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娶丑妻,亦瀟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這是荀子的話,意思是懂得許多道理卻不付諸實踐,雖然知識很豐厚,也是沒用的。

如饑似渴地學習,想盡一切辦法從各方面提高自己,這樣的艱辛而枯燥的生活,諸葛亮一過就是10年。

至於將來的打算,他似乎並不著急。

朋友們在一起交談,大家的話題逐漸放到如何選擇未來的出路上,每到這時,諸葛亮都微笑不語。

經常交往的這些好友中,龐統是最早出去做事的,他到了襄陽郡任職,很快便擔任了功曹。

功曹是太守的屬官,相當於人事處長,負責官員的考核,是郡政府的主要官員之一。

龐統雖然年輕,但幹得不錯。

他的性格跟諸葛亮不太一樣,他喜歡熱鬧,喜歡結交各類朋友,擔任功曹後,更是著力發現和推薦人才(性好人倫,勤於長養),他本來已小有名氣,現在的知名度就更大了。

但是,人們發現龐統從事人事工作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所推薦和稱許的人才,往往有點言過其實,有人問他是怎麼回事,龐統並不迴避,他有自己的道理:「現在天下大亂,世風敗壞,壞人太多,好人太少,正是興風俗、長道業之時,對於好人就應該大力表彰他的長處,讓社會都來效仿。

我選拔了十個,即使用錯了五個,那五個也是好的呀!」

龐統就職的地方就在襄陽城內,是諸葛亮經常來的地方,諸葛亮每次進城,總有機會見到龐統,或者聽別人議論這位年輕的功曹如何有魄力有能力,聽到這些議論,如果心裡沒有足夠定力,內心一定會湧出波瀾,但諸葛亮很平靜,這些事都絲毫不會影響他的內心。


這段時間,諸葛亮的個人生活發生了變化,他成婚了。

說起諸葛亮的妻子,也是很有來頭。

她是襄陽本地名士黃承彥的女兒,有人說她叫黃月英,但這只是傳說,史書上並沒有關於她名字的記載。

黃承彥不僅是名士,黃家也是荊州大族之一。

荊州最有影響力的大族是蒯家,其次是蔡家,蔡家的代表人物是蔡瑁,他有兩個妹妹,一個嫁給了劉表,一個就嫁給了黃承彥。

有了這層關係,加上自身的影響力,黃承彥如果想出來當官,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他跟龐德公、司馬徽一樣,無意於官場。

黃承彥和龐德公志趣相投,交往密切,通過龐德公,黃承彥知道了諸葛亮,對於這個志向遠大、學識一流又為人沉穩的年輕人抱有深深好感。

黃承彥有個女兒還沒有出嫁,以黃家的實力和地位自然並不愁嫁,可黃承彥看好諸葛亮。

一般這樣的事最好通過第三方來傳達,以免對方不同意帶來尷尬。

而且,最好由男方首先提出,這才符合禮節。

但黃承彥覺得沒必要,他自己直截了當地向諸葛亮說了這件事。

據《襄陽記》記載,黃承彥對諸葛亮說:「聽說你還沒有成家,我有一個醜女,黃頭髮、黑皮膚,但是才能和品格與你相配(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

諸葛亮一聽就答應了,並且很快成了親(即載送之)。

諸葛亮是身高一米八以上的美男子,又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卻娶了個醜媳婦。

《襄陽記》說,這件事傳開後,大家經常拿它逗樂,還編了個鄉諺:「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但是,歷代以來諸葛亮的這樁婚姻頗為世人稱道,大家讚賞諸葛亮不以貌取人。

其實,說黃氏是位醜女,那倒未必,黃承彥的話多出於自謙,女兒可能不漂亮,但未必「黃頭黑色」,那只是謙虛的說法。

至於鄉諺,其出自於《襄陽記》,可能是誤傳,也可能是人們根據黃承彥的話演繹出來的。

婚後諸葛亮仍然住在隆中,這樁婚姻除了給他帶來一個幸福的家庭外,沒有改變其他的生活,他每天照舊讀書、拜師、交友和思考。

有人說諸葛亮很精明,尤其知道利用婚姻手段為自己鋪路,他把兩個姐姐先後嫁入豪門,又娶了名門之女,他是一個利用政治婚姻的高手。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前面說過,諸葛亮兩位姐姐的婚事出自於叔父諸葛玄之手,如果不是叔父,他一個不到20歲的異鄉青年,怎麼可能把姐姐嫁到豪門裡去?至於自己的婚事,也是岳父先提出的。

而所謂政治婚姻,包括所有以謀取利益為目的的婚姻,都是把達到的目的放在第一位,把情感放在第二位。

與諸葛亮有關的這三樁婚事,沒有給諸葛亮帶來任何變化,他也沒有以此謀求任何個人利益,哪怕一官半職,或者過上別人羨慕的奢華生活。

他還是他,還是那個清心寡欲、志向遠大的布衣諸葛亮。

一次,諸葛亮與孟建、崔州平、徐庶三人聚談,又說起了未來的打算,他有感而發道:「你們三個將來至少都能當上刺史、郡太守。

三人問諸葛亮自己能做到什麼官位,諸葛亮笑而不言。

很少有人理解諸葛亮內心的真實志向,他顯然不滿足於像龐統那樣當個循吏能臣,也不會像老師司馬徽、龐德公那樣,成為地方上的一介名士,他希望自己成為管仲、樂毅那樣的人。


管仲,春秋時期齊國下卿,古代歷史上宰相的典範。

樂毅,戰國後期的軍事家,被拜為燕國的上將軍,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他曾統率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古代戰史上以弱勝強的神話。

諸葛亮覺得,當此亂世,缺少的正是管仲、樂毅那樣的人,而他對自己的定位,也正是這種能安邦定國的人。

所以,當孟建他們問他將來能做什麼時,諸葛亮才笑而不言。

隆中至今有一處抱膝亭,相傳諸葛亮這一段時間裡常在此抱膝長嘯。

這座亭子是後人附會的,但事情確有其事。

《魏略》記載,諸葛亮每天清晨和傍晚常常抱著雙膝,坐在那裡發出長嘯(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

長嘯,指大聲呼叫,也指通過調整口腔和聲帶,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漢魏時節很多人常以此述志,曹植寫過一首詩,裡面有「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的句子。

抱膝長嘯,說明表面平靜的諸葛亮,內心裡也在激烈地思考著未來。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除了長嘯,還好吟一首叫《梁父吟》的詩。

梁父即梁甫,是個地名,在泰山郡,也就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任職的地方。

《梁父吟》是樂府的曲名,類似於後代的詞牌、曲牌,也就是說,詞的內容是可以變化的。

諸葛亮吟唱的《梁父吟》內容已不得而知,現在有一首流傳下來的《梁父吟》,有人推測正是諸葛亮所吟。

其詞:「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這是一首詠史詩,所詠內容是齊景公用晏嬰之謀,以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據《晏子春秋》記載,春秋時齊國有三位勇士,分別是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接,他們都立下大功,平時很驕傲。

晏嬰為國相,從三人身邊過,這三位勇士都坐而不起,讓晏嬰很難堪,晏嬰便在齊景公面前進讒言欲除掉三人。

齊景公居然答應,讓晏嬰設計。

晏嬰讓齊景公以兩隻桃子賜予三人,讓他們自己表功爭桃。

公孫接、田開疆先報功勞,各自拿走一隻桃。

古冶子不服:「我的功勞更大,桃子該給我吃。

」公孫接、田開疆都是勇士,聽完頓覺羞愧,退還桃子,自殺。

古冶子見狀,認為自己不仁不義,也自殺了。


《梁父吟》所唱就是這件事,諸葛亮為何吟它,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抒發他對春秋名相晏嬰的敬慕之情,也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急於用世立功心理的流露。

其實或許沒有這麼深奧,這只是一首普通的樂府詩,也許流傳於梁甫那一帶,也許是諸葛亮小時候在泰山郡任職的父親教給他的,他吟這首詩沒有別的深意,只是在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罷了。

還有一次,幾位朋友在隆中聚會,孟建告訴大家:「我要回北方了。

大家聽後頗覺驚訝,北方戰亂仍未息,大批士人百姓仍源源不斷自北方避難而來,此時為何回去?

孟建說:「自從離開家鄉汝南郡,無不日夜思念。

孟建思鄉心切,大家無法阻攔。

諸葛亮想了想,對孟建說:「天下這麼多士人,都在四方遨遊,又何必非得在故鄉呢(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 」

曹操在官渡打敗了袁紹,又用了幾年時間逐漸統一了北方。

朝廷雖然在許昌,但為曹操所把持,在北方要有所作為,就意味著必須投身於曹操,對此諸葛亮有不同看法。

徐庶也反對孟建這麼做,他也不看好曹操。

但是,孟建還是回去了,不久之後,石韜也離開了荊州回了北方。

據《魏略》記載,孟建後仕曹魏,官至涼州刺史、征東將軍;石韜仕曹魏,官至典農校尉、郡太守,印證了諸葛亮當初的預言。

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幾位荊州摯友分別之後此生再未相見,多年後諸葛亮率兵北伐,曾寫信給司馬懿,詢問身在曹魏的朋友們的情況。

另外一位好友崔州平的情況史籍記載不明。

《新唐書》中說他當了西河郡太守。

曹丕黃初三年(222),割太原郡茲氏等縣置西河郡,領漢代西河郡南部故地,治所在茲氏,屬并州。

若按此說法,崔州平後也事曹魏。

而根據北魏梁祚的《魏國統》記載,崔烈被董卓所害後,崔州平一直報仇心切,後病卒。

最後一個離開的是徐庶。

在諸葛亮心目中徐庶的才能較孟建、石韜更高一籌。

徐庶也不看好曹操,他聽說劉備當時在新野招募賢才,就去了新野。

劉備字玄德,生於漢桓帝延熹四年(161),幽州涿郡人,此時40多歲,早已是天下盡人皆知的英雄。

徐庶見到劉備,傾談之後,劉備特別高興,把徐庶留在自己身邊。


劉備早年參加了北方的混戰,當時北方以袁紹和曹操兩股勢力最大,劉備與他們都有過合作,官渡之戰前夕他和曹操鬧翻,被迫來到荊州。

對劉備的到來,劉表持歡迎態度,因為劉備對他有利用價值。

劉表讓劉備屯紮在新野,此地即今河南省新野縣,正好處於南陽郡治所宛縣和襄陽中間,宛縣當時已被曹操占領,曹軍若南下襄陽,新野是必經之地。

劉表讓劉備在此據守,就是讓他來為自己守北大門。

劉表知道劉備與曹操的恩怨太多,已無法化解,讓他守北大門,不會發生叛降的事。

有這頂鋼盔戴在頭上,劉表覺得安全多了。

新野是前線,隨時得防備曹軍來攻。

劉表只給了劉備一紙命令,既沒封官,也不派一兵一卒,做的是無本買賣,所有一切,都靠劉備自己張羅。

劉備在新野急謀發展,四處招兵買馬。

《三國志》記載,不少荊州豪傑都知道劉備的大名,紛紛慕名前來投奔(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三百九十三章初見(第四更)

自從三老散播出了消息,說是要投奔魯肅的時候,荊楚就掀起了一股風暴,無數與三老有些關係,或者是仰慕三老的士人,紛紛乘車往新野而去。打算投奔魯肅。不過,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卻是沒有直奔新野,而...

三國揭秘:諸葛亮為什麼會如此仇恨曹操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還在隆中躬耕期間,諸葛亮「好為《梁父吟》」,《三國演義》也這麼寫了。至於為什麼,1800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輾轉傳抄,並未作任何解釋。為了深究其原因,須得仔細察看《梁父吟》。

水鏡先生是誰?水鏡先生司馬徽簡介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經學。有「水鏡」之稱。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桑下...

三國最聰明的智者為何要取醜女為妻?

說起諸葛亮,真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數人都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 諸葛亮這個名字, 已經成了聰明人的代名詞。 劉備三顧茅廬力邀他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此後他...

劉備三顧茅廬去找諸葛亮,是不是太丟臉了

劉備來荊州,其實也就比諸葛亮晚幾年。在201年,他在汝南被曹操打敗,南下投奔劉表。只不過長期以來,劉表讓劉備駐紮在荊州北部新野一帶,作為抵抗曹操的排頭兵。而當時的諸葛亮還很年輕,「臥龍」的名號還...

第三百八十四章 蔣琬(第三更)

「哦?是誰?」劉馮饒有興趣的問道。「零陵人,蔣琬。」司馬徽舉拳說道。原來是他。劉馮聞言眼中閃過一分瞭然,一點也不意外,蔣琬這個人確實是值得司馬徽親自舉薦的。而這個人本身也是劉馮的目標之一,只是因...

周末悅讀三國若有朋友圈,荊州大V都這麼玩

一公元190年,荊州宜城外的官道上,朝霞輝映,春風輕拂。一個山東漢子,身材挺拔,器宇軒昂,神色凝重地快馬加鞭,匆匆趕路。這個男子叫劉表,已年近五十,多年宦海沉浮,終於迎來了一次重大轉折。一年前,...

三國竟是他下的一盤棋!他是誰?

今天就先來扒一扒三國大隱士司馬徽和他的朋友圈。當今社會局勢比起春秋戰國與三國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要想預判東方巨龍的崛起與騰飛,必定要把握歷史的脈搏。我們相信:大道至簡,殊途同歸,歷史總是有驚人...

諸葛亮的後台有多硬,他的岳父有多大的能量

黃承彥,漢末三國時期襄陽名士,諸葛亮岳父,黃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他的大女兒嫁給了襄陽豪族蒯棋,二女兒則是嫁給了龐山民(龐德公的兒子),同時劉表和黃承彥同是蔡瑁的姐夫,與襄陽名士上層社會...

諸葛亮大好青年,為什麼偏偏喜歡唱哀樂

自從娶了黃月英後,諸葛亮穩定的生活有了,朋友有了,老婆也有了。他繼續開心地在臥龍崗過他的小日子。讀書,學習,走訪四方,思考天下大事。諸葛亮那會兒最喜歡唱一首歌,叫《梁父吟》。這首歌最初是在齊地(...

解密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些什麼內容?

孔明早年隱居在隆中,自己種地,閒來睡睡覺、看看 書,興致來了還唱唱歌。他最喜歡唱的歌是《梁父吟》,據說歌詞是這樣的:"步出齊東門,遙望盪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強古冶子。力 ...

第三百九十二章轟動(第三更)

荊州三老,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三個人不僅是德才蓋世,威望齊高。黃承彥,龐德公各自還是大族出身,不是蔡瑁的那種勢力龐大的大族,而是那種真正的名門望族。上追數代,都是出過高官的。這三個人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