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家誰的實力更強,談三國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三國的組織結構形式

魏、蜀、吳三家的組織結構模式,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來分析,他們可以代表三種公司形態:曹操是總公司加分公司;劉備諸葛亮辦的是三合店,三家力量,三合公司,一個管生產,一個管擴張,一個管貿易;孫吳的公司則是連鎖加盟店,或者業務掛靠行。

二、三國對資源的運用

1.劉蜀

蜀漢的前期力量比較單薄,等到了蜀漢的中期得到了南征一大片新基地,後來所謂雲南、貴州以及部分的廣西等地區。

加上劉備正巧也是姓劉,雖然和東漢王室真正的親戚關係疏遠得很,但他仍可以理直氣壯的號稱中山靖王之後,嫣然為漢室正統。

2.曹魏

當時的中原北方,魏國所處地區因連年戰亂,大多數地區不是人口逐漸減少,就是生產幾乎完全停頓。

曹操所能掌握的天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兩方面,並不是真的居於一個壓倒的多數。

可是他在另一方面,占了一個正統的位置,即中原所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看不見的無形資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牌,他可以用天子的名義,封賞、任命官員,這是他的敵手們無法抗衡的一個特點。

3.孫吳

東吳所處的南方地區,在當時都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人口數量相當大,農業資源更遠比曹操手上要多。

可是在精神上卻大遜幾分,既沒有一個天子可以挾在手上號令諸侯,而且自己又不姓劉且姓孫,所以南方的號召力因此就很弱。

上述是從形勢和資源的分配看,三家的力量在地區上相比很不均勻,但通過取長補短來看,資源分布就相當勻稱,三家可以作三角對峙的對抗。

也因此,三家都要爭那個互相交集的兵家必爭之地地方--荊州,也就是長江中游的地區。

曹操發兵襲取荊州,而等到曹操兵敗赤壁退回北方後,劉備通過借荊州,進一步取得取得了益州等地,勢力逐步擴大。

東吳跟蜀漢之間,又必須爭這塊地方,這中間的籌碼,誰若取得,就可增加一倍半的力量。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這與現代企業的經營如出一轍,任何企業的經營都要根據自己的資源來定。

資源內的性質並不完全是指有形資產,資源裡面可以包括很多看不見的財產:品牌知名度、人力與人才的資源、競爭機會的資源、其他各種實際資源,這些都是必需要考慮的因素。

資源的總和是很多有形無形資源的綜合體。

大家各自都有資源,孰勝孰敗,就看如何運用資源。

三、三國的用人與組織治理

1.曹操的用人及組織治理。

曹操手上有中原最大的一批受過教育的精英,這些精英在東漢時期已經發展成為以大家族為紐帶的力量。

大家族本身具有兩個血緣和財產兩個因素的共同體,曹操只要能抓住這些大家族領袖,就很容易掌握大量人力資源;但是每一個大的集團,都有自己獨立的取向。

這就像總公司和分公司之間,始終要求處理好微妙的平衡關係,而主要的條件是靠互利的局面,才能使分公司願意加盟,願意跟你一起操作一個大的棋盤。

每個大家族有獨立的利益,同時他們必須依賴曹操所持有的中央力量,使得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安全和利益。

曹操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特殊地位,給予這些加盟的利益集團一些特殊的名份,使他們在當時的權利和力量運用合法。

另外將中央作為一個總的轉運站,接濟各處的不足。

以此形成一個安全與利益相關的命運共同體。

3.諸葛亮與蜀漢的權力分配。

首先,諸葛一族也是流亡到荊襄之地去的知識分子家族集團之一,如龐統、司馬德超、徐庶等都是這一群人中的英雄豪傑。

四川的經濟資源好,本地也有一批地方性的人才精英。

雖然人數與水平跟荊襄比要稍微差點,但是占有地利。

為什麼會差一點?因為它不像荊襄集團,是來自各方的人物,都在那兒聚合,互相交換心得、互相影響,其成員強、智識範圍廣、知識水平高。

而四川地方教育眼界比較小,想到的是地方利益,同質性非常高,地方屬性很強。

諸葛亮就靠這兩批人物構成了他的人力資源。

其次,諸葛亮將這兩批知識分子有機結合,出現一個非常巧妙的人才格局。

他自己身為丞相,代表蜀漢的中央政權;同時他又是益州牧,代表地方政權,好比是總理兼兼某省主席。

在對魏作戰中使用劉備帶來的兵和馬超的涼州兵。

體現公平,同時對人恩義有加,這樣就使得諸葛亮的核心調度、居中協調非常成功。

而對企業而言,如果需要轉換出一個新的體制,要有良好的人才來源及人力資源培育制度,重要的是在落實本土化中用好空降兵。

3.東吳的內部結構

東吳的人才資源都是由地主豪強組成的利益集團。

其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地主豪強的私家軍有效地集合在一個團體里。

孫權因為沒有可以號召的地位與家世,只能以同盟的方法結合這些武裝部隊。

孫權靠的是跟他們利害一致:拒曹抗曹,抗擊北方。

此同仇敵愾之心,是能維繫這力量的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魏蜀吳在資源的運用和組織形式及內部管理上各具特色、各有建樹。

值得今天現代企業去借鑑個汲取。

雖然最終結果是三國歸晉,江山一統,但魏國的打下的基礎是這個大的前提。

不知閱讀後的您是否同意這個觀點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蜀漢的滅亡,誰的責任最大?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個國家最先滅亡的就是劉備建立的蜀漢,其次是被司馬氏取代的魏國,最後就是吳國歸入到晉朝的統治下。對於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大集團,蜀漢在人口和經濟實力是最弱小的,這是其最先滅亡...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上帝視角看三國,有人一出生就已經贏了?

《孫臏兵法》有云:「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天時很多時候看臉,人和乃是人心向背,當今看來也是可以被輿論引導;只有地理環境是一個很難改變,但卻至關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諸侯割據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