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華橫溢,據守一方,卻在三國史上沒什麼名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設計火燒連環船,大敗曹操大軍。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爭——赤壁之戰,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曹操戰敗後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自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此前正處於東漢末年,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很多人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就是其中一員。

諸葛瑾與同樣是避難江東的步騭、嚴畯一見如故,一起遊歷吳中各地,快意人生。

古代的生活也是好啊,憑著一張如簧巧舌就可以去當地有錢人家裡當門客,侃一下天下,論一下政局,包吃包住不成問題。

於是 ,三人逐漸聲名顯赫,齊名被稱為當世的英傑俊才,都被推薦至孫權麾下擔任要職。

本來只是出現在歷史書上的人物,竟然真真切切地出現在肇慶,他就是步騭。

江東避亂期間,步騭廣泛地學習各種學問和技藝,各種書籍無不通讀博覽,他性格寬雅深沉,能夠折節降志,屈己辱身。

他的才華顯露後,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東漢時期,肇慶地處當時的交州地區(由廣東、廣西、越南北部中部地方組成即為交州),自漢末以來,交州因地處偏遠而難以管制,前交州刺史(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朱符、張津都因為難以有效控制局勢而被迫逃亡或被殺。

劉表在擔任荊州省委書記時,派賴恭擔任交州刺史,吳巨擔任蒼梧太守(相當於市長),但二人結怨,吳巨將賴恭驅逐到零陵郡(真系妹仔大過媒人婆)。

落泊的賴恭在萬般無奈之下向孫權求援,孫權隨即派遣還是鄱陽市長的步騭前往擔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領武射吏千餘人南行接管交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追加任命步騭為使持節、征南中郎將。

步騭到任後,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不聽調遣,並處處與他對抗。

吳巨真是以為山高皇帝遠,真沒人能拿他有辦法,他忘記了步騭是使持節!使持節是什麼?那是可以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權力的官職啊。

步騭只是動動小腦,設個計就把吳巨斬殺了,從此步騭之名在交州地區威名大震,交趾太守士燮及其兄弟率眾前來歸附。

然而,吳巨舊部衡毅、錢博卻割據山頭,稱雄一方,於是步騭率兵2萬從廣信(今封開)沿江直下,在高要峽口(即羚羊峽)兩軍相會,並展開了激戰。

步騭是什麼人?能文能武,能被孫權重用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羚羊峽河道窄、河床深,兩岸山高坡陡、植被茂密,過往的船毫無掩護之處,步騭就是利用羚羊峽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勢,將衡毅打得落花流水,衡毅不願降,與其部下棄船投水,溺死1000 多人,錢博則出逃退到高涼(今陽江縣境),後來亦被步騭消滅。

自此,交州的秩序漸漸趨於穩定,法令遂得到執行,步騭把州治(省會)遷到了現在的番禺,取了廣信的「廣」字,加上州治的「州」字,取名為廣州。

《肇慶府(羚羊峽)》--1843年--奧羅姆作品

後來,步騭繼續平定叛亂,帶功高遷,扶搖直上,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值得讚頌的是,步騭雖然在《三國演義》里戲份不多,但對於南越的交州地區貢獻甚多,沒有他的平亂,就沒有後來肇慶的輝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