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真的是個「樂不思蜀」的傻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讓後主劉禪一鳴驚人,也讓他多了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的稱號。

真正的劉禪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不是的,他的韜晦之功絕非其父劉備所能及,堪稱是一個大智若愚的高手!

劉備命喪白帝城後,太子劉禪繼蜀漢帝位,眾所周知劉禪接手的是一個的爛攤子。

魏國一直虎視眈眈;東吳也成了勢不兩立的仇人。

精兵良將已所剩無幾,朱褒、雍闓、高定、孟獲等數郡又先後叛亂,政權隨時可能傾覆。

真是岌岌可危,這麼糟糕的局面,即便是劉備收拾起來都不容易,何況才年僅十七歲的劉禪呢?

然而劉禪繼位不過短短五年時間,「務農殖穀,閉關息民」,農業生產恢復了元氣。

「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國內局勢實現了平定。

「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吳蜀聯盟重修舊好。

「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友邦良將紛至沓來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矚目。

不但使危機四伏的蜀漢政權徹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國家呈現一種中興的氣象。

如果說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劉禪的能量的話,那麼下面這幾件事,應該多少可以見些端倪了。

他先後立張飛的兩個女兒為自己的皇后,又將自己的女兒許給了關羽之孫、關興之子、年輕有為的蜀漢將領關統為妻,這樣就將劉備政權最核心的勢力變成了自己最可依靠的班底,活脫脫又一個新版的桃園三結義。


對於劉禪,最有資格評價的人便是諸葛亮。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一個敏字,明確地肯定了劉禪的天資聰穎、敏銳通達。

以諸葛亮的人品,是斷不會阿諛諂媚的,無端溢美的。

自古以來,少主重臣,就是一對冤家,能夠和睦相處的極少,更多的還是以悲劇告終。

諸葛亮為了打破這個定律,實現雙贏,他選擇了北伐。

離開權力中心,給劉禪空間。

史載,諸葛亮生前輔佐劉禪十餘年,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點,還基本上都是在劉禪繼位初年的那一段,而等到劉禪年齡大些後,諸葛亮幾乎就沒有回過成都,一直呆在漢中。

諸葛亮的心思,劉禪顯然是讀懂了,看他的一片孝心是多麼真誠又多麼令人感動:「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劉禪在後方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們意見如何,要啥給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費了很多錢糧,也從不表露出半點不滿。

諸葛亮一死,劉禪馬上就停止了北伐。

劉禪成為真正的大東家後,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國方略。

他十分果斷,又十分沉穩,從此不再設置丞相一職,而是由二人分擔其責,且還不是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兼管軍事;費褘為大將軍,主管軍事,兼管行政。

使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

這種巧妙的人事安排,全新的政治格局,意味著劉禪絕不會允許再次出現事無巨細皆決於丞相的尷尬局面,也確實有效避免了君權不振的情況發生,使任何一方成為權臣的可能性都幾乎降為了零。


蔣琬死後,劉禪更進一步強化了君權,「自攝國事」,總統一切軍政大事,一直到蜀國滅亡,將近20年之久。

在這段時間內,蜀漢內部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百姓休養生息,政局穩定,運轉良好,沒有出現一個大奸巨侫。

後期雖然寵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著大權,內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黃老之風,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歡迎。

倘若姜維等主戰派能夠充分理解劉禪的治國深意,對外防禦,據險固守;對內取和,積蓄國力,蜀國的命運可能不是這樣,甚至會改寫歷史。

諸葛亮死後,劉禪表現得十分悲痛,維護諸葛亮維護了一輩子,從而保證了政權內部的長期穩定。

能夠如此得體地處理權臣問題的青年帝王,可謂亘古未有。

難怪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他不僅對諸葛亮有情有義,對其他大臣也是如此。

比如魏延叛亂被殺,劉禪對於魏延沒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

」劉禪心裡清楚得很,魏延作為其父親最信任的將領之一,信任程度猶勝於馬超,怎麼會忽然叛亂?不過是剛愎自用,人際關係不好惹的禍。

劉禪短短几句話,「仁敏」二字體現得極其充分。

至於「樂不思蜀」這個故事,經過歷史的沉澱,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看清了事實的真相。

這樣的舉動只有特別愚鈍和白痴之人才能做出來,除此之外,那就只能是韜晦之計了,裝傻,而且,裝得特別像,裝得特別真,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不能露出半點馬腳和破綻,這個功夫,豈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至於他的投降則盡可見仁見智了。

說他昏庸、怯懦、不孝等,都是說得通的,因為事實就擺在那裡。

而說他順勢而為,以一身之榮辱,一家之成敗,換得全國之完璧,也不是毫無根據。

這從史學家王隱在《蜀記》中講,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的評語中得到佐證,更可以從日後蜀國百姓的懷念中得到佐證。

偏居一隅,而能執政四十一年,成為整個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倘若沒有過人之處,是不太可能的。

有人把劉禪的執政完全歸因於諸葛亮的輔佐,是不夠客觀的,也不是事實。

因為諸葛亮死後,劉禪又做了29年的皇帝,沒有相當的智慧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41年的帝王豈能沒兩把刷子?劉禪被誤讀千年!

劉禪 小名阿斗。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漢皇帝。劉禪初為皇帝時,對諸葛亮非常信任,軍國大事全權委任於諸葛亮。諸葛亮、蔣琬等賢臣相繼去世後,劉禪自身無力把持 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迫使姜維外出屯田避...

劉禪是無能還是大智若愚?

劉禪庸碌無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諸葛亮治理國政。幾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國,均遭失利。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面...

劉禪的「智」與「愚」

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不僅讓蜀漢後主劉禪成為名人,也讓他成為「扶不起來」的典型。其實,真正的劉禪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劉禪如何能成為三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

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不僅讓蜀漢後主劉禪成為名人,也讓他成為「扶不起來」的典型。其實,真正的劉禪並不完全是這樣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劉備命喪白帝城,太子劉禪繼蜀漢皇帝位,史稱後主。

扶不起的阿斗,事實真是這樣嗎?

扶不起的是阿斗,扶不上牆的是爛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也是一個意思的!「扶不起的劉阿斗」形容軟弱無能,沒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劉禪,小名阿斗,是 三國 時期 劉備 的長子。劉備死...

三國奇談:論劉禪的大局觀及個人修養

劉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史學家對評價不一,現代人對他也是各有褒貶,有人認為,有了諸葛亮這樣一位賢相輔佐,劉禪在怎麼說也不應該就此亡國,他實為一個扶不上牆的稀泥。但是事實會是這樣的嗎?一句「此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