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三國志》一定都是真的?小說《三國演義》都是假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史書《三國志》是中國二十四史之一,史學家對其評價比較高,稱其在二十史中排名前四,可見這部史書還是比較權威的。

《三國志》是介紹東漢到西晉時間段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分為《魏書》、《吳書》、《蜀書》三部分,在宋以前這三部分是相互獨立的,到宋代時才把它們合成一本。

《三國演義》全名叫做《三國志通俗演義》,從全稱上可以看出它不是史書,只是一部通俗演義小說。

如果要評定這兩個作品哪個更貼近真實情況,那不言而喻是《三國志》,但有時候《三國演義》比《三國志》要更真實一點。

在例證《三國志》失真前先說說《三國演義》失真的情況。

《三國演義》乃是一本小說,裡面有很多情節都是不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作者為了突出某一個觀點或者塑造一個人物往往採取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其他人做的事情加到要塑造的人身上。

比如說小說中里的赤壁之戰之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故事情節失真嚴重,以草船借箭為例。

小說里的草船借箭把諸葛亮神話到了極致,說他足智多謀、牙尖嘴利、能掐會算。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

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假的,草船借箭之事並非是諸葛亮乾的,也不是發生在赤壁,更沒有借東風一說。

但要說歷史上還真有借箭之事,這就是《三國志》里記述的事情。

在《三國志》里記載建安十八年,曹操和孫權對陣於安徽巢湖入江一段河口,初次交戰曹操失利,於是守陣不出。

為了探清敵情,孫權親自乘船進入小河口,沒想到遭到曹軍弓箭猛射,由於船上箭羽太多有傾覆之險,於是掉轉船頭讓箭射在另一邊,這樣孫權度過了危險,成功逃脫。

羅貫中就是根據這段歷史記述編出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說完了《三國演義》失真的情況,再說這部斷代史《三國志》。

但凡正史都得以統治者為主線,既要不誇張不捏造不造謠不偏頗,又要講道理合邏輯遵從統治者的意願。

大部分歷史都可以客觀記錄,但也有些事情不能按照事實來寫,不然會引來殺身之禍。

特別是唐代以前,凡涉及皇家的部分要失真很多。

比如說《三國志》魏書里關於魏國開國皇帝曹丕篡漢即位的記載,就脫離實際不和邏輯,反而不如《三國演義》來的真實。

《三國志》中記載,曹操死後曹丕為魏王,實行了一系列惠民之策,天下百姓無不高興。

漢朝的三公九卿多次集體上書希望魏王曹丕代替漢室做上皇帝執掌天下,身為漢朝末代皇帝漢獻帝則三番五次下詔於曹丕,希望他能代替自己繼承大統。

身為魏王的曹丕卻推三阻四拒不同意,然後有人來報天下有麒麟出世、鳳凰來朝、飛龍在天,百姓都議論這是明主在世祥瑞頻現魏王當立也。

最後,漢獻帝都坐不住了,和一干大臣商議如何讓魏王曹丕接受禪讓。

曹丕在漢帝及公卿百姓熱情擁護下,不得不同意接受禪讓即位登基。

以上記載並非《三國志》首創,在《史記》里同樣有記載,但是跟這個比起來要真實不少,而在一些野史里比如《華陽國志》里關於這件事的記載完全不同於官方的記載。

《華陽國志》中記載著漢獻帝在曹丕等人的逼迫下,被迫讓出了皇位,當時的漢獻帝以淚洗面,言說自己並無失德之過為何讓位,有大臣就說漢室氣數已盡,魏王賢能,要儘快禪位,按此要求做可保全性命,不按此來要有殺身之禍,漢獻帝不得已,哭著讓出了皇位。

通過這件事比較正史和野史來看,野史更符合實際情況,正史有些失真。

《三國演義》里有關於漢獻帝禪讓之事也和野史相差不多,這點《三國演義》也是比官方正史要真實一點。

漢獻帝禪位

雖然作為官方正史《三國志》有失真實的地方,但大體上不會嚴重失實,這一點可以用其他文獻作為佐證。

而《三國演義》是根據作者以事實為參考進行改編,書中加入了作者的一些思想觀點,所說之事七分是真三分是假,不能把它當歷史看待,畢竟它本就是一本小說而已。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哪個更貼近真實歷史就不言而喻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另有其人?解讀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

了解三國演義的朋友,多數都會認為諸葛亮是所有人物中最為耀眼的明星。諸葛亮的智謀遠慮讓後世無數人拜服。但是歷史果真如此嗎?但凡了解過一些正史的朋友就會發現,諸葛亮的很多光環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最歷史 還你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