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
「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肅監製、呂蒙參演,此時陸遜還在跑龍套。
「荊州之戰」,就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關羽「大意失荊州」。
此時,周瑜、魯肅已經去逝,呂蒙成為孫吳第三代統帥。
呂蒙趁關羽和曹魏相拒於襄、樊,白衣渡江,奪得荊州大片領土。
從此,劉備喪失荊州領土,後來的三國格局基本形成。
此戰,陸遜被呂蒙慧眼識珠,直接從替補演員提拔到一線。
陸遜,原名陸議,字伯言,江東大族子弟。
後來娶了小霸王孫策的女兒,是孫權的侄女婿。
前期主要在東吳後方治理地方及平定山越。
東吳的前三代統帥都命不長,周瑜36歲,魯肅46歲,呂蒙42歲,只有陸遜的命最長,63歲。
周瑜打敗了曹操,魯肅定了平分天下之策,呂蒙擊敗了關羽,而陸遜更是撐起了整個江東。
陸遜的登場就是呂蒙的推薦,呂蒙也是靠名不見經傳的陸遜蒙蔽了關羽,然後奪得了整個荊州。
從此東吳的版圖基本確立。
陸遜一生主要有兩件偉業。
一,讓孫權稱王的「猇亭之戰」
關於猇亭之戰的起因,有人說是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但我看,並不是這樣。
劉備戰略部署並不是後來諸葛亮的出漢中,定關中,下三輔。
而是直接從荊州北上宛﹑洛,直搗曹魏心臟。
劉備和諸葛亮一直都存在戰略分歧的,劉備是實戰經驗型,而諸葛亮是理論謀略型。
劉備發動對吳戰爭帶了七萬人馬,而陸遜手裡有五萬人馬。
陸遜根據地勢,主動讓出七百里給劉備,採取戰略守勢。
其實這是陸遜在試探劉備,尋找他的破綻。
果然,在自己人都不理解的情況下,陸遜找到了一舉擊潰劉備的方法。
又是一把火,把劉備辛苦積攢的全部家底燒光。
蜀國從此再無力和曹魏抗衡。
此戰以後,孫權放心大膽的在江東稱吳王。
此戰也奠定了陸遜在東吳毫無疑問的統帥地位。
二,讓孫權稱帝的「石亭之戰」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就是馬謖失街亭那次,這是蜀國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
東吳為了配合蜀國的行動,也在江淮一線發起了進攻。
戰略守勢的東吳又用了詐降計,使曹魏大將曹休上當,率領十萬大軍鑽進了陸遜設計的圈套。
關於曹休的中計,其實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曹休急於立功。
當時曹真在西北擊退了蜀漢,司馬懿在上庸收降了孟達,只有曹休沒有搶鏡的表現。
於是,當曹休在進軍途中明知東吳周魴是假投降後,還是毅然進軍。
陸遜是打防守戰的高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採用包抄的方式將曹休包了餃子。
曹休不但沒立功,反而損失大量人馬﹑輜重,曹休因此羞愧而死。
從此,凡是陸遜防守的區域,曹魏基本沒討到過什麼好處,後來他的兒子陸抗也繼承了這點。
此戰後,孫權信心十足,在東吳稱帝,吳國正式建立。
陸遜無疑是吳國的重要基石,除了作戰,他還是出色的政治家和文人。
他提出了很多具有遠見的政治主張,同時對治國和育人很有自己的方法,也成績斐然。
但孫權晚年開始昏聵,陸遜的正確的見解得不到重用,反而觸犯了孫權的權威。
陸遜在悲憤中去世,東吳的四代名帥就此謝幕。
還好孫權啟用了陸遜的兒子陸抗,正是這個陸抗支撐起了吳國的後期。
陸遜作戰有個特點,喜歡防守,然後觀察試探對方,尋找破綻,最後一招制敵。
縱觀他指揮的兩場大戰,其規模和歷史影響,當之無愧——三國防守反擊之王!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已出《十大皇帝》、《十大武將》系列,歡迎點擊閱讀;
或關注微信公眾號:shushanbixia,為您奉上更多精彩內容!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統帥排名,諸葛亮排第三,關羽竟沒入選?
三國紛爭,能人眾多,這個時候總有強者脫穎而出,成為一代統帥,統領大眾,大殺四方。最後,在不斷的廝殺過程之中,成為一代諸侯。當然,有的統帥僅僅只是統帥,而無法達到諸侯的地步,這是根據當時政治因素...
盤點東吳4大都督,周瑜呂蒙不足為奇,唯獨魯肅讓人刮目相看!
在《三國演義》後期曹操、孫權、劉備這三大勢力中,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事情。東吳統帥跟蜀漢和曹魏的統帥相比較,他們完全不一樣。曹操和劉備一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個是打著漢室復興的旗號,所以他們兩個...
東吳四大都督誰最高明? 我選周瑜,你選誰?
東吳將領俱是「英雄出少年」型的,比如周瑜,孫策,陸遜均是一二十歲便撐起東吳的大旗。更有甚者,孫權六歲孩子隻身赴劉表陣營,要回孫堅屍體,這等英雄行為,實在可歌可泣,有王者風範。不過,今天小編為大家...
陸遜抓關羽、敗劉備、魏國,可是為何孫權卻要逼死陸遜,理由簡單
陸遜,三國時期的最為出名的帥才之一,吳國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能多存在幾十年,不然早在劉備攻打吳國時就被滅掉了。在吳國的歷史上曾經有兩個人在吳國出現生死存亡的時候,而拯救吳國的人,一個是周瑜,另一...
看了100遍三國,才知道竟然藏著一個大梟雄,統治江南50年
三國鼎立時期,群雄爭霸,人才輩出,三國中對於人物的描述刻畫的都非常形象。猛然看三國,好像對於諸葛亮、曹操、劉備等的描寫過於頻繁,雖然三國爭霸,是劉備、曹操和孫權,但是東吳這段的描寫,對於魯肅、周...
武廟七十二名將,魏國兩人,蜀國三人,吳國四人,你能猜中幾人?
自古名將以配享武廟為榮,進入武廟既是人們對其能力的肯定,也表達了對他們的喜愛。漢末三國時代戰事頻繁,名將輩出,大放異彩,有九位傑出人才進入武廟,分別是魏國的張遼、鄧艾,蜀國諸葛亮、關羽、張飛,吳...
孫權手下四大都督,保東吳百年江山,卻因小說之故,一直被「黑」
每每看到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都為那段風雲際會的三國史感嘆不已,真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雲集的時代;但是書中以劉備的蜀漢作為正派、曹操的曹魏作為反派,孫權的東吳似乎只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
東吳四大都督排座次,應該沒人有意見
縱觀三國時期吳國歷史,有四位大都督最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火燒赤壁的周瑜,締結孫劉聯盟的魯肅,奪取荊州的呂蒙,大敗劉備的陸遜。那麼他們四位究竟誰的能力最強,誰對東吳的功績最大呢?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為什麼蜀漢東吳綁一起沒打過曹魏,罪魁禍首是陸遜!
三國時代魏蜀吳,蜀國和吳國聯合對付曹魏,結果打了幾十年,最後還是讓魏(以及繼承魏的晉)給滅了。從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算起到東吳滅亡,也就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80年,期間半個多世紀,除了關羽北伐造...
傳說中的江東四英傑,都是什麼樣的人,給孫權帶來了什麼影響?
可能是由於《三國演義》的緣故,說到三國,更多人關注的是曹魏與蜀漢,而雄踞江東孫吳,總是容易被忽略掉。但只要說到東吳,就不能不提傳說中的江東四英傑。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一說的周瑜,老好人形象的魯...
東吳四大都督,才華橫溢,戰功赫赫,卻不得善終
在三國歷史之中,或許最為耀眼是蜀漢的五虎上將,其次,才是曹魏的八虎騎,五子良將。而東吳的四大都督卻很少被人津津樂道。歷史上,東吳的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個個才華橫溢,戰功赫赫...
坐斷東南戰未休,江東謀士究竟誰最厲害?(孫權篇)
自古以來,江東子弟多才俊,而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無論是孫策帶來的淮泗將領,還是孫權後來挖掘的本地俊才,無疑都為東吳的強盛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其中,最為出名的肯定是江東的大都督們,但他們又不是純...
誰說三國東吳沒有大將?這七位名將,足以讓吳國鼎立於天下!
一提到三國的名將,不是什麼蜀國的五虎上將就魏國的五子良將。那麼三國的另一國東吳呢?難道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名將嗎?非也,吳國能成為三足鼎立的其中一環,怎麼可能少得了能征善戰的大將呢?只不過可能吳國的...
三國十大頂級統帥前期看曹操周瑜,中期陸遜諸葛亮,後期鄧艾陸抗
三國十大頂級統帥,總體來看主要有曹操、周瑜、孫策、諸葛亮、司馬懿、呂蒙、陸遜、鄧艾、姜維、陸抗十位,排名不分先後。其中若論對時局的影響力而言,大概有六位有著全局性的影響,是對三國大局的形成、發展...
《虎嘯龍吟》中的這個配角,三國里是絲毫不遜於司馬懿的文武全才
最近大火的《虎嘯龍吟》又一次讓大家熟知的三國這一段歷史成為大家談論的話題,整部劇可以說是冢虎司馬懿的個人成長成功史,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司馬懿文能安邦治天下,武能上馬御外敵。《虎嘯龍吟》中還有一...
沒有重大戰功的魯肅,是靠什麼位列四大都督的?
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中,周瑜燒赤壁,呂蒙取荊州,陸遜敗劉備,卻獨獨魯肅沒戰績。這個奇特現象,恰應了一句《孫子兵法》里的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放在魯肅身上,這也足以評價他一生的卓越才華。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正史上,三國將相單獨成傳的,除了諸葛亮,就是他
在三國歷史上,有一位相當厲害的軍事家,他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出將入相」型的高手,而且和諸葛亮一樣,手握軍政大權,左右國之命脈。在陳壽所著《三國志》中,魏蜀吳三國的文臣武將,幾乎都是一幫人合傳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