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國滅亡,罪魁禍首絕對不是劉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劉備不能得天下,關鍵在前期的積累。
劉備確實起步比較慢,長期在縣級單位任職,且沒有中央賞識。
但劉備前期也有機會,就是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之後。
此時曹操控制兗州,袁術控制淮南一帶,北邊是近乎盟友關係的公孫瓚,正在和袁紹對峙。
劉備此時基本上能和任何一個諸侯平起平坐。
但呂布的突然到來亂了劉備的大好局面。
呂布配合陳宮在兗州反叛曹操,曹操經過兩年苦戰才把呂布趕跑,呂布別無所歸,投奔劉備(此問題細節可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為什麼呂布打曹操戰無不勝,最後突然輸了)。
劉備心裡索然不爽,但是還是接納了。
最後果然呂布反叛,劉備失去了徐州。
(順便吐槽,劉備接納無處可歸的呂布,卻遭呂布反叛,徐州沒了,老婆孩子都丟了。
很多人還在痛罵大耳最後一言害死呂布。
只能呵呵了)
劉備這個人有個特點就是急人所難,他之所以得人心也與此有關。
陶謙被曹操攻擊,居然去向當時任平原令(平原縣縣長)的劉備求救,劉備立即出兵。
劉備接納呂布其實也是一樣。
但很快劉備就又有機會了,曹操支持劉備再次掌權徐州,結果劉備馬上反叛。
官渡之戰前夕,曹操舍袁紹,先打劉備,劉備再次敗走。
到這個時候,劉備的基業才算是徹底落後了別人。
曹操站穩兗州,占據一部分豫州,實際控制著司隸校尉,大致就是今天的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一帶,基本控制中原地區。
孫策也已經開拓出了江東。
從此,直到建安十四年之前,劉備從此再也沒有在一個地方站穩腳跟。
劉備確實出身不好,雖然起步早,但長期在基層,但這並不能成為後來劉備長期落後別人的理由。
劉備曾經有機會,徐州牧足以和當時任何諸侯平起平坐。
但因為袁術的進攻、呂布的到來和劉備自己的原因,劉備還是丟掉了徐州。
劉備的下次機會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真正南徵才出現。
劉表去世,劉琦劉琮分家,劉備實際上繼承劉琦部分基業,並且成功促成了孫劉聯盟。
建安十三年末,孫劉聯軍在赤壁擊敗曹軍;建安十四年,孫劉聯軍聯合攻下江陵,完全控制長江;建安十五年,南郡(包括江陵,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荊州)轉交給劉備,劉備才真正意義上再次立足。
建安十六年,再次南下無望的曹操移兵關外,逼反馬超;同年,劉備入蜀。
建安十七年,劉備進攻劉璋;曹操在關中擊敗馬超。
建安十九年,劉璋投降,劉備控制益州,劉備此時橫跨荊益(一部分益州)。
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應戰;最終雙方握手言和,劉備以長沙郡和桂陽郡為代價。
建安二十一年初,張飛大敗張郃,穩固益州;建安二十三年,劉備進攻漢中;次年,占據漢中。
劉備進位漢中王,勢力如日中天。
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從沒有尺寸之地到橫跨荊益,勢力發展異常迅速。
曹操,基本消滅馬超和韓遂勢力,占據關外,包括雍州和涼州;荊州前線和關羽僵持,揚州方面和孫權僵持。
孫權,主要是向南發展,大概就是現在的福建、江西、兩廣。
對比一下,很明顯,劉備的發展已經非常迅速了。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襄樊,一度威震華夏,孫權偷襲荊州,關羽隕落。
次年,章武元年,劉備伐吳,失敗。
章武二年,劉備去世。
三國基本版圖從此就沒有了什麼變化。
後期的劉備發展異常迅速,反而曹操和孫權都發展不大,曹操內部的壓力也不斷增加。
但劉備頂多了只是達到了自己不被吃掉的地步,還到不了能吃掉誰的地步。
所以三國後期的形式基本就是前期進行持久戰,後期誰先撐不住就不行了,前期基業很重要
再然後:
因為劉備的實力根本和曹操不在一個級別,即使和孫權也有較大差距。
所謂「三足鼎立「,這三足根本不是均等的。
先看看勢力範圍比較:
魏:
司隸:雒陽(洛陽)豫州:譙(安徽毫縣)
冀州:高邑(河北柏鄉東)
兗州:昌邑(山東金鄉西)
徐州:郯(山東郯城)
青州:臨淄(山東臨淄東)
并州:晉陽(太原市西南)
幽州:薊(北京西南)
涼州:隴(甘肅張家川西)
雍州:京兆(西安)
吳:
揚州:歷陽(安徽和縣)荊州:漢壽(湖南常德東北)
交州:龍編(越南河內)
蜀:
益州:雒(四川廣漢)
以州為單位是衡量勢力大小的比較客觀的單位。
因為古代出於行政邊緣的州的面積與中國核心地帶的州的面積有較大差距,而設立一個州,往往意味著在一定地區具有一定的勢力。
而這種勢力往往不一定與純粹的地理範圍成正比,而是跟地方的經濟、貿易有關。
通俗的來講,上海市和新疆省同為省級單元,但是為什麼上海可以憑藉遠小於新疆的地理面積成為省級行政單位?原因在於經濟實力。
所以根據行政單元的數量比較三個國家實力是一種比較客觀的做法。
1.經濟實力不夠,連年征戰,國庫空虛!
2.地利,這個天使並不是指演義裡面所說的那個地利。
劉備占領西川之時,西川劉璋世家已經歷兩代 近百年的統治,而且治理還算清明,故而群臣附和,民心所向。
這點從張任、黃權對劉備的態度就可以看出。
而劉備有群眾基礎的根據地則是荊襄九郡,但彼時荊襄之地乃是戰略要地,絕不可以作為後方供給的大本營。
3.社會風向。
不得不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實在是精妙。
當時洛陽、許都地區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才中心,而當時的漢獻帝也影響了一大批人留任洛陽,而這批人的才智、人脈乃至經濟、軍事資源自然就可以為曹操所用。
4.人才。
蜀漢在三國時期並不是人才儲備最豐富的國家,個人認為,蜀漢的人才不論是數量還是結構都不如魏國,甚至可能不如孫權時期的吳國。
:「論謀臣,玄德這也就龍鳳,法孝直,馬氏五子,徐庶還是個過客。
總不能真的靠秦庇、尹籍、糜竺、孫乾吧。
。
。
。
論武將,倒是有些,五虎上將,魏文長,李嚴,費觀等一干蜀將。
但歸根結底,西蜀的人才資源開發不足,造成人才能力、年齡斷層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反觀曹氏,五子良將不論,李典、龐德、文聘、曹洪、夏侯敦、夏侯淵、許諸、典韋、曹仁、呂虔那個不是顯赫一時的武將。
再說文臣,就更沒得比了,曹操繼承了
漢室的原班人馬,連孔北海這種都不得不屈身人下。
。
。
稍微舉幾個:陳群、荀彧、荀攸、郭祭酒、賈詡、程昱、劉曄、滿寵這還是曹操在位的時候,之後顯赫的陳 泰、司馬之類的就不說了。
。
。
這跟劉備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所以蜀漢人才不如魏國是肯定的。
。
至於吳國,本身的江東多才俊加上孫氏家族嫡系的人才就足以與蜀國並肩了。
記得舌戰群儒裡面吳國有多少謀臣吧?
其實蜀國人才的問題主要出在蜀地人才開發不足,過於依賴支柱臣子,以及人才年齡結構斷層這三個方面上。
所以也就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俗語了。
。
。
。
為什麼蜀漢東吳綁一起沒打過曹魏,罪魁禍首是陸遜!
三國時代魏蜀吳,蜀國和吳國聯合對付曹魏,結果打了幾十年,最後還是讓魏(以及繼承魏的晉)給滅了。從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算起到東吳滅亡,也就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80年,期間半個多世紀,除了關羽北伐造...
歷史中趙雲多次救主卻至死不被重用,事情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真正扶不上牆的是劉禪嗎,看懂了你就知道是阿斗還是劉備
人們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一個人懦弱無能,昏庸。阿斗,劉皇叔的兒子劉禪的小名。其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卒於晉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活了六十四年。夷陵之戰劉備死後,阿斗登上帝位...
趣評《三國演義》:假設關羽不大意失荊州,劉備會一統天下嗎?
文/趣三國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相繼占領了荊州跟益州,可是說這時候劉備的事業達到了頂峰,也可以說劉備的實力是三國之中最強的。但是好景不長,關羽在大意下被呂蒙偷襲,把蜀...
三國:蜀漢鼎盛的時候到底有多少兵馬?
關於三國題材的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國分別為魏蜀吳,這三個國家之間,當屬魏國實力最為雄厚,不然蜀國和吳國也不會一起聯起手來對抗魏國了,當然三國之間都是各懷鬼胎,在利益面前,聯合往往顯得很脆弱...
三國里劉備錯失的四大人才,要是都在早就統一天下了
三國中我們都知道劉備、孫權以及曹操三足鼎立,雖然諸葛亮運籌帷幄,也僅僅三分天下而已。孫權手下江東人才濟濟,尤其是曹操手下能人異士眾多,占有全國的三分之二。倒是劉備似乎文有諸葛亮、武也就關羽、張飛...
三國二十四名將的征程(一)
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呂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
歷史上第二個草根皇帝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
歷史千人冊(281-290)
281、關羽(?-219) 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早年隨劉備起兵,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後守下邳(今江蘇邳州南)。東漢建安五年 (200),為曹操擒獲,授偏將軍。在官渡之...
一代偉人曹操,他的謀略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