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周瑜身邊小弟,卻成劉備手中王牌,若非死於意外劉備必成大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10年,一代將星,東吳的第一英雄周瑜,在巴丘病逝,年僅36歲,東吳上下一片悲哀。
但當周瑜的靈柩回到吳國後,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一面隆重追憶周瑜,而同時許多東吳的名士,卻又來紛紛來拜會,護送周瑜靈柩回吳的周瑜手下的功曹。
這位小小的功曹是誰?竟有這麼大的魅力!說出來也許大家會吃驚,此人便是跟諸葛亮齊名的:龐統!
周瑜如何跟龐統相識,沒有相關記載,但能確認的是,龐統在周瑜手下做了兩年多的功曹。
而功曹這個職務,說是他幕府也對,是老大身邊的得力小弟,也正確,主要就是跟著老大出謀劃策,負責人事方面的事情。
而從龐統的性格和才華來看,他能在周瑜身邊當兩年的小弟,顯然是太難得了,這也足以證明了周瑜為人恢宏大度和才識卓越,不然以龐統那性格他怎會幹兩年多?
且周瑜一死,龐統不但心甘情願地親自護送靈柩回來,且在周瑜喪事辦完後,就決然離開了東吳,堪稱是——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可見在當時的東吳,龐統就服周瑜一個人。
當然,除了龐統的性格外,他決然離開東吳,還跟孫權有直接關係。
因為在周瑜臨死前,曾向孫權提出過一個大戰略:我跟孫瑜(孫權的弟弟),一起進擊西川劉璋取蜀地,然後吞併漢中張魯,事成後留下孫瑜結盟西涼馬超,我返回東吳與孫權一起據守襄陽,隨時準備幹掉曹操,把北方拿下……
但可惜這個大戰略,隨著周瑜的病亡而中止,可想而知,若當時周瑜沒有死,在龐統的輔佐下,進擊西川得以實施,哪還有日後劉備得瑟?所以從龐統決然離開東吳來看,顯然這也是龐統的戰略構思,可孫權卻不執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龐統只能離開。
(二)劉備手中的王牌
龐統離開孫權後,便來找劉備,但此刻的劉備正忙得腳丫子朝天,再加上龐統狂傲,長相也對不起觀眾,所以只給了龐統一個小縣令官職。
龐統只能憋著氣留下。
返回東吳不可能,找曹操去也不願意,因為周瑜的那個大戰略,其實也就是龐統的,這個大戰略是他揚名立萬的寄託所在,只能在孫權和劉備之間選擇。
所以龐統根本就不把縣令當回事,以至於被免了官。
關鍵時刻,魯肅和諸葛亮先後指出了劉備的錯誤。
劉備急忙把龐統找來這一談話是喜出望外,從此龐統成了劉備手中的一張王牌,發揮出關鍵作用的,便是劉備受邀進西川之時。
公元211年,法正受劉璋委派,前來請劉備入進川共拒張魯。
私下裡法正告訴劉備:咱可以合夥一起拿下益州,你當老大!當時劉備是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為何劉備會表現出這種模樣?《三國演義》中美化說是:因為劉備厚道,不忍心奪同宗兄弟的地盤。
實則卻是劉備玩了半輩子的流浪記,好容易有了荊襄四郡,小家子氣自然就冒出來了——萬一拿不了西川,我這荊襄四郡再丟了,我可怎麼活啊?
但當龐統得知這消息後,卻樂得一蹦三尺高——因為這正是當年周瑜和自己的那個大戰略。
龐統找到劉備,說道:「老大,你瞅這荊州,大戰過後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人才四散到各地。
而且你東邊看,孫權別看如今跟你好的穿一條褲子,但你認為他就不惦記你嗎?你再向北面看,曹操那雙小眼睛,一直放著賊光,這荊州好在哪裡了?再看益州,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人才有人才,要美女——自古四川多美女,和西川正是你成大事的根基,老大你就不動心嗎?」
劉備又搬出自己的「仁德形象」,表示:這不仁德!龐統說:「凡是不能墨守成規,況且這是強者的江湖,弱者只能服從強者,這是天道。
你成功奪了益州後,可以給劉璋一塊地方讓他養老,怎麼就不仁德了。
」
正是龐統這兩句話,讓劉備下定了決心——進擊西川,不要諸葛亮,只要你龐統跟隨!
(三)意外死亡,蜀漢最大的損失
劉備進川能取得成功,首功便是龐統!在此期間,不但替劉備出謀劃策,還為劉備招攬人才,且親自指揮大軍,一路攻城拔寨,大軍推進到了雒城,龐統親自指揮攻城,但意外發生了,被流箭射殺在雒城城下……
龐統的真實死亡原因,絕非《三國演義》中的天意,什麼諸葛亮觀天象等,純屬是死於意外。
所謂流箭,就是在兩軍對壘時,對方射來的弓箭,發射者45度角朝天,或漫無目的地,嗖——出去了,根本就沒有具體攻擊目標,射著誰算誰。
所以龐統當時必是在前線指揮,所以才被流箭射死。
龐統的死,堪稱是蜀漢最大的損失。
一則是,龐統的軍事才能,要比諸葛亮要強。
諸葛亮表現出的軍事才能,集中體現在後期,劉備死後的北伐曹魏。
而龐統卻是一直跟著周瑜,且在入川戰役中是實際指揮者。
其二,若龐統不死,那麼顯然諸葛亮也就沒必要,離開荊州。
由諸葛亮統領,關羽坐鎮,這荊州誰還能奪得走?蜀漢形勢就絕不會因,關羽丟失荊州被殺,而急轉直下,從攻勢變為守勢,幾乎失去了翻盤希望。
其三,龐統比諸葛亮建功立業的心思要強,不然他也不會丟下孫權,還要忍受一段劉備的輕慢,顯然龐統就是位想幹大事的人。
這點上,他跟劉備是一樣一樣的。
兩位極具野心的人湊在一起,聯了手——要能力有能力,要實力有實力,要野心有野心,曹操能否抵擋得主,還真是未知數。
所以龐統若不意外死亡,劉備的大事得以成功是可以預見,甚至是一種必然。
只可惜,龐統走得太早,太意外了……
六位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奇才,卻都英年早逝,你最為誰惋惜?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流傳於世,用以形容蜀相諸葛亮壯志難酬的缺憾之情。.事實上,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時,已是五十有四。相比於三國時期四...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
周瑜提出了一個計劃,他若不死,三國變兩國,劉備靠邊站
如果要從三國眾多風流人物中找出幾位可以影響大局卻英年早逝之人,估計孫策,周瑜,郭嘉,龐統四人一定可以入選,巧合的是有一人的命運都和這四人有所關聯,此人就是劉備。為何這麼說?先說孫策,只要孫策能...
三國五個人死得很可惜,其中一人死後曹操痛哭,一人死後曹操偷笑
三國時期有幾個人死得非常可惜,而且他們的死都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天下大局,如果他們不是早逝的話,三國的局面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雖然說歷史不能重來,但是可以想一想如果他們沒有過早離世的話,會對當時天...
劉備、諸葛亮以知人善任聞名,可在留誰守荊州的問題上卻犯了大錯
《三國演義》中,劉備、諸葛亮都以知人善任聞名,而在用誰留守荊州的問題上,卻都犯了任人唯親的大錯誤。當劉備以龐統為軍師去奪西川時,特意留下劉備寸步不離的軍師諸葛亮守荊州,可見劉備也認識到了荊州對...
龐統是劉備陣營最高間諜,身上存在四大謎團,諸葛亮渾然不知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先生,在蜀漢的謀士中算是第二號人物,僅次於鼎鼎大名的諸葛亮。龐統在沒有正式出場之前,就有人抬舉過他,一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舉薦賢才時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龐統如果沒有戰死,他的地位會不會超過諸葛亮?
我們知道諸葛亮和龐統齊名「臥龍」「鳳雛」,號稱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的才能在三國後期得到了充分體現,對內政治安定,經濟發展,對外平定南中,以益州一州之力打的坐擁天下七州的曹魏十萬大軍龜縮不出,...
如果蜀漢那套豪華 「軍師聯盟」一直存在,是否能成功復興漢室?
三國時,蜀漢是魏、蜀、吳三方中人才儲備最為稀少的一方,甚至蜀漢後期都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境地,而在有限的班底中,優秀的文臣謀士就更少了。但是其實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劉備原來是有一套謀士...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魏失郭嘉,蜀失龐統,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英年早逝的豪傑,往往讓後人嘆息不已。就三國這一歷史時期,大小戰爭不斷,促使各大諸侯非常重視武將和謀士。不過,不管是曹操一方,還是孫權、劉備一方,都有不少英年早逝的人物。其中,具...
三國爭霸誰最牛?如果諸葛亮保孫權,關羽保曹操,天下將會如何?
三國是繼東漢之後的一個短暫時代,前後僅持續60年。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相互征討,戰爭一直沒有停止。而在三國爭霸之戰中,每一國都有一個「鐵三角」支撐。這三個鐵三角都是由一人主策,一人主...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五個人,一個死後曹操痛哭,一人死後劉備偷笑
三國時期有幾個人死得非常可惜,而且他們的死都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天下大局,如果他們不是早逝的話,三國的局面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雖然說歷史不能重來,但是可以想一想如果他們沒有過早離世的話,會對當時天...
周瑜去世這一年 三國還發生了3件大事 第2件徹底改寫劉備關羽命運
(說歷史的女人——第452期)周瑜去世的這一年是公元210年,這一年對於三國歷史而言,可謂是變數頗多,原因是兩年前本該在荊州新野被曹操搞死的劉備,從曹操的虎豹騎下逃脫,還作為東吳的盟友一塊在赤...
本是周瑜身邊小弟,卻成劉備手中王牌,若非死於意外劉備必成大事
(一)周瑜身邊的小弟公元210年,一代將星,東吳的第一英雄周瑜,在巴丘病逝,年僅36歲,東吳上下一片悲哀。但當周瑜的靈柩回到吳國後,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一面隆重追憶周瑜,而同時許多東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