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中秋詩詞,聽到這句皇上也被打動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按綜合實力給中國古代文人排個名。

注意,是看綜合實力。

如果只看寫詩,沒人能比得上李白、杜甫。

有一人,如果他排第二,那就沒人能排第一。

他叫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人。

清代名臣張鵬翮(讀hé)為蘇軾寫過一副對聯: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詞客」指的是蘇軾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

「四大家」是指唐宋以來最牛的四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與蘇軾。

張鵬翮被康熙評價為天下第一清官,被雍正贊為當時最完美的人。

所以,他的話是非常靠譜的。

蘇軾又是北宋書法寫得最好的四個人之一,被稱「宋四家」。

因為詩寫的好,和黃庭堅並稱「蘇黃」;因為詞寫的好,和辛棄疾並稱「蘇辛」……

他還是位美食家——吃過東坡肉沒?

至於做官政績,去看看杭州西湖的蘇堤,感謝他不?

開國百年來,考試成績最好的人

21歲那年,蘇軾跟著父親蘇洵,帶著19歲的弟弟蘇轍,離開家鄉四川眉山,去京城開封趕第二年的科考。

主考官是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時,他和他的小夥伴(梅堯臣,宋詩的「開山祖師」)都驚呆了。

後來見到蘇軾本人後,歐陽修對梅堯臣說,老夫我應該給這個有才華的年輕人讓路,給他出頭的機會。

這就是成語「出人頭地」的來源。

蘇軾很快名動京師,粉絲無數。

他每發布一篇新作,立刻傳遍京師。

這還不夠。

幾年後,蘇軾參加了一門特殊的考試——制科考試。

這門考試是為國家選拔特殊人才的。

大宋朝300多年歷史,科舉考試選了4萬多名進士,但制科考試只進行過22次,成功通過的只有41人。

制科考試成績分五等,一、二等是虛設的,空在那。

第三等才是最高的。

蘇軾考了第三等。

這是大宋朝開國以來,第一次有人考入三等

百年第一!

蘇軾的弟弟蘇轍也參加了這次考試,得了四等。

宋仁宗滿心喜悅地向皇后曹氏說,朕為子孫得兩宰相。

說的就是蘇家兄弟。

又一個願用前途換哥哥平安的弟弟

按說,接下來蘇軾應該有一番大作為了。

但很不幸,他遇到了一場風波。

這要從王安石變法說起。

宋英宗去世,宋神宗即位後,很想改變國家長期貧困虛弱的狀況,於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跟宰相差不多)進行變法,這就是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和支持變法的官員,被稱作「新黨」。

反對變法的是「舊黨」,以小時候砸過缸的司馬光為首。

蘇軾屬於舊黨。

皇帝支持變法,舊黨的官員受到壓制。

其中的波折就不細說了。

最後司馬光和蘇軾主動申請離開朝廷,去外地做官。

司馬光去了洛陽,在那待了十五年,完成了《資治通鑑》。

蘇軾去了杭州,後來又輾轉到密州、徐州和湖州。

剛到湖州三個月,出事了。

朝廷有御史(相當於檢察官)誣陷蘇軾,說他諷刺當今聖上,「包藏禍心」。

理由是蘇軾在湖州上任後,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

這本是例行公事。

蘇軾說自己愚笨,已經out了,跟不上朝廷變法的腳步。

發了幾句牢騷。

這些話被幾個新黨官員抓了辮子,想置蘇軾於死地。

蘇軾被抓,關進御史台的大牢。

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御史台(相當於紀委監察部)官署內到處種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所以把御史台叫烏台。

幸好,朝廷很多人為蘇軾求情,包括王安石和皇太后,以及很多新黨官員。

還有他弟弟蘇轍

案發後,蘇軾的好友駙馬王詵趕緊派人去給在南京做官的蘇轍送信,蘇轍立刻派人去告訴蘇軾。

後來,蘇轍又請求朝廷,說願意什麼官都不做,換取對兄長的饒恕。

這一幕,像極了三百多年前,王維的弟弟王縉為哥哥求情。

蘇軾終免一死。

最終是被貶到黃州(湖北黃岡)當團練副使。

在北宋,這是一個閒散不管事的芝麻官。

蘇轍因為搶在欽差前面給「通風報信」,屬於泄露國家機密,

受牽連,也遭受降職處分。

貶到江西高安,五年內不許升職。

聽完這首詞,皇帝心疼了

終於說到中秋了。

水 調 歌 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寫中秋,哪首詩詞比得過這首《水調歌頭》?又有幾個中國人不知道它的?

這首詞寫在烏台詩案之前三年。

這年,蘇軾在杭州任期滿了,他請求朝廷讓他去山東密州當知州,這樣可以跟在山東濟南當官的蘇轍近一點。

可就在他準備去濟南看望蘇轍時,卻因道路受阻去不了。

於是,在一年的中秋夜,蘇軾想念弟弟,喝得大醉,一首千古絕唱就這樣寫了出來。

烏台詩案後,蘇軾心情鬱悶,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他還帶著家人在城東一塊坡地上開荒種田,補貼生活。

東坡居士」的別號就是這麼來的。

就這麼過了五年。

但世人沒忘蘇東坡。

在京城,這首《水調歌頭》到處傳唱。

有一天,神宗皇帝問身邊內侍,最近外面都流行什麼曲子啊(那時詞是用來唱的)。

內侍抄來這首《水調歌頭》給皇上聽。

讀到「高處不勝寒」時,皇上被打動了,說「蘇軾還是很愛戴我的啊!」(蘇軾終是愛君)。

為什麼神宗覺得這句是說他,而不是別人呢?因為「不勝寒」是個典故。

說是在大唐,有年中秋節,巫師葉靜能邀請唐玄宗上天,遊覽月宮。

到了月宮後,玄宗冷得受不了(不勝寒),葉靜能拿出兩粒仙丹,玄宗服下後才不再冷。

於是,神宗下旨調蘇軾來汝州。

汝州離開封不過四百里。

一下從苦寒之地回到京城附近,算是對蘇軾的照顧。

在去汝州的路上,蘇軾不滿周歲的小兒子夭折,加上路費不夠,獲得批准後,蘇軾就改去常州居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安石和蘇東坡:是真名士自風流——黃佐鴻

王安石和蘇東坡是北宋兩位著名的文學家,同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還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二人早年因為政治主張的不同,互為政敵,蘇東坡也因阻礙王安石變法,遭到貶官。雖然二人互在政治上爭鬥,但...

一代奇案:烏台詩案背後隱藏的真相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後,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台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台...

詩人蘇軾的生平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 歐陽修,...

宋朝的文字獄烏台詩案受牽連的受害人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宋朝發生了一起較大的文字獄,史稱「烏台詩案」。烏台詩案發生的具體時間是公元1079年,整個案件歷史將近半年的時間,涉案人員不少,那麼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受害人都受到了何種傷害?如...

蘇軾北宋書法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

「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鍋刀東坡先生蘇軾,我特別特別特別喜歡。用今天的話說,這個人逼格可上可下,高時上九天攬月,低時下五洋捉鱉。從小就是個天才,加上自己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