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大人物系列——「劉皇叔」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筆者導言:筆者對於三國人物的描寫基於《三國演義》,劉備從一個沒落的皇族為何能夠最終成為一代帝王,他因何走向成功,又因何最終兵敗垂成,這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後。

中山靖王是一個非常能生孩子的人,他有一百多個孩子,再加上推恩令的作用,號稱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個沒落的貴族,靖王劉勝他對於漢武帝比較支持也博得了不錯的名聲,選擇他作為宗譜的傳承有利於他在三國亂世生存。

可認了宗譜並不代表勢力,劉備最初的真正勢力來自於張飛的資助,人們對於張飛更多描寫為莽撞人一般,可其實並非如此,試想如果一個人告訴你自己是某某的後代,你最該幹嘛?其實你最該不搭理他,那為何張飛要資助他?這便是因為張飛同樣缺少身份,張飛只是當地的一個豪強,面對局勢的快速發展張飛需要讓自己的事業起飛,所以才願意資助劉備。

但劉備在早年間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舉動,更多是到處的流轉,更像是一位打工仔尋找自己的山頭,所以劉備需要一個招牌,這個招牌便是「復興漢室」,當劉備陷入被呂布攻殺失敗後進入到曹操勢力之中,這時候的曹操已經獲得漢獻帝,漢獻帝與劉備的相見給了劉備最高的禮遇,不管之前的劉備是不是皇族後裔,到了「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

」這句話出現後,劉皇叔就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所以衣帶詔風波之中劉備並不是不敢參與,而是不需要參與,有了劉皇叔這三個字,他便可以獲得最合理的擴張權力,那麼早期的劉備為什麼不能取得成功和穩定?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劉備勢力根基非常薄弱,這不必多說。

關鍵的原因在第二點,劉備沒有一位能夠將他的勢力統籌使用的戰略人才,這個人自然是指的諸葛亮,諸葛亮雖然在演義小說中有誇張的表現,但諸葛亮的加入使得劉備獲得能夠將關羽張飛這樣武將和糜氏兄弟等人政略才能結合起來形成勢力的關鍵人物。

但劉備並非簡單的迂腐之人,劉備為何不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攻伐荊州,因為當時的荊州已經是曹操眼中的肥肉,如果自己豪奪劉表的地位,一方面是與蔡氏家族敵對,另一方面他的「大義」之旗將會倒塌,可以說這種口號是一種虛偽的口號,但虛偽的口號也是他唯一的口號,所以不攻殺劉表的後人使得劉琦最終依附於他,在荊州逃難的過程中是劉備一生中最精妙的一步。

為什麼劉備要帶領百姓?

因為此時的劉備已經可以說是絕望了,在曹操的巨大勢力面前自己很難抵擋,失敗後前往東吳也很難,所以當時的劉備失敗後還剩下西川可以前去,但是他想要前去或者他還想要圖謀荊州就需要獲得大量的名望,如果他扔掉荊州的百姓,自己逃難到時候劉琦是否還會選擇接受他則成為難題,所以表面上拖緩了進軍的速度導致劉備被殺敗,但他通過自己的義舉換取了荊州的好感,這也迫使劉琦只能選擇依附於他。

也正是這一點為之後魯肅出使劉備希望聯劉抗曹來形成未來機遇獲得了優勢,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勢力大敗這讓劉備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諸葛亮擊敗周瑜獲得了荊州的控制權,劉備選擇與孫尚香聯姻讓他得到了孫權的支持,雙方形成了一種穩固的關係,為何孫權對於劉備如此重視,這是因為孫權對於周瑜實際上處於一種打壓的心理,所以聯合外部的劉備有利於他打壓內部,而孫權對於劉備的結交也可以使得他其實還在追求復興漢室。

劉備與孫權的聯盟雙方更大的關係就在於復興漢室上,如果說最開始漢室宗親,還是劉皇叔也好,劉備不過是虛張聲勢的話,那麼到此時這句口號已經成為雙方聯盟的基礎,劉備之後跟隨龐統攻略西川,在落鳳坡龐統死後劉備獲得了剿滅劉璋的藉口,順利收復西川。

那麼到時候劉備已經擁有了荊州和西川兩地,獲得了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的優勢,那麼該如何看待隆中對呢?實際上隆中對的核心便在於——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百姓憑什麼要迎接劉備呢?這就是因為劉備他在恢復的是漢室,只要他擁有恢復漢室這面大旗,孫權就會與他維持聯盟,因為孫權掌握軍權的能力受限於強勢的軍人,並且他即便是回收了兵權對於其勢力中的各方勢力也極為忌憚,所以孫權對外用兵並不積極也形成不了有利的局勢就在於此,孫權只有當劉備還遵守大義的時候還會與他聯盟,一旦他失去了大義,雙方的關係就會相互攻伐,所以孫權所服從的是恢復漢室,而非投靠劉備。

但在這之後劉備的內心產生了動搖,這種動搖來源於他想要成為皇帝的慾望越來越上升,這促使他改變了做法,先成為了漢中王后隨即想要稱帝。

從這時開始他逐漸走向了失敗的過程,這一失敗的根本在於劉備違背了諸葛亮所為他布置的隆中對。

對於曹操來說他並不是只有優勢沒有隱憂,雖然他控制了漢獻帝也獲得了北方的統一權卻沒有能夠真正的擊敗東吳,赤壁之戰失敗導致曹操的隱患與內部矛盾逐漸上升,這使得曹操之後更多都是在防備,劉備如果擁有道義上的優勢,則劉備就可以聯合孫權攻殺曹操,這是劉備勝利的基礎,但劉備稱王就意味著他雖然獲得了優勢卻也葬送了他的基石。

這迫使孫權從「聯劉抗曹」轉變為「聯曹抗劉」的方向上,所以在關羽發兵攻打曹仁的時候,關羽背後則被孫權偷襲,這種偷襲的出現使得劉備失去了關羽的同時轉而又只能選擇攻擊孫權,這種攻擊導致了他在夷陵之戰中被火攻殺的大敗。

這種結局讓劉備被迫的在白帝城進行託孤,最終他死去了,那麼該如何看待之後的發展?對於諸葛亮來說其實已經很明確的事情便是蜀國即便由他進行控制,他也不能對其他勢力進行整合,並且即便進行整合也會讓諸葛亮無法出擊獲得成功。

這種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諸葛亮在之後的行動更多是想擊敗司馬懿,幫助劉嬋進行交接,在這種追求下他數次北伐,可最終也無奈去世,失去支持的劉嬋很快面臨被吞併的結局。

那麼該如何看待劉備呢?

劉備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不管他是否真的是皇親後裔,其都選擇了一條對自己有利的口號作為自己成功的方式,只是這個口號逐漸變成真的時候他也如同枷鎖一樣限制了劉備的發展,在當時的時代劉備沒有很深的根基這使得他容易被排擠或者容易被人打壓,這種打壓造成了他早年的顛沛流離,可這種打壓也使得他名聲廣播。

為什麼很多豪強都重視劉備,這是因為雖然這些豪強都在爭奪天下,但他們仍然需要漢朝這一藉口,而劉備他使用了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口號也使得別的豪強希望藉助於他的口號。

當劉備獲得了諸葛亮之後他確實距離成功並不遙遠,可這也造成了他面對成功時候的難以選擇,對於時代的變化或者慾望的勾引讓劉備沒有能夠堅持住自己的思想,最終選擇違背與諸葛亮的約定,自己搶先成為漢中王。

這種做法導致孫權的變化,至此三分天下,三分天下後人們對於他的支持,或者忠於漢室對他的支持反而失去了,這也讓他獲得了大耳賊的綽號。

劉備的成功來源於他的基礎,劉備的失敗同樣因為他的基礎消失導致他最終兵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哪件事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沒奪荊州

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什麼?是沒能說服關羽聯吳抗魏嗎?是沒能阻止劉備伐吳嗎?是多次北伐勞而無功嗎?都不是。諸葛亮最大的失敗在於沒有成功地說服劉備奪取劉表治下的荊州。當初諸葛亮在草廬之中,對劉備...

關羽改變了三國的兩次歷史進程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跟隨劉備轉戰南北,為劉備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三國演義中更將其尊稱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由於三國演義對關羽的完美刻畫,...

三國哲理:劉備沒能完成復國,有三點原因!

蜀國在三國中,一直是比較令人惋惜的國家。文有諸葛亮這絕頂的謀士,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論策略諸葛亮不遜於三國中的別的謀士,論武力五虎將更是遙遙領先別的武...

諸葛亮在荊州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諸葛亮在荊州究竟是個多大的官?長空星照 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到自己帳下,從此兩人「情好日密」。大概是兩人過從甚密,這引起了劉備兩個老兄弟關羽和張飛的不高興,劉備解釋說:「我有了孔明,好像是魚...

大意失荊州背後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話說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時,提出了很多戰略目標和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的荊州和益州的控制權,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最終達到復興漢室的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的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

被誤讀的《隆中對》戰略

常有人把諸葛亮比作蕭何,我是並不認同這個觀點的。蕭何在劉邦時期,僅僅是足食足兵,為劉邦提供後勤。諸葛亮在這一方面上或許並不比蕭何差,但他的才能絕不僅限於此,從諸葛亮還在草廬中的時候,他的軍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