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三國劉禪「樂不思蜀」一個隱藏兩千年的歷史棋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縱觀中國的歷史中往往會出現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任何一個以十全十美、強大魅力人格出現的君主,其二代往往是平庸、無才,甚至殘暴無知。

這些二代們從繼位開始就要面臨著無盡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體現在精神上,更是實實在在的體現在政治、軍事和社會中,如若處理不好必將面臨著指責、甚至是國破家亡,而劉禪就是其中的一個鮮活例子。

「扶不起的阿斗」,一句民間俚語讓劉禪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以無能聞名於歷史的皇帝,但歷史的真相真的如同三國那樣嗎?

首先,劉備在死之前明確提出要讓劉禪聽從諸葛亮,劉禪繼位後即把諸葛亮當做父親一般對待,從未因諸葛亮獨攬政權有過任何不滿。

但在諸葛亮死後立刻收回政權廢除丞相制,並命蔣琬為大司馬、費禕作尚書令和大將軍,讓軍政分開,相互制約,讓本已經國力最弱的蜀國又從新延續了40餘年。

從這我們不難看出,劉禪不是沒有任何主見,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負。

正史《三國志》曾這樣評價劉禪「通明智達」,試想一下,如若劉禪真的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無能那麼劉備會放心的將國家交給一個白痴?

其次,對於「樂不思蜀」,很多人通過這個典故直接評價劉禪只是個貪圖享樂之人。

在蜀國未亡之前,劉嬋雖然聽信宦官,但絕不濫殺無辜更不會無故霸占百姓的任何錢財;在魏國攻陷到國都時,劉禪也幷未選擇遷都和誓死抵抗,而是選擇了歸降,而歸降的後果雖然蜀國忘了但是保存了城中的百姓和軍隊力量,贏得了民心。

在歸降後,更以樂不思蜀取得司馬信任,從而避免殺身之禍。

而根據史實記載,蜀國民眾在劉禪歸降後仍以蜀國自居,等待著劉禪的東山再起。

劉禪在位共計41年,其接手時蜀漢已經是最弱的國家,除了聯吳抗魏,安心內政,穩紮穩打之外,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在短期內一統三國了。

劉禪最終未能復國,但也安穩的活到了老且保全了一方百姓的平安,因此總體來看,劉禪雖然不是什麼千古明君但也屬於大智若愚,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什麼都不懂只會貪圖享樂的痴二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