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造反,為何市井小民劉邦一統天下,軍事才能更強的曹操卻不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邦和曹操都生逢濁世,且都是超卓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從設置上看兩人都有一支優良的團隊。

劉邦有張良出謀獻策,韓信統兵領戰,蕭何保證後勤。

曹操文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司馬懿等謀士,武有許諸、典韋、張遼、張郃、徐晃、龐德、夏侯淵等名將。

從創業本錢看劉邦是農二代,曹操是官二代。

從氣力看楚漢爭霸中項羽能夠吊打劉邦,而三國中曹操是最強的一方。

可是為何氣力衰小的劉邦能在楚漢爭霸中一致全國,而三國的曹操只能割據一方?

劉邦是董事長,曹操是總經理

劉邦已經總結過本人能打敗項羽,一致全國的緣由,「夫運籌策帷帳當中,決勝於千里以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度,撫蒼生,給饋餉,不停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

吾能用之,此吾以是取全國也。

劉邦擅長發明人材,並把他們放到適宜的地位發揚處他們的專長。

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劉邦置信部下,能鋪開四肢舉動用人。

蕭何向他推薦一個大名鼎鼎,劉邦說,能夠,給他布置甚麼職位適宜。

蕭何說,大將軍。

劉邦立馬贊同了。

劉邦固然不認識阿誰大名鼎鼎,可是他置信蕭何的目光,形形色色,間接把初來乍到的新人放到了大將軍這個地位。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阿誰大名鼎鼎就是厥後的韓信。

韓信被拜為大將軍後立即矛頭四射,連滅魏趙燕齊四國。

安定齊國後要劉邦封他為代辦署理齊王,劉邦說,大丈夫安定了諸侯,就做真王而已,何須做個暫期間辦署理的王呢?

陳平向劉邦要四萬兩黃金便宜行事。

甚麼叫便宜行事呢?就是本人如今還沒想到詳細的花法,可是曉得需求這筆錢。

劉邦直爽地容許了。

厥後陳平用這四萬兩黃金行賄項羽的心腹,誹謗項羽和范增之間的干係。

預先劉邦也沒有要陳平陳述四萬兩黃金是怎樣用的,還剩幾。

劉邦是個甩手掌柜,曹操則是個親力親為的總經理。

假如要你從三國期間魏蜀吳各舉出一位代表,許多人吳國會舉周瑜,蜀國會舉諸葛亮,魏國必然會舉曹操。

魏國的巨細和平,官渡之戰、遠征烏桓、赤壁之戰都是由曹操親征。

又能行兵兵戈,又能管理國度,比擬劉備和孫權來說曹操天然就顯得兇猛。

不外這也是曹操用人方面的缺點: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像曹操這類級此外該當明白抓大放小,培育下級,給下級展現才氣的時機。

以是曹操死了以後魏國基本上就沒有能統帥三軍的人材,只能靠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來對立諸葛亮的北伐。

楚漢爭霸豪傑寥寥,三國期間強人輩出

楚漢爭霸期間,在諸侯內部就曉得劉邦和項羽還不錯,並且項羽還是因為生成神力,四肢興旺而知名。

謀士內部著名的有張良、蕭何、陳安然平靜范增,武將有韓信、樊噲、周勃和龍且。

除去范增和龍且兩個以外,剩下的人材都在劉邦這邊,並且范增最初還被項羽氣跑了。

劉邦得人材,天然得全國。

三國期間是人材大爆炸的期間,關於蜀國和吳國的君主,曹操對劉備的評價是「全國豪傑唯使君與操耳」,對孫權的評價是「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的兩個敵手可不像項羽那末好湊合。

在人材儲藏方面曹操的人材許多,可是孫權和劉備的人材也許多。

吳國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張昭;蜀國有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魏延、黃忠。

魏蜀吳三國平起平坐。

劉邦合縱連橫,曹操四周樹敵

劉邦勢單力薄,但他明白借力打力,結合全國諸侯配合攻擊項羽,項羽再兇猛也雙拳難敵四手。

劉備就承繼了劉邦的這個長處,打不外曹操就構成孫劉同盟,配合湊合曹操。

曹操則是四周受敵,南面有孫劉同盟,西面有漢中張魯,西涼馬超,北面有匈奴,東面有公孫淵,外部另有擁護漢獻帝的官員。

為何許多人會以為曹操挾皇帝是明智之舉?團體以為挾皇帝除去能吸收人材以外實在會讓本人墮入主動的地步。

對外被諸侯征伐,對內有了漢獻帝這尊大佛在,極易形成外部的不穩定性,並且那些被皇帝吸收過去的人材也會成為外部的不穩定要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項羽為何輸給劉邦,不僅是運氣,更多的是能力

項羽是貴族後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的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一向以西楚霸王自稱的項羽,在當時可謂是少年得志,一路順風順水。相反,劉邦的身世就要慘得多了,自小出身貧寒,長大後在小小的...

思維導圖之細品三國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備受厚愛的書籍早已被眾多歷史學家深度剖析過了。大到一個單獨成章的歷史事件,小到一筆帶過的幾個文字都能成為解析的對象。小編自然沒有歷史學家對事件了如指掌的能力,但是作為一個三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