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關羽真正死因:劉備真的是幕後推手嗎?不作死就不會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揭秘關羽真正死因:劉備真的是幕後推手嗎?不作死就不會死!

關羽忠義,忠於漢,仁為兼愛,義為理順,劉備也是漢室,關羽奉他為主也是忠義兩全,關二爺為什麼忠義就是因為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而且漢朝積弱已久病入膏肓,皇帝又是繡花枕頭傀儡一個,劉備賢德忠厚還是自己大哥,為什麼不擁護劉備當皇帝,他們早就勸劉備稱帝了,劉備自己其實也有想法,但是漢室還在他就不能稱帝,所以曹丕一篡位大家都稱帝了。

劉玄德拿下益州沒多久就和曹孟德對陣漢中,之後得到漢中,而得到漢中沒多久,關雲長就私自發動襄樊戰役。

時間上,益州漢中還沒完全穩定和修整,對於荊州的支援肯定沒法做到。

而雲長這樣發動襄樊戰役本身就有問題了。

另外,真要除掉關羽,拿荊州陪葬不值得到極點。

就算這種方式除掉關羽,後面劉備何必要打東吳,搞得最後兵敗身死。

關羽之死其實就是自己作的,只可憐了隆中對成泡影。

不過劉備可能覺得關二爺有點尾大不掉到可能是真的,畢竟荊州軍只聽關二爺的不怎麼聽劉備的,個人覺得畢竟荊州軍是關二爺一手建造的。

關羽自從水淹七軍之後擒于禁,殺龐德,更加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最後敗走麥城還是死要面子,不可一世的樣子。

縱然百戰,若有一戰失利也承受不起。

在劉備集團中他聽的都是讚譽之聲,就像一個被慣壞的孩子,不犯錯更待何時?我覺得事情發展到後來關羽死劉備應該還是有點震驚的,因為連荊州也丟了。

關羽應該是有點剛愎自用,關羽打曹操,劉備沒準備好,本來關羽就不好管。

但是沒想到孫權敢背信棄義順勢拿走荊州。

正好也以此為藉口,順勢討伐孫權,機會難得關鍵是自己以後機會也不多了,關羽應該桃園結義就知道劉備的雄心。

說劉備為劉禪清除路障我信,從劉備義子劉封不援兵可知應是劉備授意,否則劉封真的不敢不救。

說諸葛亮幫劉備除關羽,我個人不信,諸葛與關羽同屬荊州幫,荊州是諸葛亮與益州幫爭權的資本,沒有了荊州,是諸葛最不想看到的。

不過關羽,張飛都要死是真的。

劉備作為一個草根出身的人,關張兩人對其了解程度足以形成威脅。

劉邦,朱元璋同劉備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能真的高處不勝寒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之死,是不是魏蜀吳聯合造成的?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關羽之死不僅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哀嘆,更成為蜀漢乃至三國劇情的轉折點。雖然荊州之失,關羽負有不可逃避的責任。但是,荊州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確實不是那麼好防守的。而且,劉備、...

劉封之死主要是源於蜀漢儲位之爭造成的嗎

劉備大業晚成,在其入主荊州後,仍未有子嗣繼承其大業,在三國混戰時期,各藩君主常常征戰在外,沒有繼承人坐鎮穩定軍心是對集團擴張極為不利的,當時劉備選擇繼承人便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如果關於不死,孫權用關羽換荊州,劉備換嗎?

【三國與荊州】很多三國史家認為荊州是群雄割據後的「純」三國時代的微縮,也就是說,荊州八郡充分反映了三國中後期的三分局面,尤其是在劉備入蜀與呂蒙得手之間,之前算群雄逐鹿,之後算南北對抗。只有在中期...

關羽竟然是被諸葛亮借刀殺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出兵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嚇得魏主曹操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但是後來,關羽為什麼會以兵敗收場,荊州失陷,父子都被殺了呢?要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

劉備兩大錯誤,導致蜀漢陷入困局!

劉備在奪取益州、漢中後,文有諸葛亮、法正、馬良等,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霍峻、張嶷等,擁軍近二十萬,並且橫跨荊益,形勢一片大好,非常有機會問鼎中原、一統天下。

劉玄德和諸葛亮的悲情三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稱「臥龍,才幹號稱第一,諸葛亮一生中指揮作戰無數卻少有敗績,他的謀略才智超越當時與其同時代的謀士。自三顧茅廬追隨劉備以後,諸葛亮先是在新野打敗曹仁、夏侯惇,拯救劉備於危亡,顯...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關羽之死真的是劉備、諸葛亮借刀殺人嗎?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建安24年即219年冬,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在臨沮被殺,結束他的傳奇的一生。章太炎和朱子彥的觀點一出,很多人都趨炎附勢,一時間把關羽之死歸結於劉備和孔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