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後周命運的高平之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承佑沒了,後漢並沒徹底滅亡。
郭威代漢之時,劉承祐之叔劉崇據河東12州之地在太原即位,仍用劉承佑年號「乾佑」,史稱北漢,也是五代十國中的「十國」里唯一的北方政權。
劉崇身世和郭威可以PK,均出身貧寒,而且兩位都是紋身愛好者。
劉承佑死後,劉崇本想舉兵南下來分一杯羹,抑或想當皇帝也未可知。
郭威立足未穩,遂向老劉表示善意,假意擁立劉崇之子文武小寶貝---劉贇即位,既穩定了局勢,也打消了劉崇的想法。
郭威還對劉崇使者說:「我出身低賤,脖子上還黥了飛雀,自古那有雕青天子,請你家將軍不要懷疑我。
」
此話我認為內涵頗深,因為劉崇也紋身刺青,潛台詞就是咱兩誰也別爭。
郭威打出了皇帝讓你兒子做的友好姿態,劉崇一想,皇帝沒做成,做了皇帝他爹,也是可以的,於是罷兵不提。
但不久郭威穩定了局勢後不客氣的將劉贇殺掉,自己幹了皇帝。
劉崇憤恨郭雀兒竟然簡直就是哄喜羊羊的灰太狼,竟和自己玩花招,於是即位太原,對遼國自稱侄皇帝,伺機要出口惡氣。
但劉崇和郭威相互對峙如兩個街頭鬥毆者,彼此狠狠用眼盯著對方,但誰都沒先出手。
柴榮即位後,劉崇覺得該出口惡氣了,灰太狼我有所顧忌,小灰灰就沒那麼可怕了吧。
郭威死後一個多月,劉崇老先生親自出馬帶著自己的三萬多人,並聯合叔叔遼國一萬人合夥來攻後周,一路頗為順利打到潞州。
柴同學剛上位,他不是郭威血親,昔日郭威一班老將不服者肯定有。
況且當時郭威外甥李重進年長於柴同學,且,郭威去世前夕,召李重進顧命,並讓其拜柴榮已定君臣之份,但一個是親外甥,一個是內侄,那個親一些自然大家用腳都能扒拉明白。
另外,五代之時,君臣大義淡薄,為利所驅,有權力的軍將啥事都敢做,急需要一戰功成來震懾諸將。
且人家來勢洶洶,若在家當鴕鳥,肯定不合適。
必須應戰,並且是要親自應戰,打出「首戰我去,我去必勝」的姿態。
但群臣中有些投機分子裝模做樣以愛護皇帝為藉口勸他,陛下啊,您剛剛踏上這麼重要的崗位,還沒來得及鞏固人心,不宜親自出馬啊,要愛惜崗位,珍惜榮譽啊,不如派出一員大將去應戰。
潛台詞是,萬一敗了,威信一敗塗地,那可無可挽回了。
當然,不能不說這些人是好心。
但柴榮正是要借這件事立威樹望,堅決要親自上。
這時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的和稀泥九段,服務過四朝十個皇帝的大佬(注意,是四個不同朝代)馮道老先生仗著自己的老資格出來勸柴榮了。
他的勸就不那麼低三下四了,而是一副老臣加諍臣的面目出現---我們有時經常遇到這類老先生。
他像勸小孩子那樣循循善誘的和柴榮講天子不可輕易親自出馬。
但他還是老毛病,既要皇帝坐鎮京師,又說無將可用,模稜兩可和稀泥,選將沒有具體人選,但又反對親征。
扯了半天皮,最後,柴同學來了句,以前唐太宗平定天下不都是親自出馬的嗎?
馮老先生仗著自己的老資格也來了句:你以為你能和唐太宗比?
柴同學自尊心大受打擊,一氣之下安排馮老先生去干修建郭威陵墓的活了。
當然,柴同學親自出馬要比選將前往安全,將在外,什麼事都有可能,尤其這個非常時期,自己控制最放心。
這次我們的趙匡胤同學有了很好的亮相機會,並榮獲個人特等功。
漢周兩軍在今山西高平相遇,柴榮為當李世民衝鋒在前,劉崇仗著人多力量大猛擊後周部隊,並將柴榮先頭部隊圍了起來。
後周兩個指揮員樊愛能,何徽看事不好不想當秦瓊和尉遲恭趕緊突圍逃命,指揮員一跑,當兵的誰還賣命,一部分隊伍在北漢軍衝擊下騎兵四條腿跑的快,向後潰逃,步兵兩條腿跑不動直接投降。
眼看柴同學不如唐太宗的預言變成現實,柴同學估計也想過跑,但他要跑了,不是不如李世民的問題了,而是要丟掉江山社稷的問題,皇帝跑了,豈不是全軍完蛋?
柴榮畢竟是闖過江湖干過買賣,有過底層生活經驗的人,和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亮劍》里的李雲龍兄有共同點,就是逼急了死也要拽上個,既然如此,那就和老劉同歸於盡。
於是他一馬當先直衝劉崇中軍找老劉拚命,他忘了李世民衝鋒陷陣時還不是唐太宗,那時還叫秦王,他把先鋒的活逼著自個攬下來了。
這時,李重進看著表弟要拚命,勒馬作壁上觀。
重感情的趙匡胤同學一看,皇帝都當先鋒了,對著後面發獃和要跑的戰士們說了一句極富鼓動性的話:主危臣死,主憂臣辱,皇帝都不顧自己萬金之軀上了,我們在一邊作壁上觀,不覺得羞恥嗎?
說完,自己先奮勇當先沖入敵陣,後面周兵為了挽回剛才面子,又一看人家皇帝都不要命了,咱還要啥命?
他們不了解,當時唯一必須捨命的是皇帝,皇帝不捨命,命可能就沒了。
這且不說,在趙匡胤帶動下,郭威女婿張永德也帶所部衝進敵陣,這時周兵士氣已起,個個不要命。
很早以前魯國的一位曹劌先生就形容過: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即可克敵。
比如兩人打仗,一個人要不要命的打的話,即便對手比他強大,只要在氣勢上輸了,再強大也可能落敗。
這叫橫的也怕不要命的。
所以李雲龍兄這樣的大老粗都喊出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口號。
可見,打仗打的就是一種氣勢和氣概。
北漢的同志剛開始一看,切,這幾個毛人,被我們一衝擊直接崩潰了,真不抗打。
正得意間,猛不丁突然竄出了幾千個不要命的主,得意剛變成驚奇,尚未反應過來時候,那些原來潰退下來後周戰士回頭一看,靠,大家都衝上去了,咱逃回去還有命在,有了不要命的榜樣,沖吧,拼吧。
所以,榜樣的力量無窮盡。
後面以兇悍著稱的遼兵在一邊一看,靠,咱就是來打打醬油的,老劉勝了,咱跟著吆喝吆喝撈點乾的,敗了,咱犯不著給他賣命。
所以這支一萬人的啦啦隊看自己的球隊大敗,也就裝聾作啞溜之大吉。
可憐老劉最後打扮成農村老大爺跟著一百多騎兵往家跑,由於當時還沒GPS導航和北斗系統,中途還差點走錯了路,萬幸逃回太原,龜縮不出。
柴榮學李世民一舉成功,更是銳不可當,一路攻到太原。
太原自古乃軍事重鎮,城高牆厚,易守難攻,趙匡胤也找到了作戰感覺,竟然有次殺到城門,縱火燒了城門,但依然沒能奏功;而且,很不幸的是還被射了一箭,但萬幸的是這一箭射的恰到好處,射到了胳膊上,這支箭不亞於一枚勳章,掛在了趙匡胤身上。
見好就收,此番柴榮如同現在玩鬥地主,本來是挨炸彈的牌,讓他一拚命不僅反敗為勝,還讓對手自個炸自己。
見好就收是大智慧,有時太執著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得勝回朝途中周兵也沒閒著,順道盡驅北漢軍民十餘萬於河南,那時人口也是戰利品,所以柴同學可謂名利雙豐收。
高平之戰和太原攻城,趙匡胤的表現絕對可圈可點,說力挽狂瀾於既倒也不算過份。
太原攻城,柴榮親眼看到趙同學為了後周江山差點丟了命,心情自然感佩。
所以,一個人一定要知道在恰當的時候表現自己。
筆者曾在某部隊機關當過刀筆吏,深知有些領導的表功之水準不亞於專業演員,不僅絲絲入扣,而且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出現。
所以,表現自我是智慧和學問。
但我相信那時的趙同學真性情想立功的思維大於演戲,因為他一生我們已經知道,他向來不喜歡化妝做人,如果要說演技,他比起他親愛的弟弟來差距可謂雲泥之別。
劉崇老先生打雁不成被雁啄,成就了柴同學的威望,讓他一炮成名,在以後的戰鬥中極其重視士氣和身先士卒的模範作用,基本先鋒的業務包攬了不少,一個好的開頭很關鍵,所以以後他真是神武大體如唐太宗,縱橫幾無敵手。
也然他在軍中有了絕對威望,並且藉此契機大力整頓軍隊,有時一場戰爭的結束,是各派勢力瓜分利益的前提,這場戰爭中,那些滑頭的老軍頭只能等著挨刀,以原先柴榮晉王班底的青年將領如趙同學、張同學借勢而起。
同時,也成就了趙同學的功勳,不僅皇帝喜歡,同僚也佩服,關鍵是戰士們服氣。
所以跑龍套的劉老先生悔不當初,這場忙活純粹給人做嫁衣,在極其鬱悶下於第二年花甲之歲時去世。
這場戲下來,在劉老先生這個超級大龍套的幫助下,趙同學拜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
這年27歲。
可以說高平之戰的精彩亮相是趙匡胤崛起的一個關鍵。
高平之戰及太原戰役後,表現很出彩的趙匡胤同學名利雙收。
首先獲得了殿前都虞候(注意是等候的候,不是王侯的侯,「虞候」一職出現較早,本為掌水澤出產之官,所謂「藪澤之薪蒸,虞候守之」(《左傳。
昭公二十年》)。
宇文泰相西魏時,置「虞候都督」,後世沿襲。
隋為東宮禁衛官,掌偵察、巡邏。
到五代時,都虞候為禁軍高級軍官。
後周時建立殿前司,它與侍衛司的關係類似於德國納粹的黨衛隊之於衝鋒隊,後周侍衛司馬軍、步軍分開,與殿前司並立,就成了北宋著名的三衙體制,所以這個職務相當於殿前司三把手,上面還有都點檢和副都點檢)的位子。
同時獲得了郭威女婿張永德的信任和好感。
張永德是郭威臨終安排給柴榮的兩位軍事輔政之一,另一位就是高平之戰勒馬看的李重進,這兩位一位是殿前司一把手,一位是侍衛司一把手,侍衛司一把手李重進年長於柴榮,論和郭威先生的血緣關係人家也比柴榮近(郭威外甥),又有軍功,這類人物越是表現好越是受懷疑,所以小柴對老李是很不放心,張永德年齡資歷和軍中根基沒法和小柴比,所以小柴比較喜歡小張,小張對年長於己卻又是自己下屬的趙匡胤大哥哥很是佩服和崇拜,甚至於拿出自己工資資助小趙買鞍馬服裝,並多次在小柴面前大讚小趙,對小趙的進步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小趙結婚的時候,小張一下子就拿出了好幾千貫的重金當賀禮;小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結婚,小張又拿出了一大筆錢,後來張永德受到了趙匡胤和趙匡義的特殊厚待,以前朝駙馬的身份,在新朝出將入相,一直活到了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享年七十三歲可謂善終。
最關鍵一個收穫是當年開展的大規模整頓軍務中,小趙因為表現突出獲得了後周禁軍選拔工作,這就類似於當軍校校長了,不僅對中級軍官有推薦權,對基層軍官有直接決定權,一個人能決定其他人政治命運時,自然就容易形成權力圈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近代的袁世凱、蔣介石就是這樣起的家。
所以,小趙同學即便無意培養自己班底,但有受薦之恩的人肯定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感覺,無形中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小趙為人極具人格魅力,他後來有兩個圈子,一個是「義社十兄弟」,一個是和弟弟趙匡義及趙普等人組成的小團體,不能說這些圈子組成的初衷就是為奪權服務,但後來,這些圈子為奪權起到了很大作用。
小趙一戰成名,整個大戲的大配角,當前這段小戲的主角柴同學正利用高平之戰的餘威大刀闊斧的搞改革,處決了臨陣脫逃的兩個指揮使和中級將校七十餘人,但他萬萬想不到,再過五年,短短五年,江山易主。
而他以為榮的高平之戰就是後周悲劇的開端。
節選自《兩宋這場戲》
高平之戰,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率軍逆襲!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城(今晉城高平市)一帶會戰,史稱高平之戰。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趙匡胤等冒著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大獲全勝。
合法性不足的柴榮一戰定江山,用七十個人頭換來絕對權威
公元954年的正月,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時年五十歲。病終之前,他將權力全部移交給了養子(實為妻侄)柴榮,並留下臨終遺言:「此生無憾。」在郭威的精心安排和全力扶持下,柴榮順利繼位,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和...
為什麼說宋朝的武將,趙匡胤當之無愧排列第一?
有人說,宋朝的武將,趙匡胤排第一,這個觀點對不對呢?我認為當之無愧。為什麼?看看趙匡胤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經歷的烽火戰爭,以普通軍官出身的他,一條盤龍棍打下四百座軍州,其機智、勇敢、善戰的戰績,絲...
篡周建宋:趙匡胤的禁軍王者之路
趙匡胤,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於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不過這其中有個主要問題,歷朝歷代篡位者都是發動政變清除異己的情況下成功的,為什麼趙匡胤卻兵不血刃的就建立了宋朝那?這個的原因關...
他不辭職,趙匡胤當不了皇帝?宋太祖見了也要客氣的叫聲駙馬爺!
話說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當時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柴榮臥病回京,命趙匡胤任...
中國古代版川普——身為皇帝,用做老闆的思維去治國,成一代聖君
公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柴榮順利即位,史稱後周世宗。柴榮的成長環境,跟其他大部分的帝王都不太一樣。 同郭威自小父母雙亡不同,柴榮的老爹柴守禮一直在世,並且一直活到了北宋初年。柴榮早年被送...
五代最負盛名的雄主,差點改變歷史卻英年早逝
在五代十國這個君弱臣強、軍閥混戰的時代想當一個好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自己的手下給殺死了!而五代時期的明君後唐明宗算是一個,而後周有一位雄主也是公認的雄主,那便是...
趙匡胤在歷史上著名的「高平之戰」中成功上位
後周開國君主郭威死後,讓養子柴榮繼位。柴榮一繼位就面臨著重大危機。北漢國君劉崇想趁機進攻,親率三萬人馬,又聯合了契丹,契丹大將楊袞率騎兵一萬步兵六萬,共同南下。兩國聯軍打敗後周的潞州節度使李筠穆...
柴榮御駕親征,一戰奠定兩個皇帝的前途,卻只能尷尬地笑笑
後周柴榮在高平大敗北漢,一舉奠定了後周王朝的中原霸主地位,此役同時也是趙匡胤的福緣之戰,從此跨入後周高級將領之列。柴榮登時本不想過早的於北漢和契丹直接抗衡,而是想先將南唐膏腴之地納入版圖,這樣既...
周世宗柴榮第一次御駕親征——宋史319復盤進行時(十五)
劉崇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自此被郭威耍了以後,劉崇就一直在尋找報仇的機會,想一洗前恥。現在,這個機會終於來了,這三年的苦等沒有白費。劉崇覺得,周朝皇位剛剛易主,朝廷局勢肯定很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