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了曹操,吹了關羽,火了諸葛,演義中三大主角在歷史上到底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關羽、諸葛亮,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羅貫中將曹操的奸詐,關羽的義薄雲天,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描繪的是淋漓盡致。

歷史上的確有這三個人的存在,但是真的是如演義中所描述的這樣嗎?

陳壽的《三國志》應該是最重要的歷史資料,這本書中的曹操和演義中的藝術形象完全不相同。

他胸懷大志,多智謀,不拘禮節,豪爽,對在亂世中的很多事,有不同於傳統觀念的認識。

他還很有詩人易感的情懷,史書中說他在聽說關羽逃走後只說了一句,「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誠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聯想起《三國演義》,更而想起戲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方法。

其實,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毛澤東在讀《三國志》時也主張對曹操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

曹操不僅具有很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而且還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

他外定武功,內修文學,著有《短歌行》、《碣石篇》等。

曾有人評論他的詩文,「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

然而,被稱作關聖大帝的關羽,在歷史上不過是一介凡人。

關羽的缺點就在於自視甚高,剛愎自用,若是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屬於職場中有人際交往障礙的一類人。

順風順水時固然是春風得意,可一旦面臨困境,則很難有人對其伸出援手。

而且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的形象過多的神化,比如溫酒斬華雄,其實是孫堅所為,文丑也不是關羽所殺,而過五關斬六將則是完全虛構的事。

至於諸葛亮,《三國志》又是怎麼評價的呢?「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為干,優於將略」,意思就是諸葛亮善於治理國家,他治理國家的才能比行軍打仗的才能要更好。

真正的諸葛亮,不擅長奇謀,也不太擅長於兩軍作戰,他更擅長於治理國家,收拾政務。

收拾政務不僅僅是後勤,還要高瞻遠矚。

諸葛亮明白蜀國現在應該和誰聯手,該發展的是兵力還是農業,但是並不太擅長於坐在小車裡指揮士兵該怎麼打仗。

三國志里的諸葛亮是個帥才,他的智慧在於領導國家的方向,所以有人戲稱三國演義是黑了曹操,吹了關羽,火了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人熟知的三國歷史都注水了嗎?

文丨任逸飛中國的婦孺稚子都熟悉三國呂思勉先生在他的小書《三國史話》里曾經憶起這樣一件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三國演義》因文學需要極力貶曹,而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曹為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人們從政治中熟知曹操...

《三國演義》中,最狂妄囂張和可悲的那幾句話

嚴正聲明,不談正史,只說三國演義,雖說演義,但是還是非常經典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被藝術化的放大後,可以學到非常多的經驗,這經典,甚至超過了《三十六計》。為人處世,職場經驗,縱橫天下,一本三國...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沒有對比就沒能傷害!

諸葛亮和司馬懿可謂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神一樣的存在,而司馬懿總是「手下敗將」。其實真實的歷史是:諸葛亮確實是一位牛人,治國有方,治軍有道,絕對的棟樑之才,但是並沒有達到...

諸葛亮的粉絲們,還是崇拜司馬懿吧!

三國志寫的諸葛亮客觀多。但是,現實世界永遠不會和小說一樣美好。這就得看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了,奇謀很多,看似牛逼其實幹的都是將領應該乾的活。為什麼,因為編書人智力有限,閱歷有限。嗯,不好意思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