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的這些,也許你一直認為是真實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據說「七分事實,三分虛構」,其實並非虛言。
演義里確實有很多都是虛構出來的,但是由於三國演義的傳唱度和影視劇的影響,我們都以為這就真實的歷史,其實還是有很多出入的,今天小編就跟你來扒一扒其中的虛構部分。
真正的討董英雄是孫堅
我們一直以為討董英雄是劉關張,特別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然後劉關張三英戰呂布。
但其實華雄並沒有來到虎牢關,他其實只是陽人城的守將,而斬華雄的也不是關羽,而是孫堅。
據三國志記載:到陽人城下,城中守備十分嚴密,偷襲不可能成功。
這時,軍隊饑渴困頓,士氣低落。
加上是在夜間,沒有塹壕工事防禦。
將士們剛剛解甲休息,呂布又令人傳布謠言,說孫堅率城中將士乘夜來襲。
軍眾黑夜中,不明真假,擾亂奔逃,棄盔甲,失鞍馬,十分狼狽。
孫堅乘勢出城追擊,胡軫全軍潰敗,部下督華雄也被斬殺。
至於三英戰呂布更是無稽之談,首先呂布並沒有來到虎牢關,而一直在洛陽,其次劉關張,也沒在虎牢關,而戰呂布的其實也是孫堅,而呂布沒有打贏,而是敗走。
董卓親自引兵與孫堅交戰,結果遭到孫堅重創,他留下呂布掩護,自己轉守澠池和陝城。
孫堅揮兵,進攻洛陽,與呂布接戰,呂布最終不敵而敗走,孫堅大軍進入洛陽。
弔唁公瑾其實是龐統
三國演義里記載:周瑜臨死嘆道「既生瑜,何生亮!」。
他死後,孔明前往東吳弔唁周瑜,這其實也是錯的,因為其實和周瑜有恩怨的並非孔明,而是龐統,前往弔唁的也是龐統。
討董聯軍只有十三路
討董聯軍其實只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袞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長沙太守孫堅和曹操只有這十三家。
孔融當時正忙於對付黃巾賊,不可能分身去討董,陶謙當時只有貢獻一些金錢,並無參加戰役,馬騰當時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參加討董行列,當時公孫瓚正要對付烏桓,亦不可能參加討董行列,至於張楊當時和劉備一樣,只是義勇軍,而劉備當時亦只是跟隨出征。
只斬顏良,未誅文丑
斬顏良確實關羽,但誅文丑卻不是關羽,而是曹操部下的將領。
關羽降曹無二嫂
關於關羽降曹無特別記載,可能當時確實有其他無可奈何的理由,但並不是因為要照顧兩位嫂子。
在演義里關羽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二位嫂子",但這是與史實不符的。
根據史書記載∶劉備到徐州後,屯兵小沛,命關羽守下邳。
劉備的妻子應該隨劉備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
曹兵進攻小沛時,劉備戰敗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隨關羽在下邳投降的。
也就是說,關羽在投降時,身邊並沒有什麼"二皇嫂"。
五關六將皆虛構
五關為東嶺關、洛陽關、汜水關、滎陽關以及滑州渡口。
此五關相距甚遠,並無聯繫,只是虛構出來的。
真正的經過是: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並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另外演義里還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
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草船借箭的想法來自吳主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濡須之戰時,孫權親自坐船到曹軍水寨口叫陣,曹操隨即下令射箭。
當箭射滿船身一側的時候,由於掛箭吃重,孫權下令掉頭,使「箭勻船平」之後滿載曹軍弓箭回營。
華容道之釋並無其事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
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
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
關羽念在過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不顧立下要活捉曹操的軍令狀,放過了他。
諸葛亮明知關羽重情,會放走曹操,還讓關羽去守,結果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果然失守,最後不得不「戮謖以謝眾」。
甚至出現了「事後諸葛亮」這唯一一個和諸葛亮有關的貶義詞,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在赤壁之戰後,曹操確實走的是華容道,但完全沒出現關羽的身影,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為了牽制孫權好讓自己進軍荊州和益州沒有全力追擊,所以讓曹操跑掉了。
長柄刀槍多是假
三國里著名的兵器有: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呂布的方天畫戟等等這種需要雙手持握的兵器,當時騎兵並沒有辦法持握,因為當時並沒有馬鐙,馬鐙是南北朝才開始出現的,如果沒有馬鐙,必須留一手抓住馬韁繩才能保持平衡,所以,當時的騎兵都是單手持握的短刀、短矛或狼牙棒,雙手持握兵器開始盛行要到唐宋時期。
三英戰呂布是否確有其事?
《三國演義》第五回寫道「三英戰呂布」的故事,這也是小說最經典的片段之一。話說華雄被關羽斬殺後,董卓起兵二十萬,與呂布等守虎牢關。袁紹等八路大軍前往虎牢關對敵,在交戰中,呂布英勇無敵,幾路大軍都打...
史上最偏心作家:殺華雄戰呂布刮骨療毒都是孫堅
羅貫中絕對是史上最偏心的作家,為了凸顯皇室正統,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把太多光環給了劉關張三兄弟,什麼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關公刮骨療毒,《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不能當做正史來看,而在正史上...
三國演義給我們留下的關於歷史的坑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取材於史書《三國志》,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從成書之日起,就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經過幾百年耳口相傳,很多有關三國的虛構事件,被當作真實的歷史,老樹給大家梳理出一些。
三國演義埋了多少坑?哪些歷史被曲解了?
這是一部經典的連環畫,畫面構圖、人物形象刻畫什麼得都非常講究,不是現在那些沒有文化的人畫的漫畫可以比的。沒有明暗,沒有光影,沒有透視,就是黑色線條在白紙上遊走。
被糊弄了一千多年,原來我們被騙的這麼慘!
說到三國,大家立馬想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有三國中那些津津樂道的故事橋段,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但大家是否有想過,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嗎?其實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尊劉抑曹有...
《三國演義》里這30件大事都是虛構的,你造嗎?
《三國演義》是根據史書三國志改編的,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有很多虛構成分,但歷史主線是真的。很多人都把《三國演義》當成了史書,歷史上真實的三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1桃源結義
了解不一樣的歷史,三國史上欺騙世人上千年的虛構故事
三國年代,群里薈萃,在這個亂世的大舞台上誕生了許許多多獨領風騷的英雄人物,也有很多耳熟能詳的精彩故事。但是你知道哪些故事才是真的,哪些故事和人物都是虛構的嗎?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經典故事與歷史史實不符?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105的歷史風雲,展現了一定的歷史事實。但是作為一部小說,需要有個性鮮明對立的人物,為了迎合當時明朝的社會思想...
揭秘三國時期不為人知的十個真相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部人類歷史上的輝煌巨著,然而書中的有些虛構卻與歷史格格不入,致使多少人錯視歷史......1、桃園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劉備>張飛)
別被演繹騙了!這20個知識不知道,你就不配說懂三國!
我們都知道,關於三國,正史和演繹上有很大的出入。很早以前易中天先生就提出過很多質疑,如我們熟知的「空城計」「草船借箭」等,但人們多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演繹),而不去探究歷史的真相。
這些知識該補補了:三國正史和三國演義88個不同點(上)
《三國演義》是一部威武雄壯、有聲有色、雅俗共賞、婦孺皆知的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的經典史詩,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但是《三國演義》的特點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即不少事情都屬於張冠李戴,移花接...
被三國演義誤導的15點夢三國真實歷史
1.桃源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 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劉備>張飛)2.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刀下,三演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揭秘:三國中的10個驚人真相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部人類歷史上的輝煌巨著,然而書中的有些虛構卻與歷史格格不入,致使多少人錯視歷史......1、桃園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劉備>張飛...
三國演義中被作者虛構的情節,卻讓人的錯視歷史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部人類歷史上的輝煌巨著,然而書中的有些虛構卻與歷史格格不入,致使多少人錯視歷史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刀下,《三國演義》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
三國演義坑了多少人?且看《三國志》里記載的那些人和事
這是一部經典的連環畫,這套連環畫所確立的三國人物形象,影響至今,光榮三國、央視三國都沒少借鑑。《三國演義》是根據史書三國志改編的,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有很多虛構成分,但歷史主線是真的。很多...
三國志VS三國演義 你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很多人把三演當正史,以為書中寫得皆為真、虛實不分。比如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就是個例子,今天像大家介紹30個三國演義中出現的錯誤。1.桃源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 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方面關羽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