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要借荊州給劉備?後來為什麼又偷襲取之?原因並不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諸侯爭霸的代表之一了。
三國中每個勢力都把「謀略」、「計謀」、「權術」等,發揮到了極致。
剛剛接觸三國時,一直認為三國只是簡單的三國爭霸,不過是魏國打吳國和蜀國,蜀國和吳國聯合反抗罷了。
大學畢業後,偶爾一次重讀了三國,才發現其中的道道真的很多,裡面發生的很多事,都並不是演義中講述的那麼簡單。
每件事的發生背後都存在著各大勢力的那種角逐。
「孫劉聯盟」真的那麼可靠麼?孫權為什什麼要借荊州給劉備?又為什麼後來又索要?甚至用上了「偷襲」這種古代最不恥的方式。
大家看看我分析的是否正確,一起探討。
1、孫權為什麼要借荊州給劉備?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是因為他們哥倆關係好?很明顯,不是的。
在當時各個勢力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集團之間不會有永遠的敵人,也不會有永遠的朋友,他們之間存在的註定只會是利益。
孫權就這麼相信劉備以後會歸還荊州?很顯然算全在當時已經考慮到劉備會不回歸還了。
那麼為什麼孫權還會借呢?明顯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給他帶來的利益是大於荊州價值的。
小編是這麼認為的:孫權想在吳國和魏國之間建立一個軍事緩衝區,所以他就把荊州「借」給當時還無比弱小的劉備。
讓劉備替他擋住來自北方的巨大壓力。
而且在當時劉備在荊州的威望很高,就算孫權不把荊州「借」給劉備,他也守不住,所以就當做一個順水人情「借」出去。
再者,魯肅當時提出了「三足鼎立」的天下局勢,就是想再找個勢力來牽制曹操,孫權找來找去貌似也就劉備還能成氣候,但是當時的劉備是窮的不能再窮了,可以說是除了人才,啥都沒有。
所以孫權不得不「借」給他點「糧食」過冬,否則「三足」少了一足,曹操肯定還會揮兵南下。
所以說孫權「借」荊州給劉備,肯定就沒想過讓他歸還。
2、那麼為什麼後來孫權又非要把荊州要回來呢?
我的分析是這樣的:孫權當時「借」荊州給劉備時,是想把劉備當做「小弟」來養的。
很顯然,他低估了劉備的潛力。
在劉備取得西蜀後,孫權突然發現,事情發展方向不對。
他認為的「小弟」已經慢慢的發展成不弱於他的勢力了。
而且有超過他的勢頭。
這樣一搞「三足鼎立」都快沒有他的事了。
再加上孫權攻打合肥一直攻打不下,不能向北發展勢力,只能夠向西了。
估計他當時已經有了把「孫劉聯盟」換成「孫曹聯盟」了。
所以為了自身的發展,他只能找個藉口,揮兵向西了。
小編認為就算沒有「借荊州」這件事,孫權也會再找其他藉口的。
雖然說孫權偷襲自己盟友的做法,有點不太厚道,但是兵不厭詐。
而且從吳國的方面考慮,孫權的做法可以說是最正確的決策了。
否則如果放任劉備成長。
「三足鼎立」之勢恐怕不能維持太久了。
曹操屬於中央政權,劉備又有「劉皇叔」這個帽子,孫權可以說是最不得天下人心的,統一中國的機會,可以說會小的無比可憐。
而且就算孫權不攻打荊州,恐怕日後劉備也會攻打東吳,畢竟統一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國與國之間註定不會有永遠的朋友。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
司馬懿為何不趁諸葛亮死後滅蜀國,如此先機,是不敢還是不能?
司馬懿,統一了三國,建立了西晉,然而司馬懿滅掉吳軍,卻為動蜀軍分毫,這到底是為啥?尤其是在諸葛孔明死後,司馬懿更應該趁此良機,攻克蜀國,但是實際卻不在這樣。是不敢還是不能?
同樣造反,為何市井小民劉邦一統天下,軍事才能更強的曹操卻不能
劉邦和曹操都生逢濁世,且都是超卓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從設置上看兩人都有一支優良的團隊。劉邦有張良出謀獻策,韓信統兵領戰,蕭何保證後勤。曹操文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司馬懿等謀士,武有許諸、典韋...
別拿大意和吳國偷襲說事了,關羽失荊州不虧,他運氣已經夠好了!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中的慘敗,讓曹操再無力南下,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奠定。而夷陵之戰中劉備的幾乎全軍覆沒,迫使蜀國只能側重於防守反擊,不斷主動襲擾曹魏。但說起對三國格局其決定影響的戰爭,只能是關羽主動...
三國他如果沒死,關羽也不會被殺,歷史也將會改寫
三國時期的歷史大家肯定都是有所了解的,最後是魏國獲勝,其實蜀國和吳國的失敗是從他們聯盟破裂開始的,因為關羽的死,造成了不可複合的裂縫。其實孫權奪回荊州的戰略是正確的,但是殺死關羽卻說明孫權沒有長...
三國覆滅都是耗死的?司馬懿兵變卻不受丞相之職為何?
三國滅亡的先後是蜀國、吳國和魏國。有人說,蜀國滅亡是以關羽大意失荊州為轉折點,後劉備親征吳國失敗,再有諸葛亮北伐、費禕蔣琬特別是姜維好戰而拖垮國力,最後被鄧艾擊敗,劉禪投降。其實,關羽失荊州並...
夷陵之戰作為劉備「一心復仇」的戰役,其中的水分有多少
奇葩姐趣說三國第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在上一講中,奇葩姐講述了官渡之戰中,曹操遇到了袁紹,擦出了怎樣的戰爭之火,其實袁紹沒能戰勝曹操是不合理的,也是難以想像的,但是事實就是袁紹...
他的一計害死了關羽,他才是關羽之死的幕後之人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準備攻打合肥,魏國聽到風聲後急忙調動大軍防備吳軍。正在這個時候,鎮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抓住機會帶領大軍攻打襄樊,圍住魏國大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萬大軍,斬殺龐德,一時間勢如破竹、...
曹丕本可趁機滅了蜀國,為何回頭攻打強盛的東吳呢?原因太簡單
許多朋友說三國可以簡單的分成兩個階段,那就是曹操死之前和曹操死之後。喜歡曹操的朋友們認為曹操是一個文治武功雙全、有雄才偉略的一個英主,所以覺得曹操死後的三國索然無味,後面只有諸葛亮和司馬懿爭鬥的...
襄樊之戰及三國格局演變——以博弈論視角分析
襄樊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關鍵戰役,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魏蜀吳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進行博弈,外交政策屢次更迭。本文以博弈論的視角探討襄樊之戰及戰後各國政治策略的合理性。一、赤壁之戰後魏蜀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