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五個人死得很可惜,其中一人死後曹操痛哭,一人死後曹操偷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有幾個人死得非常可惜,而且他們的死都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天下大局,如果他們不是早逝的話,三國的局面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說歷史不能重來,但是可以想一想如果他們沒有過早離世的話,會對當時天下局勢有什麼影響?

郭嘉劇照

第一位 郭嘉

郭嘉死於曹操西征烏恆的時候,因為重病不能隨行,等曹操大勝回來郭嘉已經不在了。

郭嘉對曹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曹操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也就是說曹操周圍,郭嘉在決策上的影響力相當之大,這一點其他幾位謀士都不能和他相比。

郭嘉曹操劇照

可以預見的是,有郭嘉在曹操身邊,先不說赤壁之戰是否會延遲爆發,單說周瑜群英會再怎麼精彩,那樣破綻百出的反間計肯定會被郭嘉一眼識破;二則,龐統的連環計(就是用鐵鏈把大船連在一起)也不會成功,關於這點,程昱也提出過不同意見,不過曹操沒採納,試想郭嘉在的話,兩大謀士一起反對,曹操肯定會慎重考慮;三則,周瑜和黃蓋的苦肉計估計也成不了,黃蓋白挨一頓板子。

一句話,劉備水師大將蔡瑁等人不會死,大船不會連在一起,火燒赤壁這把火也燒不起來。

這樣的話,那勝負可就兩說了,估計最後還是曹操勝算大,如此一來,曹操倒還真有統一天下的可能。

所以曹操大敗北遁後,才會越想越傷心,不由得老淚縱橫:『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又大哭了郭嘉一番,曹操這話說的一點沒錯。

第二位 孫策

江東基業的開創者是孫堅,但奠基者卻是小霸王孫策,孫策趁群雄逐鹿北方無暇顧及自己和江東之際,橫掃江東,四方豪傑之士爭相來投,這一點連曹操都看走了眼:他和劉備兩人青梅煮酒時對孫策的評價是「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等到孫策平定江東擊敗黃祖的時候,曹操才恍然發現一個勁敵在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成長了起來,然而此時孫策大勢已成,所以曹操一面在感嘆「獅兒難與爭鋒也!」一面與孫策交好和孫策聯姻以籠絡孫策。

然而就在此時孫策卻在一次圍獵中意外的被刺殺,不久就不治而亡(孫策的死疑點重重,不過這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而他死的時候正是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和弟弟孫權不同,甚至和他父親孫堅也不同,孫策極具侵略性,以他的性子絕不會對官渡之戰置身事外,他一定會參與其中,不管他最後參與哪一方,孫策都會是利益的獲得者,無論曹操和袁紹誰勝誰負,孫策都能在其中分一杯羹,有了孫策攪局,北方的亂局就不會那麼容易結束了。

曹操孫策劇照

即使官渡之戰還是曹操獲勝,但是他的後方有孫策在一旁虎視眈眈,曹操平定北方就不會那麼輕鬆了,這是其一。

其二,有孫策在,劉表應該還不是對手,在曹操騰出手南下荊州的時候,不說荊州全部至少有一部分應該已經落入孫策之手。

可以預見的是,孫策不死,最難過的是劉備,他也根本沒機會亂中謀利,得到荊南四郡進而奪取了益州三分天下。

一句話,孫策在,天下是曹操和孫策的南北對峙,沒劉備什麼事。

所以孫策一死,曹操和劉備都鬆了口氣,估計都在偷著笑。

周瑜劇照

第三位 周瑜

周瑜是堅定的反曹反劉派,堅持不妥協,堅持以武力解決和曹操的爭端,以武力解決和劉備的爭端,最好是把劉備徹底趕出荊州。

如果大都督周瑜還在,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中戰敗,但荊州北部包括南陽和南郡一部分依然牢牢掌握在曹操手中,周瑜在曹仁手下沒戰到什麼便宜而且一時也奈何不了曹仁,所以他的目光必然會盯住劉備手中的荊南四郡。

周瑜劇照

說實話,雖說是「既生瑜,何生亮」,但是劉備和孫權真的翻臉,當時的情況下,劉備估計還真不是主戰派周瑜主導下的東吳對手,最可能的結局應該是這樣:雙方打打和和,最後荊南四郡大部分歸屬孫權,孫權支持劉備全力西進,但同時靠近西川的武陵或南郡其中的部分歸屬劉備,雙方依然結盟,沒有了荊州這個根本利益的衝突,孫劉兩方關係也許會和諧很多。

劉備也不用留下關羽和大軍防守荊州,謀取了西川後可以全力和曹操爭奪雍、涼和關中,也就不會有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敗了。

龐統劇照

第四位 龐統

龐統貪功冒進死於落鳳坡,對劉備的打擊一點也不亞於曹操失去郭嘉的打擊。

本來按諸葛亮和劉備隆中對時的設想,是先奪取荊州再圖西川,現在隨著龐統的加盟,劉備的設想正一步步的實現,:荊州雖然只得到荊南四郡,但有諸葛亮和關羽趙雲等人駐守穩如泰山,劉備自己帶龐統和張飛,黃忠,魏延等大將奪取西川,隨後劉備和諸葛亮兩人一東一西遙相呼應,天下有變時,兩邊可以同時策應。

劉備龐統劇照

可是龐統的死徹底打亂了這一戰略布局,諸葛亮只能把防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他並不放心的關羽,帶著趙雲前去西川與劉備會合。

後來的事情證明了諸葛亮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驕傲的關羽被東吳偷襲丟了荊州,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的後果:劉備興兵伐吳卻兵敗夷陵,上庸的孟達懼怕之下投降了曹魏,使得蜀漢又失去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據點。

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大局而言,龐統的意外死亡是劉備衰敗的開始。

劉備對龐統的死也是悲痛不已,一哭痛失肱骨之臣,二哭大業受阻。

法正劇照

第五位 法正

東吳偷襲荊州擒殺了關羽後,劉備興兵大舉伐吳,其實當時朝中反對出兵的占據了主流,諸葛亮,趙雲等都明確反對,但劉備都沒聽進去,結果是先勝後敗,夷陵之戰陸遜一把大火燒了劉備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人力和物力,損兵折將無數,使得蜀漢很久都沒回復元氣,劉備自己也氣得在白帝城一病不起最後死去。

劉備劇照

劉備時期,特別是法正歸順後,諸葛亮其實做得更多的是幕後工作,隨同劉備在前線出謀劃策更多的是法正,劉備能奪取漢中,法正更是功不可沒。

劉備對法正也是非常信任,雖然可能無法與郭嘉曹操之間關係相比,但對他的建議劉備大都能聽得進去,所以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諸葛亮這是句大實話:在當時劉備滿腔怒火的情況下,估計法正也不一定勸得住,但是正如諸葛亮所說,如果法正隨同劉備一起的話,劉備應該不至於犯下連營百里,兵力分散的錯誤。

伐吳之戰即使不能取勝,也不至於會輸得那麼慘,後面蜀漢也不至於步步維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