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閱讀增值自己的稀缺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了十幾本關於閱讀的書籍,對閱讀的一點認知,又有了一些新感悟。

以前我的認識也就停留在不就是打開一本書,讀完就行。

多簡單的一個動作,對我來說。

可是當我系統學習寫作的時候,我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閱讀它不僅僅是讀完一本書這麼簡單,它是一種能力,一種你通過它你能獲得知識的獨立技能。

我們讀書不外乎三個目的:消遣、獲取新知、收集信息。

我以前的讀書屬於消遣型,讀的都是不能增長心智的書。

現階段讀的都是為了獲得新知。

比如經濟學、文案創作手冊類,偏向於工具書。

枯燥無趣,但真的收穫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新鮮事物。

在成年人的世界,為了提高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大多數人讀書都多少帶點功利色彩。

他們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好能獲得更高的薪水報酬。

如何能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通過閱讀增值自己的稀缺性,我推薦以下五本書 。

第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美國學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閱讀的四個層次」。

基礎閱讀,即處於識字階段的閱讀,也就是小學生階段。

檢視閱讀,即系統化閱讀,可以概括文章大意,了解其中心意思,並能拽住重點。

分析閱讀,即全盤閱讀、完整閱讀,也是能更好理解一本書內容的最好閱讀方式。

通過分析閱讀,讀者會將一本書的內容完全消化,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

主題閱讀,它不是針對一本書的閱讀,而是需要閱讀多本談到同一主題的圖書。

通過主題閱讀,讀者可以提煉出一個關於這一主題的全新論斷,這一論斷也許在閱讀過的任何一本書中都沒有論述。

主題閱讀是具有極強創造性的閱讀,閱讀收效也最佳。

可以用書里的四個層次檢閱自己處在那個階段。

第二本《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閱讀》,書里提出的讀書理念很有意思。

作者認為,人類的思想早已達到極其深入的程度,猶如地層深處流淌著的純凈的水。

相較而言,我們平日面對的各種麻煩,不過是河流表層的濁水罷了。

濁水喝著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潛,就能找到清流。

關鍵在於,我們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後還須具備「深潛力」。

而讀書,就能教會我們掌握這種神「深潛力」。

讀書,能讓我們跨越各種障礙,找到那寶貴的清流。

第三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書里閱讀的三個步驟具有很高的操作性。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牢記書里的內容,並付諸實踐,作者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答。

哪三步?

第一步:設定讀書目標。

帶著目的去讀書,也就是你想從書本里收穫什麼。

通過看目錄、後記,瀏覽下書里有沒有自己需求。

比如這本書是講實用性閱讀,我想知道是怎麼實用的,正好是我需求的,於是帶著問題開始閱讀。

本田直之在他的《槓桿閱讀術》書里提到:「一本書里的重要內容占20%,再從其中抽取80%後,所提煉的要點只占16%,如果是200頁的書,就只有32頁是關鍵內容。

」因此讀書要有取捨,找到重要的關鍵信息。

第二步,製作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托尼▪博贊提倡的一種思考方法,是將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也就是,把一本書的內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在紙上。

相比密集的筆記,這個明顯好多了。

第三步,迅速行動起來。

比如我讀了十幾本閱讀類書籍,想寫個書單,這不馬上行動就寫了,就是這麼簡單。

這三個步驟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相信如果你實踐了,你會覺得真得很實用。

第四本,《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關於拆書的概念我是從這本書里知道的。

最開始讀關於閱讀的書也就是這一本。

我讀這本書最大的受益也就是知道了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

一個領域的經典書籍反覆看,讀透。

再泛讀相關的別的書籍,也就是主題閱讀這種形式。

你會發現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別人換了個說法而已。

如果你連入門級的書都沒能讀透,你沒有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你會越讀越糊塗。

我學以致用書里的知識,讀透了兩本關於閱讀界的聖經書,才開始讀別的,才領悟很多書里的知識都一樣這種感受。

這個方法真的挺好用。

第五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書里的讀書四問,三重境界很有參考價值。

讀書有哪四問?

第一問: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

第二問:作者通過這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

第三問: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

第四問:這本書與我有什麼關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三重境界為時人樂道,甚至已成為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用在閱讀的層次上也很合適。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句話出自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蝶戀花》,本為描寫盼歸相思之情。

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展現了剛開始學習閱讀、初窺門徑的閱讀層次。

可以認為,這一重閱讀對應基礎閱讀,閱讀所得都是文字的表面意思,閱讀者自己正在尋求更合適、更有效的閱讀方法。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體現了深入理解、用功細讀的閱讀層次,可對應「分析閱讀」。

這一閱讀層次強調仔細、專注、主動,而且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

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體現了確定主題、廣泛探尋、終有結論的閱讀層次,可對應主題閱讀。

在這一閱讀層次中,感興趣的主題是最重要的,然後需要閱讀大量相關書籍,最後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

與汲取現成的知識相比,這種閱讀更強調「悟」,更具備主動性與創造性。

王國維提出的三重境界看似抽象,卻也最能展現閱讀中的切身感受,也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閱讀。

當我們真正開始閱讀的時候,反而會不太在意是哪個層次的閱讀,因為它們都並非相互獨立的存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個讀書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礎上,是一個長期積累沉澱的過程。

只有不斷地實踐磨礪,你才能下筆行雲流水。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閱讀要達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經過練習的,這是一種技能。

凡是技能,惟有在實踐中才能練就。

所以閱讀的技能要在各種文件或書籍報刊中練習。

閱讀吧,你的世界終會因為讀書帶來明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記不住?不會用?讀書方法不對

讀書多了,難免會有這樣的感受,似曾相識卻想不起具體的內容。工作中遇到問題印象中是見過類似問題的處理方法,卻又想不起具體可實施的方案。偶爾發出感嘆,年紀大了記性不好。那有沒有一種神奇的記憶法能夠將...

如何閱讀一本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我們這些已經脫離了學校的指導學習的熱,如果想要不斷提高自己,就必須學會自我驅動學習。在自我驅動學習中,書籍成為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如何從一本書中汲取知識成為重中之重...

讀書怎麼樣讀的更好?聽聽他怎麼說

據說比爾·蓋茨每年可以讀完 60 本書,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 個人博客 Gatenotes 上分享讀過的好書。毫無疑問,蓋茨是一位優秀的讀書愛好者,他本人也在 一次訪談 中提到了他對讀書的 4 ...

這樣讀書還不如不讀,難怪你讀完就忘了

你有沒有聽說過讀書大神一年讀了300本書!或者幾分鐘就帶你讀完一本書?又或者繪製讀書思維導圖帶你揭秘書中的知識奧秘?於是你花錢在購書網站中篩選優惠,一買就是十幾本。買完之後卻放在書架上,只供自己...

10分鐘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

今天小V給大家分享的課程是戰隼老師(知識管理專家)的「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參考閱讀時間:5min閱讀方法論心得實踐分享:怎樣把閱讀轉化為能力關於閱讀,我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如何選擇最適...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

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沒有學會思考?

昨天是世界閱讀日,到處都是在曬學習。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所謂學習,基本都是以讀書的形式出現:讀了多少本書,看書有多快。就算是那些所謂的音頻課程基本上也都是讀書讀出來的。但是不少人看了很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