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決定天下的三次大戰,世人皆道一二卻不知其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林俊傑的一首《曹操》也讓我們了解到三國紛爭時動盪不安的時局,三國鼎立時期發生過很多場大大小小的戰役,其中有三大戰役可以說對於天下的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那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今天我們來聊聊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
一、官渡之戰
建安元年,曹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優勢。
建安二年春,袁術在壽春稱帝。
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名,進討袁術並將其消滅。
接著又消滅了呂布,利用張楊部內訌取得河內郡。
從此曹操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兗、豫、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地區,從而與袁紹形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
袁紹的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於曹操之下,他決心同曹操一決雌雄。
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建安五年,曹操統軍在官渡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
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
時袁紹擁有冀、青、幽、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
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
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於白馬擊斬袁將顏良,敗袁軍。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
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
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
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
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袁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袁軍烏巢糧屯,全殲袁軍,燒毀全部囤糧。
消息傳來,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
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餘,袁紹父子僅率800餘騎北逃。
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有名戰例。
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於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此戰曹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間的兼并爭,雖屬於封建割據勢力之間的爭鬥,但實現地區性的統一,客觀上符合人民的願望。
官渡一戰之後,曹操終於一反之前對袁紹的劣勢,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二、赤壁之戰
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
九月,曹軍進占新野,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
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
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
劉備在長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
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
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
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
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
黃蓋擇時率蒙沖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
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
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占荊州要地。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曹、劉、孫三家爭奪荊州之戰揭開序幕。
此後,曹操退回北方,再沒有機會以如此大規模進行南征,但仍舊占據著南陽、南郡二郡之後從南郡、南陽郡中分置襄陽郡、南鄉郡,劉備則開始揮軍向長江以南的零陵 、武陵、桂陽、長沙四郡發起進攻,孫權則命令周瑜圍攻南郡治所江陵縣。
三、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
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
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占領秭歸。
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奮起應戰。
他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陸遜上任後,通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條件的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耐心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
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猇亭一線。
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
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
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
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
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
這時,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
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
為了調動陸遜出戰,劉備遣前部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
孫桓是孫權的侄兒,所以吳軍諸將紛紛要求出兵救援,但陸遜深知孫桓素得士眾之心,夷道城堅糧足,堅決拒絕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議,避免了分散和過早地消耗兵力的行為。
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
劉備為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
後來劉備又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馬,企圖引誘吳軍出戰,伺機加以聚殲。
但是此計依然未能得逞。
陸遜堅守不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
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
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
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
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陸遜在進行大規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隊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這次進攻雖未能奏效,但卻使陸遜從中尋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蜀軍連營的作戰方法。
因為當時江南正是炎夏季節,氣候悶熱,而蜀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成,其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
決戰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
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
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
吳將朱然率軍五千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切斷了蜀軍的退路。
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
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
守御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鬥。
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
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
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
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近萬之眾。
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
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後衛將軍傅彤等被殺。
後依賴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白帝城中。
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
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
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三國以少勝多的五大著名戰役,因為弱小所以天生要強
縱觀歷史,以少勝多的戰役很多,而且多被傳為佳話。三國時期,諸侯割據,戰火紛飛,五大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至今廣為流傳,它們每一戰的勝負歸屬,都決定著三國未來的走向,同時也向世人傳遞了一種不屈的反抗...
品讀三國:曹操成也「火攻」敗也「火攻」-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兩大戰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在這兩大戰役中,曹操作為主角都參與其中,只不過結局一勝一敗。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因火燒烏巢而最終戰勝袁紹,並統一北方;在赤壁之戰中,因火燒赤壁,曹操敗...
官渡之戰,孰強孰弱一比便知,袁紹為何極大優勢而不勝
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農民大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
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都是以火取勝
三國"時期的戰爭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稱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是指三國時期發生的三個大規模著名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
三國最經典的三大戰役,每場都驚心動魄,此人以「賭技」贏得兩場
漢末末年,漢天子名存實亡,袁紹、曹操等人擁兵自重,彼此之間相互征伐。有人曾說過:「從某方面來看,人類社會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亂世三國更是如此。
三國中這三場大戰決定了三國的鼎力,網友:兩場都是歷史經典?
三國中許多的戰役十分經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中規模最大的三場戰役,這裡面其中的兩場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的戰役,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場戰役吧!官渡之戰
五子良將系列之十一:這倆建議若被採納,歷史必將改寫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地區展開戰略決戰。對於曹操集團的實力,張郃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單純在從正面向曹軍發動進攻並不能取得勝利,張郃建議袁...
三國的三把火,一把曹操稱霸,一把三國鼎立,一把滅劉備
在古代打仗火就像是如今的飛彈一樣威力無窮。火無常式,水無常形。水火無情。三國中就有非常有名的三把火。第一把火直接讓曹操稱霸北方,成為當時實力最大的諸侯,第二把火,孫劉聯盟大敗曹操,開始了三國鼎立...
趣歷史:三國中以少勝多的戰役雙方到底有多少軍隊?
在三國的歷史上群雄逐鹿、群星閃耀,無數的英雄豪傑在三國的歷史上留下不朽的傳說。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期,無數的戰役是成為了時代的印記,很多人都對三國中的戰役耳熟能詳,不過對於三國中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很...
赤壁之戰 :周瑜用曹操的套路打敗曹操?
【導讀】三國有三大戰役,前兩次分別為「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這前次戰役的結果是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而後一次戰役的結束則使三國鼎立局面有了一個雛形。文 | 長空星照
夷陵之戰:戰役經過介紹
夷陵之戰經過: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上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
三國時期凡大戰皆用火攻,尤以劉備、曹操、孫權為代表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三國群雄想必是很好的學習過《孫...
三國三大戰役都是那些戰役?竟然能影響到三國的格局
官渡之戰當時曹操迎獻帝,先後擊敗呂布、袁術占據了兗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成為北方的一大勢力。而袁紹也戰勝了公孫瓚占領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盡有河北之地。當時曹操四面受敵想要吞併袁紹,袁紹...
三國中永載史冊的三把大火,彈指間,強敵灰飛煙滅
俗話說水火無情,火可以燒壞房屋,可以吞噬莊稼樹林,所過之處更是寸草不生,所以人們天生對火有著天生的敬畏之心。但是火也是好東西,如果利用的好,可以生火做飯,可以祛除寒冷,古代的將軍更是可以利用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