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省的省會讓曹操和孫權都情有獨鍾,不惜拚死相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吳蜀聯盟與北方曹魏長期抗衡。

魏國雖然占據北方九州之地,勢力強大,但吳有長江天險、蜀有群山之固,彼此唇齒相依,結成犄角之勢,依仗地利,使魏國一時難以圖之。

加之歷經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原殘破,百廢待興,魏國國力亟需恢復。

因此,南北三方曾長時期處於對峙狀態。

在這一時期,魏國憑藉幾處戰略樞紐,多次挫敗吳蜀兩國的北伐。

對此,魏明帝曹睿曾自信心爆棚地說:「先帝(曹操)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地有所必爭也。

」相比蜀漢,歷史上魏吳之間的戰爭規模更為宏大,而雙方爭奪的焦點之一就是位於江淮之間的合肥。

為什麼是合肥?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每次南北對峙時期,無論是三國東晉南北朝,還是南宋,南朝的統治中心都是以南京(建業)或杭州(臨安)為核心的江南地區。

對於吳國來說,淮南、尤其是合肥所處的淮南西部地區乃江東之外圍屏障,是整個防禦體系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占據這一地區,那麼可以倚賴的長江天險將失去一半,都城建業就會直接暴露在魏軍的威脅之下。

因此,守江必守淮,吳國若想高枕無憂,最為穩妥可靠的辦法就是儘可能多的控制江北、淮南的土地,將防線北移,從而減輕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

從進攻的角度來看,吳國若想北伐,則首先要全據淮南,方能以此為根據地和跳板,北狩河洛,直搗曹魏的統治重心——洛陽、許昌一帶。

而從吳國都城建業出發,經合肥所在的淮南西部地區北伐,距離最近、對魏國的威脅也最大。

因此,淮南是魏吳雙方都覬覦和爭奪的要地。

三國形勢圖

在缺乏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古代,水運的成本遠郊陸運為低,「一船之載,當中國(中原)數十兩車。

」東吳立國於水鄉澤國的江東地區,向來以水軍和水戰見長,赤壁之戰時東吳正是以強大水軍挫敗了遠道而來、不習水戰的曹軍,初步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因此,吳國的數次北伐都是依仗水軍的優勢,行軍路線多走以下三條水路:1、中瀆水,從江都北入水道,過精湖,射陽湖,至廣陵(揚州)進入淮河。

2、漢水,自沔口溯漢江西進,至竟陵北上,經荊城、宜城,抵達襄樊。

3、濡須水——巢肥運河——淝水,自濡須口逆流而上,入巢湖,沿施水過合肥,再沿淝水過壽春而入淮河。

這三條路線中,前兩條都有著明顯的缺點,並非北伐的理想途徑。

而合肥所在的這條水路是當時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幹線,沿線河流縱橫、水網密布,便於兵力投送和糧草傳輸,加之合肥本身在整個淮南區域處於四通八達的樞紐地位,地理位置重要,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魏吳在合肥方向的歷次重要PK

據統計,從赤壁之戰以後到西晉滅吳之前的七十年之內,吳國對曹魏(西晉)的進攻戰役一共有34次,其中合肥(包括合肥以北的戰略要地壽春)方向的進攻有12次,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強。

這些戰役按時間順序前後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赤壁之戰結束至孫劉反目前夕,這一時期孫吳以偏師在西線荊州方向配合劉備作戰,東線方向由孫權親率主力猛攻合肥。

赤壁大戰

1、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戰後僅一個月,孫權便親率10萬大軍攻合肥,圍城百餘日不克,後曹操派張喜率援軍來救,孫權撤軍。

2、從209年至215年,為報赤壁失利的一箭之仇,五年之內,曹操多次率大軍越過巢湖進攻孫權,孫權苦於兵力不足,只能採取守勢,據守濡須口以拒曹軍。

215年,曹操因征討漢中張魯,北軍主力遠去,孫權乘虛再次率10萬大軍攻打合肥,守將張遼以寡擊眾,先是在守城戰中擊退敵軍,後又在逍遙津一戰中大破吳軍,威震江東,孫權本人也險些被擒,從此對北軍產生忌憚之心。

此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張遼

3、219年秋天,孫權趁關羽駐荊州軍的主力北上攻打樊城之機,趁虛襲取了荊州。

在此之前,為了迷惑劉備一方,派出一支部隊佯攻合肥,虛作姿態,不久便撤軍。

第二階段,從219年至222年,由於孫權背盟,襲取荊州,導致孫劉反目,吳蜀雙方大戰於夷陵,孫吳方面將主要注意力放在西面。

夷陵之戰以後,魏吳短暫的聯盟關係破裂。

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將都城從武昌遷至建業,加之此時吳蜀兩國重修舊好,為配合蜀軍北伐,吳軍在東方遙相呼應,對合肥發動了幾次進攻。

1、230年,吳國趁魏國駐守揚州的新任征東將軍滿寵剛剛上任,發兵攻打合肥,不克而還。

2、233年,由於魏國放棄了原來的合肥舊城,在附近另築一新城派軍駐守,孫權親自率軍攻打合肥,另遣全琮征伐六安,結果都無功而返。

3、234年,蜀漢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率十萬大軍越秦嶺至五丈原與魏軍隔渭水相持。

為策應蜀軍的北伐,吳軍兵分三路伐魏,孫權再一次親自出馬,統軍來攻合肥。

魏明帝也不甘示弱,親自帶兵來救,孫權得知消息後,不敢與之對陣,引軍南撤。

諸葛亮

4、241年,這一年吳國在荊、揚二州同時發動進攻。

其中揚州方向,吳將全琮率軍經過魏國棄守的合肥,一路北上達到芍陂,大肆破壞當地的水利和倉儲設施,後被魏將王凌擊退。

第三階段從253年至258年,魏吳雙方在合肥所處的淮南地區有兩次大戰,雙方投入兵力之多,戰事之激烈在三國時期堪稱登峰造極。

1、諸葛恪北伐。

252年四月,吳主孫權去世,幼主孫亮即位,太傅諸葛恪輔政,權傾朝野,決心通過北伐為自己進一步樹立威信。

這一年十月吳軍在東興之戰中大敗魏軍。

次年三月,吳蜀聯合北伐,諸葛恪親率20萬大軍入寇淮南,這是吳國曆次北伐中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

孫權

面對來勢洶洶的吳軍,魏國採取避其鋒芒的戰略,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將主力集結於合肥以北的壽春,僅以數千之眾鎮守合肥,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軍憑險固守,使吳軍頓兵于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傷亡慘重,鎩羽而歸。

2、三國後期,魏國內部政局不穩,鬥爭激烈。

自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欲取曹氏而代之,遭到魏國內部擁曹勢力的堅決反對。

鎮守揚州的鎮東將軍毌丘儉、前將軍文欽於255年正月占據壽春討伐司馬師,結果毌丘儉兵敗身死,文欽投奔吳國。

期間,吳國執政的丞相孫峻趁機派軍北上欲襲取壽春,結果吳軍在北上途中得知二人兵敗的消息,被迫撤軍。

3、257年五月,魏國征東大將軍諸葛誕懼怕重蹈毌丘儉、文欽二人覆轍,遂先下手為強,殺死揚州刺史樂綝,反於壽春,擁兵十餘萬,又得到了吳國數萬援軍的支持,一時聲勢浩大,魏國朝野震動。

對此,執掌魏國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不敢懈怠,親統大軍26萬前往淮南鎮壓叛亂,魏軍合圍叛軍占據的壽春,又多次擊敗前來支援的吳軍。

至次年三月,壽春城內糧盡,被魏軍攻克,諸葛誕兵敗被殺。

司馬昭

這次淮南大戰是整個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50萬,戰事歷時10月之久,最終由魏國取得全勝而告終。

此役之後,吳國再也沒有爭奪淮南的雄心了,此後除了幾次象徵性的騷擾行動之外,合肥—壽春方向的戰事漸趨沉寂。

魏國如何經略合肥,消耗吳國實力

綜合以上戰例可以看出,魏國以合肥——壽春一線為據點,在長達數十年的魏吳戰爭期間,率挫吳軍兵鋒,始終占據有利地位,這與魏國多年來對合肥所處的淮南地區的成功經略是分不開的。

早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就已經認識到了淮南地區的重要性,任命劉馥為揚州刺史,州治便設於合肥,捷足先登地搶占了這一戰略要地。

劉馥到任之後,在當地重建行政機構,招撫流亡百姓,勸導農桑,興建水利設施,辦屯田,逐步恢復和發展了地方的經濟,四方百姓紛紛前來投奔,「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曹魏在淮南地區的統治日趨鞏固。

在軍事上,劉馥招募郡縣上的壯丁,組成地方部隊,使得合肥守軍初具規模;並築城池、積糧粟、造軍械、練士卒,作好備戰準備;同時還派兵占據了靠近長江的歷陽(今安徽和縣)和皖城(今安徽潛江),將防線推至長江北岸,對江東形成壓迫之勢。

以上種種措施,使得防務草創階段的合肥抵住了赤壁新敗之後吳軍的初次猛攻。

由於赤壁之戰以後孫權將主攻方向轉向淮南,針對形勢的變化,曹操迅速加強了合肥地區的防務,一方面出兵肅清了割據當地的豪強,又留駐精兵強將,命張遼、李典、樂進三將駐守合肥,並將合肥駐軍數量增加到七千人,逍遙津之戰後又增至萬人以上,增強了這一地區的守備力量。

曹操

魏文帝時期還專門設置了征東將軍一職,駐節壽春,節制青、兗、徐、揚四州刺史,統一負責魏國東南方向的軍事行動,一旦有吳軍入寇,則迅速向朝廷奏明情況,調動四州的兵力馳援。

為了增強淮南地區守軍的作戰意志,217年之後,鎮守此地的軍隊主力換成來自北方的士卒,他們的家屬都留在中原,如果前線將士在戰時有叛逃和作戰不力等情況,其在後方的家屬將會被株連懲罰。

這種殘酷的連坐之法使得淮南守軍在作戰時不敢懈怠,往往拚死效命。

到了魏明帝時期,每逢淮南有戰事,魏國還開始動用駐紮在首都洛陽附近、戰鬥力最強的中軍來支援揚州的守軍,魏國在這一地區的防禦力量得以進一步增強。

此前魏軍曾攻取歷陽和皖城,將防線一度推進至長江北岸,雖則對孫吳形成了壓迫之勢,但由於曹魏的根據地遠在北方,軍隊長期駐屯在江淮之間作戰,戰線拉得太長,給糧草運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加之魏軍的主力中軍遠在中原,一旦淮南有戰事,勢必要千里馳援,軍隊疲於奔命不說,還容易貽誤戰機。

對此,曹操審時度勢,經過周密思量,決定將徐、揚兩州最南部的居民悉數內遷,放棄長江以北至皖西山地——江淮丘陵——淮河下遊河段的一大片土地。

消息傳出後,除了少數居民內遷之外,大部分民眾都渡江逃到了吳國境內。

雖然魏國因此損失了一部分人口,但卻成功地在江北製造了縱深達數百里的無人區,從而縮短了防線,節省了兵力,緩解了後勤運輸的壓力,同時也給吳軍此後在江淮地區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此舉與219年曹操放棄漢中,並將此地民眾盡數遷往關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江淮南部地區成為無人區後,合肥便首當其衝,受到的軍事威脅更大,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針對這一情況,魏文帝對揚州的軍事、政治部署又進行了調整,將揚州的州治和最高軍事長官——征東將軍的駐紮地都向北移至壽春。

魏文帝曹丕

此後,壽春的地位逐漸提高,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是淮南重鎮,而合肥則由淮南地區的政治中心變為前線的軍事要塞,魏國在淮南的軍隊大部分轉移到壽春一帶,使得淮南地區的兵力部署更為合理。

與此同時,為了削弱吳國的水軍優勢,經征東將軍滿寵上書,魏國放棄了合肥舊城,在距離施水三十里處的地方依山險另築一新城,這就是合肥新城。

魏國採取以上措施的目的就是儘量以合肥一地的小股兵力來牽制和消耗北上吳軍的兵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依託合肥新城挫敗了253年諸葛恪的北伐。

此戰是吳國曆次北伐中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而守衛合肥的魏軍只有三千餘人,但由於戰術得當、將士奮勇作戰加之諸葛恪拙劣的指揮,結果大獲全勝。

如前所述,劉馥出任揚州刺史期間,曾在淮南辦過屯田,但當時規模還不是很大。

241年,魏國名將鄧艾對兩淮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後,上疏朝廷,建議將中原部分士民遷至兩淮,建立軍屯組織,在淮河南北兩岸實施大規模的屯田,廣修水利灌溉設施,儘量在當地解決糧草軍需和兵員問題,同時疏浚河道,改善中原至淮南的水運交通條件。

這樣就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使得淮南地區魏國對吳作戰態勢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鄧艾

執掌魏國朝政的司馬懿對鄧艾的建議深以為然,並大力推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軍糧)於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

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

這一頗具戰略眼光的舉措極大地增強了淮南地區的經濟實力,為日後西晉滅吳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通過以上種種措施,魏國成功經略了合肥所處的淮南地區,大大消耗了吳國的國力和軍力。

三世紀中後期,魏國(西晉)通過多年的休養生息,綜合國力遠超吳蜀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占據壓倒性優勢,僅常備軍力就超過吳蜀一倍以上,北方統一南方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279年,就在吳國最後一次對淮南的入寇被擊退後,西晉20萬大軍便兵分六路,一舉南下滅了吳國,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長達90年的混戰和分裂的局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機靈聰慧,卻被夷三族

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夏,風疾纏身的孫權在向重臣諸葛恪託付後事之後,溘然長逝。這位年少掌權,坐領江東,被曹操讚譽「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東吳開國皇帝,以七十一歲高齡,成為三國時代享壽最長的君主。...

他是諸葛亮族弟,卻發動了三國規模最大的戰役

三國時期,諸葛家族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其中,諸葛亮為蜀國丞相,諸葛瑾官至東吳大將軍,而還有一位出任魏國鎮東將軍,雄踞淮南。此人便是諸葛誕,諸葛亮族弟。時人謂之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可就...

石亭之戰——陸遜的封神之戰

黃武二年,陸遜在夷陵火燒蜀軍八百里連營,劉備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為防備曹魏有機可乘,陸遜並未對蜀軍做深入追擊。劉備退回白帝城後,大為慚恚,說:「吾竟受到陸遜小兒折辱,難道這是天意!」。這年秋天...

這才是三國規模最大的戰爭:並非赤壁之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三國規模最大的戰役便是赤壁之戰。在演義的赤壁之戰中,曹軍足足有八十多萬之眾,不過在史書里,曹操在只帶了二十餘萬人馬,而作為對手的孫劉集團,加起來也不滿五萬,也就是說赤壁之戰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