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諸葛亮做三個套,前兩個探風,最後一個把劉備徹底套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故事,這個故事很是耐人尋味,仔細研究,可以從中看出諸葛亮求職的大智慧。

說白了,三顧茅廬就是諸葛亮做三個套,讓劉備好奇往裡鑽,前兩個探風,最後一個徹底套牢。

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處於待業狀態。

此時的諸葛亮不想就業嗎?當然想,光靠種那幾畝地怎麼提高生活質量?諸葛亮想的是,要就業就得找個高管幹,這種差事毛遂自薦往往不成,得想辦法讓人來請。

於是,諸葛亮就為自己做高管規劃了方安。

首先是選定目標,給誰去做高管。

曹操太狡猾,手底下謀士也多,去他那人際關係太複雜,不好混,不去。

孫權那裡諸葛瑾已經去了,哥倆不能在一個單位,關係不好協調,也不能去。

劉備那裡沒有什麼出名的謀士,劉備又比較實在,可以到他那裡去。

目標選好了,下一步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一是做好外圍宣傳。

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先先結交朋友,讓朋友替他到外面去宣傳,說他是臥龍,可定天下。

特別是徐庶,離開劉備時,就向劉備鄭重推薦諸葛亮,說要是能請他幫忙,大事就算成了。

徐庶說完之後,司馬徽又加一把火,說諸葛亮可比姜子牙、張良,說完「飄然而去」。

劉備好奇心大增,決定去請諸葛亮,三顧茅廬的故事上演了。

二是欲擒故縱。

劉備第一次去諸葛亮家的時候,先聽到農夫唱歌,知是諸葛亮所作,好奇心又增一分。

到了諸葛亮家,諸葛亮正好出門,劉備就讓書童傳話,說他來過了。

其實,諸葛亮早已算定劉備來的時候,他故意出門,是欲擒故縱,又怕劉備一去不返,他在路上又安排了人。

誰呢?崔州平,崔州平在劉備回去的路上加了一把火,劉備就下定了二請諸葛亮的決心。

三是探明底細。

諸葛亮第二次去諸葛亮家的時候,路上遇到了石廣元和孟公威,這兩個人也是給劉備打氣的。

劉備到了諸葛亮家,諸葛亮還不在,諸葛亮弟弟諸葛均在,把諸葛亮說得神秘莫測,劉備好奇心更強了,臨走給諸葛亮留下便條:「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

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

統希鑒原。

」劉備出門後,又碰上了諸葛亮老丈人黃承彥,黃承彥唱一首歌,又把劉備勾住了。

諸葛亮回家一看劉備寫的便條,心裡就有了底。

四是徹底套牢。

劉備第三次去諸葛亮家的時候,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就站在外面等。

其實諸葛亮根本就沒睡,劉備來了,他能睡得著嗎?劉關張在外面說什麼,他都聽著呢。

看火候差不多了,諸葛亮起來了,起來先吟一首詩,然後問童子有沒有人來訪,這些其實都是套路,做給劉備看的。

見到劉備之後,諸葛亮拿出真本事,來了個《隆中對》,把劉備徹底套牢。

好了,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高管做上了。

三顧茅廬,體現出劉備求賢若渴,同時也體現出諸葛亮謀職的智慧。

要知道,諸葛亮出山之前,是毫無工作經驗的,他的《隆中對》完全中紙上談兵,劉備讓他做高管是有風險的。

劉備敢冒大風險給諸葛亮一個高管做,就是因為諸葛亮準備工作做得紮實,讓劉備對他的能耐深信不疑,這就叫水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朋友圈」__原創文(一)

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234年),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提起諸葛亮,幾乎家喻戶曉,智慧的代名詞。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更成就了他的美名。今天,我們從神一樣的光環下面,來看看諸葛亮的"朋友...

《三國演義》人生啟示錄與智慧秘籍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問世數百年來,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雄奇瑰麗的藝術成就,一直膾炙人口,長盛不衰。《三國演義》寫的是天下大勢、國家興亡、英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