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羅貫中騙了,劉備並不是只會哭鼻子的窩囊廢,四件事足以證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大家一說起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肯定就會想起「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等等。

在大家的印象中,劉備成了只會哭鼻子、抹眼淚,只會拉關係套近乎的窩囊廢形象。


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歸功於羅貫中先生,因為在《三國演義》中,他對劉備哭鼻子、抹眼淚的描寫實在是太精彩了,以至於如此的深入人心。

那麼歷史上的劉備真的如此不堪嗎?當然不是。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至少在四件事上,被張冠李戴了。


第一件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張飛鞭打督郵。

其實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劉備,而非張飛。


據《三國志·先主傳》的記載:劉備征討黃巾有功,官拜安喜縣尉。

督郵因公事到縣,劉備去拜謁,門下不給通報,劉備直接就闖了進去,捆了督郵,用棍棒打了二百下,然後解下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最後將其綁在拴馬樁上,棄官逃亡而去。

從這段史料記載來看,劉備頗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概。

二百年後的陶淵明指不定就是受他影響哦。

第二件就是「曹操煮酒論英雄,關羽賺城斬車胄」。

斬殺車胄的也是劉備,而非關羽。

《三國志》中關於車胄之死是這樣記載的:(曹操)置車騎將軍、徐州刺史。

太祖滅呂布,後任胄為車騎將軍、徐州刺史。

建安五年,左將軍劉備殺胄,據沛以背太祖。

第三件就是關羽斬蔡陽,其實蔡陽也是死於劉備之手的。

《三國志·先主傳》的有關記述如下:(袁)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

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第四件就是諸葛亮火燒博望坡。

演義中諸葛亮一起燒了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

可令人遺憾的是,歷史上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的傑作,跟諸葛亮沒有絲毫的關係。

另外劉備燒的不是敵軍,而是自家的屯營,主要就是為了假裝失敗,引曹兵進入伏擊圈。

《三國志·先主傳》的記載:「(劉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

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另外《三國志·李典傳》中也有關於此事的記載:「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曹操)遣(典)從夏侯惇拒之。

備一旦燒屯去,率諸軍追擊之。

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

惇等果入賊伏里,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所以說,歷史上的劉備並非是那個忠厚仁義見長,坐等漁翁之利的窩囊廢皇帝,而是一位有膽識、有謀略,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政治家、軍事家。


我們都被羅貫中老先生狠狠地忽悠了一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軍事庸才?羅貫中緣何要神話諸葛亮

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塑造了許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其中智絕——諸葛亮尤其深入人心,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除了不會武藝外,其他發麵幾乎是全才。那麼諸葛亮到底是不是全才呢?

深度揭秘火燒博望坡細節 三國迷們不可錯過

火燒博望坡,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場景。很多電視劇和連環畫都十分著重火燒博望坡這一場故事。火燒博望坡,有人說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個計謀。關於火燒博望波這一計謀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深度揭秘火燒博望坡細節 三國迷們不可錯過

火燒博望坡,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場景。很多電視劇和連環畫都十分著重火燒博望坡這一場故事。火燒博望坡,有人說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個計謀。關於火燒博望波這一計謀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三國成語故事:初出茅廬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發生在博望坡之戰期間,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

火燒博望坡並不是諸葛亮指揮的

《三國演義》寫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書中寫道三顧茅廬之後,劉備請的諸葛亮出山,兩人關係日益親密,自然疏遠了關羽,張飛二人,不久,夏侯惇帶兵殺向新野,...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不同的劉備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蜀國的政治領袖——劉備(字玄德)。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塑造成一個愛哭哭啼啼,性格優柔寡斷的老實人。其實他是個有遠見,有雄略的君主,也是有韜略武功的人物。在三國志中,曾對劉備有過這...

還原諸葛亮的本來面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

劉備和曹操單挑誰厲害?

劉備和曹操,兩位英雄在三國亂世都成就了一翻霸業,兩人實力相當,不分伯仲,且都擁有眾多的三國粉絲。要說領兵打仗,曹操似乎更勝一籌,要說人格魅力,劉備似乎略勝一籌。但是若論單挑單挑,誰的武藝更好,更...

《三國演義》中幾個比較典型的張冠李戴的錯誤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許多人都對其耳熟能詳,對其中的典故也都能如數家珍的列出來,但是演義畢竟屬於小說,許多情節都是為了劇情需要而編造的,更有一些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情節。筆者本次...

歷史上的蜀漢江山真的是劉備哭出來的嗎

說起三國時期的蜀漢昭烈帝劉備,人們就會想到「劉皇叔的江山——哭來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於是,在大家的印象中,劉備成了個只會哭鼻子、抹眼淚,只會拉關係套近乎的窩囊廢,這一切都應該「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