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千古一帝做的,他都做了,卻為什麼還是沒有結束五代之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半個世紀幾十個皇帝,傑出的皇帝也不少,比如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世宗柴榮等等。

不過,要論這些傑出皇帝中的佼佼者,則非郭威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後唐莊宗李存勖號稱戰神,一生南征北戰,創建了五代時期最大的版圖。

但是當皇帝後卻不思治國,偏好演戲,寵信優伶,最後被優伶所殺,在位僅三年,剎那間大廈將傾。

後唐明宗像他的廟號一樣,賢明寬善,重視民生,生產一度恢復。

但他不識字,又沒把繼承人選好,致使他去世後國家陷入混亂。

後漢高祖在契丹滅亡中土之國後,高舉大旗,打敗契丹,重建漢人國家。

可惜在位僅一年,幾乎沒什麼作為。

真正完美一些的君王應該是郭威。

郭威打仗治國都有一套,相當有成效。

(郭威畫像)

先說打仗。

後晉出帝石重貴曾和契丹打過一仗,郭威是唯一打勝仗的將領。

可惜後來主將杜重威投敵,致使契丹滅亡後晉。

後來劉知遠舉旗反契丹,重建漢人國家後漢,郭威為此立下汗馬功勞,他也因此被封為樞密副使。

劉知遠去世,後漢隱帝劉承祐上台後,國境內節度使四處叛亂。

契丹又在北面虎視眈眈,大軍南下。

劉承祐忌憚郭威,不想用他,派了幾個人去打,結果全部敗北。

沒辦法,只好再用郭威。

郭威統兵以後,三下五除二便把造反的三個節度使河中李守貞、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拿下,又揮師北伐,大敗契丹,讓後漢最終穩定下來。

郭威也被封為樞密使,統管整個河北(指黃河北面的州縣)。

再說治國。

郭威當皇帝只有三年多一點的時間,但做了幾件卓有成效的事情。

一是崇尚節儉。

他對宰相王峻說:「朕是個窮苦人,得幸為帝,豈敢厚自俸養以病百姓乎!把宮中珍玩當眾打碎,並禁止民間進貢。

去世的時候,他也吩咐侄兒柴榮對他用紙衣瓦棺下葬,並且不許大建陵墓,不許擾民。

二是輕徭薄賦。

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產,把因戰亂四處流浪的百姓召回故鄉,送他們田地耕種,減輕賦稅,與民生息。

三是廢除酷刑。

後晉後漢以來實行了很多嚴酷的刑法,尤其是在鹽、酒、皮革交易問題上嚴格禁止,抓到就殺頭。

郭威廢除了這些嚴酷的刑法,允許老百姓在一定範圍內運營。

四是重視文治。

他多次去曲阜祭拜孔子,在全國提倡文教,重視有才德的官員。

五是整頓吏治。

尤其是對地方節度使的整理,讓五代以來一直延續不斷的地方節度使叛亂,此後再未形成氣候。

國家在他的治理下,很快就出現了復甦跡象。

只可惜他壽命太短,在位的時間也太短,未能實現長久中興。

不過,他開創的好跡象,卻為他侄兒柴榮以及後來篡位的趙匡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以說,沒有郭威的文治武功,就沒有柴榮及趙匡胤的實現國家統一和太平。

郭威能成為傑出的君王,這恐怕與他一聲命運多舛,包括磨難打擊有關。

(戰神郭威,網絡配圖)

郭威很小就成了孤兒,在姨母的照看下長大。

興許是從小不幸,郭威年輕的時候好賭好鬥好飲酒。

當然,也好打抱不平。

有次郭威在集市上遇到一個欺行霸市的屠戶,郭威想教訓他一下。

誰知把屠戶傲然不怵,撩起衣服拍著脹鼓鼓的光肚皮說道:「那裡有刀,有本事,照這裡扎一刀。

」郭威一怒,真的就在他那肚子上扎了一刀。

(後來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寫魯智深,不知道是不是就因為受這個歷史事件的影響?)

郭威被抓進監獄,本來要問斬的,澤潞節度使李繼韜見身材魁梧,勇力過人,就放了他,讓他做了自己的親兵。

如此,算是逃過了人生的第一劫。

後漢劉承祐繼承皇位後,忌憚郭威等人的戰功,派人去刺殺他和另外兩個節度使,誰知道刺殺的人卻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們。

郭威在眾人的擁戴下,帶著軍隊進京「清君側」,皇帝劉承祐把他留在京城的一家老小全殺光。

此為他人生的第二劫。

劉承祐殺了郭威家人,又被部下所殺。

一時群龍無首,全國人民都在期盼郭威登帝。

但是他進京後,朝中百官卻對他很冷淡,尤其是文官之首、五代有名的不倒翁宰相馮道,卻並不帶百官勸進。

以前節度使造反,馮道曾帶百官勸進過李嗣源、李叢珂,連石敬瑭和契丹主耶律德光建立的朝廷,馮道都會積極主動去當官。

但是郭威進京後,他卻只是稱呼郭威為「侍中」(郭威官名),隻字不提他稱帝的事情。

郭威暗淡,退出京城。

這算是他人生的第三劫。

李太后和馮道到劉氏宗親中去找到一個叫劉贇的人來當皇帝。

結果劉贇未到京,郭威就被士兵鼓譟,把一件黃袍披在他身上,擁戴他進京當皇帝。

當然,有人說這是郭威一手導演的,但不管怎麼說,郭威稱帝,也算是眾望所謂,而且他才德皆具,沒有他當皇帝,以及短短三年多對國家的治理,五代的動亂還不知要延續多久。

在三年里,郭威為結束動亂,實現中興,做了很多事情,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經驗。

更玄妙的是,郭威採用「黃袍加身」獲得帝位的這種「經驗」,後來竟然也被趙匡胤抄襲,用同樣的方式欺負柴榮的孤兒寡母,取代了他建立的後周。

郭威地下有知,聽聞趙匡胤也「黃袍加身」,不知道他會說什麼啊……

(趙匡胤黃袍加身,網絡配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記為宋州碭山午溝里(今安徽碭山)人。家世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