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陸遜的接班人,一生出將入相,參與二宮之爭,卻落得善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各路諸侯混戰,導致不少江北名流紛紛避難江東,不少成為孫氏的坐上客。

其中一人不得不說,此人是孫權心腹大將,為孫權開疆擴土,建個小城,如今變成大都市。

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就是步騭(zhì),步子山,東吳的重臣,名將。

漢末擾攘,步騭遷居到江東避亂,直到建安五年(200年),才被孫權啟用,後辭官與諸葛瑾、嚴畯等遊歷吳中各地,聲名顯赫之後,才被孫權重用,孫權辟命步騭為車騎將軍東曹掾兼任徐州治中從事,且舉其為茂才。

步騭,在建安十五年(210年),被孫權擔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領武射吏千餘人南行接管交州。

而當時的嶺南隸屬交州管轄,州治設在廣信。

交州勢力錯綜複雜,先有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不聽從調遣,後有前刺史張津故將夷廖、錢博之徒仍然割據山頭,稱雄一方。

步騭毫不畏懼,先設局將吳巨斬殺,威聲大震,嚇得交趾太守士燮及其兄弟率眾前來歸附。

又領兵逐一將夷廖、錢博之徒討伐消滅,交州的秩序才漸漸趨於穩定,法令遂得到執行。

在此期間,步騭來到南海郡治番禺,見巨海浩蕩,原野殷阜,大為讚賞,認為其自然、經濟和政治條件均適合設立州治。

於是報請孫權批准,修築城廓,後來就把該地稱為「步騭城」,後正式名稱為「番禺城」。

值得一提的,公元216年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

廣州城如今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是我國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步騭後來平定叛亂有功,在孫權稱帝之後,拜驃騎將軍,代替陸遜都督西陵鎮撫吳蜀邊境。

步騭駐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邊境將士都敬仰他的威信。

他性情寬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與聲色,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總是表現得十分恭敬。

步騭後來參與了二宮之爭,不但沒有收到懲罰,還代替去世的陸遜出任丞相,可以說位高權重,榮耀一生。

赤烏十年(247年),步騭逝世,終年72歲。

在孫權晚期的時候,東吳謀士和政客很多都中年死亡,有的還被孫權冤殺,而步騭能高壽,說明其過人之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