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會敗給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既生瑜,何生亮」。

而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真正能夠與諸葛亮並稱一時的,恐怕只有司馬懿了。

人們往往在討論二者誰強誰弱,但一個事實卻是改變不了的:六出祁山的諸葛丞相,終因司馬懿的抵擋,死於五丈原,一生的辛勞,隨之化為流水。

對於諸葛亮在與司馬懿的龍爭虎鬥中敗亡,歷朝歷代給予了諸多的闡釋。

首先是政治因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面對曹魏的不斷蠶食,孫吳的虎視眈眈,蜀漢不得不以巴蜀一地之力,斗曹魏千乘之國,以弱戰強,敗無可敗,諸葛亮殫精竭慮,定下了出祁山、取隴右、抗曹魏的策略,然而綜合國力最終決定了戰爭的走向。

其次是軍事因素。

曹魏兵多將廣並坐擁地利,以逸待勞;蜀漢軍事人才青黃不接,蜀道難行糧草不濟,乏力的後勤使得蜀漢難以打持久戰,加之諸葛亮多次用人失誤,更給了看破蜀漢弱點的司馬懿可乘之機。

更有甚者,有人認為司馬懿政治智慧遠勝諸葛亮。

司馬懿出於諸多的考量,採取以守代攻,堅壁清野的打法,與其說是他與諸葛亮的生死較量,不如說是他養蜀自重,打消曹氏對他功高震主顧慮的一種政治謀略。

基於此,當諸葛亮給他送來女人的衣冠時,他笑納了,所以說,司馬懿的一生,「忍辱負重」四個字,是當得起的!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管中窺豹,歷史的風雲變幻,遠非後人所能完全解密的。

從諸葛亮積勞成疾,渴望一戰,派遣使者下戰書,到司馬懿僅憑使者的幾句家常話,就斷定諸葛亮每每事必親躬,必定不久於世,果然,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這裡,下書的使者,似乎更像是曹魏的間諜,不經意間將主帥的信息泄露出來,從而影響了戰局,令人懊惱的同時,更為諸葛亮處事不密的敗亡而扼腕嘆息。

整個三國時期,類似於此的小人物、或者說各方「間諜」還有很多,諸如蔣干、張松等等,不一而足。

近來,以三國為題材的文學影視作品精彩紛呈,尤其以展現司馬懿等謀臣風采的居多,然而無論是史書還是影視素材,提及「諜戰」的,有如鳳毛麟角,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當代懸疑小說名家何慕,在系列作品《三國諜影》中,從諜戰角度,演繹三國時期掩映在波瀾壯闊史實中的種種迷局,恢弘的史料,懸疑的筆法,令人於驚險刺激間收穫別樣的三國文化體驗,引起人們的熱議。

曹魏的進奏曹、孫吳的解煩營、蜀漢的軍議司,服務於這些諜報機構的,絕不僅僅是一些小人物。

曹丕、司馬懿、蔣濟、諸葛亮、法正、費禕、孫尚香……他們所代表的,或者是各自政權的利益,又或者是為了某種利益出賣了所在的陣營,火燒赤壁、荊州失守、定軍山之戰、火燒連營,一場場血與火的較量中,充斥著暗戰諜影,大小棋局,無不動人心魄!

孫子兵法云:事莫密於間。

無論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對一時瑜亮,是惺惺相惜還是視如仇寇,最終,諸葛亮鞠躬盡瘁在五丈原,用人不當、處事不密,無疑是重大誘因。

如果能夠重來,或許,諸葛丞相不會派遣那個使者下書;或許,那使者真的是何慕筆下的一個「諜報人員」也未可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氣概與志向,夢三國的戰果收穫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對諸葛亮有這樣的評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三國時期,哪個人物在演義與正史中反差最大?

三國時期,囊括了黃巾起義、群雄割據、三足鼎立和三分歸晉等時期,各路英雄更是輪番上場,很多都是各領風騷沒幾年,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更多的是通過《三國演義》去了解那段歷史。既然是演義,出於故事情節的...

講道理,《三國演義》黑化了諸葛丞相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諸葛丞相非常偉大,偉大得以至於千古臣子、打工者都把他當作偶像。任何說諸葛亮不行的,咱們可以不用和他交朋友了,因為這人要麼腦子有問題,要麼有嚴重的人格問題。到底是什麼導致一...

諸葛亮對三國鼎立形成功與過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和經典典故,其中流傳最廣的莫過於三國中的故事。在三國故事中有很多賢臣明將,也許就像別人說的一個時代會造就一批不同的名人與事。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有莫過於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