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三國真正的王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推薦:司馬昭何心思,為何路人皆知?
文/素心
(一組陳壽故里——南充萬卷樓圖片)
【作者簡介】素心,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內蒙古赤峰市作家協會會員。
作品散見於《中國財經報》《草原》《文學月報》《滿州里日報》《赤峰日報》《赤峰詩詞》《百柳》《紅山晚報》《CCTV文化中國》等報刊雜誌。
在多個微刊平台推出原創作品。
詩作收錄《世界詩歌文學》《花開的聲音》《當代詩歌精選》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萬卷樓)
1700年前,公元268年,一個36歲的青年人離開故鄉南充趕赴晉都城洛陽,擔任西晉著作郎,專門負責編撰史書,他怎麼都不會想到,他在歷史的長河中摘取的這朵絢麗的花蕾,在1700年後不僅被中國人奉為經典,更影響著整個世界,這個青年人正是編纂《三國志》的陳壽。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
(陳壽故居,復原建築)
四川南充玉屏山麓有座萬卷樓,是陳壽少年成長和晚年在四川南充玉屏山麓的歸隱之地。
萬卷樓始建於222—237年, 「文革」期間,萬卷樓遭到嚴重毀壞。
為了紀念陳壽這位偉大的史學家,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打造三國文化旅遊勝地,南充市人民政府於1990年在陳壽當年博覽群書的萬卷樓遺址——風景秀麗的玉屏山上重建了氣勢恢弘的萬卷樓;距萬卷樓不遠處,就是陳壽的舊居。
陳壽在家鄉南充時,正值少年的陳壽博覽群書非常刻苦,常常苦讀到深夜,天不亮就起床看書。
正是那時博學苦讀,才為他日後修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陳壽的成長過程中,有兩個人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是他的父親,另一個就是譙周。
(譙公祠)
我們先來說說陳壽的父親,說陳壽的父親不得不提一場著名的戰役。
讀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會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重要章節,街亭兵敗後,諸葛亮退守漢中。
諸葛亮出師北伐,任用馬謖守街亭。
馬謖是「馬氏五常」之一,劉備重臣馬良的弟弟,後世多評為趙括式的人物,才名遠播,深得諸葛亮賞識。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並未聽取劉備的意見。
北伐時,諸葛亮力排眾議,任命馬謖為先鋒,結果馬謖不爭氣,蜀軍在街亭慘敗給魏將張郃,蜀軍退守漢中,諸葛亮揮淚斬殺了愛將馬謖,終年39歲。
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失街亭後,陳壽的父親和馬謖一樣受到處罰,馬謖被諸葛亮斬殺了。
陳壽的父親受到髡刑處罰,被削去了頭髮,逐出軍營。
剃去頭髮,這在當時是極具污辱性的處罰。
離開軍營陳壽的父親回到家鄉,幾年之後結婚生了個兒子,就是陳壽。
陳壽父親把他在失街亭當中滿腔的義憤和不得志寄托在兒子陳壽的身上,從小對陳壽要求非常嚴格。
正是在父親嚴厲的教學中,陳壽與父親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感情。
1992年,在修建萬卷樓時,在陳壽的故居中出土了一塊漢磚。
經仔細辨認,確定漢磚的內容是教子圖,這使得陳壽父親的形象愈發清晰起來。
後來,陳壽父親病故,他匆匆忙忙趕回家中為父守孝,守了三年。
而在其後來編撰《三國志》時,對於因捲入失街亭一戰而受牽連的老父隻字未提,對於懲罰父親的諸葛亮卻大加頌揚。
正是因為這樣,陳壽的父親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後人提及時,只能稱其為陳壽的父親。
(石雕:幼年陳壽)
陳壽在大約在18歲時進入了蜀國都城成都的太學學習,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第二個重要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譙周,他拜在譙周門下學習。
在譙周的教導下,陳壽進一步攻讀史學,為他日後編纂《三國志》奠定了基礎。
譙周作為三國後期的重要人物可能不被今天的人們熟知。
陳壽在他的《三國志》中專門給他的老師寫了一篇傳記。
傳記中說譙周語言幽默,有傳說諸葛亮都被他幽默的話語逗樂。
就是這樣一個詼諧幽默的人,最後卻左右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陳壽故居)
三國後期,魏國逐漸強大起來,蜀、吳均無力與魏國抗衡。
魏國伐蜀時,兵至陰平。
危急時刻,譙周力勸後主劉禪降魏。
劉禪聽從了譙周的意見,投降魏國,三國鼎立的格局被打破。
陳壽在《三國志》中也是這樣評價他的老師的:既能夠保證後主劉禪不至於身敗名裂,另一方面又能使全蜀老百姓不至於生靈塗炭。
然而,在信奉忠義的封建社會,譙周的所作所為是不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所以在當時和後世的人們對譙周都有著諸多的非議和微詞。
(陳壽故居的陳設)
蜀漢滅亡那一年,陳壽31歲。
他留在了故鄉南充,閒居家中,埋頭讀書數年,造詣日漸深厚。
外面紛紛擾擾的世界發生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在他澎湃的內心有一種激情,他要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三國志》的構思從那時起便開始了。
離開家鄉南充的陳壽開始了他艱苦的修史歷程,天下一統的政治環境使得陳壽編撰《三國志》的設想成為可能。
從小就在蜀國成長起來的陳壽早已搜集了大量蜀國資料,後又補充魏,吳兩國資料,一部長達65卷的宏篇史學巨著,最終得以編撰成功。
(陳壽故居的陳設)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
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記載了從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到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歷史。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一起被後世史學家尊稱為「中華史學名著前四史」。
從《三國志》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在晉朝社會引起了轟動。
晉惠帝甚至在看過《三國志》後當即頒布命令,讓全國老百姓每家都要抄寫《三國志》,正是這一命令使得《三國志》中的故事很快在民間普及流傳起來。
時間到了唐朝,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說書」。
說書人的出現,又進一步推動了三國故事在民間的普及。
《三國志》中的人物及故事以說書的形式在民間一直流傳,至今,在南充的老茶館中仍可聽到許多關於三國故事的評書。
流傳中,人們對《三國志》中記載的歷史故事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喜惡進行演義取捨,人物也越來越豐滿,故事的可讀性也越來越強。
元末明初的山西太原,在熙攘熱鬧的街市茶館,說書人正在神采飛揚的說著《三國》,有位聽書人場場不落,三國志那些人物更是在此人心裡熟悉的就如同自己的老朋友,故事更是爛熟於心。
聽書人正是著名的章回體小說的開山鼻祖羅貫中,羅貫中根據說書人的記載,完成了大氣磅礴的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
在萬卷樓庭院正中,有一尊陳壽懷抱竹簡、手執毛筆的青銅塑像。
那是陳壽著《三國志》時的雕像。
雕塑形態逼真,神韻飛揚。
銅像周圍以黑色花崗石鋪成圓形鑒池,寓意「以史為鑑」。
庭院展廳正中,青年陳壽半身銅像布衣高髻,目光炯炯有神。
展廳上方「並遷雙固」的匾額,源於晉人常璩在《華陽國志》一書中對陳壽的高度評價,他讚譽陳壽所著《三國志》的史學成就可與司馬遷、班固比肩。
萬卷樓主要建築的門框上,還有多副盛讚陳壽的楹聯:
千秋筆寫千秋史,萬卷樓藏萬卷書
破萬卷書求索宇宙人生真諦,修三國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承祚倘無三書神州竟成千古恨,果城幸有萬卷舉世得仰一名樓
陳壽因《三國志》而備受讚譽,卻也因為秉筆直書而得罪了很多當朝權貴,晚年屢次被貶,在仕途中始終抑鬱不得志。
公元297年,65歲的陳壽沒能趕回老家南充,客死在了都城洛陽。
如今作為三國文化源頭的萬卷樓,越來越受到世人矚目,一股濃烈的「三國文化熱」越演越烈,根據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改編的電視劇《三國》再現了波瀾壯闊的三國風貌及三國時代史詩般的歷史畫卷,更是把三國熱推向了新高度。
由陳壽開啟的三國文化已經走出了國門,並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一個是正史,一個是小說,我們看《三國演義》中既有小說又有正史的真實,《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演繹而來,《三國志》又因《三國演義》而更加聲名遠播;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好說明《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密不可分,相互成全!
推薦:
《本草》植物志之王不留行:天子呼來不上船
納蘭容若:只是朱顏改
歡迎訪問頭條號《悅讀圈》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三國史被《三國演義》到底演義了多少?連五虎上將和馬謖都是虛構故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時間沒有定論,不過大致是在元末明初的洪武年間, 1328-1398年這期間。三國那段歷史離我們很遠了,甚至連小說,都已經隔了6、700年了。不過現代人多數...
三國馬謖帳下參軍之子,寫下一本書世人皆知,三國演義根據它改編
大家熟知三國大多是因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這兩本書,《三國演義》作為歷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對世人的影響頗深,不過羅貫中能寫下《三國演義》這本書,全是依據陳壽所著作的《三國志》而編寫的,《三國...
街亭失守,陳壽父親被刮「光頭」,寫《三國志》抹黑諸葛亮?
《三國志》是記載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後世對其評價極高。這部書的作者陳壽在後世卻頗有爭議,認為很多書中很多內容有公報私仇之嫌。尤其是對蜀漢政權的記載不夠公允,特別是對諸葛亮一家的記錄,那麼陳壽和諸葛...
中國人熟知的三國歷史都注水了嗎?
文丨任逸飛中國的婦孺稚子都熟悉三國呂思勉先生在他的小書《三國史話》里曾經憶起這樣一件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
南充:嘉陵江畔最柔美的記憶
(撰文/簡瞳)我的故鄉南充,位於四川盆地東北、嘉陵江中游,自公元前202年漢高祖設立安漢至今,建城已有2200多年。這裡民風淳樸,民俗優雅,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相映生輝。
三國歷史真相系列之一:《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諸多不同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本歷史小說,而《三國志》是歷史文獻類的書籍。在小說里,作者通常會為了突出人物形象,為了文章的可讀性,以及為了增加更多的趣味性,會有意的增加情節,增加主觀的判斷,改變一些人...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本書更貼近真實的歷史?
「曲有誤,周郎顧。」——《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引「時人謠曰」的六字民謠,形象地描繪了周瑜從小就「精意於音樂」的天賦,說明周瑜的儒雅氣質與廣博修養。那麼,為什麼《三國演義》要「貶瑜」,說他「氣...
頭腦里裝了兩個版本的三國歷史,究竟哪個才是真
小時後聽袁闊成先生講的三國,常常聽得入了迷,加上看三國演義的小人書(連環畫),更是頭腦里生就了一個完整的三國了.可後來隨著知識面的擴展,讀到了另一種三國,感到非常驚詫,求教於歷史學者,才知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