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國演義,卻連東漢十三州都分不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完三國演義,卻連東漢十三州都分不清?別急,看完這十幾張圖,不僅把十三州分得一清二楚,還能直觀地看到軍閥割據時勢力是怎樣劃分的?三國鼎立時,各方勢力是如何變化的,以及最後的晉一統三國。
到時候就可以跟小夥伴們嘚(zhuang)瑟(bi)了!
鎮壓黃巾軍之後,軍閥割據地圖。
時,天下分十三州:幽、青、兗、冀、徐、揚、豫、並、涼、益、荊、司隸州和交州(交趾)。
看了地圖是不是才發現董卓當時的地盤那麼小?
所謂北海孔融,原就是在山東半島啊!
亂世梟雄曹操,地盤也小的可憐!顛沛流離的劉備終於有了第一塊地盤
這一年曹操迎獻帝,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呂布、李傕game over!
袁術、袁紹先後game over!
曹操平定北方
赤壁之戰後,劉備得荊州四郡,曹操得一郡,孫權得兩郡,後劉備向孫權借南郡。
得荊州五郡。
劉備取西川
蜀漢先奪取漢中,後平定南蠻。
但失去了荊州,劉關張去世,蜀漢衰落。
司馬篡魏,終一三國
以通鑑編年體方式看司馬懿一生大事件,司馬代曹天命昭昭
風雲動盪人才濟濟的三國時代,司馬懿無疑是笑到最後的大贏家。都知道司馬懿活的時間很長,但你真的知道司馬懿究竟有多能活嗎?本文以通鑑編年體方式總覽司馬懿一生時代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從中你是否能發現一些...
《三國演義》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你還記得或是讀過嗎?
故事描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諸侯割據。董卓廢少帝,擁立獻帝,獨掌朝政。曹操與各路諸侯會師討伐董卓,《三國演義》劇照後董卓被呂布所殺。曹操趁勢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一戰曹操...
看典故,學歷史(黃巾起義-晉的建立)
1黃巾軍起義:東漢晚期,官宦和外戚兩大集團交替專政,社會動盪不安,民眾流離失所。 冀州巨鹿人張角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舉行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規定義軍以黃巾纏頭,...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
影響三國歷史最大的十個人,排名第一的你絕對沒聽過
縱觀整個三國歷史,幾代人的更替,創造了無數個英雄人物和歷史事跡。小編這在這裡列出改變三國進程的最重要的十個人:一。劉焉劉焉(?-194年),字君郎(又作君朗)。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西漢魯恭...
如果沒發生這三件事,三國早已一統?根本不會出現三分天下?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年代,說的是劉備,孫權,和曹操三人爭霸天下幾十年間發生的許多事情。不過在天下三分之前,也就是東漢末的時候,當時的天下,諸侯非常多,像什麼袁紹,董卓,袁術的勢力,都要比曹...
三國英雄輩出,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誰不知道?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
初談三國,簡述三國的經過、時間、疆域及對於關羽之死的分析!
初談三國 寫在前面: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首先聲明一點,歷史文章系列的題材均屬於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等)後的原創,不代表任何學派、個...
上聯:「三國魏蜀吳,天下九州鼎足三分」下聯空前絕後!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分三國,當然了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講,如果從地域劃分來說天下就被「魏蜀吳」分為九個大州了,它們分別是:「荊州,兗州,雍州,青州,冀州,徐州,豫州,揚州,梁州」當然也有人說,在三國...
觀劉備顛沛一生什麼時候最輝煌?不是赤壁之戰,絕非入主川蜀
劉備,從織席販履到蜀國皇帝,為了夢想奮鬥終身。究其一生,顛沛流離,征戰無數,輸贏相抵,擁有頂級軍師,還有忠義五虎上將。但縱觀劉備一生,戰爭無數,投靠多人,最終西川稱帝,卻又命喪白帝城,從整體看來...
中國通史之(八)三國六十年
今天要講的這個時期,想必大家已經太過熟悉了,因為四大名著的原因,三國一直是大家愛討論的話題。糾結了好久,一是大家熟悉,二來這個時間段只有短短60年,但想到初衷既然是要串一下中國歷史,所以還是有必...
有一個5字成語,如果諸葛亮用它作為國策,統一三國不是夢
漢光武帝劉秀,雄才大略建立東漢王朝。在持續百餘年統治後,東漢也難逃歷史宿命,漢室傾頹,群雄並起。各路諸侯野心勃勃,面對東漢留下的大好河山,無不捋袖揎拳,躍躍欲試,都想位登九五君臨天下。經過一番拼...
概述史: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最完整的三國歷史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