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國時期,備受器重,評價頗高的東吳五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吳五君,指三國時期江東孫吳政權的五位大臣:諸葛瑾、顧邵、步騭、嚴畯、張承。

他們都得到了吳主的器重,當時人也對他們評價頗高。

1、諸葛瑾

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漢族,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三國時期吳國大臣,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

經弘咨推薦,為東吳效力。

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並努力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呂蒙病逝,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

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2、顧邵

顧劭(184?-214?)字孝則,東漢末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

為顧雍長子,顧承、顧譚之父。

以善於識人為名,官至豫章太守。

建安十四年(210年)周瑜病逝,顧邵前去弔喪,同全琮、陸績一起和前來的龐統結為深交。

同年,顧邵入仕,接替九歲的孫鄰拜為豫章太守。

顧劭到達豫章後先祭祀徐稺之墓,優待其後人,禁止不正當的祭祀。

而小吏中有才能的,就令其入學,選擇優秀的提拔高位,選擇良好的從事教育,於是社會風氣逐漸改善起來。

3、步騭

步騭(zhì)(?—247年),字子山。

臨淮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北)人。

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步騭最初避難江東,於孫權統事後,被召為主記。

後遊歷吳地,又任海鹽縣長,還任東曹掾,出領鄱陽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轉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率軍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節、征南中郎將。

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將軍,封廣信侯。

後遷右將軍、左護軍,改封臨湘侯。

孫權稱帝後,拜驃騎將軍,領冀州牧,後因冀州分與蜀漢而解牧職。

又都督西陵。

赤烏九年(246年),代陸遜為丞相。

次年,步騭去世。

4、嚴畯

嚴畯(生卒年不詳),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孫吳官員、學者。

性情忠厚,待人以誠。

少好學,精通《詩》、《書》、《三禮》,又好《說文》。

避亂江東,與諸葛瑾、步騭是好朋友,被張昭推薦給孫權作騎都尉、從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橫江將軍魯肅去世,孫權打算讓嚴畯接替其位。

嚴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對抗在荊州的關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堅決不接受此任命。

後來擔任尚書令。

嚴畯享年七十八歲。

著有《孝經傳》、《潮水論》。

5、張承

張承(178年-244年),字仲嗣。

徐州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

三國時孫吳大臣,輔吳將軍張昭長子,其妻為諸葛瑾之女。

張承年少時以才學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交好。

歷任驃騎將軍西曹掾、長沙西部都尉等職,後任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都鄉侯,故又稱張奮威。

赤烏七年(244年)卒,享年六十七歲,諡號定。

《全三國文》輯錄有一篇《與呂岱書》。

張承為人勇壯剛毅、忠誠正直,能甄識人物,勤於提攜後進之士。

周昭將其與顧邵、諸葛瑾、步騭、嚴畯並稱為「五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風雲人物之東吳文武

吳國人物吳國文官張 昭 (字子布),三國時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孫策、孫權倚重。張紘(字子綱),廣陵人。東漢末年文學家、謀士,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張紘遂出仕為官...

三國殺武將列傳 深得主心之諸葛瑾

斯人名字,一族由來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三國志 · 蜀書 · 諸葛亮傳》瑾少游京師,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遭母憂,居喪至孝,事繼母恭謹,甚得人子之道。——《吳書》...

陸遜為何會捲入東吳太子之爭以致身死?

陸遜字伯言,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是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一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巧奪...

曹操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三國霸主曹、劉、孫中,孫權無疑是最幸運的:曹操南征北戰,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最終擁有半壁江山;劉備亦是顛沛流離吃盡苦頭,終於偏霸一方。孫權則不然,他沒有刀槍火海般的艱難創業經...

三國時期著名的東吳四英傑都有誰?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至三國早期孫吳政權的四位重要大臣,按先後順序分別為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四人皆是孫權的心腹近臣,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為孫吳政權的建立和發展有著非常大的貢獻。關於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