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奇石之孔明天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正月,天空有彗星出沒,途徑北斗星樞。
太史公記曰,大凶。
當年三月,湖北襄陽城內,刺史府邸。
昏暗的燭光透射窗戶紙,留下孤獨的身影微微搖曳。
安靜的庭院,下人們噤若寒蟬,低垂著雙手站在屋檐下,在倒春寒風中苦苦等待著大宅的主人發號施令。
作為這所豪宅的主人,同時也是荊州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兩鬢花白的劉表此時雙腿跪坐在書台前。
愁眉緊鎖,凝望著台上那塊不起眼的石頭,苦苦冥思。
一月前,夜半時分有流星劃破蒼穹,隕落在襄陽城南三里的峴山,紅光乍現方圓幾里可見。
之後有好奇鄉民在山中偶然發現一塊天外來石。
長約一尺,寬約三寸,兩頭略窄中間寬,重約九斤五兩,遍體黝黑,遍布白色紋路。
其紋理蜿蜒曲折又如天河星宿,萬般奧妙卻又無處解釋,所見之人皆驚嘆不已,認為這是上天給予的暗示,暗藏未來之社稷國運。
而現在這塊「天石」就放在桌前。
幾日裡無論是丹爐猛火煅燒,還是神兵利器砍擊,均不能傷其半毫。
從始至終保持當初模樣,靜靜地等待著有緣人的發掘。
「難道我真的不再受上天顧戀了嗎?」劉表長嘆一聲,輕輕錘了錘有些麻木的雙腿,雙眼閉合之間,思緒似乎又回到了十六年前。
那年,已然四十八歲,接近天命之年的劉表蒙上天眷戀,意外成為荊州刺史。
憑著以睿智和膽識,他單騎入宜城,藉助蔡家、蒯家等地方豪族勢力,在襄陽紮下根來,從此人生開始輝煌。
在那個亂世群雄爭疆闢土的年代中,他智除江東小霸王孫堅,力抗河北梟雄曹操,兢兢業業,勵志圖新。
從刺史到到州牧,從邊鄙小鎮到荊州治所。
把襄陽打造成「沃野萬里,士民殷富」的繁榮都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環境,引來四面八方的能人學士蜂擁聚此,誰人不畏懼麾下上萬雄兵,誰人不恭恭敬敬誇讚「劉州牧大能」?
而現在,他已經進入了耳順之年。
老了,真的老了!
哪怕是雄踞一方的封疆大吏,擁有至高無上的的統治地位,但在歲月這把無情刻刀腐蝕之下,他已不再是當年意氣風發,立志重振大漢盛世的亂世豪雄,如今風燭殘年的他,迫切需要知道所謂的天命,究竟是什麼樣的未來!
漢室還有回覆的可能嗎?劉琦,劉琮兩個兒子誰適合繼承大業?劉備那個投奔而來的遠房表弟是否有覬覦之心?而最關鍵的是自己,究竟還能活多久?
這一切太重要了!為此他願意付出任何的代價。
作為學問大家,他學識淵博,在星象占卜方面還曾洋洋洒洒編寫過《荊州星占》,堪稱星象玄學大家。
但即便如此,十天的反覆推算並沒有讓他得到任何好消息,相反心力憔悴之下,讓本不多的心力徹底透支。
或許是自己算錯了!他需要聰明人幫他解開「天石」的秘密,準確的說是更加有利的答案。
劉表再次睜開雙眼,回到殘酷的現實。
看了看那桌下那塊浸透著滴滴血斑的絲絹,毅然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隨著幾聲並不算清脆的掌聲,門外很快就有下人回應道:「大人,有何吩咐?」
劉表正了正身子,恢復他一貫的莊嚴冷漠,毫無表情的說道:「讓他進來吧!」
「諾!」下人畢恭畢敬的退下。
沒有人問劉表指的誰,因為每個人都清楚,那個「他」在門外已經苦苦等待了三天。
「蔡大人,主人有請」。
下人畢恭畢敬地說道。
「嗯」蔡瑁一臉陰鷲地站起身來,晃了晃有些酸痛的脖子,抬頭看了看灰濛濛的天。
他很喜歡這樣的天氣,因為這符合他此時的心情。
等了三天,終於等到了答案揭曉的時刻。
在緩緩的「咯吱」聲中,那扇沉重的大門推開了,一股陰冷之氣讓開門的小廝不禁打了個寒顫,但很快他發現,隨著蔡瑁跨進門檻,關門的那一瞬間,一股讓他雙股戰慄的煞氣,也隨之湧入那冷寂的書房。
「哦,你來了!」劉表頭也不抬,眼神依然死死盯著那塊「天石」,做著最後的努力。
「是的,州牧大人!」 作為劉表的舅官,同時也是劉府實際的管家,蔡瑁並沒太多的客套,微微一拱手,即刻站在了劉表的右側。
同樣冰冷地端視著那塊「天外來客」,眼光中含著難以察覺的野心和貪婪。
「安排的事情都做好了嗎?」劉表眼光微微一瞥,說道。
「是的,天石拓印三日前已經陸續送到襄陽府各位賢能大才手中。
」 蔡瑁畢恭畢敬說道。
劉表頷首點頭,對於蔡瑁的辦事能力,他還是非常相信的。
出於謹慎,還是又問了一句「有沒有走漏什麼風聲?」
蔡瑁難得的自信一笑。
整塊拓印由他按上中下分為三塊,由專人看管護送交給了九位賢能分別解讀。
至於那些曾見過原石的鄉民也被「妥善」處理,不可能有人知道完整的圖案。
劉表點了點頭,用期待的眼光直視蔡瑁,焦急問道:「可有哪位賢能看出其中端詳?」
蔡瑁把頭深深扎了下去,抱拳低聲說道:「沒有!」
「果真沒有?」劉表聲音提高了幾度,激動地追問道。
「確實沒有!」 蔡瑁遲疑了一下說道,「在使者監督下,用盡各種方法均未能參透其中奧妙。
現在書信和殘片已經收回,請大人過目!」
「哎」劉表長吁一聲,雙目緊閉。
這個結果雖在意料之中,但還是讓他異常失望。
至於那些是似而非的結論書信,不看也罷。
「水鏡先生回復如何?」劉表問道。
司馬徽客居襄陽,因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能力。
被世人尊稱水鏡先生。
劉表多次邀請其出山相助,卻總以各種理由推脫,不願成為幕僚。
但看在其博學廣識精通經學,這番還是硬著頭皮下了請帖,雖也未能參透,但或許能提供些指導幫助。
蔡瑁嘆了一口氣,說道:「水鏡先生以年老昏花為由,看不真切。
所以。
。
。
」
劉表冷哼一聲,厭惡的揮了揮衣袖「沽名釣譽之徒,不說也罷。
」蔡瑁緊接著說道:「不過水鏡先生倒是推薦了一人。
」
「噢?」劉表眼睛一亮,急忙追問:「水鏡先生推薦的人?是何方聖賢?」
蔡瑁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說道:「湊巧了,黃家也沒看出究竟,不過倒是和水鏡先生推薦的同一人。
」
「哦!」這話引起了劉表極大的興趣。
蔡瑁口中的黃家即蔡瑁的姐夫,自己的連襟黃承彥,身為襄陽名門的黃承彥繼承學術大家,雜學見識頗廣。
即便未能破解天石奧秘,但能和水鏡先生推薦同人,可見此人學識非同一般。
「那人是誰」劉表連連催促問道。
「那人是諸葛亮」蔡瑁回道。
「竟然是他?」劉表剛剛抬起的右手頹然一頓,然後軟軟癱了下來。
自從諸葛亮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劉表自然而然就成了諸葛亮的姨父。
對於諸葛亮,他實在再熟悉不過了。
諸葛亮字孔明,幼年喪親,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居住,年少好學的他十幾年來一直勤學苦讀,博學廣聞,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有著「臥龍」的美稱,但不管如何,諸位幾十年苦研的大能都無可奈何的玄機,他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怎麼可能參透呢?
不,有可能!劉錶轉念一想,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推斷。
諸葛亮和司馬徽,龐德公亦師亦友,又和黃承彥有翁婿關係。
這三人或許已經明白玄機所在,但鑒於天機不可輕易泄露,所以不便於親自點破。
所以幾位大能不過是借諸葛亮之口道破玄機。
一來顧全身份,二來為諸葛亮造勢,為其打造賢德大才的口碑。
一定是這樣,沒錯!
想到這裡,劉表頓時感到一陣輕鬆,興奮的說道:「那諸葛亮請了嗎?」
「這個。
。
。
這個。
。
。
請倒是請了,看也倒是看了,不過。
。
。
」蔡瑁腦袋上已經泌出滴滴汗珠,他很清楚諸葛亮確實才華橫溢,但是。
。
。
劉表已然有些怒氣了:「怎麼了,難道嫌禮金太少?」
蔡瑁搖了搖了,按照劉表的囑咐,但凡鑒石者均事先送一百金,而後若能解讀,酬謝加倍。
這可是普通人家一輩子的收入,怎麼可能少呢?
劉表又問道:「那是嫌禮數不周,誠意不到?」
蔡瑁又搖了搖頭,所有使者皆攜帶劉表親筆書信,以古風上禮尊之相待,不敢有絲毫怠慢。
劉表眉目已然倒立,憤然道:「那是為何?」
蔡瑁渾身已然冷汗淋漓,把頭深深埋在臂彎之下,拱手說道:「只因那諸葛亮言語狂妄至極,實在不成體統。
」
劉表疑惑地低吟一聲,不對呀!
諸葛亮他已經見過多次,雖私下常以古代名相管仲自詡,有些年少輕狂,但平時場合待人接物還是謙謙有禮,謹言慎行。
怎麼可能悖惑輕言呢?
劉表問道:「諸葛亮說什麼?」
蔡瑁聲音如蚊哼一般,湊在劉表耳旁細語道:「諸葛亮說天機非機緣之人,妄揣假測只會招來禍。
。
。
」
劉表還沒聽完後面的話,只覺得心中一口淤血上涌,身體如同抽幹了一樣,眼前一黑,軟軟傾倒在蒲蓆上。
蔡瑁見狀,連忙攙扶起劉表。
而不經意間發現桌下那塊帶有血絲的絹巾,心下若有所思。
一番手忙腳亂之後,劉表終於緩過精神。
躺在床上,兩眼渾濁無神,左手指南,右手指天,嘴巴翕動,語音微弱聽不真切。
但蔡瑁卻明白了劉表的意思,「把石頭還回去吧!」
與此同時,襄陽城西二十里,隆中。
高崗枕流水,雲清生翠竹,雖不時有寒風拂過,但嫩綠的草地和甦醒的百花已然展現勃勃生機。
山間有一庭院,依山勢建有草廬數間,柴門半掩,籬下幾色花果正含苞待放,隔得很遠也能感覺到暖暖的春意。
香爐煙裊裊,笑聲盎盎然。
二十六歲的諸葛亮此時正輕搖著愛妻親手製作的鵝毛扇,談笑風生。
而他身旁坐著幾個要好的朋友,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
徐庶捻了捻鬍鬚,端起溫熱的酒碗,笑道說:「孔明兄,這番峴山降下天石,其中暗藏之天機我等遺憾無緣見得,你卻有緣,不知你是否從中看出一二?」
石廣元同樣好奇的說:「來,說說,不說可要罰你一杯」
崔州平,孟公威哈哈大笑,「好,不過不是一杯,而是三杯。
」
諸葛亮笑而不語,端起酒碗環敬一圈,一口飲盡碗底。
而後緩緩吟唱道:「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
眾人一番鼓掌稱好,孟公威連忙站起身來,為孔明將酒斟滿。
而徐庶則若有所思,良久之後說道:「自高祖斬蛇起義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而後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再由亂而入治;至今一晃已過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天下再次大亂,此時峴山天降隕石,莫非。
。
。
。
」
「莫非什麼?」孟公威不滿的說道,「天道自然有天數所在,我等獨善其身即可,管他來日洪水滔天又如何?」
崔州平附和說道:「不錯,山野慵懶之人,那管得了治國安民之事。
」
石廣元搖了搖頭,說:「天下之事,莫非王事。
而王當以民為重,這番隕石天降,即使與未來興旺無關,但所得之人有慾望,誰知會不會做出糊塗的判斷,到最後兵戈再起,襄陽這塊寶地也終歸生靈塗炭,百姓受苦呀!」
「正是,男兒當心在百姓,為安居樂業而仗劍建功,豈是為了王侯將相,功成名就!」徐庶正色說道。
「非也,非也」諸葛亮含笑說道。
孟公威臉帶疑問說道,「孔明平時自詡管仲,樂毅。
熟諳韜略,日看兵書,夜識天文。
其博學為我等之首,有緣得見天機已是幸運,即便不說,也不應得罪於劉表。
需知他乃雞腸掛肚,假恩寡義之人,雖有親戚關係,日後難免會有麻煩。
」
諸葛亮微微一笑,停下了手中的羽扇,並沒有直接回答。
環視一周反問道:「諸位如何看當下?」
徐庶一臉嚴肅,拂袖起身踱步,行之門口驟然止步。
面帶焦慮說道:「自從董卓霍亂漢室以來,紫薇星弱北斗南傾,漢室衰頹已成定勢。
而天下風雲狼起,北有曹操攜天子以令諸侯,百萬雄師虎視眈眈覬覦長江以南,南有江東霸主孫權經父兄三代據赤壁天塹之優,以水上精兵雄霸江域,西有川地劉璋得巴蜀天府良地,坐擁守成。
而荊州位居中原首樞,北領漢水要地,東通長江,西接巴蜀,無論那方進攻,荊州兵戈必爭之地,而襄陽首當其衝。
所謂得天下必得荊州,得荊州必先得襄陽。
眾矢之的險之又險,危之又危。
」
眾人扼腕點頭稱是,而後又將目光聚焦在諸葛亮身上,等待下文。
諸葛亮微微頷首,繼續輕搖羽扇,不置可否。
崔州平很疑惑,而其他幾個人也是同樣的表情。
諸葛亮這是怎麼了?平時言辭鑿鑿,擲地有聲。
今日為何打起啞謎,玩起玄機呢?
幾人之中,唯有徐庶少年行俠天涯,雖然讀書退了不少火氣,但此時也有了幾分脾氣,懷著幾分不快,說道:「既然孔明兄不願賜教,我等也無需聒噪。
還是且做個糊塗人,喝上幾杯糊塗酒,做個糊塗夢吧!」
諸葛亮笑嘆一聲,終於站起身,踱步走到徐庶身前,從懷中掏出六枚銅錢說道:「元直(徐庶的字),這是何物?」
徐庶瞥了一眼,說道:「不過是普通銅錢而已。
」
「不錯,正是。
此物通財,但亦可知天曉地。
」
徐庶瞅了瞅諸葛亮,又瞅了瞅銅錢。
疑問道:「莫非你已用周易之術占卜過?」
諸葛亮點了點頭,稱是。
徐庶又問道:「結果如何?」
諸葛亮笑而不語,蘸了些酒水,在桌面龍飛鳳舞寫下幾個字,「文王刀田下,曲日京北歸,三子江南木,見山德主歸。
」
徐庶思忖片刻,臉色突變,駭然說道:「你是說那劉。
。
。
」
「喝酒,喝酒。
。
」諸葛亮輕輕一抹,字跡頓時化為無有。
幾人相視而笑,草廬頓時笑聲連連。
「對,對,對,喝酒,喝酒。
」
「孔明,既然如此這般,且撫琴一首吧」石廣元噴著酒氣,面色通紅的說道。
諸葛亮當仁不讓的取出古琴,稍微定神靜心,便彈唱起來:「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
此番喝酒直至半夜,五人相談甚歡,從天文到地理,從古文到詩詞,但唯獨不再談及峴山那塊天外來石,似乎這一切從未發生過,也沒有再問天下未來如何。
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夜有酒,今夜不歸。
一切在此塵埃落地,一年後,諸葛亮走了,帶著他的理想和抱負走了,留下了那座草廬佇立在那裡,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至於那塊天外來石,也同樣靜靜躺在峴山的某處角落,等待著未來,呼喚著有緣人的發現。
三國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首先三國演義里說這話的人是誰?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跟尋訪諸葛亮的劉備說的,劉備是怎麼知道諸葛亮的?是徐庶臨走前推薦的。然後劉備三顧茅廬一顧遇到崔州平,二顧遇到石廣元、孟公威、黃承彥,三顧才...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歷史上,司馬徽推薦孔明、龐統之後,先安排徐庶徐元直去投奔劉備,為孔明探路。劉備欣然重用徐庶。後者立即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
諸葛亮的「朋友圈」__原創文(一)
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234年),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提起諸葛亮,幾乎家喻戶曉,智慧的代名詞。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更成就了他的美名。今天,我們從神一樣的光環下面,來看看諸葛亮的"朋友...
三國傳說之「諸葛亮三試劉備終出山」
人們都知道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其實,諸葛亮出山之前還試過劉備三次哩!徐庶走馬薦諸葛以後,怕諸葛亮不肯出山輔佐劉備,專程繞道隆中對諸葛亮說:「劉備是當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寬厚仁義,又禮賢下士,只...
孔明不投曹操,不投劉表,而選擇劉備,問題就出在劉表的學堂
諸葛孔明在十三、四歲的時候,與姐弟四人隨叔父諸葛玄到豫章避難。劉表上奏朝廷封諸葛玄為袁術帳下豫章太守,此時曹操聯合袁紹攻打袁術,所以修改詔書替換了諸葛玄,另派人為豫章太守。
閒扯三國(6):諸葛人脈
閒扯三國(6):諸葛人脈諸葛亮早年高臥隆中,過著半耕半讀的隱居生活。《三國演義》的精彩演繹,往往使人感覺到諸葛亮生活在世外秘境。其實,諸葛亮不僅沒有遠離俗世,而且與氏族豪紳、學士名流都過往頗深。...
論炒作,我只服諸葛亮!
最近因為我辭職的事,引來無數非議,說我炒作。因為修行不夠,所以聽到這種言論,我沒有淡定,我生氣了,憤怒了,我還在朋友圈裡發信息辯解了。一個朋友安慰我:要在別人的唾沫里游泳。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為自...
諸葛亮原來是隱藏最深的「關係戶」
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曾經做個袁術的豫章太守(市長),諸葛亮靠這個關係當了一段時間的官。後來諸葛玄下崗了,於是就投奔了他的鐵哥們——劉表。諸葛亮也跟了過去。然後經過各種聯姻,使得整個諸葛一族徹底進...
第六章 三顧茅廬(一)
卻說漢興王劉備自得知臥龍諸葛亮後,便日夜思索準備同關羽和張飛前去南陽請孔明。而此時曹*聚集滿朝文武官員欲商議南征荊州。荀彧見此上前諫言曹*道:「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長驅大進。」曹*從之,...
你所不知道的三國:諸葛亮與龐統是親戚,與徐庶是同學
《三國演義》誤人太多,諸葛亮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亦耕亦讀的隱士、天才,毫無背景;其實不是,他不僅是個小官二代,而且有後台、有關係。諸葛亮是山東臨沂人。他爸爸叫諸葛珪,字君貢,是兗州泰山郡丞;他媽媽...
三國里「諸葛亮隆中四友」都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三國演義》里描繪了許許多多的鮮活人物,這其間既有帝王將相,也不乏才子佳人,既有當世名人,也有山野隱居之士。真可謂群英薈萃,正如羅貫中在開篇所列的詞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書中第...
劉備為何要三顧茅廬?只因諸葛亮身世背後,暗藏一個秘密!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三顧茅廬,從表面上看,無非是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實際上卻非表面這麼膚淺,諸葛亮也絕非水鏡(司馬徽)嘴裡講得那麼簡單: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不然...
劉備去投奔劉表,為什麼徐庶諸葛亮象約好了一樣全在荊州地方
劉備前往投奔荊州劉表,劉表收留了他,並把劉備安置到了荊州最北面的新野。劉備自然明白劉表是將自己視為了人肉盾牌,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得勉從虎穴暫棲身了。曹操雖然並沒有追殺過來,劉備卻不敢有...
劉備集團能快速壯大,除諸葛亮才能之外,還離不開諸葛亮的這個
劉備曾對關羽和張飛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是的,劉備將諸葛亮招納到麾下之後,劉備便如蛟龍入水,如猛虎進山。從被曹操攆得到處跑,無處安身到聯吳抗曹、進而擁有荊益三分天下。劉備集團得以快速發...
三國最聰明的智者為何要取醜女為妻?
說起諸葛亮,真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數人都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 諸葛亮這個名字, 已經成了聰明人的代名詞。 劉備三顧茅廬力邀他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此後他...
三顧茅廬:諸葛亮做三個套,前兩個探風,最後一個把劉備徹底套牢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故事,這個故事很是耐人尋味,仔細研究,可以從中看出諸葛亮求職的大智慧。說白了,三顧茅廬就是諸葛亮做三個套,讓劉備好奇往裡鑽,前兩個探風,最後一個徹底套牢。
他才是三國中最厲害的角色,龍鳳虎皆不如他,一旦他出山,三國歷史必改寫!
要問三國中最厲害的人是誰,說諸葛亮的一大堆,捧司馬懿的也是大有人在,還有說龐統的,郭嘉的,荀彧的.......在臥龍、鳳雛、冢虎中爭論最激烈,可能臥龍諸葛亮得票最多,可是,今天要說的人比諸葛亮厲...
諸葛亮投靠劉備最擔心的一件事是什麼
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先找了司馬徽,司馬徽把孔明的家族告訴劉備,以劉備的身份,很快就打聽明白了諸葛亮的背景。這提高了孔明在劉備眼中的身價,促成了劉備禮賢下士的決心。
原來黃月英不是諸葛亮的唯一,他的背後竟然還有這麼多男人
諸葛亮當年被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其實這故事背後的含義還不止。天下人才眾多,為什麼劉備唯獨對諸葛亮那麼重視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諸葛亮背後有一個很強大的女人和很多男人。
諸葛亮:娶丑妻,亦瀟洒
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這是荀子的話,意思是懂得許多道理卻不付諸實踐,雖然知識很豐厚,也是沒用的。如饑似渴地學習,想盡一切辦法從各方面提高自己,這樣的艱辛而枯燥的生活,諸葛亮一過就是10年。至於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