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雲之——諸葛亮接班人之謎(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屬意的接班人是誰呢?

  各位看官肯定要說了,姜維啊!

  無論是《三國志》也好,尤其是在《三國演義》裡面,只有姜維一直在繼承著諸葛丞相的遺囑,不斷地北伐,各種花式的北伐,真真正正地在完成諸葛亮的夢想。

姜維

  而且姜維在演義中一直以諸葛亮的弟子身份出現,諸葛死後的所有兵法書籍都是由姜維來繼承。

  從官職飆升的速度來看,姜維作為一個降將,已經是飆升的最快的了,後來一直飆到大將軍。

姜維

  在後諸葛時代,劉禪已經收回了丞相這個職位和權力,大將軍即是最高的軍事統帥。

而那些長期紮根蜀漢的將軍們,卻沒有一個人的速度有姜維這麼快。

  而最後的最後,即使是在劉禪投降之後的不得已投降鍾會的狀況下,姜維還在心心念念地復興蜀漢,說服了鍾會,搞定了鄧艾,離最後的成功就只差那麼一丟丟,無奈死於亂軍之中。

這樣的悲情結局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說明,姜維承載著諸葛亮的夢想,獨木支撐著蜀漢近三十年的時間,難道他還不能算是諸葛亮的繼承人嗎?

  等等等等,可是在三國志和演義中都明文寫著諸葛亮的話——我如果不行了,就蔣琬繼任。

  哦,看來諸葛亮最屬意的是蔣琬啊!

 我們先來看看三國志中的原文記載——

  五年,亮住漢中,琬與長史張裔統留府事。

八年,代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

亮數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

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

」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諸葛亮最後確實給劉禪的密表中欽定的是蔣琬,但並不代表蔣琬從一開始就在諸葛亮的考量之內。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蔣琬的成長是有過程的。

諸葛亮建興五年即227年到漢中,準備北伐,而在丞相府繼續掌事的人是張裔。

直到建興八年即230年,張裔去世之後,蔣琬才成為長史,總攬丞相府的事物。

  所以留給諸葛亮考察蔣琬作為合格繼承人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從230年到234年。

  而培養繼承人應該是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間。

比如本(哈哈)朝(哦哦)太(呵呵)祖對於劉的培養長達二十年之久。

  那麼問題來了,在蔣琬被納入諸葛亮的考量之前,諸葛亮是否有意在培養其他人作為他的繼承人呢?

  如果有,這個人又是誰呢?

 沒錯,正是馬謖。

  看官們可能要說了,你又胡扯不是,馬謖要是諸葛亮的繼承人,諸葛亮砍他作甚?

  先放下揮淚斬馬謖,諸位看官且先聽貧道說說為啥是馬謖。

  有幾個細節大家先注意一下,首先是劉備對於馬謖的評價,這個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了,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懂,就是說馬謖這個人喜歡噴,也只會噴,但是做事兒能力不強,千萬不要大用啊。

  那我們來注意幾個小細節。

  首先是馬謖的出身。

他是馬良的弟弟,很多人只注意到了馬良和諸葛亮的關係像哥們一樣,所以諸葛亮要提拔馬謖,這固然是沒有錯的。

但今天咱們換個角度看,看看馬良和劉備的關係。

  劉備作為左將軍時,要馬良做了左將軍掾,也就是專門為在左將軍府做事兒的,而後代表劉備出使東吳。

  劉備稱帝以後,馬良又做了侍中,又是劉備身邊的近臣。

而最重要的是,劉備伐吳之戰中,馬良居功至偉,以一人之力說服五溪蠻夷,讓他們都一起響應劉備的號召,一同攻吳。

劉備

  令人惋惜的是,馬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大家不要看馬良的眉毛是白的就當他是個老頭子了,實際上馬良戰死的時候才36歲,如果說周瑜36歲死是天妒英才的話,那36歲的馬良也算是早夭了。

  從以上的種種事跡來看,劉備是很看好馬良這個人才的,更讓人扼腕的是,這麼好的一個人才就在36歲時戰死沙場,而作為戰爭的發動者、領導者、失敗者的劉備,對於馬良不該是一種愧疚麼?而對於馬良家族的未亡人,馬良最小的弟弟馬謖,難道更多的不是同情、憐憫,甚至是提拔、賞識馬謖,來彌補自己對於馬良的缺憾麼?

  然後這一切的提拔、賞識我們都沒有看到,反而只看到了躺在病榻上的劉備,對馬謖極差的評價,而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細節。

  劉備確實以有識人之明而著稱,但問題是,蜀漢那些人裡面,不單單只有馬謖一個人有性格缺陷啊,很多人都有啊,比如說楊儀心理灰暗,比如說魏延頤指氣使,比如說鄧芝為人傲嬌,比如說等等等等。





  這些人都並非是小嘍囉,都可能是將來鎮守一方的中流砥柱(且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麼些人格有缺陷的人,為什麼單單的就拿出一個馬謖說呢?更何況馬謖還是自己近臣、戰死沙場的馬良的最小的弟弟。

這不顯得奇怪麼?

  另外一個小細節請大家注意,劉備跟馬謖接觸的時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劉備入川的時候就有馬謖同行。

而劉備和諸葛亮兩人喜歡議論別人長短(聽起來有點污哦)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在成都定鼎到劉備駕崩將近十年的時間裡,劉備都不提馬謖的事情,這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要等到臨終前再說,《三國志》里的記載是——先主臨薨謂亮曰。

  這就奇怪了,要死之前那麼多重要的事情需要交代,當時馬謖級別那麼低,還用得著劉備操心評價兩句麼?

  跟大家類比一個故事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電視劇《大宅門》,斯琴高娃演的白二奶奶在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不許楊九紅戴孝。

  楊九紅是她的兒媳,但出身低微,是窯(希望別河蟹哦)姐出身,所以一直就入不了老太太的法眼,幾十年來不說話,更參和不到家庭里的大小事宜。

而這次老太太快不行了,楊九紅是知道的,在自己房裡把孝服孝帽都準備好了,就等著那邊老太太咽氣,自己這邊就可以哭個昏天黑地了。

  但老太太的最後一句遺言盡然是——不許楊九紅戴孝。

  老太太這是什麼意思呢?

  一是個人恩怨,始終瞧不起楊九紅,也不想她給自己戴孝。

  但更深層次的,是她明白楊九紅作為大媳婦受了憋屈這麼些年,一直都覬覦參和這個家庭的各種事物,不僅僅是參和,還要主政,要奪取白家賢內助的大權。

而這一切,都會從戴孝開始。

  所以,不讓楊九紅戴孝,也就間接指出了不能將家族的大權交給楊九紅。

而這一切,在她臨終前說出來才是最有分量的。

  說完了白二奶奶和楊九紅,咱們再回到劉備和馬謖,這中間的關係是不是就再清楚不過了?

  劉備定諸葛亮輔佐劉禪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而諸葛亮會一手遮天,這個大概劉備也是猜測得到的。

那麼然後呢?諸葛亮畢竟年長劉禪太多,等到諸葛亮死了之後呢?諸葛也必然會像自己指定他作為接班人一樣,指定一個人來接他的班。

  這些都正如劉備所料,所以劉備需要對這個第(不要河蟹)三(哈哈哈)代領導(應該沒事兒吧)核心有所估量,而他環顧四周,發現諸葛亮最器重的,最有可能接班諸葛亮的就是這個馬謖。

  因此,有別於一切其他的文臣武將,劉備需要點出馬謖的致命缺點,他不想自己的江山葬送在一個言過其實的小子之手。

  也因此,劉備必須在臨終前最後一搏,希望自己最後的遺言將諸葛亮點醒,希望能夠讓諸葛亮重新選定接班人。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太晚了。

 諸葛亮在接班人的問題上一路狂奔,認準了馬謖是這塊料,根本不管劉備的提醒。

  對馬謖的培養從綿陽令到成都令,再到越嶲太守,充分地積攢了地方基層和一方大員的工作經驗。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長期跟馬謖一起討論軍國大政,一聊還停不下來,長期的通宵達旦地聊。

你們想想諸葛亮多麼忙碌的人,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他居然還有時間跟馬謖沒日沒夜地噴?與其說是跟馬謖討論,倒不如更多的是引導,在把自己的必生之所學傾囊相授,重點培養他這個接班人。

相較於所有其他人而言,這是他們都不曾有過的待遇。

  而馬謖也沒有讓諸葛亮失望,在諸葛亮即將南征之前,馬謖送了幾十里。

最後,他以在南中越嶲太守的經歷,獻出一計,就是著名的攻心為上。

叫諸葛亮一定要打得南蠻心服口服,得人心者得天下嘛,才有了後來的七擒七縱孟獲,而且終諸葛亮一生,南人沒有再大規模地造反過。

  攻心計充分地證明了馬謖的參謀才華。

  基層政工經驗,加上軍隊的參謀歷練,這已經為馬謖打了非常好的接班基礎了。

但是諸葛亮仍然覺得不夠,他深刻地明白,在蜀漢當時的情況下,接班需要拳頭硬,也就是需要有掌控軍隊的統率能力,至少需要給那些老兵油子(比如魏延)展示這種能力,才能服眾,才能將手中的權力平穩下放給馬謖。

  如果看官們還不明白的話,貧道試舉一例。

比如當年太(河蟹)祖派長子奔赴朝鮮戰場,其原因何在?一則,固然是需要激勵所有家庭貢獻出志願軍,保家衛國。

但是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志願軍是說給外人聽的,其實撲上去的都是正規部隊,以四野為主。

第二點原因是更重要的,長子常年在蘇聯,在蘇聯的衛國戰爭中多立功勳,但是不聞名於國內,要想日後接班,必須依靠一場戰爭的歷練在Dang內、軍內、國內打開知名度,產生影響力才行,否則接班有難度。

  這也就是諸葛亮放著魏延、吳壹不用,不得不派馬謖上戰場的原因,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叫違眾拔謖,就是打了所有人的臉挑馬謖出來奔赴戰場。

  馬謖所走上的戰場,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街亭。

 說完了諸葛亮選馬謖的動機,接著來說說諸葛亮選馬謖的時機。

  通過上面的分析,要培養馬謖是鐵板釘釘的事兒了,那問題是叫馬謖奔赴街亭是最好的時機嗎?是最能夠讓馬謖一展身手的時候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得要回顧一下,街亭之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先看地圖,否則很難說清楚,圖片出自於水壺的山水注。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舉大軍攻關中、隴西一帶。

這一次諸葛亮的策略是虛實相結合。

一方面以趙雲、鄧芝為疑軍,擺出主力部隊的態勢,揚言要從斜谷取郿。

  曹魏果然中招,派出主力部隊曹真和趙雲正面較量,雙方在箕谷相持。

  而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出祁山,直達隴西,用《三國志》的話來說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可見諸葛亮的虛實之變起到了預期的作用。

而此時的曹魏主力在曹真手上被趙雲拖住了。

只能派張合馳援隴西,和諸葛亮戰鬥。

  而此時的諸葛亮即派出馬謖去街亭,頂住張合。

  那麼問題來了,馬謖的戰略目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看到史書的記載都是三郡皆應亮。

這個「應」是什麼意思?就是舉旗表示響應,把曹魏的旗子降下來,把蜀漢的旗子升上去,而諸葛亮的部隊還並未對三郡全境接管,也沒有實際主導權。

這何以見得呢?

  從諸葛亮撤退時就看得出來。

街亭一敗之後,諸葛亮退軍的理由並不是吃了多大的敗仗,而是進無所據。

何為進無所據?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諸葛亮完全接管三郡的話,天水、安定對關中地區形成鉗夾之勢,是極有利的進攻據點。

那麼進無所據就是指還沒有接管三郡,不能以三郡為據點繼續進攻。

諸葛亮

  另一個證據是,諸葛亮、包括姜維後來的歷次北伐,有一種勝利成果叫徙民,也就是把大量的勞動力遷徙至蜀漢境內,填補蜀漢的人口不足。

而這一次撤退,諸葛亮是「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而並未提到遷徙其他地區的人口,說明諸葛亮大軍並未對其他地區有實際控制權。

  分析了這麼多旨在說明什麼呢?

  為了說明馬謖的戰略目的。

  三郡表示了對諸葛亮的恐懼和臣服,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諸葛亮需要率大軍去接收,真真正正地將三郡納入蜀漢的口袋裡。

而正在這個時候,張合的軍隊來了,為了安定隴西的局勢。

  因此,馬謖的主要目的是阻擊,就是擋住張合,給諸葛亮換取足夠多的時間去接管三郡。

一旦成功接管,整個隴西、關中的局勢將會大不一樣。

  馬謖既不用消滅張合,也不用大規模地跟張合作戰,他只用拖、擋、阻,爭取最多的時間就可以了。

介紹了街亭之戰的背景和馬謖的戰略目的,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上來——啟用馬謖的時機。

  我們要知道,對於接班人馬謖的培養,有幾點比較重要——

  一,這個戰役本身需要足夠轟動,這樣才有利於在國內宣傳。

第一次北伐恰好有這個效果,是三郡響應,關中震響。

  二,給馬謖的這個崗位必須相當有分量。

沒有分量就無法體現出馬謖的軍功,也就沒法在那些老兵油子面前站穩腳跟。

而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來,街亭對於此次戰役而言極有分量,直接影響了是否能夠成功接管三郡,使得「進而有據」。

  三,這個任務又不能太難,不能是煉獄級別的,不能讓馬謖在考驗中烤糊了,尤其是軍事崗位上,否則一旦被其他人發現是個繡花枕頭,其接班人的地位就會受到質疑和挑戰了,亦或是戰死沙場就更划不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街亭這個任務難不難呢?按照諸葛亮的設想來說,是不難的。

  其一,張合的部隊不多。

曹叡傳中記載的是曹叡督「兵馬步騎五萬拒亮」,而馬謖死的時候是「十萬之眾為之垂涕」。

看起來整個戰役而言,蜀漢軍隊數量是占上風的。

而且魏軍主力在曹真,被趙雲拖住了,所以趙雲傳的說法是「雲、芝兵弱敵強」。

那麼作為偏師的張合,數量就不能算多了。

另一個證明就是,後來張合攻擊僅有一千人的王平時,王平只是鳴鼓自持,張合就怕還有其餘的疑兵,不敢強行攻擊,說明張合所部軍隊也不多。

  其二,馬謖的部隊不少。

根據諸葛亮傳的記載是「統大眾在前」,而且從後來處罰的名單來看,馬謖底下統領的至少還有張休、李盛、黃襲、王平等將軍,人數不在少數。

另外,諸葛亮還不放心,在街亭不遠之處,又放置了高翔屯於列柳城,隨時準備接應馬謖。

  其三,諸葛亮有囑咐。

在《三國志》中提到,「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街亭違命之闕」。

這個所謂的違亮節度、違命之闕,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是對馬謖有命令的,而是馬謖沒有聽而已,是違命。

從後來馬謖「舍水上山,不下據城」來看,諸葛亮的命令應該是當道據城,堵住張合。

當然這是推論,沒有明處記載過諸葛亮的命令。

  既然是一個好的任務,能夠讓馬謖之名響徹於蜀漢,又不是太難完成的任務,諸葛亮已經處處給馬謖打點好了,就等著這個接班人創立不世之功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馬謖會失敗呢?

前文提到,在馬謖臨出發前,諸葛亮是做了部署的,所以才說了馬謖是「違亮節度」、「違命之闕」。

說明馬謖是違背了諸葛亮的安排和部署的,按照後來馬謖的部署、即登山以逸待勞來看,諸葛亮的部署即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當道紮營,堵住張合。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

  上山是否一定有錯?

  有無數人是這麼說的,那肯定有錯啊,這你當道紮營不就好了嗎,你這上山不是自尋死路嗎,別人後來張合不就斷了你的汲水道,你不就歇菜了嗎?要是我上陣,我肯定能堵住張合啊。

  這確實是後來的結果,但這種想法是用結果揣度初衷,無異於用屁股決定腦袋。

  在古代、哪怕是現代戰爭中,占領制高點,從上至下地俯攻,一向是兵家的常識,勝利的例子也數不勝數。

遠的不說,馬謖之前,就有黃忠占對山以逸待勞,從高處攻擊夏侯淵,一戰斬殺夏侯淵,奠定了漢中之戰的勝利。

在馬謖之後,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兵臨五丈原,郭淮料定諸葛亮必然會去搶占地勢較高的北原,果真如此的話,魏軍就會陷入被動局面,於是郭淮親率軍隊在諸葛之前拿下了北原,諸葛仰攻而不能克。

  這之前之後的占領制高點都是成功案例,前者斬殺夏侯淵、後者拖死諸葛亮,都是曠世奇功。

  所以,在馬謖的面前,或者說在他的心裡,有兩套方案,一個是諸葛亮的部署,當道紮營,能夠完成諸葛亮的戰略目的,但只是阻擊,未必能夠取得重大戰果。

一個是背棄諸葛亮的部署,上山,等到敵人仰攻的時候,以逸待勞,由上而下地擊潰敵人。

  從結果上來看,馬謖選擇了第二種,這就回到了開始的問題上來了,他為什麼選擇上山?

看官們都知道一個細節,那就是諸葛亮為了培養這個接班人,是不惜代價的,既沒有聽劉備臨終前的忠告,連這一次用馬謖,也是放著魏延、吳懿不用,而是「違眾拔謖」。

  馬謖本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好論軍計」,「言過其實」,這樣的人往往有什麼樣的人格特點呢?

  比如你身邊有這麼一些人——阿菲敢挑事兒,我看就應該派第三七二十一艦(河蟹)隊過去抽他丫的,別跟我說什麼阿美會介入,我大中華的七八五十六號戰(河蟹)機是吃素的啊?

  這樣的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跟馬謖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馬謖,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人格特點——

  自大、自傲、自負。

  而一個自負的人最不喜歡的是什麼呢?是被大家,尤其是同事的瞧不起,從這個「違眾」上就知道在當時的軍前會議上,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當著馬謖的面提出過異議的,可能有人會說——他一沒帶過兵的小兔崽子能擋得住張合?

  設想一下你自己就是那個自負的馬謖,當你聽到一群同事瞧不起你,說你不適合做主帥,你的心中會怎麼想?我想大部分人自負的人都會想的是——你瞧不起我,我偏要做出點大事兒來,亮瞎你們的狗眼!

  馬謖想要的不僅僅是執行諸葛亮的命令,他更想要的是,所有人對他的膜拜,所有人對他作為諸葛亮接班人的接納。

  要想做到這一點,光光完成諸葛亮的部署是不夠的,那樣的話,馬謖的同僚們只會說:「你看那小子又是沾了丞相的光。

  所以馬謖需要擴大戰果,實現更大的戰略目標,他想要的不僅是堵住張合,他想全殲張合,把一場阻擊戰,打成殲滅戰,只有如此地擴大戰果,才會讓他的所有同僚們刮目相看。

  想要做到這一點,在馬謖看來,上山然後勢如破竹,自然是比當道紮營更高明的策略!

看官們請注意了,馬謖這是要擅自改變戰略意圖,從阻擊改變到全殲敵軍,同時擅自改變作戰方案,由當道紮營改變到上山俯衝,這在鐵一樣紀律的軍隊中,是違反了兵家大忌的。

  任何一次戰鬥在開始之前,都是經過了反覆地沙盤推演、論證、研究的,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推演能把所有的情況都預算進去,但至少也有90%的在考量範圍之內了。

一旦形成決策,從戰略目的到戰術目標,剩下的就只有執行,是毫無腦袋的執行,叫明白要執行,不明白也要執行。

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因為不是所有的命令後面的戰略意圖都會對執行者進行傳達的。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電影《集結號》中,上級給連長穀子地安排的任務是有時效的阻擊任務,就是說在任務開始後的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吹響集結號,號召穀子地的連隊撤退。

但事實上呢?從一開始,穀子地所在連隊的實際任務就是犧牲式阻擊,就是沒準備讓他們撤退,而是要用他們的全部生命儘可能地拖延時間,阻擊敵軍,為大部隊的撤離爭取最多的時間。

但這一層戰略意圖是不會對一個連長穀子地傳達的,因為人畢竟是人,沒有多少人會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打一場犧牲的戰鬥。

但無論如何,穀子地的任務就是執行命令,這是軍人的天職,不管你是否明白,鐵的紀律是必須執行。

這也正是戰爭殘酷之所在。

  相較於穀子地這樣的犧牲品,馬謖的情況就要好得多。

他不僅身為高級參謀可以參加軍前會議,而且他是深知最高統帥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和作戰方案的,他也更知道諸葛亮安排自己挂帥的苦心。

諸葛亮

  然而馬謖還是選擇了「違亮節度」,如前文所說,任何的戰鬥都是經過沙盤反覆推演的,而這樣臨陣改變戰術是兵家之大忌,是一種極大的冒險,因為它並沒有經過反覆的推演和論證。

這樣的臨時決定有沒有可能創造出意料之外的驚喜呢?有,但成功率較低。

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慘敗!

  馬謖就成功地創造了諸葛亮意料之外的慘敗!

  《張合傳》的記載是——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王平傳》的記載是——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

  《諸葛亮傳》的記載是——大為合所破。

  《馬良傳》的記載是——與魏將張合戰於街亭,為合所破,士卒離散。

  總而言之一句話,被張合打得稀巴爛,不僅是敗,而且是大敗!敗得一塌糊塗!

  那麼,問題又來了,勝敗乃兵家常事,諸葛亮至於因為一次街亭慘敗就殺死馬謖嗎?

 這是三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就是馬謖作死。

  馬謖街亭戰敗之後,沒有回去負荊請罪,而是逃亡了,這記載在《三國志-向朗傳》——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對於一個僅僅是知情不舉的向朗,諸葛亮都是恨得牙痒痒,直接貶為庶人。

那麼對於馬謖呢?

  諸葛亮是把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的,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並不可怕,但讓諸葛亮尤其失望的不在馬謖敗了,而在於馬謖逃亡了。

臨陣脫逃,這直接反映了馬謖沒有擔當的品質,而作為將來接過諸葛亮擔子的人,一打敗了就撂挑子跑路了,一打敗了就甩手不幹了,如果你是諸葛亮,你還會想用馬謖繼續作為接班人麼?如果你是諸葛亮,你已經對知情不舉的向朗是恨到免官,那麼對於你昔日器重的、今日逃亡的馬謖,你又要恨到何種地步呢?

  所以,在諸葛亮心中,馬謖早已不是那個又萌又聰明的接班人了,而只留下恨、恨、恨,我們說恨一個人到極點的時候會說什麼?恨不得殺了他!

 第二方面,是來自於北伐軍隊的壓力。

  在街亭之戰的軍前會議上,除了討論了戰略意圖和戰術部署以外,還討論了領軍人選,根據《馬良傳》的記載是——

  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

  就是說軍前會議的將領們達到了比較高度的統一,應該用魏延或者吳壹做先鋒部隊,前往街亭和張合交戰。

  前文說到,諸葛亮最後是沒有聽取眾人的意見,而是「違眾拔謖」。

  如今馬謖功敗垂成,還臨陣脫逃,軍內施加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諸葛亮殺馬謖,是「戮謖以謝眾」。

而這個「眾」指的即是北伐軍隊里的眾人。

 而第三方面,是來自於朝內的壓力,也就是對於北伐本身的質疑聲。

  對北伐的質疑,在蜀漢的後期成為一個大問題,這個之後會提到。

  而此時對北伐的質疑,從《後出師表》可見一斑。

  當然,《後出師表》是否為諸葛亮所作,亦或是偽作,這個還有待討論,基本認為是偽作,另外也有些學者堅持為諸葛亮所作,此處只作為旁證而已。

《後出師表》中反覆辯論的一個觀點是——

  我諸葛亮又沒有開上帝之眼,也不能敲打who's your daddy 就可以天下無敵了,更不能一排R110上去就把對方殺個片甲不留。

我也是個凡人,是凡人就會有失敗。

  其實基本就是對著反對派喊話,再次闡述北伐的重大意義。

  為了平息這幾方面的壓力,第一次北伐失敗的這個鍋必須要一個人來背,因此諸葛亮不得不殺了馬謖。

並且對自己也是「自貶三等」,這樣才算是消弭了反對和質疑的聲音。

  但此時另一個問題卻讓諸葛亮很頭疼,死了一個馬謖,接下來該選擇誰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呢?

  由此,諸葛亮接班人之爭開始浮出水面。

我們先看幾個備選方案和後來的實際接班人,大概有五個人——魏延,楊儀,蔣琬,費禕,姜維。

  蔣琬是唯一一個在三國志本傳中諸葛亮提及的正統接班人。

有看官不服氣了,還有費禕呢!請注意貧道的表述,是本傳中,費禕的接班人位置,不是在本傳中出現的,而是在介紹李福這個人的時候,裴松之引的注中出現的,這個暫且按下不表。

  先說一下蔣琬,到底是何時被選中當這個接班人的?

  至少是在馬謖死之後,即建興六年,甚至是在丞相府長史張裔死之後,即建興八年。

因為張裔死之前,蔣琬並沒有坐上這個位置,他那些給諸葛亮前線送兵送糧的偉大事跡,基本都是張裔在協調完成的。

  從建興八年開始正式走入諸葛亮的視線,總得幹個幾年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到諸葛亮建興十二年去世,蔣琬這個接班人被確定和考察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四年,是比較倉促的。

  有的看官不同意了,諸葛亮對蔣琬的欣賞早得很吶,劉備在時,因為蔣琬不理政事,又爛醉如泥,準備將蔣琬給咔嚓的時候(這段是不是聽起來特別熟?這是龐統、張飛事跡的原型之一),諸葛亮就表揚過蔣琬,說——

  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你看看,非百里之才啊,多麼高的評價啊。

但類似的評價也不止給過蔣琬,也給過別人,比如說廖立,諸葛亮就評價是——

  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而龐統是有名的「非百里才」,這是魯肅的評價。

  另外,按照裴注的說法,諸葛亮也高度評價過劉巴,說——

  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即劉巴)遠矣。

  所以,一個非百里之才的評價,不足以完全支持諸葛亮選擇蔣琬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不過這不妨礙諸葛亮還是選擇了蔣琬。

  至於選擇蔣琬的原因,明面上,三國志里講得很清楚了,就是蔣琬「托志忠雅」等等,暗地裡還有一個原因,是諸葛亮不方便在明面上說的。

  那個原因又是什麼呢?

說到底,還是為了保姜維,諸葛亮希望用蔣琬作為一個中間過渡的人物,最終將權力落實到姜維的身上,因為他發現姜維無論從文武、忠誠、對北伐的堅持,都是他最合適的繼承者。

  先來看看諸葛亮對姜維的評價,這是給張裔和蔣琬的私信里說的——

  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

其人,涼州上士也。

  永南指李邵,看官們可能不熟悉。

季常大家就再熟悉不過了,即是前文多次講到的馬良。

這兩人都是偏政工型人才,馬良的能力前文已經說過了,是非常強的。

而此時的姜維不過是一個27歲的、剛剛加入蜀漢的小伙子,諸葛亮評價是「思慮精密」,一下子把馬良等人比下去了。

這可以看作是對姜維「文」這一方面的肯定。

  不止如此,諸葛亮繼續評價——

  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

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旣有膽義,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在政工方面,姜維是「思慮精密」,而在將略方面,姜維是「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所以將中軍中的護衛軍虎步兵給姜維指揮,負責中軍的安全。

  中軍相當於一支軍隊的大腦,因為統帥諸葛亮就坐鎮中軍,所有的將令也都是從這裡發出,此處的安全也就尤為重要。

讓一個降將負責自己和整個軍隊大腦的安全問題,可見諸葛亮對姜維的信任和愛護。

  諸葛亮是給過不少人以很高的正面評價,但如此兩次三番,涉及政、軍兩方面的高度評價。

恐怕也就只有姜維享此殊榮了。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述說的對象是張裔和蔣琬,還是私信。

對一個將來要接班的蔣琬,頻繁講另一個將領的好話,還把蜀中的大牛馬良這樣的直接比下去了,這屬於諸葛亮的一種暗示。

  看官們要說了,那既然有這個想法,諸葛亮幹嘛不直接讓姜維接班?

  因為姜維是降將,在政治環境複雜的蜀漢來說,血統和地域是極其講究的,姜維血統不純,地域更是不佳,既不屬於荊州派,又不屬於益州派,天生的被排擠對象,後來的發展也確實證明了諸葛亮的擔憂。

因此,諸葛亮需要一個跳板和過渡,來完成這個接力棒。

  看官們要說了,等等等等,不對啊,你這不對啊,明明諸葛亮還說到了蔣琬不在了就讓費禕來嘛,怎麼可能是姜維呢?

  看官們莫急,費禕的問題我們先放一放。

  諸葛亮在234年死於五丈原,但沒有在軍前留下明確的遺命指認接班人,這樣一來,擺在姜維和所有人面前的,是比費禕更加棘手的一個人。

  誰啊?

各位看官說得沒錯了,正是魏延。

魏延

  坊間傳言,諸葛、魏延不和,大概是因為三件事情,一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不被採納,二是街亭時重用馬謖,而不是宿將魏延,三是諸葛臨死之前安排退兵,本來安排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而後卻丟下一句,魏延要是不走,你們就自己走好了。

  那麼他倆是不是不和呢?我們先來捋一捋。

  子午谷奇謀魏延是沒有用成,但還真有一人用過,不過是反著用,不是由漢中突襲長安,而是由長安延子午谷打漢中,用此奇謀的就是曹魏大將軍曹真。

曹真比魏延更具氣魄,他是抗旨走子午谷,史載——

  真復表從子午道;(陳)群又陳其不便,並言軍事用度之計。

詔以群議下真,真據之遂行。

  曹真既不理陳群等人的非議,也不在乎曹叡的詔書,心一橫就上路了。

  只可惜,剛剛上道,慘了,開始下大雨了,一下就是一個月,棧道也下毀了,曹真進軍速度極其緩慢。

這個時候朝內又是一片反對之聲,主要的論點是不得天時,去了也是被諸葛亮以逸待勞,而且千里運糧,必有不濟,到時候就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最後曹叡下詔召回了曹真。

  曹真作為子午谷唯一的實踐者,給我們展示了子午谷行軍之難。

當然,曹真是運氣差,遇到了大雨。

但人心難估、天時難算,于禁也輸在了天時,大雨暴雨特大暴雨,致使漢水暴漲,七軍報銷。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重大勝利之時也是輸給了天時,最後糧草不濟退兵。

誰又能保證魏延就運氣那麼好呢?

  其餘的,千里用兵,糧草不濟,亦或是不願意折損魏延這個大將,諸葛用兵謹慎的老梗就不一一贅述了。

  第二件事兒,街亭之戰不用魏延。

這個前面講選馬謖作為接班人時就講得很明白了,不多說了。

  其實,在一定程度而言,諸葛亮不僅沒有壓制魏延,相反相當重用魏延。

  來看看魏延的成長之路。

許多看官津津樂道劉備極其欣賞魏延,提拔他當上了漢中太守,當時「一軍盡驚」。

但一直到劉備去世,魏延也就是鎮北將軍、領漢中太守。

再看看諸葛亮手握大權開始,魏延的升遷路線——

  建興元年,封都亭侯。

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兩次封侯、領刺史、假節都是在諸葛亮手下完成的,可見諸葛亮對魏延的器重。

  另外,魏延這個人性格不好,盛氣凌人,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他跟楊儀之間的矛盾,諸葛亮只能叫費禕中間調停,兩不耽誤。

  但還有一例是大家往往忽視了的。

蜀漢有個不打仗的車騎將軍劉琰,屬下只有千餘人,主要任務就是噴。

建安十年,噴到了魏延頭上,結果是諸葛亮對他「責讓之」,然後把他趕回了成都。

劉琰再不濟事,也是車騎將軍,在將軍里位極人臣,但諸葛亮為了魏延,不惜重罰,從此可以看得出來,諸葛亮對魏延還是相當青睞的。

  現在來看第三件事,既然是青睞,諸葛亮對於退兵的安排,為什麼會有一句「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事件。

  建興十二年,即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被司馬懿活活給拖死,在臨終之際,做出了以下的退軍安排——

  (諸葛亮)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諸葛亮這個安排很清晰地命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

秘不發喪,徐徐退軍。

但有一點是不明確的,就是並沒有直接指明誰是自己的接班人。

  而當時,魏延所督前部並不在中軍,也就是諸葛亮宣布退軍計劃和遺命的時候,魏延並不在當場,所以,楊儀安排費禕去傳達諸葛亮病亡的消息,順便探探魏延的口風,看看他是不是會像諸葛亮所料的一樣,「或不從命」。

如果是,楊儀就可以履行遺命中的「軍便自發」。

  這個「軍便自發」直接引起了魏延和楊儀的矛盾,要弄清楚諸葛亮為什麼留下如此的遺命,就要先弄清楚另一個問題,魏延和楊儀兩人到底在爭什麼?

  看官們要說了,那是因為他倆本來就不對付,一言不合就吵架,有時把楊儀罵到哭鼻子,諸葛亮也拿他倆沒有辦法,都是人才,下不去手整治任何一個,只能讓費禕在中間調解一下。

  真的只是性格不合嗎?

  是,但不完全是。

  楊儀也好,魏延也罷,諸葛亮的遺囑安排也好,他們都在爭的是一個東西——

  軍隊。

  即北伐軍隊的指揮權。

除去南中留下來的那幾支鎮壓南蠻的軍隊,和在永安方向留意東吳動向的軍隊外,蜀漢的精銳部隊幾乎盡數北伐,是蜀漢最厲害的有生力量,再說得絕對一點,誰掌握了這支軍隊的指揮權,誰就基本算是諸葛亮的接班人、蜀漢的下一代領導核心了。

  看官們要說了,等等等等,諸葛亮定的接班人不是蔣琬麼?那楊儀、魏延還爭個毛線啊?

  請大家注意哦,諸葛亮定蔣琬,是「密表後主」,就是秘密的,不公開的,其餘人都不知道的。

因為諸葛亮明白一旦公開,馬上就炸鍋了。

  而諸葛亮、楊儀、魏延三人各有各的小算盤。

  諸葛亮知道自己定的是蔣琬,但蔣琬彼時並不在軍中,所以諸葛亮選擇不宣布自己的接班人命令,以免楊、魏二人在自己死後拒不合作。

諸葛亮現在最需要的是能有人將北伐軍隊帶回去,交給蔣琬接管,只有蔣琬手握這支軍隊後,他的接班人地位才算正式確定。

而帶隊回去的人選,諸葛亮顯然覺得楊儀比魏延更合適,按費禕的話來說,楊儀是「長史文吏,稀更軍事」,他會比魏延更聽話一些。

  楊儀呢?

  由於諸葛亮並未在臨終宣布接班人是誰,楊儀並不知道諸葛亮已經內定了蔣琬,所以聽到諸葛亮要把軍隊交給自己、領軍回蜀漢,就自然而然地認為諸葛亮這個舉動,是在欽定自己作為接班人,加上一句別管魏延了,更讓楊儀沾沾自喜,自以為鐵定接班了。

  魏延呢?

  費禕的到來並沒有宣布諸葛亮的接班人遺命,魏延等來的卻是讓楊儀領軍回去,自己斷後的命令,由此基本斷定自己跟接班人無緣了。

魏延也有政治頭腦,他知道,要想奪取接班人的位置,就必須牢牢掌控住北伐軍隊。

所以他才說——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魏延的建議是,只讓一些丞相府的行政人員,就是「府親官屬」,這當中自然包括作為長史的楊儀,先行送諸葛亮的靈柩回蜀漢。

而魏延自己呢?是想「率諸軍擊賊」。

其實對於魏延來說,擊賊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率諸軍」,如此一來,自己就會被默認為接班人。

  諸葛亮臨死之前,就預計到魏延為了爭接班人會不從命,因此留下了一句「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對於諸葛亮來說,現在沒有什麼比把軍隊交到蔣琬手上更重要的了。

從這點上來說,諸葛亮算是利用了楊儀,一是利用楊儀急切想當接班人的心理,二是利用楊儀和魏延的矛盾,料定楊儀一定不會將軍權交給魏延統領,這一招可謂是二桃殺三士。

  諸葛亮是否希望楊、魏爭功,最後都不得好死,這點尚存疑,因為蜀漢的人才儲備本來就不足,兩人都是一時無二的優秀人才,尤其是魏延,幾乎可以說是蜀漢唯一倖存的大將,其珍貴程度不亞於魏之張合,就這樣弄死兩人似有不妥。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兩人都是心高氣傲的類型,而且都是自恃勞苦功高,認定自己必然是接班人,他倆的存在無疑會給蔣琬的順利接班留下極大的麻煩,尤其是魏延這樣的軍中宿將,所以就算是諸葛亮要遺計殺二人,也並非天書奇談。

  其實,諸葛亮在給接班人鋪路的時候,是有些手腕的,也是下了相當大的功夫的。

前面的馬謖就不說了,現在來說說另一樁公案——廢李嚴。

  李嚴和諸葛亮有政治鬥爭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

兩人都是託孤大臣,而劉備讓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至少在劉備還有一口氣的時候,是認為李嚴更加勝任內外軍事的,當然李嚴是留鎮永安。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親自南征?

  看官們要說了,你是不是傻?因為南中反了啊,不南征咋辦?

  沒錯,但是請注意我的問題,為什麼是親自?

  在《王連傳》裡面記載著一段內容,是王連勸諸葛亮不要親自南征,說他「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但是諸葛亮卻「慮諸將才不及己,意欲必往」,就是覺得其他人都不如他自己,他必須得親自南征。

  那麼問題來了,真是這樣嗎?

在南征之前,諸葛亮積累了大量的外交經驗、內政經驗,但是軍事經驗,僅僅體現在和趙雲溯流而上共定蜀中,且這一路並沒有什麼小怪攔路供他們打怪升級。

除此之外,諸葛亮沒什麼軍事經驗了,而當時,名將尚有趙雲、魏延、吳懿、李嚴在,他們的戰爭經驗都應該強於諸葛亮,何謂「慮諸將才不及己」?

  看官們要說了,諸葛亮吹牛唄?或者是那諸葛亮後來北伐確實顯示了超人的軍事才能啊?

  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用一場戰爭來奪權,奪取在李嚴等人手中的、軍隊的實際控制權和領導權,只有這樣,才能牢牢地將相權和軍權相結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最高權力的奪取,往往需要通過戰爭的形式來完成,比如世祖通過自衛反擊戰奠定了其核心的地位。

這就是諸葛亮需要親自南征的原因。

  自此,諸葛亮的絕對領導地位就不容挑戰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李嚴已經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了,諸葛亮又何必要將其廢為庶人呢?

  諸葛亮是在為他的身後事做準備。

  這還得說是曹真幫了諸葛亮的忙,230年,曹真準備三路大軍伐蜀,即前文提到的曹真走子午谷打漢中那次。

諸葛亮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把李嚴從遙遠的江州調往漢中前線,且為了安撫李嚴,把他的兒子李豐重用起來。

  前文也說到,因為連降暴雨,曹真半路打道回府了,李嚴卻沒能再回江州,而是被諸葛亮留下來搞後勤,給諸葛亮前線運糧草。

  諸葛亮廢李嚴事件發生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是建安九年,即231年了,距離諸葛亮死的建興十二年,即234年只有三年左右的時間。

當然諸葛亮不可能預料到自己何時死,但他可能預料到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我們可以相信,就是在此時,諸葛亮確定了蔣琬接班人的位置,因為前文反覆提到,張裔是建興八年,即230年去世的,之後蔣琬才上位,當上留府長史。

  通過一年左右的考核,諸葛亮欽定了蔣琬,同時給劉禪上了密表。

但諸葛亮還是覺得不妥,不妥的原因就在於自己眼皮子底下的李嚴。

  作為副輔政大臣,如果諸葛亮死了,李嚴是不二的大權獨攬者,這是劉備遺詔中早就暗暗明確的。

而現在諸葛亮的想法是讓蔣琬接班,這就是矛盾的焦點。

諸葛亮

  有看官要說了,那乾脆叫李嚴接班唄,有何不可?

  看官們不要忘了我們說的暗線,明面上諸葛亮是交班給蔣琬,但他的思路是想延續北伐的事業,也就是最後交給姜維,完成蔣琬、姜維體系。

  如果看官還是不懂,我再試舉一例,世祖交班後的第三年,即1992年,他做了兩個重大動作,一是南巡,目的是再次引領改革開放的節奏,因為當時由於各種原因,步伐放得相當緩慢,這是他不能允許的。

二是隔代指定,將胡大安排進了核心圈,目的一樣是為了保證改革開放這個政策的長期有效性,他不希望他身後會有人翻盤,把他和他一系列的作為推翻。

  同理,諸葛亮安排的這個體系是異曲同工之妙,一切為了北伐事業,他需要這個事業一直連貫下去,完成他北伐中原、復興漢室的偉大夢想。

  在這點上,諸葛亮恐怕是很難相信李嚴的,因為他發現李嚴比較關心的是權力本身,而不是用權力去實現政治主張和夢想,而「心存漢室、才兼於人」的姜維在他看來是最合適的人選。

  所以說,諸葛亮利用第四次北伐中李嚴督運糧草不利這點來廢黜李嚴為庶民,與其說是一場偶然事件,倒不如說是一場必然事件,不管李嚴是否有責任,責任大小,諸葛亮都必須將他撂倒,給接班人蔣琬騰出位置來。

  同時,我們也可以理解另外一件事情,為什麼諸葛亮死了之後,李嚴「以激憤」、「發病死」?因為李嚴比誰都明白,諸葛亮是唯一能壓過自己一頭的人,諸葛亮若還在,他有可能啟用自己,諸葛亮若不在了,他的那些接班人根本不會用自己,誰掌權了會沒事兒把前任大佬請回來?那不是給自己請個爹回來供著麼?所以李嚴只能激憤而死。

  因此,既然諸葛亮能以雷霆手腕對付李嚴為蔣琬鋪路,很難說他不會因此構陷楊、魏二人,當然,此處只是存疑,不是結論!

  現在還是說回楊儀、魏延吧。

楊儀這時秘不發喪,卻讓費禕去到魏延的前鋒大營,問詢魏延的意思。

  照說楊儀和魏延那麼不對付,直接撤軍不就好了,幹嘛還要讓費禕去揣度魏延的意思呢?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一是程序正確。

不至於給費禕、姜維,甚至是日後的蜀漢其他人落口實,說是楊儀撇下魏延的。

這樣一來,只要魏延不撤軍,不聽從遺命的帽子就能扣在魏延頭上。

  二是逼魏延。

因為去宣布諸葛亮的遺命,魏延無非就兩種態度,一是服從指揮,即變相地承認了楊儀這個暫時(在當時兩人來看,這甚至是永久性的)接班人的地位。

二是不服從指揮,那按照魏延的性格,不服從的話肯定是要做出點出格的事情來,楊儀最希望的莫過於魏延馬上反水,自己可以立即把他鎮壓、弄死。

  魏延並不蠢,他明白楊儀的用意,所以他做了兩件事。

  一是拉費禕下水,想要費禕和自己聯名,對底下的將領發通告。

這個聯名發通告何解呢?這又會是一份怎樣的通告呢?

  請注意,此時的楊儀並未發喪,也就是說,諸葛亮的死訊只有幾個高層知道,魏延想搶在楊儀前面宣布諸葛亮死亡的消息,還有諸葛亮的遺命(即便是個假的),任命自己做這個暫時接班人。

但在諸葛亮臨死前,魏延畢竟不在他身邊,由自己來發布這個通告,是假到沒人會相信的,而費禕卻是託孤成員,所以有費禕一起來聯名發通告,便可以以假亂真,搶占先機。

  可惜的是,費禕更加老奸巨猾,趁魏延沒注意,腳底抹油,跑路了。

  魏延悔之晚矣,再等他潛人去觀看楊儀軍營的時候,發現他們根本不管自己,準備開拔。

於是魏延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魏延並沒有如楊儀預想的一樣立即反水,而是趁著楊儀沒有開拔前,率先南歸,並且所過之處,燒毀了閣道。

  魏延南歸就南歸,又何必要燒毀閣道呢?

 魏延當時的選擇無非三項。

  一是繼續留在五丈原,和司馬懿對壘。

當然這還不划算,新喪元帥,大軍又要撤退,憑著自己的先鋒部隊也是胳膊扭不過大腿的。

  二是找個地方和楊儀決鬥,弄死楊儀算了。

魏軍眼皮子底下決鬥肯定是不明智的,那樣無異於讓司馬懿坐得漁翁之利。

但可以換個地方啊,後來的魏延也確實是如此做的。

  三是分頭南歸。

到了朝廷再論個是非曲直,哪怕自己沒有成為接班人,再不濟,也就是官位不動,或者再不濟一些,也就是像李嚴一樣貶為庶民,也不至於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啊。

  但魏延不走尋常路,既實行了南歸計劃,又實行了決鬥計劃,但趕巧不巧,中間還設計了個燒毀閣道的環節,這是明擺著落人以謀反的口實了,那魏延的種種行為真的只是他怒火攻心嗎?還是魏延真的缺乏政治智慧呢?

  依貧道看來,都不是。

  我們之前說過,掌握蜀漢大權無非兩種途徑——

  一是諸葛亮欽定,也就是蔣琬上位的途徑,當然這是諸葛亮密表劉禪的。

這就催生了第二種途徑,誰真正地掌握了北伐軍隊,即可視作是諸葛亮的接班人。

這就是魏延、楊儀爭奪的。

  但魏延現在一沒有諸葛亮的遺命指定,二不能統率大軍,只能斷後,看來這蜀漢大權跟他沒多大關係了。

  不,聰明的魏延找到了第三種途徑——

  爭奪皇權!

  當然不是說叫魏延殺了劉禪造反,而是可以率軍逼宮。

只要劉禪願意挺魏延,楊儀諸人也只能乖乖交權了。

  所以,魏延要搶著楊儀拔營之前南歸、搶著回成都逼宮。

  而魏延燒毀閣道是一招妙棋,一來可以把楊儀軍隊堵在山谷之中,如果司馬懿追來了,楊儀前無退路,後有追兵,多半是要死無葬身之地的。

二來,哪怕司馬懿沒有追來,楊儀修葺閣道也需要時間,這樣可以給魏延爭取更多的時間、提前奔回成都,完成逼宮好戲。

  那魏延的這招妙棋能成功嗎?

這個世界上,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有你的通天之術,我有我的遁地之法。

  魏延的如意算盤打得噼啪亂響,可還是沒能真的如意。

  難道司馬懿沒有追來嗎?

  追了。

楊儀一開拔,就有想領賞的老百姓去給司馬懿通風報信了。

一直縮頭不出的司馬懿一聽諸葛亮死了,再也不怕了,趕快追,準備撿人頭。

然而,隔代接班人姜維的作用發揮了,他讓楊儀調轉槍頭,把進軍大鼓打起來,一副要反殺司馬懿的模樣。

納尼?司馬懿想想死去的王雙、膝蓋中箭的張合,後脊樑一涼,趕快跑了。

走的時候還不忘去諸葛亮下營的地方搞個視察學習,並且高度肯定了諸葛亮同志的軍事素養,稱他是天下奇才。

  於是,楊儀、姜維等人順利入谷,擺脫司馬懿,對全軍發喪,宣布了諸葛亮的死訊,和楊儀臨時領導的位置。

  就算司馬懿沒有消滅楊儀,難道燒毀閣道沒能拖住楊儀、給魏延創造更多的時間嗎?

  這個還真沒有,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楊儀他們是「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第一個字「槎」念zha四聲,是個多音字,就是砍的意思。

楊儀他們是砍山為路,不顧白天黑夜的趕路,最終緊緊地跟在魏延的後面,完全不給魏延這個時間差、搶著回成都。

  魏延眼看著楊儀不僅沒有被司馬懿消滅,也沒有被燒毀的閣道拖住,而是緊隨其後。

魏延知道自己的計劃失敗了,根本就沒可能提前搶回成都逼宮。

  因此他只能採取前文所說的第二個選擇,跟楊儀決鬥,用武力拿回軍隊指揮權。

魏延提前到達南谷口,占據有利地形,擺開陣勢,準備跟楊儀干架。

  可還沒開打,就被王平給唬住了——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諸葛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敢這麼窩裡反了?

  結果魏延手下都覺得有愧,「莫為用命,軍皆散」。

一時間都做鳥獸散了,魏延也只帶著兒子和幾個親信逃亡去了漢中,最後被馬岱斬了。

  這裡有個有意思的事情。

  在魏延、楊儀雙方前後腳在谷中趕路時,他們給朝廷的報告也前後腳地送到了劉禪面前,互相指責對方謀反。

劉禪就問群臣意見,有意思的是,蔣琬、董允都是「保儀疑延」,就是相信楊儀、懷疑魏延,照說事情沒弄清楚之前怎麼也該是五五開,為什麼都是「保儀疑延」呢?難道真是魏延高傲到沒朋友嗎?

 看官們可能認為是少文武之別,覺得文官們自然更親近同是文官系統出身的楊儀,而不喜歡武官魏延,還恐怕軍人掌政,再說魏延那麼自恃清高,那會招人喜歡。

  這個自然是一層理由,但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蔣琬、董允很明白楊儀、魏延都沒有造反,也都不會造反,他們只是在爭,而爭的焦點不在於他倆性格不合,而在於誰能掌握軍隊、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但看官們不要忘了,從一開始,接班人的遊戲就不是兩方角力,而是鼎足而立,由於諸葛亮是密表,楊儀、魏延兩人就只視對方為唯一敵人,而忽略了潛在的其他競爭者,比如說諸葛亮暗自決定的——蔣琬。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諸葛亮是密表劉禪,那當事人蔣琬到底知不知道?

  這無非兩種可能,知道或不知道。

  如果蔣琬知道自己是內定接班人,他同樣明白北伐部隊對於接班人的重要性,如果這支部隊不回成都、不歸自己掌管,那自己這個接班人的位置也就是坐車不買票——白搭。

而相比楊、魏二人,自然是在部隊多年、有戰鬥經驗、且體恤士卒的魏延更有掌控力一些,現在他倆掐上了,借楊儀的刀殺魏延,是再合適不過了。

  如果蔣琬不知道自己是內定接班人,如果此時沒有楊、魏相爭,他可能會很本分地在成都等著他倆班師回朝,然後聽他們宣布諸葛亮的遺命,再恪盡職守地輔佐下一任領導。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楊、魏打起來了,而且還互相指責對方要造反,這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諸葛亮在臨死之前,在軍中並沒有指定接班人,所以會造成如此的混亂局面。

即諸葛亮心儀的接班人應該不在軍中,而在朝廷。

這個人可能是蔣琬,也可能不是,但不妨礙蔣琬一爭高下。

  二,現在決定最高權力的三大因素,諸葛亮的遺命、北伐軍隊、劉禪的皇權,前兩個中遺命是不明確、軍隊已經是混亂相攻,剩下第三個、劉禪的皇權是還在控制範圍內的,而這恰恰就是蔣琬這個在朝廷里的人最方便掌控的,所以,此時的形勢而言,對蔣琬最有利。

  但蔣琬明白另一點,即一個團結的北伐隊伍是對自己最不利的,因為一旦主帥明確,很可能這個主帥就直接掌握絕對權力了。

而楊、魏相比,還是前文所述的原因,還是魏延比較難對付一些。

  另外,魏延如果完全掌控了軍隊,他很有可能不會帶著軍隊回軍成都,而是駐紮在漢中,就像魏延自己說的「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

只用幾個丞相府的官員抬著諸葛亮回成都治喪,由他來都督諸軍。

而我們知道,後來的楊儀是「領軍還」,即把部隊帶回了成都的。

  回成都,軍隊受劉禪節制,皇權的作用才能體現出來,不回成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北伐主帥在外面搞第二個小朝廷都可以。

所以,軍隊是否能順利回成都,也是蔣琬能否順利掌握權力的一個重點。

  蔣琬把所有的情況考慮一遍,就得出了「保儀疑延」的結論,不止如此,蔣琬還有其他的作為,那又是什麼作為呢?

說到這個作為,我們先弄清楚另外一個問題,前文反覆講過,諸葛亮對接班人蔣琬的指定是密表劉禪,也就是秘密進行的,理論上而言,只有劉禪一個人知道,前文也多次講到,諸葛亮的遺命是決定最高權力的三大因素之一,而另一個因素即是劉禪的皇權,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當這兩個因素髮生了衝突怎麼辦?

  我們知道,其實劉禪是很不喜歡諸葛亮的,或者換句話來說,他是很不喜歡有一個集權的丞相騎在自己這個皇帝的腦袋上的。

  這有幾點可以看出來。

  一是,諸葛亮死後,劉禪不允許立祠堂,不允許公祭,以至於老百姓就在道路上搞私祭,後來有官員說要不在成都立個祠堂算了,劉禪不答應。

後來還是有人說不建在成都也行,但這麼私祭也不是個事兒,要不就在沔陽離諸葛亮墓近一點的地方立個祠堂,凡是要祭祀的都去那兒,既杜絕了私祭,又不來成都找陛下您的晦氣,一舉兩得。

這樣劉禪才同意。

諸葛亮一死,劉禪連祠堂都不允許立,可見劉禪恨諸葛亮恨得不一般。

  二是,自諸葛亮以後,劉禪不再設丞相一職,免得又被丞相騎自己頭上了。

  有的看官要不同意了,那既然劉禪那麼恨諸葛亮,既然諸葛亮對劉禪的密表又只有劉禪一個人知道,那他何必要聽從諸葛亮的安排,讓蔣琬接班呢?

  看官們說得對,劉禪的這個舉動很奇怪,諸葛亮一不是他老爹劉備,諸葛亮的遺命算不得遺詔,是不具備法律效應的,頂多算是個建議,劉禪完全可以不理會。

  二來,即使聽諸葛亮的建議,提拔蔣琬,也沒必要給蔣琬開府啊,我們知道,開府與不開府本身是有質的區別的。

開府就等於是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團隊、自己的一套領導班子,完全可以算是個小朝廷。

那樣即使是沒有了丞相這個官職,不也有丞相同等權力的人來架空自己這個皇帝麼?劉禪真的那麼傻麼?

  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回到前文說的、蔣琬在楊、魏事件中的作為上了。

  到底是啥作為呢?

蔣琬的作為,記載在《魏延傳》中——

  初,蔣琬率宿衞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意思是說,當楊儀、魏延互相指責對方謀反之後,蔣琬等人「保儀疑延」,不僅如此,蔣琬還率領了宿衛諸營北上,準備應對各種變故,而走了數十里後,魏延被誅的消息就傳來了,蔣琬於是回師成都了。

  這一段話既解釋了劉禪雖然不喜歡諸葛亮、也不願意遵從他的遺命、還不得不提拔蔣琬的原因,也證明了蔣琬在爭奪最高權力時的作為。

  請各位看官注意幾個細節哦。

  一來,翻遍蔣琬同志的簡歷,地方一把手做過,丞相府一把手做過,糧草、軍械、士兵的籌備和輸送也做過,但是,對於領兵,這是第一次有明確記錄的文字。

  二來,蔣琬統率的部隊是什麼?是宿衛諸營。

什麼是宿衛諸營?是負責皇宮及京畿地區(此處即成都)的守衛和安全的。

這宿衛諸營是不是在蔣琬的管轄範圍之內呢?實際上不是,在《董允傳》中記載的很清楚——允遷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衞親兵。

  所以,這宿衛諸營實際上是在董允的管轄範圍之內的,而不應該聽命於蔣琬。

此時不是董允、而是由蔣琬率領宿衛諸營北上,一是說明蔣琬和董允形成了攻守同盟,且占主導地位的是蔣琬。

二是蔣琬已經對成都地區和皇宮有了絕對的掌控力。

  有意思的是,蔣琬率宿衛諸營北上的這個舉動,並沒有出現在《後主傳》里,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蔣琬、董允自作主張地行動。

這才是劉禪最忌憚的,諸葛亮的密表既沒有公開,也不具備法律效益,劉禪本可不予理會。

但劉禪現在看到了更可怕的事情是,整個皇宮、京畿地區的宿衛部隊已經被蔣琬控制,根本不受自己節制,說句通俗易懂的,劉禪現在當上了傀儡皇帝。

  蔣琬迅速地掌控了獲得最高權力的三要素之一的皇權,現在擺在他面前比較難辦的是北伐軍隊的控制權。

但這沒過多久也不是問題了,因為——

  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才剛剛走數十里,魏延被殺的消息就傳來了,蔣琬就大搖大擺地回成都了。

看官們不覺得奇怪嗎?魏延死了,蔣琬咋就不北上,而是回來了呢?這就正是前文多次說到的,楊儀在軍中沒有基礎、沒有人望,費禕那句「長史(即楊儀)文吏,稀更軍事」已是入木三分。

  魏延被殺之後,楊儀「率諸軍還成都」,彼時的蔣琬是三要素合一,既是諸葛亮的欽定接班人,又順利地接回了北伐諸軍回成都,還利用宿衛諸營控制住了皇權。

獲得至高權力的三要素蔣琬都占盡了,他自然就成了楊儀、魏延這場鬧劇的最終獲益者。

  而楊儀同志呢,本來美滋滋地以為能回來坐上丞相的職務,然而回來後,才發現形勢比人強,他只是「拜為中軍師,無所統領,從容而已。

」手上沒有一兵一卒,更別提什麼接班人了。

  看官們要說了,不對啊,樓主你這不對啊!諸葛亮除了密表,還明著表過態嘛!說得很清楚的,自己死了之後由蔣琬接任,蔣琬之後由費禕接任,費禕之後諸葛亮就沒說了。

這記載得明明白白嘛,你咋說諸葛亮只是密表呢?又咋說諸葛亮安排的結構是蔣琬、姜維體系,那費禕呢?他明明就是諸葛亮安排的順位第二啊,並沒有提到姜維啊!

費禕

  那麼,這一切的一切,又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費禕作為蔣琬之後的順位第二接班人,不止是《三國演義》說的,而是有一段史料佐證的,我們先來看一看這段史料——

  益部耆舊雜記曰:諸葛亮於武功病篤,後主遣福省侍,遂因諮以國家大計。

福往具宣聖旨,聽亮所言,至別去數日,忽馳思未盡其意,遂卻騎馳還見亮。

亮語福曰:「孤知君還意。

近日言語,雖彌日有所不盡,更來亦決耳。

君所問者,公琰其宜也。

」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公,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

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

」又復問其次,亮不荅。

福還,奉使稱旨。

  這是裴松之注里引《益部耆舊雜記》里提到的,裡面的福指的是一個人,叫李福。

公琰就是蔣琬,文偉就是費禕,簡單來說,就是劉禪派李福去問誰可以擔當諸葛亮身後的接班人,諸葛亮說,先蔣琬,後費禕,再往後,愛誰誰。

  而就是這一段注,被歷代史學家當做諸葛亮最後的遺命和對接班人的安排,也奠定了所有人心中的蔣琬、費禕體系。

由於篇幅限制後文請關注我觀看《諸葛亮接班人之謎(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沒有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讓姓蔣的給奪去了

諸葛亮最中意的接班人是誰?在《三國志》跟《三國演義》中,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弟子身份,學習了他所有的兵法書籍,謀略運籌。姜維一直繼承著諸葛亮的遺囑——北伐。即使在劉嬋投降鍾會的情況下,姜維還是一心想...

諸葛亮明知馬謖會失街亭,為什麼還要派他去

最近一直在看吳秀波老師的《虎嘯龍吟》,今日看到馬謖失街亭,孔明揮淚斬馬謖,孔明明知馬謖極有可能丟失街亭,自己有非常喜歡馬謖,但為什麼又要派馬謖去守街亭?今天我在這裡談談我自己的想法跟家交流?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