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為什麼必然會提出知行合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三大理念的第二條。

如果把心即理看成一把寶劍的劍柄,知行合一就是那把寶劍的劍鋒。

心即理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

由心即理,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場修行,萬物皆備於我。

由心即理,你會擁有一個獨立、自尊、無畏的人生。

知行合一呢?

知行合一是核心的價值觀。

是判斷事物的標準,是把握這個世界的原則。

知行合一直接推出王陽明最重要的方法論:事上練。

五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視王陽明為精神導師,日本整個明治維新都依託在王陽明心學的思想下。

因為知行合一。

因為知行合一,王陽明開宗立派,截然不同於朱熹和陸九淵。


王陽明具體提出知行合一的時間,應該在龍場悟道後不久,從思想脈絡上看,應該也是這樣。


歷史記載:

1508年,王陽明龍場悟道。

1509年,王陽明在貴州書院講「知行合一」。

王陽明自提出「知行合一」以後,終其一生,未曾改變。

知和行的問題,在中國哲學史和世界哲學史上,一直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知前行後?

知後行前?

知難行易?

知易行難?

現在和五百年前王陽明的時代,很多人的觀點都是知前行後,知難行易。

都在遵循朱熹的思路思考。

朱熹的思路是什麼呢?

朱熹的思路是「先知後行」,他認為必須首先認清萬物之理,然後才能去實踐,否則實踐就會變得毫無根據。

聽起來理索當然,這是常識,沒有問題,是不是?

朱熹是一個主知主義者。

站在他的立場上,知行二分,先知後行毋庸置疑。

就連同為心學的陸九淵也這麼認為。

王陽明卻說:知行合一。

知和行不是前後的關係。

知和行是一回事,它們相互包含,不可分割,是一個統一的過程的不同表現。

就像硬幣的兩面。

真知就是行。

不存在沒有行的知。

知識的最後形態就是具體的生活實踐。

《傳習錄》上卷徐愛錄里,王陽明斬釘截鐵般,表明自己的觀點: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什麼呢?


因為如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因為你想把道理全想明白了再去做是不現實的。

因為你想成功出人頭地,大把的時間放在研究閱讀各種心靈雞湯勵志書籍上,而不是去做,是不會成功的。

因為這個世界上太多人信奉朱熹的先知後行學說,以此為藉口,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個真切,用太多時間計劃準備,準備計劃,每一種可能每一個變化,都要預備好怎麼應對,否則就不做,結果什麼也沒有做。

過去是這樣。

現在是這樣。

想像的完美無缺,說起來頭頭是道,真遇事手足無措。

知道而已。

知道分子。

言行不一。

表里不一。

知行不一。

徐愛錄里,王陽明說:「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

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閒說話。

你想學車,了解了車的構造、發動機工作原理,是不行的,你要去開。

你想知道一個梨子的滋味,摘下來,放進嘴裡。

不要光想,要去做。

只有實地用功,踏實去做,你才能改變這個世界,改變自己。

你有沒有感覺事情真做起來其實要比想像的簡單?

你有沒有那樣的經歷,開始並不是多清楚,做的過程中越來越明白。

知行應該是一體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巨大的衝擊。

然而你以為這就是一種簡單的實踐主義思想嗎?

不是的。

王陽明的知,並不簡單的只是知道、知識的知,更準確的說是良知。

王陽明的行,也不是只局限於具體實踐行動的行,他說「一念發動處即是行。

」,你的意識流動也是行。

想一想。

大有深意。

王陽明後來曾對弟子黃直所說過自己提倡「知行合一」 說的動機。

先生曰:「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

這才是王陽明 「知行合一」的終極目的。

最後,我們回到龍場悟道。

還記得心即理嗎?

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好,你有沒有想過,既然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活成聖人呢?

我們還活得那麼痛苦?

王陽明的答案是:

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心即理。

因為我們意識到了心即理但沒有表現出來。

知行不合一。

言行不合一。

表里不合一。

我們的心被遮蔽住了。

天理一直在我們心中,但我們沒有去實踐驗證。

所以你才沒有成為聖人,才會活得那麼疲憊。

所以,必須知行合一,恢復我們心中的天和理。

所以,「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必然會提出的。

除非他沒有龍場悟道。

除非他不相信心即理。

「知行合一」是他心學磐石「心即理」必然的衍生物啊。

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那麼我唯一也必須要做的就是去實踐來驗證我心中的天理,對不對?

所以心學必然是一門實踐的哲學。

在事上練,用實踐去證明,你就是想唯心、想墮入空虛、想自以為是,如何可以呢?

聰明的王陽明。

偉大的心學。

我的心學筆記系列:

讀王陽明,請相信,人生是一場修行

1508年,王陽明龍場所悟的道,到底是什麼道?

心學「明鏡」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與心學思想

上林院:本文來自於2月3日晚,我在燈下書社在線講座的分享稿件。最近對陽明心學和禪宗頗有興趣,嘗試在陽明心學和禪宗基礎上重構世界觀體系的可能,如有朋友有相關見解觀點,求指導。本文的部分感悟要感謝復...

從龍場悟道說起,一起和王陽明找到心學之本體

今天我們繼續一起探討王陽明的心學,在王陽明研究的理學中一個所謂的真理說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最早出於劉邦項羽楚漢之爭,批判了秦的暴政,逼得民反,天下諸雄並起,項羽雖武冠當世,兵之窮極,霸道橫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