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之死,死在一個「傲」字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最重要的武將之一,在《三國演義》中也是關鍵人物,他活著的時候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前將軍,死了以後被諡壯繆候,是劉備最器重和信任的人。
關羽在死後逐漸被後人神話,「武聖」是清朝人對他的尊稱,他的武藝和名聲雖然都很顯赫,後人尤其敬仰他的重義守諾,可他也有缺點,這些性格中的缺陷,使得他最終兵敗致死。
死之禍根
建安十九年,即214年,劉備在進軍益州的過程中收降了馬超,讓他做平西將軍。
關羽聽後心中不服氣,所以就想找馬超比試一番。
當時鎮守荊州的關羽就先致信諸葛亮問道:「超人才可比誰類(誰有能力和馬超能力相比)?」
諸葛亮深知關羽個性,如果他和馬超打起來不論誰輸誰贏都很傷和氣,於是回信給關羽勸說到:「孟起(馬超字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英布)、彭(彭越)之徒,當於益德(張飛字益德,《三國演義》中作「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逸群也。
」
諸葛亮用詞巧妙,首先稱馬超卓越不凡,然後又話鋒一轉說,馬超只能和張飛並駕齊驅,但您還是比他要厲害。
關羽看到這信覺得很受用,將信傳閱大家,並自滿的說:「知我者,孔明也」,也因此打消了找馬超一決高下的念頭。
其實,諸葛亮的說辭是策略,關羽卻沒有察覺到。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黃忠斬殺曹軍名將夏侯淵,被晉升為征西將軍。
那年劉備在漢中為王,任命前將軍關羽,後將軍黃忠,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
諸葛亮對劉備說:「名望上黃忠一直比不上關羽、馬超,而他們都是將軍,但遠在荊州的關羽會不會不高興啊,怎麼才能讓他明白呢?」劉備聞言說:「我有辦法解決。
」便派前部司馬費詩去給關羽送印綬,並認真囑咐了他。
事實證明,關羽表現正如孔明所料,多虧司馬費詩早得劉備的囑咐,這才又避免了一場內部爭鬥。
諸葛亮和劉備只是暫時的避免了爭鬥,但卻沒有熄滅關羽心中「傲」的火苗,反而助長了其氣焰,這也就為關羽的死埋下了禍根。
傲氣之巔
公元219年7月曹操與孫權交戰,關羽趁機排兵進攻樊城。
樊城為魏蜀吳三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確保萬無一失,于禁和龐德又被曹操派去支援駐守樊城的曹仁。
為了方便相互接應,曹仁命于禁和龐德的援軍屯駐在樊城的北方,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樊城的北方低洼,而當時又是盛夏。
關羽利用八月連降暴雨,用戰船發動進攻,水淹七軍,活捉了于禁,殺了龐德,獲得了勝利。
于禁和龐德失敗,令樊城危在旦夕,曹操感到極為驚恐,甚至動了遷都的念頭,多虧司馬懿和蔣濟勸阻,曹操這才採取了勸說孫權從側後進攻關羽來化解樊城之危。
關羽在這個戰役中名聲很大,是他人生的輝煌。
但是,也正如老話所說「物極必反」。
實際上,孫權和關羽早有不和。
赤壁之戰後劉備還沒有一個合適的立足之地,於是向孫權借取荊州暫安。
孫權考慮到要聯合劉備抗擊曹操,就答應了,但得到荊州後的劉備始終沒有歸還的意思,而把守荊州的關羽態度又十分強硬。
孫權曾想令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兩家結為親家以化解這種尷尬,但關羽並沒有把孫權放到眼中,不僅拒婚還辱罵婚使,甚至還說出「虎女豈能配犬子」這樣的話來。
因為,東吳方面也十分痛恨關羽,想趁關羽與曹軍作戰之機讓呂蒙攻打荊州。
敗走麥城,最終被殺
東吳的呂蒙見蜀漢軍隊防守無懈可擊就假裝生病,給孫權上書要求回到後方療養。
孫權於是發出公告,命令呂蒙回到建鄴療養,把陸遜調來接替呂蒙。
到任的陸遜寫了一封信給關羽,信中滿是對關羽的恭維,這讓關羽開始飄飄然起來,越發輕視陸遜,更沒多加防備,並將更多的兵力抽調來進攻樊城。
留守荊州的糜芳和傅士仁早就由於關羽的傲慢而心懷芥蒂,兼理後方有所怠慢。
因為前線糧草供應不足,關羽十分生氣,在軍中說回到荊州後方將嚴懲他們。
因此糜芳和傅士仁有了叛逆之心,東吳大軍一來攻打就獻城投降了。
劉備占據多年的荊州一下就被陸遜奪走了。
此時,關羽得知消息後,一下亂了手腳,若不撤退,就可能背腹受敵;如果撤退就會前功盡棄。
這時,曹操又派了大量兵馬支援樊城,而孫權為了切斷關羽的退路,也在積極布防。
關羽在與曹軍的交戰中,中了徐晃的聲東擊西之機,導致陣營大亂,無奈關羽只有撤退。
關羽在這個時候進退失據、背腹受敵,外沒有援軍支援,內部又士氣全無,無計可施之下,只得敗走麥城,而乘機追趕的陸遜和呂蒙又三面包圍麥城。
關羽只好再次突圍,但這時他已經快無兵可用,所以不敢走大路,選擇麥城北邊通往西川的小道敗走。
而呂蒙早就料到關羽會選擇小道,早就埋伏好將其擒獲。
被擒的關羽竟孫權多次勸降,寧死不屈,最後孫權只能將其殺掉。
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價關羽的失敗:「然羽剛而自衿,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禮數之常也」。
換一種說法,關羽的敗亡正是因為他的驕傲輕敵,儘管劉備和諸葛亮已經發現這一點,卻只能延緩而不能化解關羽最終的敗亡,實在可惜。
盤點關羽一生四個錯誤,錯殺一人,錯放一人,錯罵一人,錯看一人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羽是一個神仙般的存在。他勇敢無敵,創造了許多傳奇故事。三國時代以後,關羽逐漸成為偉大將領的象徵。宋代以後,關羽不斷地神化,成為一位崇尚儒佛釋道的武士。然而,關羽畢竟不...
關羽兵敗樊城,不是不想回益州,而是被此人堵住了回益州的大門
在三國時期,民間有一句話叫「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話雖然不是所有人都信服,但這幾個人之中,關羽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他與文聖孔子齊名,關羽也是世人公認的武聖。關羽,字雲長,早期跟隨...
關羽對士大夫傲慢為什麼對諸葛亮尊敬有加
關羽這個人「嬌於士大夫」,也就是對一般的官員傲慢無禮。像馬超、黃忠這樣的高級將軍,關羽也照樣看不上眼。這應該是他的一大缺陷,如在他攻打樊城期間,下屬糜芳、士仁(一說傅士仁),因為軍械物資供應稍慢...
關羽失荊州的原因不在於大意二字,這幾條原因條條致命
很多人經常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但是仔細分析,關羽失荊州就絕對不是大意二字那麼簡單,想當初關羽的水淹七軍打的多厲害,一舉斬龐德,收于禁。關羽丟荊州分析主要有以下這幾點原因,每一條都是致命性的。
獨自鎮守荊州五年,面對兩大強敵,關羽都做了些什麼?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關羽是一種現象,他表明一個人可以在死後獲得和他生前的作為不相稱的名聲,因為關羽後來被封為武聖人,在很長時間裡和孔子一樣主宰著中國。然而史上的關羽因為「失...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股事傑說,成功了一輩子,關羽最後為何兵敗麥城?
我對於最近的「規則與情懷」之爭倒也沒啥看法了,反倒覺得一句被說的爛透的話有幾分道理:「性格決定命運。」1讀史使人明智。大家都知道我喜歡講三國故事。但凡事情太複雜,讓我大呼「看不懂」的時候,我就去...
關羽的「人際關係」差?情商極低,是不是敗走麥城的導火線?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一個極受讚揚的人物。就如後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的:「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慨,時時如見矣。」但拋開諸多的讚譽不講,關羽的驕橫傲慢和剛愎自用,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讀三國人物之關羽——大意失荊州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分析天下大局,認為曹操統一北方已成事實,孫權占有江東已有三世之久,要想成事只有占據荊州、益州,再一爭天下。正當劉備占據荊益兩地威震天下,一統天下之際。身為「五虎大將」之首的...
關羽攻樊城失敗的幕後陰謀
一、劉備命令關羽攻取樊城(一)劉備、諸葛亮的殺機214年,劉備取得西川;219年,劉備攻取漢中,進位為漢中王。探子來報,曹操聯結東吳,準備取荊州。諸葛亮的計策是把封關羽為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
三國一「威震華夏」的大將,終因驕傲自負、有勇無謀而被殺
三國一「威震華夏」的大將,終因驕傲自負、有勇無謀而被殺東漢末年,關羽在家鄉,因路見不平,仗義殺人,為了避罪逃亡到涿縣(今河北涿縣),結識了劉備。當時爆發了張角領導的黃巾大起義,漢朝的遠支宗室劉備...
關公敗走麥城被擒歷史真相
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境內,距平陽鎮20餘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
關羽竟然是被諸葛亮借刀殺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出兵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嚇得魏主曹操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但是後來,關羽為什麼會以兵敗收場,荊州失陷,父子都被殺了呢?要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
關羽:一身傲氣,輕易瞧不起人,卻最要面子
1、三國時最傲氣的人當數關羽。提起關羽,就想到他捋著長鬍子,眯著小眼睛,盯著人的樣子,那眼神一定是威嚴的,而且是自上而下的,等閒之輩恐怕受不了他的這一眼,得直冒冷汗才是。
三國時期最大千古之謎:歷史上的關羽死得蹊蹺!
關羽是怎麼死的? 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並建議挑撥孫權攻打關羽。同時孫權因一向對關羽不滿,又對荊州覬覦已久,主動向曹操請纓攻打關羽後方。呂蒙再度受命偷襲荊州...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今譯】持有的東西達到了滿盈的狀態時,不如就此罷手。把東西錘鍊的很尖銳,是不能夠長久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