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破萬卷」,如何「取其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聶耳朵

年齡已過三十,別的愛好慢慢拋卻腦後,唯有對閱讀這件事一直情有獨鍾。

小的時候,放學後最愛做的事,就是拿起一個水果,抄起當天的報紙趴在床上邊吃邊看起來,連中縫消息都生怕錯過;父親書架上除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政治讀物,

其餘書籍不知道被我翻了多少遍。

上了中學,作文經常被當做範文在班裡傳閱,同學常問我「秘籍」,當時說不出,現在想來應該就在「閱讀」二字吧。

為何年齡越大越不會讀書?三大誤區在作怪

然而工作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來越不會讀書,越來越浮躁、讀不到心裡去,經常讀一半便因煩躁而終止,或者硬著頭皮讀下去,卻毫無所獲。

俗話說,蠶吃桑葉吐絲,蜂採花釀蜜,人吃飯長精神,如果食桑吐桑、採花釀花、吃飯不能消化,讀書再多又有何用?

以對讀書法大量研究和經驗聞名的日本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在其新作《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會讀書嗎?讀過的書你能記得多少呢?為了打破這種局面,結合作者的分析和自己的經歷,我思考了一段時間,發現大多數人、包括自己的閱讀正在陷入一些誤區:

誤區1:閱讀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盛行,在生活的任何場所,幾乎都可以碰見對著手機凝神閱讀的人,他們可能在讀一篇文章,也可能在讀一條微博,甚至是朋友圈的一條勵志消息……這不得不讓人擔憂,碎片化閱讀降低了閱讀的難度,同時也會帶來思想的碎片化,它正在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思維習慣,最可怕的,它正在使人們逐漸淪為信息的奴隸。

誤區2:讀書目的越來越功利化

功利化閱讀古已有之,宋真宗勸學詩中的名句「書中自有黃金屋」,就是以功名利祿為讀書的誘餌。

而現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考試去看教材,為了廚藝去讀菜譜、為了健康去讀養生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無可厚非,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讀一些思想深刻的景點著作,以提升自己的系統知識和思維廣度。

誤區3:讀書過程越來越焦慮

說到焦慮,這是我最近最深刻的體會,原來讀書的節奏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打破,心裡不斷催促著自己「快點、再快點」,雖然讀書速度上來了,但合上書,基本沒有什麼收穫,所謂「盡讀書不如無書」便是這個道理吧;另外,面對種類繁多的數目,海量的圖書作品,花樣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也逐漸增添了「讀書選擇的焦慮」。

如何與一本書進行深刻的交流?

讀書本來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任何時候徜徉其中都可以得到充實、慰藉與升華,那麼如何走出這一系列誤區?如何將讀書成為一次美好的閱讀經歷?作者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主要講述了以下四方面內容:

其一: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每個人興趣愛好不一樣,喜歡讀的書也不盡相同,但是相信書的海洋更為淵博,總有屬於你的那個貝殼。

我們可以通過電視廣告、書評報導、書中的推薦板塊或者朋友推薦而得知的書名,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製作成一份書單,這樣會比漫無目的在書店中找書更有樂趣,那些名不副實的廣告語,往往會與我們的期待背道而馳。

我最鍾情的方式是在所閱讀的書籍中,記錄作者推薦的書或者提到的人物傳記,前不久在閱讀齋藤孝的《學會學習》藝術中提到了尋找特洛伊遺址的謝里曼,我一向對歷史人物有濃厚的興趣,於是《謝里曼傳》便成為我的書單上必讀書目之一。

其二: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購書清單並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不斷更新,然後拿著這樣一份書單去書店,或者網上選購。

首先,找到清單里的書;其次,判斷要不要購買;最後,排除對現在的自己來說不需要、沒有必要讀的書,只選擇自己真正想讀、有必要讀的書購買。

這樣經過冷靜的思考,主觀的選擇圖書,才是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更能讓我們在讀書時獲得滿足感。

其三: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古語講溫故知新,是最質樸純真的道理。

作者在書中極力推崇做「讀書筆記」,也是我一直想做而未能付諸實踐的。

讀書筆記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作者奧野宣之寫讀書筆記的必備三要素: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除此之外,也可以加上以下兩個要素:

1.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2.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但是邊讀書邊做筆記,也十分影響閱讀效率,繼而會打消自己的閱讀積極性,那麼如何有效閱讀和做筆記?作者在書中介紹了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篩選程序」

  1. 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有價值的一角折起來;

  2. 重讀:讀完一遍之後,再將折角的頁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將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3. 標記:重讀折起兩角的幾頁,如果依然覺得很好,就在上面做記號,最後可以將這些內容做到讀書筆記中。

    使用這種發璞歸真的「筆記讀書法」,讓筆記成為讀書的標配,長此以往,書只會閱讀越薄,作者的思想精華也會全部打包輸入到自己的大腦。

其四: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古人曾用「百無一用是書生」來形容「讀死書,死讀書」的人。

有的人十年寒窗讀的書不能說不多,但為什麼會成為「書呆子」呢?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各種文化快餐讓我們狼吞虎咽,尤其是工作了之後更是沒有時間細細品嚼我們自己的文化食糧,怎麼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保持自己的步調,去有效讀書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讓讀書體驗更加充實的技巧

當讀書成為生活中的常態,便需要整理與收納的技巧。

為了讓讀書體驗更加愉快充實,讓自己更樂于堅持做讀書筆記,作者介紹了19個技巧,以下幾個是對我以及身邊朋友最後價值的幾個:

  1. 不依賴網絡,多用參考書

  2. 多讀百科全書

  3. 由淺入深吃透難懂圖書

  4. 把名著放枕邊

  5. 在家裡每個角落放滿書

  6. 有效利用有聲讀物

  7. 準備一支想珍藏的鋼筆

  8. 讀後感從摘抄開始

掌握這些讀書技巧,愛上做讀書筆記,相信我們不僅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也能達到「取其神」的效果,讓喜愛的每一本書中的新知,都能成為自己美麗而長遠的邂逅。

✤作者:聶耳朵,外企宣傳策劃,一個奮鬥中的寶媽,堅持讀書,寫作,在路上。

公眾號:聶耳朵(nie-ears)。

✤本文由聶耳朵授權在古浪讀書頭條號發布。

網媒轉載或紙媒發表,請預先取得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就是你讀那麼多書,仍然一無所獲的原因

最近在看,奧野宣之先生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說,如果你只是用眼睛看,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用。那麼如何讓讀過的書物盡其用呢?如何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呢?奧...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你要會讀書

文/言小海閱讀大概是世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識字,就可以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但閱讀同時也是世上最難的一件事,平心而論,我們還記得多少曾經讀過的書?書中又有多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力量?人們常說讀...

用一本筆記本,徹底消化一本書

「讀完一本書記不住」、「讀過的書用不上」是閱讀中最常見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有個特效工具——做筆記。日本作家奧野宣之是個筆記狂人,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他都做大量的筆記,用筆記進行自我管...

一本教你如何「吃書」的書

常聽人這樣調侃自己,我讀過最多的書就是教科書了。曾幾何時,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的身上,讀的書太少了,偶爾翻過幾本書,也基本處於看完就忘的狀態。最近讀了一本書,它開篇就連番轟出四個問題,令我無言以...

閱讀改變生活,筆記管理人生

讀書的人在死前能體驗1000種人生,而不讀書的人只能有一種。--喬治·馬丁 《冰與火之歌》沒有人想過一成不變的生活,想要體驗豐富的人生,從閱讀開始。如何有效閱讀,能讓我們體驗作者的人生呢?這裡不...

用讀書筆記開啟個性化的閱讀旅程

文/小曾是條魚我是一個性格認真的人,然而患了懶癌。看到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部書——超實用筆記法》,我首先想起的是我那好幾本認真開了個好頭,卻因為太一絲不苟而耗費心力,最後無疾而終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