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這裡是三國:諸葛亮與司馬懿誰更厲害?(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智者和權臣,他們均是用兵如神之人。

諸葛亮縱橫天下,平生少逢敵手,但是六出祁山卻無功而返。

最後受阻於司馬懿,病死於五丈原,只能讓後人慨嘆: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那麼在用兵、治國方面,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厲害呢?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對諸葛亮過目不忘、風流倜儻、羽扇綸巾的外形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還有一個人也是被人們所熟識的,他就是唯獨可以與諸葛亮相抗衡的魏將司馬懿。

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比,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諸葛亮是劉備託孤的蜀國丞相,而司馬懿是受囑於二主、輔佐了三朝的魏國元老級的重臣。

兩國交兵之時,看的就是二人的鬥智鬥勇。

再者,司馬懿對軍國大事,總是有著遠見卓識,在緊急關頭能夠力挽狂瀾。

諸葛亮的出山,是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而司馬懿的出山,則是最後被強迫的。

諸葛亮的那些計謀都是在有形之中顯露出來的,而司馬懿的奇謀妙策,卻總是顯得大智若愚,會在不張揚的無形之中令敵人措手不及。

當初,司馬懿建議曹操實行屯田,興修水利。

結果魏國糧草豐足,為戰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司馬懿曾力諫曹操:「荊州刺史胡修與南鄉太守傅方二人,不可委以守邊重任。

」曹操沒有聽信司馬懿的勸告,結果在危急關頭,二人均投降了蜀國的關羽。

從上述兩件事情可以推斷,司馬懿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統帥。

公元215年,曹操平定了漢中地區。

司馬懿建議曹操,乘劉備還沒有在西蜀站穩腳跟之際就要攻取西蜀。

而曹操卻說:「人苦不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

」結果曹操失去了一個統一全國的機會。

蜀國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確定的統一天下戰略:欲要東西兩路夾攻曹魏。

東路就以荊州為基地,西路則以西蜀為基地,北出秦川,向東進軍。

然而司馬懿卻是諸葛亮這個戰略的最大剋星,使之最終破滅。

起初,蜀國派五虎上將之首關羽鎮守東路荊州,然而就在這裡,一代英雄關羽卻死在了司馬懿的計謀之中。

公元219年,關羽從荊州出兵,開始大舉北進,把樊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面對如此危急的局勢,就連曹操都想遷都河北。

而司馬懿卻能夠把握大局,認為此時完全可以利用孫權想要奪取荊州一事替樊城解圍。

曹操書信一封,說荊州完全可由孫權接管,為此孫權欣然出兵,不但抄了關羽的後路,也徹底替樊城解了圍,致使關羽敗走麥城被殺。

蜀國不但失去了一名猛將,從此更是失去了東邊的戰略要地——荊州。

公元228年,魏國新城太守孟達想要投降諸葛亮。

諸葛亮的計謀是從東路進攻南陽,再攻向洛陽。

當時諸葛亮已經出了秦川一帶,正在向西線進攻。

在這緊急關頭,司馬懿自行決斷,先斬後奏,殺了孟達,平定了新城叛亂。

諸葛亮策反孟達的計謀就這樣破產了,從東路進攻魏國的計劃也再次泡湯。

自此,《隆中對》中預定的兩路夾攻魏國的計謀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西路一條路。

而西路是諸葛亮與司馬懿親自對陣的戰場。

諸葛亮的策略是以攻為守,力求速戰速決;而司馬懿的策略則是以守為攻,力求打持久戰。

司馬懿認為,只要守得住就是勝利,形成這種持久對峙的局勢,蜀軍就在劫難逃了。

司馬懿這是從魏軍的優勢著手,因為魏軍兵多糧足,而糧草供應卻是蜀軍的劣勢,所以這才是最保險,最穩妥的計謀,足以制勝於蜀軍。

這也體現了司馬懿在軍事指揮上的高超智慧,更顯示了他知己知彼、料事如神的軍事指揮藝術。

南原決戰的初始,司馬懿給弟弟司馬孚的回信中說道:「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率卒十萬,已墮吾計中,破之必矣。

」面對來勢洶洶的諸葛亮,司馬懿卻是胸有成竹,勝券在握,自信滿滿地應對諸葛亮的計謀。

足以見得,他已經把諸葛亮看得非常透徹了。

他早已料定一生謹慎的諸葛亮不是勇者,是不敢冒險的。

後來諸葛亮果如其言,帶兵上了五丈原,在此地屯兵紮營。

而司馬懿帶兵在南原背水為營,從正面擋住了諸葛亮的東進之路。

從屯兵的位置來看,蜀軍就已經失去了東進的契機,而魏軍卻占了防守的先機。

接下來,戰事也按照司馬懿的設想展開,雙方形成了持久對峙的局面。

蜀軍面對魏軍堅固的營寨,不能前進一步。

而諸葛亮守在五丈原也只能是干著急上火,沒有絲毫辦法。

即使是將士主動挑戰罵陣,司馬懿也毫不理睬,只守不出。

最後諸葛亮想出一個計謀:他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巾幗婦人之飾」,想要以此激怒司馬懿,引誘他帶兵出戰。

但是司馬懿宰相肚裡能撐船,還是對此不予理會。

其實,司馬懿早就識破了諸葛亮的激將法,他不但忍下了這般奇恥大辱,還收下了女衣。

還設宴款待了諸葛亮的使者。

在酒席上與使者聊一些有關孔明的起居瑣事,並從使者口中得到了諸葛亮病重的重大秘密。

最後司馬懿不戰而勝,驗證了《孫子兵法》中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要知道,司馬懿不出兵,並不是懼怕諸葛亮,而是同樣在採取一定的作戰計謀,在不驚動自己一兵一卒的情況之下,將對方打敗,這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軍事統帥所為。

司馬懿先後滅了西蜀和東吳,結束了三國的分裂局面,統一天下。

司馬懿死後被追諡為晉宣帝。

所以說,司馬懿才是笑到最後的人,他才是三國時期最大的贏家。

然而,在人們心中,諸葛亮永遠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而司馬懿卻是一個愚笨、膽小之人,其實這都是小說中的誤傳而已,關於此二人誰更厲害一說,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淡定,這裡是三國》,京東獨家銷售霧滿攔江簽名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下令撤兵,可見冷靜能抵千軍萬馬

司馬懿(179-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

盤點諸葛亮北伐的屢次戰略失誤

諸葛亮雖然是一名天才的戰術家,擅長於統籌局部戰鬥,卻並非是眼光犀利、氣魄十足的戰略家。荊州和上庸諸郡之失,不僅使蜀國失去了伐魏的兩個重要的鞏固後方和跳板,也使蜀國被吳魏封閉在淺狹的地域內,難以再...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何事跡?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碾壓東吳文臣、草船借箭抖機靈、借東風呼風喚雨、借關羽之手在華容道捉放曹、三氣周瑜把周瑜擠兌得一命嗚呼、七擒孟獲一勞永逸、空城計震退司馬懿,火燒上方谷惜敗於天——以上...

三國十大謀臣

謀臣:智囊通過自己的能力、學識幫助君主建立政權或實現自身抱負的一類人。1.臥龍諸葛亮才能:⭐⭐⭐⭐⭐地位:⭐⭐⭐8⭐⭐知名度:⭐⭐⭐⭐⭐影響力:⭐⭐⭐⭐⭐諸葛亮威風了幾千年,沒想到晚節不保,這兩...

三國蜀國的戰鬥力第一!

好像大部分人都說蜀國是最差的,其實是最強大的!開始諸葛亮和關羽鎮荊州,龐統輔助劉備進攻,這都是按照隆中對的計劃而行,如果龐統不意外死,諸葛亮也不用入川,到劉備取得漢中,那就牛逼了,隆中對說的就能...

司馬懿與諸葛亮同為軍事奇才,誰更勝一籌?

司馬懿與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的主要軍事統帥,分別棲身受命於蜀國與魏國。司馬懿,世人稱其為世間鬼才,老謀深算;諸葛亮也是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論才能論謀略,世人很難判定誰更甚一籌。三國時期的張悌曾這樣...

三國六大統帥排名

三國第一統帥當然非魏武帝曹操莫屬。演義中王朗吹捧曹操說:「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憑心而論,曹操確實是三國時代軍事第一人,從討伐董卓起兵,平黃巾、戰呂布、破袁術...

眾人拾柴火焰高

我們常說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意思是說: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威力。做人辦事也應該多使用這種方法,以把本來難以辦成的事辦成。聯吳抗曹,是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情況,向劉備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三國趣聞: 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在中國,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說上也常把一些聰明的人取個外號叫「小諸葛」,可見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說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為什麼卻沒有一統天下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因為關羽。據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