜維。

孔明到東吳弔唁周瑜,演義並沒有關於他訪求龐統的描寫,他之推薦龐統,是龐統主動找他的結果,全然看不出自他的主動。

在劉備對他還言聽計從之時,也沒有事先囑咐劉備在龐統到時即予重用,誠心遠不如曹魏方面的荀彧、程昱與東吳方面的周瑜、魯肅等。

結果,龐統自行到荊州時,劉備並非不知龐統的才名,仍然以貌取人,只派了個縣令的小差使。

龐統後來能做副軍師,多半仗禮敬君子的張飛之力,孔明最多只有一半的功勞。

只有姜維轉投蜀漢,當記孔明全功,但也有可議之處。

孔明到死方把自己平生絕學獨傳姜維,與曹操著《孟德新書》即傳示眾文武相比,孔明顯得有點自私。

孔明說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四人可做刺史,顯示崔、石、孟等人不是當真想要歸隱山林的。

司馬徽說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四人才具相仿佛。

徐庶是露了一手的,略施小計便殺退曹仁十萬兵。

至於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的本事,演義沒有直接描寫,但從崔州平、石廣元教司馬望陣法而殺退孔明的傳人姜維,可知他們同徐庶一樣知兵能戰。

縱然劉備缺乏用人的靈性,孔明以王佐之才,未必不明人才的重要性,理應效法荀彧、程昱與周瑜、魯肅,大力薦賢,作為自己的左右手。

法正的才幹未必高出這幾人,也能助老將黃忠擔當方面之任,斬將立功,則從崔州平諸人中擇一助關羽,守荊州應該綽綽有餘。

結果孔明出茅廬之前未挽留徐庶,之後也沒有推薦任何人,導致隆中決策成了畫餅。

孔明六出祁山而不能奏功,主要原因是蜀漢人才不足,次要原因是孔明用人失誤。

初出祁山,孔明若能量才器使、知人善任,明明可派王平或魏延去守街亭,卻非要讓人自告奮勇,結果用錯紙上談兵的馬謖,街亭不能守,糧道被司馬懿切斷,三城得而復失,收得姜維卻於魏無損,無功而退。

二出祁山,攻陳倉不下,糧道為此不通暢,孔明的主力在祁山不能久留,乃是對方有方面之才的緣故;

四出祁山,苟安誤軍糧怕被責,投魏而散流言,孔明再次斷送大好形勢;

五出祁山,則失之於李嚴,還是因糧草之誤。

六出祁山,竟有四次是因糧草不濟而失敗,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用人問題。

三出祁山,則是悍勇張苞追敵受傷致死,孔明為之神傷,不能視事,雖然形勢於他有利,有姜維、魏延不用就退兵回成都,演義里有一首詩,末尾是「孔明淚向秋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俗語又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之說。

究其前因後果,若非用人不當,則是用人不盡其力,或者用人的靈性較差,導致蜀中乏人。

到第六次出祁山時,司馬懿也評孔明「食少事多,其能久乎」,孔明進不能奏功,退不心甘,唯有隨秋風而去了。

總之,孔明在對待人才問題上犯了與劉備一樣的毛病。

對孔明而言,如果不是因為自視才高,則歸根於「功從己出」的心理,以求留名。

魯迅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言下之意,演義讓孔明智慧超群、「奪天地之造化、有鬼神不測之機」是敗筆。

單以人物形象塑造而言,魯論本無可厚非。

問題是,演義中的劉備忠厚而得人心,孔明智略又高出管仲、樂毅,關公、張飛等五虎上將勇武冠世,卻為什麼蜀漢先魏、吳而亡?如果劉備、孔明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統一中原),「長厚」與「多智」的價值並不明顯,才顯得多餘。

其實,演義運用的是反襯筆法。

張飛能殺一個無名小卒,還算不得人物,「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方顯英雄豪氣。

史載孔明最多只有五次北伐,演義里卻寫「六出祁山」,平空多出一次北伐。

六出祁山,孔明雖有非凡的表演,整體上仍然是失敗的,可以說「六出」是孔明的敗筆。

作者若以塑造孔明智慧形象為出發點,略寫五出祁山就足夠,不寫也可,完全沒有必要畫蛇添足,編出另外一次失敗的北伐來。

如果孔明北伐是為了示忠,則更應否定,因為魏不可伐,強行伐魏沒有勝算,明知事不可為而為之,導致損兵折將,孔明怕是有「好大喜功」之嫌。

因此,演義賦予孔明多智,劉備忠厚,卻以悲劇收場,恰恰是為了凸顯人才的重要性。

羅貫中著《三國演義》,初衷正是出於此。

再談「智者識時」。

既然認識到人才的重要,那麼判斷人才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對於譽滿天下的人,自然不在話下,初出茅廬或未出茅廬的人則叫人為難,是以關羽、張飛起初也對孔明持懷疑態度,劉備心裡未必就很踏實,只是病急亂投醫,顧不了許多,直到孔明獻「隆中策」才茅塞頓開。

「隆中策」講的無非是天下形勢與各方智、力對比及敵友關係。

真正的人才,應該對形勢有清醒的認識,進而把握到利害關係,即「識時務者為俊傑」。

孔明六出祁山不能成功,固然出於「蜀中乏才」,更主要的是不審時度勢,違背了「先內修政理,以待天下之變」的方略,導致伐魏不成,先拖累了蜀漢。

司馬懿策動五路兵馬伐蜀,被孔明淡而平之,後來鄧艾、鍾會分兵而進,反倒兩路兵就滅蜀。

孫權得魯肅、諸葛瑾二人之時,都講論時勢,受益不少。

因此,判斷人才的依據是「智者識時」。

關於「惠人以利」。

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難,招募賢才也不難,難的是如何留住人才以為己用。

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可以說,我國歷史上治亂無常的癥結,是做不到「惠人以利」。

君王不僅與百姓爭利,「取之盡錙銖」,也與臣下爭利,「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簡直是鐵律。

做臣子的想謀利,唯有趁群雄逐鹿時才得其便,「君固擇臣,臣亦擇君」,才有討價還價的本錢。

太平時臣下謀利不成尚且不說,有時連起碼的人格都不能保全,象姜尚、孔明得到禮遇的例子,實在是找不出幾個。

帝王極端自私本不緊要,對軍國大事能處置相宜的卻又太少,加之官吏廉者餓死,貪者打殺,必然導致所用非人,行政效率低下,改朝換代就成了人心所向。

反觀演義里的曹操,枉殺呂伯奢一家,陳宮以為不仁不義,棄之而去,但願意跟隨曹操的謀士武將仍然較多。

原因很簡單,曹操真正負人的時候少,對人才是真心渴求的,給予人才相當的禮遇,實至名歸。

孫權也是如此,演義刻意寫道「由此江東稱得人之盛」(第三十八回)。

細看「三顧茅廬」諸細節及劉備進位漢中王及稱帝時的孔明兩番說詞,作者「惠人以利」的主張不言自明。

演義里的仁義之輩,常提國家、社稷,第一回三英結義也說「上報國家,下安百姓」。

求得國家安定、天下太平,無非是讓老百姓生活得好一些。

既然老百姓可以生活得好一些,為什麼才智超群者就必須清貧呢?羅貫中未必想不到這一點,提出自己的主張該是很自然的事情。

即使不與正史比較,單看演義,多做比較,也應該能看出羅氏的苦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傳說之「諸葛亮三試劉備終出山」

人們都知道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其實,諸葛亮出山之前還試過劉備三次哩!徐庶走馬薦諸葛以後,怕諸葛亮不肯出山輔佐劉備,專程繞道隆中對諸葛亮說:「劉備是當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寬厚仁義,又禮賢下士,只...

諸葛亮的「朋友圈」__原創文(一)

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234年),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提起諸葛亮,幾乎家喻戶曉,智慧的代名詞。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更成就了他的美名。今天,我們從神一樣的光環下面,來看看諸葛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