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一本書的閱讀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任麗

讀書有兩個過程,一個是將厚的書讀薄,一個將薄的書讀厚,這個過程就是知識轉化的過程。

當一本書被你這樣玩轉時,你就已經獲得書中的精髓,並且成為你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現今讀書的人少了,讀紙質書的人更少,而讀書之人還常抱怨花錢買來的書看完沒啥收穫。

沒有收穫,也許你讀書的方法不對。

日本筆記讀書法創始人奧野宣之所著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就是教給我們了這樣一種方法。

你想想,你花費了金錢,又花了很多時間,貌似讀完了一本書,但讀完了大腦一片空白,一句名言沒記住,一個深刻的道理沒學會,一個方法都沒了解,那豈不是太浪費?

所以按照這本書的思路,我想讀完一本書,我不敢保證你有很多的收穫,但你一定會有收穫。

筆記讀書法看起來挺老土的,你說現在都網絡時代了,記錄個啥還需要動筆嗎?直接拍下來就是了,手機里有雲筆記、錘子便簽、印象筆記、記事本,哪一樣不可以去記錄啊,幹嘛還要去弄個筆記本這麼累贅,帶著麻煩。

但你仔細想想,你拍下來的內容你有重複看嗎?你想要尋找有用的東西時你能檢索的到嗎?這個直接用粘貼功能鍵操作的文字真正有多少被記住被你拿來用過?所以你看似是個有心人,把有用的東西都找了個地方儲存起來,而實際上也最後成為一堆電子垃圾。

奧野宣之在這本書中強調讀書的目的性從選書開始。

認真選擇每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後真摯的與每一本書對話,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這才可能能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吧。

腹中有書才是智慧,書架上的只是擺設而已。

1. 如何選書?

經常會有人問,能不能推薦幾本書看看啊?其實別人推薦的未必是你需要的,因為他不知道你的真正需要,不了解你的知識體系在哪個層次,所以有效讀書是做個有心人,建立自己的購書清單,培養自己的讀書趣味,這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每一步:建立自己的購書清單表格登記。

表格就是包括很簡單的三項內容:書名、作者、出版社。

這項內容可以放在筆記本的前幾頁或者最後一頁。

書中作者介紹用A4紙列印出來疊好,收納在筆記本里,這個主要防止太多書預留的空間不夠而準備。

第二步:獲得自己感興趣的書。

首先,通過豆瓣書評、微博讀書等書評人推薦,你可以發現推薦的理由,裡面的主要內容,這些是否對你有價值。

其次,通過書中的索引或者作者在作品中提及的書,這個尤其是對於學術研究的人來說非常管用。

我在學習心理學時,經常會看到這個理論最早是由誰在哪本書中提出來的,如果我想要再深入一點了解這個理論,我就會將這本書名和作者添加到購書書單里。

還有紙媒中,比如報紙上會有一些有關讀書的文章,《讀者》上有關節選的文章,提到的某本書,如果正好契合你當時的需要,也可以記錄下來。

還有朋友最近讀的書,你覺得有用,也可以記錄下來。

作個有心人,你會發覺到周圍大量的可讀之書的信息,有效的讀書首先就是去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哪些是幫助自己內在成長的,哪些是提高技能的,哪些是陶冶情操的,哪些是生活實用類的,不同的類型滿足了自己不同的需要,可以穿插閱讀,枯燥的內容可以用有趣的去調劑,因為我們不能總讀自己願意讀的書,比如考試類的書籍,你為了要拿到一個證書必須惡啃,那麼讀其他類型的書就成為了調料,閱讀的效率也會好很多。

第三步:根據購書清單再次篩選確定購買的書籍。

我一般一次性會購買3-5本書,一方面怕家裡堆積了太多的書有壓力,好像一堆的任務未完成的感覺,另一方面這幾本書可以交叉閱讀,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眾多的書單中,可以分批次購買,當下最想讀的,最需要的可以放在第一位,所以不建議一下購買很多書,因為跟從心的需要,最終會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2. 如何將一本書讀薄?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到的筆記讀書法,就是製作「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

我們在閱讀一本書時,將書中的重要觀點、優美的句子先在書中標註出來,我通常還會有個習慣,在書中直接做批註:提煉,將某個句子用一個詞語表達增加記憶;聯想,與我過往的經驗連接的部分寫下來,這些都是為作好讀書筆記作準備。

「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就是通過閱讀摘抄和寫評論方式將書中的精髓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的過程。

將之前做過標記的地方,值得摘抄的原文摘錄在筆記本上,前面標註「○」,然後緊跟其後將你的感想或者評論寫下來,並在前面標註「☆」。

摘抄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也會加深理解,寫評論可以促進思考,保存好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思考,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

亞瑟.叔本華在《論讀書》中寫道:「如果你覺得讀書就是為了模仿別人的想法,那麼這是思想上的懶惰。

請丟開書本自己思考。

」而這種筆記讀書法就是幫助我們搭上思想的便車,創造自己思想的舞台。

通過這種閱讀方法,我們將一本厚厚的書就變成了一本薄薄的讀書筆記,隨身攜帶,隨時都可以拿出來重讀,這是一個有效的吸收過程。

3. 如何將一本書讀厚?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輸出,當你具備了足夠儲存的思想的倉庫時,將過去的讀書體驗運用到今天的生活中,成為點亮生活智慧的明燈。

我在讀《蘇菲的故事》一書中,摘抄了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黃金中庸」的觀點,聯想到孔子所提的「中庸之道」,並將先哲們的思想與當下的生活相聯繫,在生活中注重節制、適度,包括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與物品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無不透露著這樣的人生智慧。

在讀到《溝通的藝術》這本書時,我記錄下了「理性情緒治療法」,這與我之前學心理學的認知療法是一回事。

這個方法告訴我們,影響你情緒情感的的並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你對於這個事件的態度。

比如,你經過一幢樓,一個打開的窗戶中有個人突然將一盆水潑到正好經過的你的身上,你一定會非常惱怒。

你會想,我今天怎麼這麼倒霉,潑水的人怎麼這麼可惡等等。

但當你得知對方是一精神病患者,你的惱怒是否消退了許多了?你是否還產生了一絲同情?這個情緒的變化都是基於同一件事實,被人潑水,但產生的情感體驗卻有天壤之別。

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經常在生活的衝突中使用來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你遇到被領導臭罵一通,你如何去解讀這個事件,就決定了你的情緒管理水平。

當我們將書中的道理整合,不斷在生活中實踐,你就將書讀的逐漸厚重起來。

當你與他人分享知識與經驗時,你獲得了讀者或者聽眾的反饋,你對某一個事物的理解又進了步。

或許,積累了幾本同一領域的讀書筆記之後,你也可以去出一本書了,你也就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專家。

說實在的,看了很多本日本人寫的書,我了解了日本人做事的匠人精神,每一樣的事情都可做到極致,做到條理清晰。

精進,從細微之處開始。

所以,不要找那麼多藉口,先去準備一個漂亮的筆記本開始你的新的閱讀體驗吧,那麼也不枉你堅持將我的這篇文章讀到了最後。


文章來源:有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會讀書,先要學會做筆記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從小就會讀書,就像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都是走馬觀花的略了一遍,你要問我都讀過什麼書,我甚至連作者和名字都記不起來,空讀了好多書,白白浪費了時間,因為沒有...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如何讓閱讀像炒菜一樣?

如何閱讀一本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也許有人會說讀書沒有會不會的,只有喜歡不喜歡讀罷了。那麼讀完一本書後,你能記住多少?哪些經典的語句讓你心動呢?你從書上學到了什麼?每當聽到別人說一年讀100本書,...

用讀書筆記開啟個性化的閱讀旅程

文/小曾是條魚我是一個性格認真的人,然而患了懶癌。看到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部書——超實用筆記法》,我首先想起的是我那好幾本認真開了個好頭,卻因為太一絲不苟而耗費心力,最後無疾而終的筆記本。...

用一本筆記本,徹底消化一本書

「讀完一本書記不住」、「讀過的書用不上」是閱讀中最常見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有個特效工具——做筆記。日本作家奧野宣之是個筆記狂人,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他都做大量的筆記,用筆記進行自我管...

看過的書記不住?試試用一元筆記讀書法

我們小時候剛開始學寫作文,都會用最好看的本子來摘抄課外書中的好詞好句。因為老師說,摘抄詞句段落的辦法,有助於積累詞彙量。詞彙量積累多了,寫作文的時候才會生動形象。大點的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看書...

學會做讀書筆記,深度開發所學知識

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通過做讀書筆記,實現了極有價值的輸出。馬克思為寫《資本論》,閱讀了超過1500種書,並寫下札記。寫出《朱元璋傳》的歷史學家吳晗,研究明...

錯而不知,這才是閱讀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無論在手機里保存多少本書,書里的內容都不會被保存在腦子裡。這些內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變成你無形的財富。與此相反,儘管抄完全書也不一定能記住全部內容,但某個詞、某段文章、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你要會讀書

文/言小海閱讀大概是世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識字,就可以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但閱讀同時也是世上最難的一件事,平心而論,我們還記得多少曾經讀過的書?書中又有多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力量?人們常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