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北漢(一)北漢的前世今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乾隆六年(公元968年),曾經幫李筠攻打大宋的北漢皇帝劉鈞死了。
古代就是這樣,每當出現皇位繼承,權力處於短暫的真空狀態時,就是整個國家最混亂的時期,中外概莫如此。
雖然已經擬定了戰略計劃(先南後北),但形勢敵情出現了重大變化,趙匡胤覺得這是天賜良機,於是大宋收復北方的第一槍打響了。
趙匡胤任命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勛為北伐軍總指揮。
李繼勛是「義社十兄弟」之一,戰功赫赫,資格比趙匡胤老,早在郭威時期就擔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高平之戰」後,李繼勛以軍功升任殿前都虞候,不久,改任虎捷右廂都指揮使,領永州(今湖南零陵)防禦使,趙匡胤接他的班,繼任殿前都虞侯。
李筠被殺後,李繼勛就任李筠原本擔任的昭義軍節度使,為大宋擔起了防守北方的重任。
這次北伐,趙匡胤用李繼勛一是因為他長期與北漢軍交手,比較了解北漢軍的虛實;二是兵貴神速,劉筠死了只有十來天,宋軍已經開始行動了,打算的就是乘你亂要你命,必須就近出發速戰速決。
在大宋軍隊還在北伐途中的時候,北漢內部就出問題了,剛剛繼位不久的劉繼恩被刺殺,其弟劉繼元即位。
諸位看官可能會想,北漢內部因繼承問題出現混亂局面,其背後的勢力契丹同樣也因繼承問題紛爭不斷,此時宋滅北漢豈不是易如反掌?但歷史的劇本並不是這樣的,趙匡胤三伐北漢均失敗,直到趙光義時期才能夠收復北漢。
那麼,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北漢這個十國之中生存到最後的政權吧。
要說北漢,先得說說後漢,五代時期,以漢為名的國家,其國主都姓劉,比如後漢,比如北漢,比如南漢。
先說後漢和北漢,南漢後續再講。
後漢是五代時期的第四個政權,開國皇帝後漢高祖劉知遠原本是後晉的河東節度使,他的祖先是沙陀人(西突厥的一支),年輕時因軍功受到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器重,歷任檢校司空、侍衛馬步都指揮使、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許州節度使、朱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等職,河東節度使在五代時期是一個重要位置,其治所地在今太原,管轄地大致在今山西一帶,這個地方既是中原政權防禦契丹進攻的前線陣地,又是胡漢雜居之地,所以河東一地既民風彪悍又兵多將猛,五代有三個皇朝的根據地在這裡。
石敬瑭死後,其養子石重貴繼位,他不買契丹的帳,於是耶律德光帶兵攻占了後晉首都汴梁(今開封),俘虜了石重貴,後晉滅亡。
劉知遠乘機在太原稱帝,稱帝後,他陸續出兵收復被遼占領的河南河北等地,並改國號為漢。
不過,皇帝還沒當到一年的時間,他就病死了,其子劉承佑即位,劉承佑即位時只有19歲,他對於掌握兵權的大臣們有很深的戒備之心,畢竟五代擁兵自重的大臣反客為主的情形數不勝數,於是他決定內部清洗以能夠坐穩帝位,他先是將顧命大臣楊邠、史弘肇等人誅殺,後又瞄準了在外帶兵的大將郭威,結果反而被郭威所殺,後漢亡。
後漢雖亡,但北漢還在,北漢是劉知遠弟弟劉崇建立的政權。
劉崇原本是後漢的河東節度使,郭威篡漢後,劉崇即據河東十二州稱帝,仍用後漢乾祐年號,以示收復中原恢復後漢的決心。
北漢建國後,主要的根據地在今山西中北部地區,與全盛時期河東節度使所占據的地盤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早日實現「圖霸中原」的理想,劉崇在建國之初就定下了「借大遼之力」的基本國策,他元月稱帝,二月即遣使到遼,並與遼簽訂盟約,約為「父子之國」,自稱侄皇帝,尊遼帝為叔父,還約定每年向遼進貢十萬緡(約等於一兩白銀)。
可見,北漢背後的勢力是遼,宋伐北漢必然要面對遼的反擊。
一場滅門慘案改變了後周的命運,也給了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機會
五代分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其中後周作為五代里最後一個朝代,前承五代後啟趙宋,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後周在周世宗柴榮的領導下達到最巔峰,柴榮被譽為「五代第一英主」,他在位期間...
唐宋交替的200年,究竟隱藏了哪些秘密?一起來聊五代十國
大部分朋友們對五代十國的理解就是一個字「亂」,通常大家會經常聽到這樣的概括「唐代自安史之亂後,經濟衰微,軍閥混戰,後由趙匡胤建立北宋統一全國」。這200多年的歷史,區區幾個字就想糊弄過去,今天簡...
此人熬過7個朝代,3次被封王,若是他想稱帝,趙匡胤不可能當上皇帝
文 | 陳飛 提要:封建帝制存在具有極大的誘惑性,自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來,無數的英雄好漢都為這個天下至尊的大位垂涎三尺。可是,你見過手握重權卻能夠抵制住稱帝的誘惑的統治者嗎?周文王算一個,曹...
歷史上千古一帝做的,他都做了,卻為什麼還是沒有結束五代之亂?
五代十國半個世紀幾十個皇帝,傑出的皇帝也不少,比如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世宗柴榮等等。不過,要論這些傑出皇帝中的佼佼者,則非郭威莫屬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後唐莊宗李存...
五代興亡——期望理清五代交替脈絡
公元907年,在長時期的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中,曾經盛極一時的唐朝,終於為後梁政權所取代。從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53年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政權,史稱後梁、後唐...
五代十國皇帝一覽,被忽略的皇帝,史家稱他為「五代第一明君」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891年~979年 )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
五代:清一色的短命王朝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改國號為大梁,五代史由此為開端。五年後,朱溫被兒子朱友珪所殺,弒君者還沒坐暖皇帝寶座,便被弟弟朱友貞幹掉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國號大唐,滅了後梁。後梁存國僅十七年...
此人3次封王擁百萬雄師,有3朝皇后女兒,屹立7個朝代卻不稱帝
中國古代最為昌盛的朝代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依次出現了五個政治權利中心,即梁、唐、晉、漢、周。這些政治權利中心的建立者手中都有著一定數量的兵力,其麾下也有著許多可用的人才來輔佐建立者,並使之...
唐朝之後,陸續更替了五個朝代,其中一開國皇帝喊契丹人「爸爸」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最鼎盛的一個王朝,但是再興盛的王朝,也難逃歷史的宿命;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自唐高祖李淵開始,至唐景宗李柷而亡,李柷在位3年後被廢,次年被鴆殺,葬於溫陵,終年17歲。...
唐朝之後五代十國是怎麼回事?如何收場?
五代是指繼唐朝後的五個據有中原腹地的正統王朝,十國是五代期間存在的十個割據勢力。唐僖宗時爆發黃巢之亂,唐王朝驚惶失措,剿撫並用,黃巢部將朱溫叛變歸順朝廷,被賜名全忠,朱溫從節度使一步步走向梁王,...
他在五個王朝里都擔任過宰相,可被稱得上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
後晉高祖石敬瑭在即位的次年,從洛陽遷都到了曾為後梁國都的開封(汴京)。此時在河南,同享運河、陸運之便的地點以開封為佳。五代的五個王朝中,以洛陽為國都的只有後唐,其他王朝都盤踞在開封。
華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之十四:五代十國期間炳炳三晉 英雄薈萃
9月13日起,今日頭條號:精彩山西聯合網易號:文人墨客等媒體平台將推出近50篇篇幅抒寫山西在各個朝代的歷史、貢獻及燦爛文化,為展現華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助力。山西,華夏之源。在這片古老土地上,二...
北宋與北漢自建立起就帶著仇恨,相互對立,原因竟然在後漢
盛唐在經過安史之亂之後,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削弱,在平定戰亂中,各個地方節度使乘機興起,形成了後唐藩鎮割據的局面,最終唐朝在這種紛爭的局面中也無力回天,於公元907年,節度使朱溫迫使唐哀帝禪讓,唐...
產皇帝最多的藩鎮:五代十國的四個開國皇帝曾任其節度使
藩鎮的設立從唐玄宗時期開始,本是朝廷設置的用來拱衛朝廷安定的軍鎮,最高長官叫節度使。隨著時代的發展,節度使從最初只掌握兵權發展到掌控藩鎮中的軍事、政治、財政等各項大權,逐漸擺脫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守仁史話:我的大宋——五代亂像2
石敬塘死了,他的養子子石重貴繼位。怎麼說呢。這石重貴有骨氣,是真有骨氣。他上台後很大程度上修改了自己父親的政策,尤其是對契丹(遼)的政策。 石敬塘認比自己小十一歲的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石重貴登...
中國歷史上均為開國皇帝的兩兄弟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個王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開國皇帝?答案因統計口徑和角度的不同,認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約略地說有83個王朝;559位帝王(一說494位),包括397個"帝"和162個...
回眸歷史,帶你了解五代十國之五代風雲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後梁(907~923年),即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