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長真的有民間傳的呢麼神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

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

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要揭開關羽的真面目,得先從他的武功和武德說起。

「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剛出道時一個著名的亮相。

然而,在正史中,斬華雄的其實是東吳孫堅。

所以這個故事沒有辦法證明關羽的實力。

再說斬顏良。

當時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打敗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曹營中無人可敵,此時關羽出馬,一刀即斬顏良。

顏良、徐晃在當時都是已經成名的大將,特別是顏良,以勇聞名。

關羽竟然一個照面就殺了顏良,許多人就此斷定關羽強過顏良,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顏良其實並非不能戰,而是死於毫無防備。

首先,於情理上,顏良沒把關羽當敵人。

當時關羽的結拜大哥劉備是與曹操為敵的,而且當時正在袁紹軍中,顏良見到關羽,自然以為他是來投奔己方的,故不準備迎敵,結果被關公斬於馬下。

再者說,關羽純屬突襲,顏良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三國志》中對這一段的描寫是:「(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三國演義》中還有更詳細的描述:「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

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

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這段話中,關公有兩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一是「倒提青龍刀」,二是「將盔取下放於鞍前」。

按常理,古時武將上陣都要將頭盔、鎧甲穿戴整齊,目的是保護自己,而關羽沖陣時,卻是一副完全不設防的架勢,河北軍及顏良都以為關羽不是來投奔的就是來傳話的,因此根本未做迎敵準備,河北軍甚至放開一條大路。

關公則抓住了對方的心理錯覺,完成刺顏良這一極其困難的任務。

通過上面一虛一實的事跡,都難以看出關羽的武功實力到底有多強,但能推測其膽子倒是不小。

如果考慮到斬顏良是一種謀略也就罷了,假如從兩軍對陣先通名報姓的規矩來說,關羽的武德似乎就欠奉了。

再說關羽的謀略。

在《三國演義》里,關羽作為主帥只打過一場勝戰,就是鎮守荊州時,出兵攻打曹軍,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

但勝利之後仍不能攻克樊城,等到徐晃前來增援後,又打不過徐晃,只得解除樊城之圍,這說明他不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

即使如此,此時的關羽軍隊元氣未傷,如果安然返回荊州,還有機會。

然而,卻突然被東吳的呂蒙使了一招白衣過江,奪了荊州。

這當然與關羽的失策有極大的關係。

最顯關羽低能的是,他竟然將後方基地託付給恨他入骨而又被他輕視的兩位將領。

當初,在荊州誓師出征時,關羽處罰糜芳、傅士仁兩個留守基地的統帥,即播下危機的種子;待到進攻樊城時,關羽又因為這兩位統帥不能完成供應軍糧的任務,派使者去威脅他們:「如期把兵員糧草準備好,要不然我回來就斬了你們。

」關羽此舉就如將基地建立在沙灘上。

他的行為完全不像是一個歷經滄桑的大將,反而像是一個縱情任性的暴發戶。

結果,呂蒙稍一策反,就連糜芳這樣的皇親國戚也反了。

緊接著,在得知呂蒙占領荊州後,關羽不但不封鎖消息,反而派使節與呂蒙聯繫,結果使節被敵方利用,在關羽軍中傳遞家書,使全軍瓦解。

關羽此舉讓人頗為不解,如果他稍有頭腦,封鎖消息都來不及,怎會讓使節往返於荊州與軍營之間,不知他希望得到什麼?難不成希望用外交手段讓呂蒙主動歸還荊州?如果真是這樣想,可真是愚蠢到家了。

《春秋》中就有一個相似的戰例:前482年,吳王夫差在黃池,探子回報首都姑蘇陷落,夫差馬上誅殺探子,為的就是不讓消息走漏,軍心動搖。

而熟讀《春秋》的關羽,不知道究竟讀了什麼。

再者,關羽大軍撤退之日,曹軍的大將曹仁並沒有追趕,情勢跟當年彭城落入劉邦之手,項羽回軍一樣。

而當年項羽一舉就擊潰了劉邦部隊,關羽大軍卻邊走邊散,最後只帶著兒子敗走麥城,被砍了頭。

第三說關羽心胸狹窄、不識大體。

在關羽眼中只有一個主子,和一個小圈子。

當年劉備從隆中請出諸葛亮後,關羽就處處排擠諸葛亮。

馬超歸降劉備後,因為馬超聲名極響,關羽不滿,一定要跑到成都去與馬超比武,還好諸葛亮故意把馬超比作張飛和黥布、彭越之徒(二人均是秦末漢初的名將),然後拍馬屁說你關二爺絕倫逸群,關羽這才作罷。

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關張馬黃趙為五虎上將,關羽又開始排斥黃忠,嫌棄黃忠老邁,居然說出「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這樣沒有涵養的話來。

如果不是費詩能言善道,誰都不能預料後事如何。

第四說關羽自大自負,不識抬舉。

最顯著也是後果最嚴重的一個例子,就是以「虎女安肯嫁犬子」這樣的惡言,拒絕孫權為兒子的提親。

在當時,孫權的權勢只有曹操與劉備可與之媲美,其又與劉備是同盟國,怎麼能以「犬子」來稱呼一個友國頭腦的兒子呢?就算不願意,也不應該惡言相向。

關羽這一衝動,破壞了諸葛亮十二年前的隆中對策,如果像隆中對策設計的,跟孫權保持和睦,吳、漢堅持聯合對抗曹魏,局勢當可改觀。

這還不算,在關羽圍攻樊城時,孫權一方面派使者告訴關羽,他將派兵前來相助;一方面又命令軍隊慢騰騰行軍。

關羽弄不懂孫權的心機,反而發脾氣罵道:「攻破樊城後,看我不把你滅了!」關羽的驕狂和吹牛,終使孫權在兩難之中作出了選擇,主動寫信給曹操,請求出兵討伐關羽,為之效命。

第五說關羽的淺薄。

關羽鎮守荊州時,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尚名不見經傳。

他看透了關羽驕傲自大的缺點,於是讓大都督呂蒙假裝病退,自己接替其職。

在與關羽的書信來往中,陸遜極盡奉承之詞,讓關羽心花怒放,對其不加提防。

這給呂蒙實施白衣過江之計打下了基礎。

關羽身後被追贈為壯繆侯,此封號頗耐人尋味。

「壯」是武勇、功高之意,而「繆」是一個多義詞,包含有:同「絞」;假裝;深思狀;謬誤;同「巧」。

在封號中使用歧義很多、褒貶均有的「繆」字,只能理解為包含了最高當局乃至滿朝文武對關羽既褒且貶的用心。

因為,此字顯然不是取「絞」、「假裝」之意,縱觀關羽的一生,同「巧」字也沒有多大關係。

以「深思」比喻似乎能說得通,但十分勉強,只有取「謬誤」之意更為恰當,因為關羽荊州之敗,給西蜀帶來的損失太大了。

看了上面羅列的關羽事跡後,我們發現,關羽軍事能力、智慧、心胸都有致命的缺陷,唯一可取的就是其對劉備的忠與義。

然而,這個效忠並沒有讓劉備受益,而是替劉備把天下人得罪精光,並且是導致劉備死亡的重要原因。

關羽死後,劉備悲傷過度,不顧諸葛亮勸阻,執意攻打東吳,結果夷陵一戰被陸遜所敗,死於白帝城。

此戰也使西蜀元氣大傷。

有人會說,如此一個滿身都是缺點的關羽,憑什麼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始終光芒四射呢?究其原因,不是因為他的英勇,而在於他對劉備個人的效忠,這種效忠,又被解釋為「道義」。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成了武聖,這當然是因為羅貫中佩服關羽。

而封建王朝的當權者們極力吹捧他,則是出於愚民的考慮。

在民間,關老爺也依然備受恭拜,其原因很簡單:人們認可小說中所描寫的這種忠、義。

儘管羅貫中筆下的關羽徒有虛名,甚至還有移花接木之嫌,武聖的整個高大形象卻早已深植人心。

「千里走單騎」的故事,更是讓人們為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總之,讀歷史是為了發現真相,而民間傳說,我們可以尊敬,但不能因此和歷史混為一談。

還是那句話:以史為鏡,可以知真偽。

我們必須懷著理性態度來看待歷史,以及每一位歷史人物。

這其實也是對人物本身的尊重。

諸葛亮怕關羽什麼?是怕他身在漢營心在曹?證據不足。

他雖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據此認為他賣國通敵,恐怕不妥。

是怕他武藝不精,不能在兩軍陣前斬將奪旗?也不是。

他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是怕他輕舉妄動,不堪軍國大任?還不是。

不能謀而後動,並不是他的主要缺點。

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對毀於一旦。

怕他終究會成一塊暗礁,撞沉聯吳抗曹的聯合艦隊。

而聯吳抗曹,則使諸葛亮三國鼎立的根本大計。

此計不成,蜀國難保,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將付諸東流。

說到底,是怕他搞不好與東吳的關係。

荊州與東吳接壤,又是一塊「借」而未還的有爭議的地方。

作為這個地方的邊將守臣,最難處理的是保住荊州與維護孫劉聯盟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上策是既不傷害吳蜀聯盟,又長「借」荊州不還。

這正是諸葛亮處理這個難題的一貫方針。

但諸葛亮害怕關羽不能貫徹這個方針。

他深知關羽其人,識小義而未必明大義,盡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奮大勇。

關羽濃厚桃園之義,卻淡薄天下大義。

否則,他不會再三阻撓劉備三顧茅廬,也不會刁難諸葛亮初行軍令。

他只知道諸葛避見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見不到諸葛,會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會在瓜分國土的軍事競賽中被淘汰出局,連最後一勺殘山剩水也得不到。

馬超不懂規矩,口稱玄德,而不稱陛下。

關羽和張飛都很惱怒。

但兩人要出的招數卻不相同。

關羽要處死馬超,張飛則要作個樣子給馬超看。

第二天上朝,馬超不見關張二人在班,正自納罕,一抬頭,看見二公正站在蜀帝身後,垂手而立,甚是恭敬。

馬超深自慚愧,從此對玄德再不敢失禮。

可見,張飛識大體而關羽執小義。

張飛比關公更懂得,得人和,是劉備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的最大資本。

如果因失禮而失人,劉備就會失去這個資本。

況且蜀國偏居一隅,人才凋零,得失一員身經百戰的虎將,關係軍國大計。

依張飛,劉備得義得計得人和;如果依關羽,劉備則可能失義失計失人和。

關羽降曹,曹操善待於他,此「義」(其實是計)不忘,故有華容放曹之舉。

聯吳抗曹,對關羽來說,似乎是聯疏(吳)抗親(曹),此義(國家大義)不記,故有拒親辱吳之舉。

這正是諸葛亮最怕的。

怕關公守荊州,荊州與孫劉聯盟不可兼得,卻可能俱失。

既如此,換個人守荊州行不行?不行。

荊州重地,非至親之人,非文武雙全之臣不能守。

劉備至親之人唯關張,關張之中,文武兼備是關公。

為了讓關公心悅誠服地執行他親手制訂的聯吳抗曹之基本路線,諸葛亮可謂煞費苦心。

他智算華容,陽算曹操,陰算關公。

他料定關公的「曹操情結」不解,不能真心聯吳抗曹。

所以,故意給關公一個放走曹操的機會,同時又要他立下軍令狀。

此目的有四:一是剎剎他的傲氣,贏了他的腦袋,又還給他,是要折服他的心;二是抓抓他的把柄,提醒他注意,他有歷史問題,他的歷史不清白,正因為這個原因,才不讓他執行重要軍事任務,如果放走曹操,則又有了現行問題;三是解除他的「曹操情結」,放曹操一條生路,足以報答曹操所給他的一切,此後抗曹不會背不義的名聲;四是小以大義,讓他體會守小義(報曹)而損大義(誤國)的真實後果。

儘管諸葛費盡心機,但關公有他自己的行為邏輯。

邏輯的結果是腹背受敵:腹受國家之敵曹軍,背受自己創造的敵人吳軍。

結局是喪師失地,敗走麥城,窮途末路,軍沒身死。

這就造成了劉備的大不幸,逼著他面對自己一生最困難的選擇:要顧孫劉聯盟的大局,就不能為關羽報仇,不報仇,結義誓言(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會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報仇,就要傷害自己的立國之本——孫劉聯盟。

也許比較好的選擇是做做樣子的報仇。

劉備一生,也是個好演員,而且是個相當本色的演員,其主要演技是哭。

痛哭了幾場,便決定為義弟報仇。

也許開始是演戲,但開場的精彩誤了他。

連勝過幾戰之後,真的進入了角色,以為甩掉軍師這根拐杖,也能順水推舟地滅了吳國。

可惜了,關羽和蜀國!有時候性格決定了國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人紅得太快,小心背後的危機

巴爾扎克說過:傲慢是一種得不到支持的尊嚴。傲慢是人性最直觀的表達方式,特別是人在事業有了起色之後,傲慢的情緒就會從骨子裡快速滋生,透過臉部的肌肉呈現在他人面前。這種情緒背後,往往隱藏在危險,但被...

桃園三英之一——關羽個人簡介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

關羽失去荊州真的是因為大意?主要原因曝光

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幾乎要遷都。後來在曹操和孫權的聯合夾擊下,被徐晃打敗,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最後敗走麥城,劉封和孟達不救,最後被呂蒙所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談到...

揭歷史上真實的關羽:竟是逞小勇而不顧大義

歷史上的關羽是個咋樣的人呢?是人們心中永遠的武聖?還是錚錚傲骨永不背叛的二哥?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忠臣名將?今天,我們就看看真實的那個他吧。且不說曹操,只說關羽。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給人的快感,遠遠不...

揭秘:三國中諸葛亮最怕的一個人是誰

《三國演義》我讀過兩遍。上初中時讀過第一遍。最近,我看了第二遍。讀第一遍時,書中人物只給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畫式印象。書中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忠臣與奸臣。關羽是好人與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則...

道教人物—關羽

關羽(?年-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萬人敵」。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漢壽亭侯。赤壁之戰後...

真實的關羽

要揭開關羽的真面目,得先從他的武功和武德說起。"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剛出道時一個著名的亮相。然而,在正史中,斬華雄的其實是東吳孫堅。所以這個故事沒有辦法證明關羽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