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扮豬吃老虎的東吳大將!大破蜀國、卻被自家主公逼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

建安九年(204年),進入孫權幕府。

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

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又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被拜為上大將軍。

赤烏九年(244年)為丞相,因捲入立嗣之爭於次年去世。

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

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

其祖父陸纖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

陸遜十歲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

後因袁術與陸康不和,唆使孫策攻陷廬江,一個多月後,陸康病死。

在此之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親屬送往江東。

陸康子陸績尚幼,所以年僅十二歲的陸遜便承擔起支撐門戶的責任。

青年陸遜是溫文爾雅的一介書生。

當時,陸績及其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齊名,陸遜、張敦、卜靜次之,風聲流聞,遠近知名。

但歷史卻把陸遜推上了政治舞台。

孫策死後,孫權繼領其眾,為將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吳主傳》)。

陸遜年僅二十一歲,應召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

歷仕東、西曹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寧)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

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他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

東漢末年,許多農民因逃避賦役而投靠豪強大族,淪落為依附民;豪強大族為了反抗政府徵發、保衛和擴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組成武裝隊伍。

這類豪強武裝依山阻險,被官府稱作「山賊」、「山寇」。

他們經常擾亂地方,有的豪強集團還與曹操遙相呼應,對抗孫吳政權,成了孫吳政權的隱患。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也有很多逃戶。

針對這種情況,陸遜採用查戶整頓的方法,將其中的精壯招募為部曲,其他則用於屯田。

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

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

時陸遜手下已有2000餘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

陸遜因功被拜定威將軍,屯兵利浦。

通過這些戰事,陸遜初步顯示了出眾的軍事才能,很受孫權器重。

孫權便將孫策的女兒嫁與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

時東吳境內的許多山區越族居民據險自守,不服從孫權政權的統治,並不斷起事反吳。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陸遜向孫權建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規望,克敵寧亂。

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

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

」(《陸遜傳》)孫權採納其建議,任命他為右部督。

同年,費棧被曹魏策反,在丹陽煽動山區越族居民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

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

時費棧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

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

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餘,使東吳統治得以加強和鞏固。

之後,陸遜率所得精兵回駐蕪湖(今安徽蕪湖)。

會稽太守淳于式這時卻上表告陸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陸遜傳》)。

陸遜返回知道此事後,反為淳于式說好話。

孫權也有些不解,問:「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陸遜說:「式意欲養民,是以白遜。

若遜復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

」孫權說:「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

」(《陸遜傳》)孫權對其風範甚為佩服。

陸遜雖然在早期活動中初露鋒芒,但並不甚為人知,直到建安末年,吳、蜀爭奪荊州時,他才脫穎而出,成為吳軍一位傑出的後起之秀。

荊州地處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與孫劉聯軍為爭奪荊州,進行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戰後,劉備占據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孫權占據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

劉備占領荊州大部分地區,既阻礙孫吳勢力向西擴展,又威脅著孫吳側翼的安全,成了孫權的一塊心病。

從此,吳、蜀爭奪荊州的糾紛越鬧越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蜀前將軍關羽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乘勝圍攻敗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參見樊城之戰)。

魏王曹操採納丞相司馬懿、曹椽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拒不歸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出現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後方,並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

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東吳大將呂蒙認為,關羽素懷兼并江南的野心,是對東吳的很大威脅,建議孫權趁機消滅關羽,以解除後患。

孫權採納其計。

閏十月,為隱蔽企圖,呂蒙稱病返回建業,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見。

陸遜對呂蒙說:「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呂蒙說:「誠如來言,然我病篤。

」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

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

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下見至尊,宜好為計。

」呂蒙大驚,但為不泄露軍機,便說:「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

」(《陸遜傳》)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

後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並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

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

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

」(《陸遜傳》)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

陸遜至陸口,即寫信給關羽,書中寫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

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廩良規。

」又說:「于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勛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參見城濮之戰),淮陰拔趙之略(參見井陘之戰),蔑以尚茲。

聞徐晃等少騎駐旌,窺望麾葆。

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

雖雲師老,猶有驍悍。

且戰捷之後,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願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

仆書生疏遲,忝所不堪。

喜鄰威德,樂自傾盡。

雖未合策,猶可懷也。

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陸遜傳》)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讚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看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

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

這時,關羽雖然在前線取得節節勝利,但他的後方卻危機四伏。

關羽不善團結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滿。

留守江陵、公安的將領糜芳、傅士仁因軍資供應不及時,關羽聲言要懲治他們,糜芳、士仁不堪忍受,頓生異心。

這些情報,陸遜都了如指掌。

陸遜見破蜀時機已經成熟,立即上報孫權,孫權即命呂蒙與陸遜同時分道攻取荊州(參見江陵之戰)。

呂蒙率軍攻打公安、江陵。

陸遜則長驅直入,十一月,陸遜率軍直下荊州公安、南郡,被孫權任命為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

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

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3000人攻蜀將詹晏、陳鳳。

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

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

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

陸遜再次令謝旌攻討文布、鄧凱,二人逃走,蜀軍任以為將。

陸遜派入前去誘降,文布率眾而降。

陸遜指揮的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占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西蜀的大門。

當關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從樊城撤軍的時候,公安、江陵已經被糜芳、士仁獻給了吳軍。

蜀軍進退維谷,走投無路,疲於奔命,軍心動搖。

關羽只得領兵退守麥城,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

陸遜之死

陸遜是跟隨孫權時間較久、功勞很大的大臣,孫權早時把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

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拒魏、蜀二國的主要支柱。

但孫權對陸遜的重用,主要在軍事方面,始終沒有交給陸遜軍政大權。

最後權令遜代顧雍為丞相時,雖口頭上說:「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

」但事實是:孫權既不聽從陸遜屢求保安太子、黜降魯王之諫,又相繼流放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誅親近陸遜的吾粲。

孫權更「累遣中使責讓遜」,使遜「憤恚致卒」。

逼死了陸遜。

孫權所以逼死陸遜,決不只是因遜維護太子的問題,主要癥結在於權認為遜對其統治已構成威脅。

根據當時情況,權所以疑忌和逼死遜,約有以下四個原因:

(1)遜「世江東大族」,從祖康,廬江太守,康子績,鬱林太守,績從子瑁,選曹尚書。

遜族子凱,建武校尉,凱弟胤,交州刺史。

陸績外甥顧邵為丞相顧雍之子,任豫章太守。

顧邵子譚為陸遜外甥,任左節度,加奉車都尉。

譚弟承,奮威將軍。

遜外甥姚信,太常。

可見遜家族姻親甚為顯赫,此為孫權忌遜原因之一。

(2)呂蒙死後,遜一直鎮守武昌,聲望至隆。

吳國權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等將相都與遜交好,特別是遜功高震主,為權所畏忌


到孫權統治的後期,三國疆域大致已確定,權對外攻雖不足,守則有餘。

即無遜,亦可劃江自保,無何重大危險。

所以權只讓遜做了幾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孫權為身後之計,怕嗣主駕馭不了遜,所以遜等越是擁戴太子和,孫權越疑惑不安。

權在逼死遜之前,先剪除其親黨。

以後孫權雖然立了幼子亮為太子,但挑選的首輔,卻是資望較淺、社會關係比較單薄的僑居大族諸葛恪,就可以說明孫權是不願從陸、顧等枝葉繁茂的江東大族中選擇輔政者的。

從史書記載上看,孫權於武多文少的淩統、朱然、潘璋等病死後,極為哀悼傷懷。

可是他不僅逼遜致死,並且還追詰遜子抗。

這不是由於猜忌遜,還是什麼呢?

(4)還有一個不易被人們發覺的因素,即遜為孫策之婿,權最初將策女嫁給遜時,當然是為了加強君臣間的關係,但當遜功高震主時,這門親事便轉化為雙方關係的不利因素

孫權的江東基業本來是從兄策手中繼承的,但權對策子並不與己子同樣看待,陳壽即認為權對策子有虧待之處。

壽在《孫策傳》評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孫盛還為此替權辯護,認為這樣作,是為了「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

孫盛這種看法,是迂闊而不切合事實的。

權既定孫和為太子,又給孫霸以過分的待遇,使之覬覦太子寶座,還談得上什麼「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呢?孫權諸子雖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卻終身為侯,不是虧待是什麼呢?這一點,連權本人也是不無內疚的。

史言:「吳主寢疾,遣太子禱於長沙桓王廟」。

權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堅禱告,卻偏向兄長禱告,正說明權內心隱處也覺得對不住創業的兄長,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舉。

權之猜防遜,不會與遜為策婿毫無關聯。

陳壽拿權與勾踐相比,正是他識見高超之處。

非深知權之為人,固不能道此。

陸遜的兒子陸抗在陸遜去世後繼續延續都督一職,為吳國抵抗魏國做出許多貢獻。

---------------------------

最近您是否感覺財路不暢,運勢不佳?有沒有覺得壞運纏身、諸事不順?

風水不是迷信,風水就在身邊,關注風水就是關注財運健康!

想了解更多風水運勢問題,可添加微信 : ys1122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陸遜真的是被孫權逼死的嗎?

三國時代,風雲人物倍出。在吳國,孫策、孫權、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是一等一的英雄豪傑。作為後起之秀的陸遜,曾經火燒聯營,讓劉備一蹶不振。可到最後陸遜卻是被孫權逼死的。有如此大的功勞,孫權為何要...

書生拜將破劉勝曹贏關羽 為何最終被孫權逼死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是「初唐四傑」之一楊炯的詩句,表達詩人寧願做個下級軍官馳騁沙場,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戰爭似乎與書生無關,但歷史一次次的證明,書生也能成為一代名將。之前編者獨孤雁...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陸遜: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能哭······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孫權手下曾打敗關羽、劉備的一流名將是誰?

陸遜,字伯言。東吳名將,曾經是東吳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在奇襲荊州白衣渡江之時頗用奇謀,在火燒連營、大戰夷陵時頗用其智。那時的孫權曾依仗他為江東的肱骨之臣。不過在此以前,陸遜曾經很低調。陸遜...

書生拜將破劉勝曹贏關羽 為何最終被孫權逼死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是「初唐四傑」之一楊炯的詩句,表達詩人寧願做個下級軍官馳騁沙場,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戰爭似乎與書生無關,但歷史一次次的證明,書生也能成為一代名將。之前編者獨孤雁...

陸遜為何會捲入東吳太子之爭以致身死?

陸遜字伯言,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是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一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巧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