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諸葛亮是張飛遇刺的幕後元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大名著」研究學者汪宏華撰文指出,《三國演義》對張飛之死做了隱諱處理,以迎合擁劉反曹的正統觀念。

實際上,張飛遇刺除了有「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的內因,還有缺點被他人惡意放縱的外因;除了有下屬范疆、張達近身操刀之外,還有上司劉備和諸葛亮的遠程攻心,長期運作。

劉備為讓劉禪順利繼位並保持劉家天下的純正血統而過河拆橋,清除異姓兄弟關羽、張飛,諸葛兄弟則早有借力劉關張,自立諸葛王朝的異志。

汪宏華還認為羅貫中虛構劉關張結義的用意是,通過三姓共治寡頭政治的幻滅,反向為後人提供破除「家天下」的解決之道。

正文如下:

一、張飛結義的動機無為,先佐炎漢,後忠劉備

自從上次寫了《劉備昧心參與剿殺關羽的五方行動》之後,女兒汪探朋就問我,既然劉備能害死關羽,他會放過張飛嗎?我馬上做出暫停的手勢並說,現在已經有很多擁劉的讀者認為我是人心惟危了,哪能繼續揭劉呢?她卻說,姑息養奸才會導致人心惟危呢!是啊,作為一個獨立學者,堅持真理與發現真理同樣重要,我可從沒說過顏良文丑之間有什麼芥蒂,司馬父子之間有什麼不睦。

《三國演義》不僅要揭示國家的分合規律,還要通過劉關張揭示人與國的分合關係:當國家分裂、民心渙散之時,劉關張反其道而行之,桃園結義,凝聚人和,便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三足鼎立之後,又由於劉備與關羽的政見分歧,劉要做中興皇帝,關仍想匡復東漢,人和散失,所以接連遭致失敗。

作者認為,人和只有一以貫之,持續改善,才可能戰勝天時與地利,統一天下。

網絡配圖

相對於劉備和關羽,張飛就沒有那麼鮮明的政治立場了。

這大概也與其出生有關——「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既不像劉備早年喪父、家貧,也不像關羽除滅豪強、逃難,他結義、參軍純粹是出於「大丈夫應與國出力」的熱血與豪情。

正因為動機無為,所以他並不想做江湖老大,甘願鞍前馬後做小弟(江湖上有錢人自立為長,不序年齡不比能力的甚多),先佐漢,後忠劉,包括劉備在內的所有漢室宗親。

例如他在劉備婉拒進位漢中王時勸道:「異姓之人,皆欲為君,何況哥哥乃漢朝宗派!莫說漢中王,就是皇帝,有何不可!」

但對於董卓、呂布和曹操等人,張飛又一直深惡痛絕,當疑心關羽投降曹操時,他甚至要兄弟火併,直到親眼看見關羽殺掉蔡陽。

假如三兄弟都像張飛這般靈活而又理性,或許不會出現裂痕,或許能走得更遠。

二、劉備以雪仇化解結義,先獲獨生,再博民心

但張飛的轉變還是太過簡單,以為自己的子孫會永遠甘居人下,永遠忠於劉姓;以為兄長劉備會永遠仁義守誓,永遠認自己這個異姓兄弟。

實際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異姓兄弟只適合輔朝,不宜篡朝;只適合強強聯合、同心協力打天下,不宜孤家寡人、專權獨斷坐天下。

因為三姓之人既已化學合成為一個人,比親兄弟還親,那麼他們的後輩就應同時享有皇位繼承權,只不過需要遵循立長不立幼,立賢不立愚的規矩罷了。

——家天下的體制隨之破除。

而後來關興與張苞爭鋒相鬥、互不相讓的事實也表明他們的後代不會盲從前代的兄弟次序,一切憑年齡和實力說話。

劉備作為首任兄長、既得利益者,當然不能接受這種看上去很美的寡頭政治,它會直接威脅到劉禪的繼承權和統治權,破壞整個皇室宗派的單姓血統。

不要說將來做天子,就是止步於漢中王、西蜀皇帝,劉備也不想三姓共治,更何況阿斗在所有親子與義子中不具備任何競爭力。

(此前他之所以願意結拜異姓兄弟,是為了體現仁義、包容和開明的劉家新形象,騙取第一桶金。

而羅貫中虛構這一事件的用意則是為了提供一種破除家天下的解決方案,以悲劇的方式反向啟發後人。

)

網絡配圖

大哥畢竟比三弟有才,他早已想好了消解化學兄弟的化學方法——與「結義」相反的「雪仇」。

先將兄弟暗中送給仇人殺,再以雪仇的名義獲得獨生。

只要說是為了報仇,誰還會要求他們同年同月同日死呢?結義盟約自然解除,同時贏得了朝野上下同仇敵愾的士氣與民心。

這是奪取天下必不可少的。

所以劉備在殺死所有仇人之後還要繼續進攻吳國。

(他的戰略與諸葛亮相反,是先滅東吳,再統一全國。

)劉備不愧是偉大的政治家,既能將兄弟結義提升至替天行道的輔國大義,也能將兄弟之仇演說成不共戴天的滅國公仇。

且看他是如何製造兄仇的。

劉備另一種才華是善於借力,當初結義是為了借力羽、翼起飛,如今成功在望,他又要借力剪除兩扇沉重的翅膀並獲得兩重孝。

那麼,該借何人之力呢?無需另請高明,非諸葛亮莫屬。

第一,諸葛亮也早有殺羽除飛的想法,志同道合,不會泄密;第二,諸葛亮擅長心理戰和遠程戰,常在笑裡藏刀之後敷以悲傷眼淚,乾淨利落;三則諸葛亮精通各種神鬼之道,能將陰謀陷害偽托成上天旨意,無人生疑。

諸葛亮殺同僚龐統時就是這樣做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飛是怎麼死的?為何說張飛的死與諸葛亮有關

張飛,字益德,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同時還是劉備的義弟,後主時代追諡張飛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殺害張飛的幕後策劃究竟是誰?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猛將張飛是被屬下的人睡覺中殺害的,每每演到這段時難免讓人唏噓,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以這樣一種憋屈的方式離開了舞台。有人說張飛的死與他的暴躁性格和體罰士卒有直接的關係,...

誰是張飛遇刺的幕後兇手?

相對於劉備和關羽,張飛就沒有那麼鮮明的政治立場,這大概與其出身有關,「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既不像劉備早年喪父、家貧,也不像關羽除滅豪強、逃難,他結義、參軍純粹是出於...

張飛之死,誰是真正的兇手

張飛(?年-221年),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使用丈八點鋼矛(實為普通的長矛,三國演義中只是為了增加張飛的威武和勇猛),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史書記載張...

劉備昧心參與剿殺關羽:劉備謀害關羽的原因

《三國演義》不僅要揭示國家的分合規律,還要通過劉關張揭示人與國的分合關係:當國家分裂、民心渙散之時,劉關張反其道而行之,桃園結義,凝聚人和,便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三足鼎立之後,又由於劉備與關羽...

劉備和諸葛亮是張飛遇刺的幕後元兇?

「四大名著」研究學者汪宏華撰文指出,《三國演義》對張飛之死做了隱諱處理,以迎合擁劉反曹的正統觀念。實際上,張飛遇刺除了有「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的內因,還有缺點被他人惡意放縱的外因;除了有下屬范...

汪宏華:劉備和諸葛亮是張飛遇刺幕後元兇

  「四大名著」研究學者汪宏華撰文指出,《三國演義》對張飛之死做了隱諱處理,以迎合擁劉反曹的正統觀念。實際上,張飛遇刺除了有「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的內因,還有缺點被他人惡意放縱的外因;除了有下...

學者佐證:諸葛亮和劉備合謀害張飛?

四大名著」研究學者汪宏華撰文指出,《三國演義》對張飛之死做了隱諱處理,以迎合擁劉反曹的正統觀念。實際上,張飛遇刺除了有「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的內因,還有缺點被他人惡意放縱的外因;除了有下屬范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