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2017/07/10

羅貫中 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後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

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將其作為主題歌歌詞。

劉 關 張 桃園三結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

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曹操(字 孟德)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

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醜化等等,這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

《三國演義》一方面反映了較為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故事遠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作者通過真實動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訴了統治者的暴虐和醜惡。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謂「十八路」諸候聯軍征討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號,乾的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勾當,各懷心腹事,都企圖稱王稱霸。

《三國演義》以漢室宗親劉備和宗族起兵的曹操作為兩條主線的展開了中前期的故事,而中後期以大漢丞相諸葛亮率領漢軍北伐,與魏國重臣司馬懿的鬥智鬥勇為主線。

呂布

漢室傾頹·討伐董卓

東漢末年,宦官當權,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兄弟發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喪膽。

為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

榜文前,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萍水相逢。

三人都有為國效力之心,而且志趣相投,於是桃園結為異姓兄弟,投靠劉焉。

從軍後劉、關、張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一敗黃巾於涿郡,二敗黃巾於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但董卓見劉備是白身,並不答謝。

張飛大怒,要斬董卓,被劉備勸住。

劉關張與朱儁、孫堅進攻黃巾,大勝。

朱儁、孫堅皆受封賞,只有劉備被冷落。

很久之後,劉備才被封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

到任四月,督郵來縣巡視,藉機索要賄賂。

因劉備不從而欲存心陷害,張飛得知後怒鞭督郵,三人被迫棄去職位,投了劉恢。

不久參加平定魚陽之戰,劉備因立功被任平原令,開始擁有一支人馬。

董卓

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少帝繼位,為外戚大將軍何進所制。

十常侍誘殺何進,袁紹等領兵誅殺宦官,西涼刺史董卓趁機進兵京師、驅逐袁紹、滅丁原收呂布、廢少帝立獻帝,專權朝野,並毒死劉辯。

司徒王允借壽誕之引,召集滿朝公卿商議,曹操自告奮勇前往行刺,為董卓發覺,危急中獻上自王允處借來的七星寶刀而脫身。

曹操逃至中牟縣為當時縣令陳宮所獲。

陳宮義釋曹操,並棄官隨之離去。

途經曹操之親戚呂伯奢家時,因誤會而殺害呂伯奢一家,並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之語。

陳宮憤怒,獨自離開。

曹操只身前往陳留,散盡家資招驀兵馬,親友皆來相投,亦有了一支人馬。

曹操更寫信給袁紹,並會齊中原豪傑。

曹操、袁術等十八路諸侯與呂布對峙於汜水關,董卓派出華雄斬去十八鎮諸侯多位上將,關羽自告奮勇卻因自身的地位而被眾諸侯所叱,唯曹操賞識人才,斟熱酒令出戰。

酒尚溫,關羽已斬華雄而歸。

隨後,呂布騎赤兔馬親出虎牢關,袁紹亦派八路諸侯迎敵。

眾諸侯難敵呂布之勇,危難時候張飛救下公孫瓚而與呂布交手。

因呂布奇勇,關羽、劉備先後出戰,三人合力殺敗呂布,呂布敗退虎牢關。

八路諸侯乘勝出擊大獲全勝,曹操暗中犒賞劉、關、張。

劉關張三英戰呂布

董卓見呂布戰敗,盟軍勢大,燒洛陽,逼獻帝遷都長安。

盟軍入洛陽,各起異心。

孫堅在宮井中得到傳國玉璽,率軍返回江東。

遇劉表阻攔,遂結怨。

曹操與袁紹發生摩擦,去了揚州。

盟軍瓦解。

接著軍閥又開始火併。

袁紹攻公孫瓚,被趙雲所救。

趙雲本是袁紹部將,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於是棄袁紹而投了公孫瓚,但不受重用。

在江東,孫堅攻荊州,被劉表軍士用亂箭射死。

司徒王允在長安設下連環計,讓董卓和呂布為爭奪歌妓貂蟬而發生衝突,結果董卓被殺。

董卓部將郭汜等反撲,殺害王允全家。

貂蟬

群雄逐鹿·呂布覆滅:

董卓死後,中原大亂,軍閥混戰之中,青州黃巾又起,曹操前往討伐,編制青州兵,勢力再次擴大。

因曹操父曹嵩死於徐州,為報父仇,曹操藉機征討徐州,並下令屠城。

徐州太守陶謙向北海孔融求救,孔融在平原找到劉備。

劉備去公孫瓚處借了兵馬,前往徐州助陣。

另一方面,董卓舊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攻下長安,趕走呂布,逼死王允,再次挾天子。

隨後,馬騰、韓遂聯軍勤王,馬騰之子馬超作戰英勇,屢挫李郭軍。

但因為糧草供應困難,最終兵敗退回涼州。

在曹操報仇的同時,呂布、張邈採納陳宮之言,襲了兗州,曹操被迫回戰呂布。

濮陽城中一戰,曹操險些喪命。

而劉備處,陶謙三讓徐州,使曹操費力征討不得的徐州為劉備唾手而得。

稱雄北方的曹操:

長安處李傕、郭汜發生內訌,曹操入洛陽救駕,藉機將獻帝劫至許昌,開始 「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獨攬。

與此同時,江東孫策利用亡父孫堅留下的傳國玉璽,向袁術借了兵馬,逐漸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奠立了日後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吳國基業。

袁術得了玉璽,即刻稱帝。

呂布兵敗投了劉備,卻趁劉備征伐袁術之機奪了徐州。

劉備暫居小沛。

在劉備與袁術兩家求助之際,呂布轅門射戟救了劉備。

不久劉備又為呂布所迫,投了曹操。

曹操先後三次征伐張繡而未果,張繡自行投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討伐呂布,苦戰日久未果。

而呂布卻因內患陳登,且惑於妻妾之言,終為曹操所擒。

白門樓上,劉備以丁原、董卓的緣由將呂布致死。

曹操也怒斬高順,淚別陳宮,義降張遼。

呂布既定,曹操勢力進一步擴大。

三英戰呂布

內閣密詔·千里獨行:

朝廷上,曹操作威作福,許田打圍之時對獻帝無禮招致忠臣憤怒。

皇帝密召國舅董承入宮,授以衣帶詔,教圖曹操。

西涼馬騰與劉備最終亦參與此謀。

劉備參與後為避曹操嫌疑,在園中種菜卻為曹操叫去賞梅。

曹操煮酒論英雄令劉備吃驚,以畏雷之說巧妙掩飾。

不久劉備即借剿滅袁術之機脫身,袁術與劉備交戰,大敗。

於是袁術前往投降袁紹,於路中被劫,最終渴死。

其部將割其首並玉璽一同交與曹操。

皇宮內,衣帶詔事發,董承等皆遇害。

曹操派兵征討劉備,劉備大敗而與張飛失散,投了袁紹。

關羽被困下邳,曹操愛其才,遣張遼說降,為保劉備家眷,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而降。

在曹操處,關羽受到厚待,得了呂布所騎赤兔馬。

在劉備建議下,袁紹起兵與曹操交戰於白馬,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了曹操白馬之圍。

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關羽離開許都,前往河北。

臨行時掛印封金,令曹操既憾又贊。

關羽一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幾經周折,最終於張飛、劉備聚於古城。

又因公孫瓚兵敗自焚,趙雲獨自一人云游四海與劉備相遇,自此終身為劉備愛將,情義比桃園。

官渡之戰·大破袁紹:

建安四年(199年),江東孫策為部下家客所害,身受重傷,更因受于吉之氣而身亡。

孫權坐領江東,承父兄基業,與曹操修好。

曹操赤腳迎許攸

袁紹得知後起大軍七十萬伐曹操,曹操起七萬兵相迎,戰於官渡(此時為建安五年,200年)。

曹操幾經挫折卻始終堅持。

袁紹謀士許攸進言而不為所用,因而來投曹操,並獻火燒烏巢之計。

一夜大火,袁紹勢力大衰。

倉亭處曹操再破袁紹,最終袁紹吐血而亡。

劉備趁火打劫,自汝南起兵攻曹,卻為曹操打敗,投了荊州劉表,駐守新野。

大小數戰,曹操終攻克冀州,然而郭嘉病故。

郭嘉臨終時獻密計,使曹操短期平定了遼東,統治北方。

三顧茅廬·荊襄之變:

建安十二年(207年),荊州處,因劉表次子娘舅蔡瑁與劉備爭權,而兩番設計陷害劉備。

劉備躍馬檀溪,大難不死,行至襄陽境內水鏡莊上,得水鏡先生司馬徽點拔,聞臥龍、鳳雛之說。

次日路遇毛遂自薦的徐庶,即劉備軍中的第一位軍師。

曹軍進犯,徐庶大敗曹軍,展露的大才為劉備大開眼界。

曹操以徐庶之母為要挾將徐庶逼進許都,徐庶臨行時,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即臥龍先生,並許下了終生不為曹操獻計之誓。

自建安十二年秋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劉備來到襄陽隆中三顧茅廬,尋訪諸葛亮。

諸葛亮大為感動,在臥龍崗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道破天時、地利、人和之玄機,最終出山輔佐劉備,成為一代賢相。

兩次火攻荊州的博望坡和新野城,諸葛亮大破曹軍。

劉表病逝,蔡瑁暗裡擁立幼子劉琮,並將荊襄九郡獻了曹操。

曹操83萬大軍下追趕劉備。

劉備被迫攜民渡江,飽經挫折屈辱。

趙云為救幼主劉禪,屢次單騎闖入曹操軍營,闖下一世英明。

同時張飛大喝長坂橋,又使曹營許多將士從此聞風喪膽。

在關羽、諸葛亮與劉表長子劉琦的接引下,劉備入了江夏。

孔明

赤壁之戰·三分天下:

曹操書信至江東,威脅孫權投降,共擒劉備。

孫權派魯肅過江探虛實。

諸葛亮藉機入東吳,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終於使得孫權決計破曹操。

在柴桑,周瑜起五萬兵,與曹操83萬大軍隔江對峙。

水上交戰,曹軍失利,蔣干去東吳軍營勸降周瑜,卻中周瑜反間計,誤盜周瑜偽造的書信而使曹操誤殺蔡瑁、張允——曹營中僅有的兩名深懂水戰之將。

在東吳軍營,周瑜深恨諸葛亮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使諸葛瑾勸降諸葛亮未果,即起心害之。

兩番鬥智,均為諸葛亮勝出。

第二次的「草船借箭」,更是使周瑜自嘆不如。

周瑜與諸葛亮不謀而合,定下火攻之策。

為火燒曹軍戰船,老將黃蓋行苦肉計,慘被棒瘡;闞澤去曹營獻詐降書,又遭到曹操恐嚇。

蔣干再次過江,周瑜安排江東隱居的鳳雛先生龐統隨之回曹營,巧授連環計,教曹操將戰船全部連接。

諸葛亮藉機去七星壇祭風,實則逃離東吳,回到江夏,智算華容。

三江口處,黃蓋前往詐降。

是夜東南風大起,曹操水寨一片火海,一夜之間,曹操83萬大軍所剩無幾。

逃命過程中又遭到趙雲、張飛與關羽三次堵截。

最終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使得曹操逃至南郡。

敗陣的曹操,對郭嘉懷念不已。

周瑜(字公瑾)

三氣周瑜·大戰馬超:

周瑜乘勢到南郡,與曹仁交戰,中曹操之計而重傷。

諸葛亮坐收漁利,奪下南郡。

不久又陸續攻占荊襄諸郡。

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

周瑜又定下美人計,誘劉備過江,與孫權之妹孫尚香成親,以此為餌扣押劉備。

趙雲受諸葛亮密技,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計謀。

次年劉備逃回荊州,周瑜追至,中諸葛亮之計,更為荊州士兵取笑,箭創復發。

回柴桑後定下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再次為諸葛亮識破。

回柴桑後性命垂危,高嘆「既生瑜,何生亮」而亡。

諸葛亮又去弔孝,打破兩方之間的尷尬,並為劉備尋得副軍師龐統。

西涼太守馬騰為曹操誘入長安而遭害,其子馬超聯合韓遂率軍反出西涼,大破鍾繇,攻陷長安,又於潼關大敗曹洪、徐晃。

迫使曹操親自領兵前來討伐。

馬超與曹操在潼關、渭南之地展開六次大戰。

一戰連敗曹營諸多猛將,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繞樹逃命,二戰讓曹操奪船避箭,幾次都幾乎喪命,但在丁斐、曹洪、許褚的拚死相救下死裡逃生。

之後曹操又聽取了婁圭建議,潑水築造冰城,渡過了渭水。

馬超與冰城前,與曹軍第一猛將虎侯許褚。

兩人連斗二百三十回合,斗得許褚裸衣棄刀,曹操不得已,派夏侯淵、曹洪夾攻馬超,許褚中箭負傷無力再戰。

最後賈詡為曹操定離間之計,離間西涼軍內部,馬超砍斷韓遂之手,西涼軍自相殘殺,曹操乘機大舉攻伐,得以大破馬超。

周瑜(字 公瑾)

劉備入川·魏吳會戰:

益州劉璋處,別駕張松密畫西川圖本欲獻曹操,卻為曹操不喜,而終被逐出。

回川時受劉備盛情款待,感動不已,終為劉備獻上取西川之說。

張松回川之後,劉璋又納其謀,接劉備入川抵擋漢中張魯。

劉備入川後與劉璋反目成仇,交戰之中,孫尚香被孫權派人騙回江東,而副軍師龐統也死於落鳳坡。

諸葛亮與張飛兩路軍入川,將荊州交於關羽,並囑之「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張飛從小路出發,義釋老將嚴顏,一路順利入川與劉備會合。

諸葛亮到達後,定計擒獲川中大將張任。

此時西涼馬超割據涼州失敗後,投於張魯帳下,因唇亡齒寒之說,張魯派馬超、馬岱解西川之圍。

葭萌關以逸待勞的張飛,三次大戰馬超未分勝敗,諸葛亮定計,李恢說降了馬超。

西川終為劉備攻占。

關羽單刀赴會

在江東,孫權令諸葛瑾入川討荊州未果,魯肅為孫權所迫,設鴻門宴邀關羽過江,欲逼還荊州。

關羽單刀赴會,以其非凡的膽識,挫敗了這一謀劃。

在許昌,曹操誅殺密謀害己的伏皇后等人,又平定了漢中。

為報赤壁之仇,曹操兩次起兵與孫權交戰,合肥會戰,雙方互有勝敗。

最後孫權作書勸退曹操,曹操也知江東一時不可得,兩方罷兵。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進位魏王,採納賈詡之言,立長子曹丕為王世子。

不久因故與奇人左慈相遇。

左慈用奇門之術捉弄曹操,終使曹操患病。

曹操召來平原管輅卜周易,管輅巧妙為曹操作了解答。

五位漢臣欲圖曹操亦未能成功,最終慘死。

巧取漢中·痛失荊州:

張飛起兵攻瓦口關,大戰張郃,最終勝利。

諸葛亮又智激黃忠,使其兩番建立奇功。

定軍山一役,黃忠斬了曹操愛將夏侯淵。

曹操起兵報仇,大軍聞趙雲之聲而喪膽。

進兵過程中曹操藉故殺害了一向與自己有隙的楊修。

諸葛亮幾番設計,使曹操兵退斜谷,至此東川亦為劉備所得。

劉備據兩川之地,自立為漢中王。

曹操與東吳密謀圖荊州,關羽未遵諸葛亮「東和孫權」之說,以致東吳與曹操聯合。

于禁、龐德與關羽交戰,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取得一生最後的業績。

因中曹仁暗箭,右臂中毒,神醫華佗趕到為關羽刮骨療毒。

黃忠斬夏侯淵:

然而正當關羽帶傷與徐晃交戰的同時,東吳陸遜巧妙利用關羽驕傲自滿、剛愎自用的心理,定下了取荊州之計。

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

痛失荊州的關羽被迫敗走麥城,終為呂蒙部下所害。

在玉泉山,關羽靈魂顯聖,為神僧普凈點化而頓悟,飄然離去。

不久呂蒙被關羽附體而亡(此時為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

孫權將關羽首級獻於曹操,曹操為關羽嚇倒,自此便寢食不安。

為建新宮,曹操持劍去砍洛陽城內一神樹,樹幹噴出血來,病情加重,危在旦夕。

曹操令人找來神醫華佗,卻疑之有害己之意而將其拷打至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

曹丕篡漢·夷陵之戰:

曹丕當權後,折服了前來爭王位的曹彰。

又欲害曹植,逼其作詩。

曹植七步成詩感動曹丕。

劉備義子劉封因不曾發兵救關羽,藉故為劉備處死。

曹丕承父之業,威望日高,帳下文官逼迫獻帝讓出帝位,自此東漢滅亡,魏國建立。

劉備得此消息,於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成都繼承大統,即大漢昭烈皇帝,封諸葛亮為丞相。

即位後的劉備,即下令起傾國之兵伐吳,為關羽報仇。

張飛思念關羽,酒後使性鞭打士卒,因而被范疆、張達所殺。

事後二人將張飛首級送往東吳投降。

孫權無奈,作書降魏受了九錫。

曹丕欲坐觀其變,並未發兵。

漢吳交兵,孫權失利,折去許多大將,而漢軍黃忠也中箭受傷,不治而亡。

吳將潘璋持關羽的青龍寶刀遇關公顯聖,為關羽之子關興所殺。

劉備託孤:

劉備攻至猇亭時,仇人盡已誅卻,欲就此機滅吳。

孫權啟用儒將陸遜,並賜寶劍先斬後奏。

因劉備不懂兵法,紮營之時犯兵家大忌,陸遜縱火燒連營七百里,漢軍大敗,劉備逃命過程中為趙雲所救。

陸遜追劉備,誤入諸葛亮所布石陣(八陣圖),為黃承彥所救,因而深服諸葛亮之才。

曹丕趁火打劫,乘機征吳,陸遜早有防備。

大將徐盛用火攻破了魏軍。

魏國名將張遼在此役中身亡。

漢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臨終時託孤於諸葛亮,並囑之不可重用馬謖。

劉備死後,諸葛亮立劉禪為帝,因感劉備知遇之恩,全力輔佐幼主。

魏國曹丕得知,有伐漢之意,司馬懿獻五路下西川之策,諸葛亮坐鎮成都,安居平五路,又派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修好。

此後漢吳再未交兵。

七擒孟獲·六出祁山:

漢建興三年(225年),南蠻王孟獲造反,諸葛亮親率五十萬大軍,採用馬謖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之策深入雲南。

擒了孟獲後因其不服而釋放,此後漢軍渡過瀘水,多次與孟獲交戰,克服重重困難,直抵烏戈國,先後對孟獲七擒七縱。

最終孟獲感恩,誓不再反,南方之亂平息。

此時魏主曹丕已經病逝,曹叡繼位,重用深有謀略的司馬懿。

諸葛亮用馬謖之謀,設離間計使曹睿削了司馬懿兵權。

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為繼承劉備遺志,上《出師表》請求伐魏。

魏駙馬夏侯楙為主將出戰,屢為漢軍所敗。

五虎上將僅存的老將趙雲更建奇功,力斬韓家父子五將。

後諸葛亮定計收取西三郡,又收降了魏將姜維,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徒。

曹睿聯合羌王徹里吉共同進兵,諸葛亮乘雪大破羌兵。

魏將孟達欲同諸葛亮裡應外合獻城,此時司馬懿復職,直抵新城。

孟達事敗,死於城下。

與魏軍交戰,街亭成為關健。

馬謖自告奮勇立軍令狀,去守街亭,卻因不能活用兵法,更兼盲目自大,痛失街亭。

司馬懿兵至西 城,諸葛亮定空城計暫退魏軍,隨後大軍撤回漢中,第一次伐魏宣告失敗。

為正軍令,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不久老將趙雲病故。

[1]

諸葛亮巧施空城計:

此後,直至漢建興十一年(233年),諸葛亮又四次伐魏(並先後作有《出師表》和《後出師表》),然而國力衰微,君主無能,且後方用人不當,每一次都是以偌大的遺憾宣告失敗。

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初戰即敗。

接著用奇計困司馬懿於上方谷,慾火燒司馬懿,不料天降大雨,其計不成。

此後越發病重,祈福時被無心魏延撲滅七星主燈而失敗,將後事囑託完畢,病逝於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仍遺計用木雕嚇退了司馬懿,又使馬岱斬了造反作亂的大將魏延。

在此期間,東吳孫權也因老善終。

司馬專政·九伐中原:

魏曹睿後期,政治開始衰落。

曹睿下令拆承露盤更是天人共怒。

遼東公孫淵起兵造反,司馬懿出兵剿滅。

曹睿病危,將曹芳託付於司馬懿而病逝。

曹睿死後,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奪了曹爽的兵權。

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獨攬朝政,魏國名存實亡,大權盡歸司馬氏之手。

後高貴鄉公曹髦在位,司馬師病故。

曹髦因對司馬昭由懼到恨,驅車率眾臣與司馬昭決鬥,反被司馬昭殺死。

漢將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出兵伐魏,與魏將鄧艾對戰。

前後九次,交戰中雙方互有勝敗,姜維亦曾經將司馬昭困於鐵籠山,因山泉突涌而未能困死。

然而最終姜維沒有取得任何顯著成果。

朝廷里,諸葛亮死後,漢帝劉禪更加接近宦官,不理朝政,國勢日趨衰危。

此間吳帝孫權病逝,其後的孫亮、孫休為孫峻、孫綝所控制,吳宮內多次發生干戈。

孫休竟險些喪於孫~之手,幸得老將丁奉相救。

丁奉死後,東吳更加衰敗。

偷渡陰平·三分歸一:

漢將姜維第九次伐中原期間,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分兵入蜀。

鍾會終奪取漢中,在定軍山遇諸葛亮顯聖,囑其不可妄殺生靈。

鄧艾與生命作賭,偷渡陰平小路,最後成功。

在那裡發現了諸葛亮生前題字,由衷地讚嘆諸葛亮之才,感慨因不能相遇而遺憾。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與孫諸葛尚死守綿竹,最終殉國。

劉禪第五子劉諶自刎於先帝廟。

劉禪投降,於炎興元年(公元263年)漢國滅亡。

姜維為了力挽狂瀾,假意投降鍾會,兩人合謀除掉了鄧艾。

然而舉事之時,由於機謀泄露,鍾會死於殿上,姜維亦自盡身亡。

一番巧計,成為虛話。

隨後不久,司馬昭病逝,司馬炎廢曹奐而自稱為帝,國號大晉。

晉泰始元年(265年)魏國滅亡。

司馬炎派羊祜征吳,而羊祜與陸抗兩軍對峙,卻成了知音。

羊祜病危時向司馬炎薦杜預,陸抗死後,杜預率兵伐吳,最終吳主孫皓投降,三分天下,合歸一統。

五虎上將

關羽(關雲長)

張飛(張翼德)

趙雲(趙子龍)

馬超

黃忠

電視劇《三國演義》重塑經典

央視《三國演義》除卻它的製作亮點和故事亮點,演員亮點之外。

還有兩大亮點難以逾越。

這些成就了這部歷時二十多年仍不可磨滅和洋溢著無可企及光芒的超級經典!

第一,古韻十足的人物對話

但凡看過央視《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這部劇幾乎有90%都是按原著拍攝的,高度還原的水準至今沒有任何一部以三國或者名著為題材的電視劇可以媲美央視三國。

那麼,以半文言文為文字風格的《三國演義》,它的電視劇的語言自然也得以半文言文展現在觀眾面前。

顯然,這一點央視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而且難為可貴的是,編劇們在劇情方面還根據語境適當的做了變化,使之越發通俗易懂。

還有在一些必要的地方加入了自己的語言,這不僅貼合原著劇情風格的發展,而且也極大的豐富了人物台詞和提高了該劇的欣賞性。

我想但凡一個喜愛這部作品的人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無不為裡面圓潤飽滿,緩急有序,頓挫抑揚的語調和古韻而觸動,無不被裡面連貫簡約,優雅含蓄,寓意深遠的詞句給感染。

還有那著名的漢樂府,朗朗上口,含思蘊藉。

每每看之,或猶如身處其境,呼呵能聞。

每每聽之,猶如與古人通神,恍如在前。

我們驚訝「原來古人是這麼講話的」,「原來古人說話這麼簡潔含蓄」,「原來古人講話這麼彬彬有禮」……我們感動,我們驚嘆,我們欣賞,我們學習。

總之,看央視《三國演義》的人物對話是一種聲樂饕餮。

激動之餘,我們也耳濡目染,習慣性的也說上那麼幾句,模仿下古人的風韻。

似乎別有風味!

第二,裡面的禮儀姿態

表現的猶如古人重生

在電視劇泛濫的當今世代,古裝劇一直是中國影視劇界的經久不衰的演繹題材,也是中國影視劇在世界影壇搏得一席之位的王牌保障。

中國的古裝劇之所以能大放異彩,屢見不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淵源給這些劇一個衍生的舞台背景和取材源泉,另一個就是無論是服裝還是演員。

中國古裝劇給人的感覺可謂鮮艷亮麗,獨具一格。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中國古代的美是符合一切種群的審美觀的可以這麼說。

但是,同為古裝劇領域,嚴肅點的歷史題材劇就與眾不同了。

歷史劇的特點就在於它的嚴肅和莊重。

對歷史的尊重,對人物的解讀,一部好的歷時題材劇其實就是一部生搬硬套式的還原劇可以這麼說。

雖然《三國演義》不是純粹的歷史劇,但是它的性質仍然脫離不了歷史的範疇。

那麼,對於歷史的尊重這一點我們不需要考慮正史和演義的衝突,而是在服裝,道具和人物造型,禮儀等方面注重考量。

沒錯,央視《三國演義》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人物造型,人物言行都是基本符合歷史的。

尤其是人物言行。

我們在看這部劇的人物行動之時,尤其是古人促膝相談的畫面,那一顰一足,一言一語,舉止投足之間無不散發出一股古人風範。

再看親朋好友,路人同道相聚拱手敬禮的姿態,幾千年前的禮儀之邦就像美麗的漢服一樣飄揚流長。

賞心悅目!

平民百姓的卑微屑小,當官任職的驕橫跋扈,奴僕丫鬟的畢恭畢敬。

官對民的欺壓,臣對君的忠義,君對民的好壞,三教九流,各式各樣。

通過這些功底深厚的一輩演員的傾心演繹,無論哪一個角色都刻畫的入木三分,猶如重生。

還有,文人彬彬有禮,談吐含蓄。

武將一個個性格暴躁,手握利刃,說話大大咧咧,明顯的和文人形成對比。

這些都傳神的演繹出古人特有的感覺,而不是當代劇那樣隨意!

這就是央視《三國演義》傾心製作和演繹的效果,文化內涵表現的淋漓盡致。

終鑄傳世經典!

讀《三國演義》有感

七律

微卷深藏百萬兵

字裡行間刀槍鳴

口舌翻飛風雷動

計謀縱橫鬼神驚

星斗多為功名墜

王侯哪管草木零

雄才當替庶民死

如今我應笑孔明

江西萬載 丁忠 編

風月無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寒假讀《三國演義》,故事梗概在這裡!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作者羅貫中,作品取材於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在民間傳說、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而成,其取向是現實主義的。小說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

曹操關羽諸葛亮,到底哪個才是三國的真正主角

一部《三國演義》,就是英雄的大戲,男人的舞台。三國中塑造了諸多良謀猛將,忠臣明君,何止百人。其中又以「謀臣之絕諸葛亮」「奸雄之絕曹操」「名將之絕關羽」而聞名。那麼,在群英譜的《三國演義》中,如果...

《三國演義》各章章節梗概,非常實用!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全書共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陳友亮舊部,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

三國歷史上五位英年早逝的奇才

三國是一個時代的大舞台,文臣武將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著各自的才華,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國更是人才輩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各領風騷。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國時期的猛將都有哪些

呂布呂布(?-198),字奉先,漢族,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人。呂布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被喻為堪比西漢名將李廣,同樣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呂布因其勇武被...

三國二十四名將的征程(一)

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呂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

三國死的最慘的十大能臣名將

成書與明代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數十載的征戰殺伐被羅貫中演繹得精彩紛呈,其中許多典故婦孺皆知,能臣名將更讓人耳熟能詳。本文為讀者總結出十位在三國中結局悲慘的將帥。第10名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