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之死主要是源於蜀漢儲位之爭造成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大業晚成,在其入主荊州後,仍未有子嗣繼承其大業,在三國混戰時期,各藩君主常常征戰在外,沒有繼承人坐鎮穩定軍心是對集團擴張極為不利的,當時劉備選擇繼承人便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封是東漢末年人,他原來姓寇,是羅侯寇氏的兒子,後來跟隨著劉備,當時劉備還在荊州劉表那兒,而阿斗也還沒有出生,劉備看劉封為人不錯就將他收為義子。

之後劉備受到劉璋的邀請前往益州幫助劉璋抵抗張魯,後來在和劉璋鬧翻攻打益州的時候劉封也才只有20齣頭,雖然年輕但是劉封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武力,所以就和諸葛亮等人一起出征,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劉備占據益州之後,劉封也跟著水漲船高被封為了中郎將,之後在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劉封也出了不少力,等到占領漢中之後劉封又領命前去幫助孟達一起攻打上庸郡,在劉封和孟達合力之下,上庸也落到了劉備的手中。

之後關羽被圍在襄樊之地,請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但是劉封因為上庸初定不適合出兵,拒絕了幫助關羽,最後關羽兵敗,因此劉封遭到了劉備的怪罪。

在這之後,禍不單行,劉封與孟達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導致孟達一怒之下投降魏國,劉封更是成為了劉備集團內部的心腹之患,其死期也隨之降臨。

三國之劉備有子劉封

劉封本是長沙人,因為早年喪父,被舅舅劉泌收養。

劉備投奔劉表期間,暫居荊州。

據說在劉備大敗曹仁,計取樊城後,同劉泌設宴慶功。

在宴會上,劉備看到劉泌身邊站立著一個俊朗少年,這便是少時的劉封。

後上菜時,一肉不慎掉在地上,劉封隨手拾起放入嘴中。

劉備看到很是愛憐,想到自己先下還沒有孩子,也就收他為義子,改名劉封。

長大後的劉封武藝高強,氣力甚大,性格也很剛強。

早年就隨同諸葛亮、趙雲等人進取益州,立下不少功勞。

建安二十三年,隨同劉備一起攻取漢中。

期間劉備曾被曹操大罵道:劉備你一個賣鞋的人,只有叫不是自己的假兒子擋爺爺的路。

待他叫來長了鬍子的真兒子打。

然而兒子沒叫到,曹軍已然敗退。

後劉備占領漢中,劉封也會和了孟達攻取上庸,並成功降太守申耽。

劉封也就此被提升為副將軍,鎮守上庸。

當關羽孤軍北上攻取襄樊之時,曾經多次求援距離最近的上庸劉封。

但是劉封聽信了孟達的離間計,拒不出兵。

最終導致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劉備因此甚是憤恨劉封的做法。

建安二十五年,孟達一是因為畏罪怕劉備責罰,二是憤恨劉封的欺凌,投降了北魏。

並在徐晃等人的幫助下,攻下了上庸,劉封也敗回成都。

諸葛亮考慮到劉封性格剛烈,日後定是難以降服,所以建議劉備賜死劉封,劉備聽從了意見。

但是當劉備聽到劉封曾經怒撕孟達勸降書後,又是後悔不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劉封——父親,為何要殺我?

原創精彩不斷,歡迎點擊關注,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劉封,字什麼不詳,今湖南人,原本姓寇,年少的時候就成了孤兒,被舅舅劉氏收養。在劉備暫居劉表的時候,有一天就認識了劉封的舅舅和劉封,當時,劉備還沒有兒子。

被低估的蜀漢名將,一個贗品兒子的悲劇人生

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義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隨趙雲、張飛等掃蕩西川,頗有戰功,而後又統領孟達攻取上庸,深為劉備信任。但是...

劉備這一哭,此人之死必有隱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劉備的江山是哭來的,這句俗語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不少人都信以為真了。其實,這都是受了演義的影響,歷史上的劉備並不愛哭,史書上說劉備喜怒不形於色。如果真的動不動就哭得...

劉備為何要賜死劉封?

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義子。劉封本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郡劉姓人家的外甥。劉備落難於荊州時,40多歲的劉備還沒有兒子,這對於當時的男人...

劉封是員猛將還是庸碌無為之人?

話說劉封,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劉備的義子,本姓寇。後被劉備收養後,改姓劉。《三國演義》三十六回寫道:劉備用徐庶的計策,攻取樊城後,引軍入城。縣令劉沁出迎。劉沁本是漢室宗親,於是請劉備到他家裡做客,...

劉備義子劉封與倒戈將軍孟達是什麼關係

劉封是誰劉備大業晚成,在其入主荊州後,仍未有子嗣繼承其大業,在三國混戰時期,各藩君主常常征戰在外,沒有繼承人坐鎮穩定軍心是對集團擴張極為不利的,當時劉備選擇繼承人便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