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主五子傳,配上5個成語是不是很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龍生龍鳳生鳳,坐斷東南的孫權還是有不少子嗣的,雖然沒曹操那麼多吧。

袁紹、劉表家的鬧劇,也在孫權這重新上演。

博採眾議

孫登,孫權的嫡長子,字子高,就他的地位而言,只要不夭折,其他兄弟並沒有機會。

從對孫登的培養上就可見一斑,有名望極高的張昭做師傅,有太子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諸葛恪是諸葛瑾之子,張休是張昭之子,顧譚是顧雍之孫,陳表是陳武之子。

再加上謝景、范慎、刁玄、羊衟dào等人為賓客,所以孫登所在的東宮也號稱「多士」,士人極多。

然而孫登年僅33就去世了,臨終前還在給孫權提建議,先列了眾多吳國名士,希望孫權能勤政愛民,要多跟大臣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再減免徭役爭取民心。

孫登過世後他的諫言才到孫權手上,也讓孫權痛哭。

「博採眾議」是指廣泛採納群眾的建議。

滿而不溢

孫慮,孫權的次子,字子智,年僅20就去世了。

孫權還是很寵愛這個孩子的,封侯只是常規操作,隨後還被升任鎮軍大將軍,重點在假節、開府上,翻翻《三國志》能在生前開府的就這麼幾個:諸葛亮、司馬懿、蔣琬、費禕、孫壹。

足見孫慮有多受寵愛,同時他也有調皮的時候,自行做了個鬥鴨欄,但被陸遜一教育就直接毀去了。

在孫權冊封孫慮的詔書中提及「孫慮文武兼備,有才能去很低調,就像滿盈的器物卻不溢出。

」開府這待遇在吳國也是沒誰了。

「滿而不溢」是指有資財不濫用,有才能不炫耀。

愛日惜力

孫和,孫權的三子,字子高。

在二位兄長早逝的情況下,孫和就被當做太子培養,同樣有大量士人圍在他身邊,但孫權卻更寵愛四子孫霸,一如當年袁紹對袁尚,劉表對劉琮。

孫和的太子歲月還是有些貢獻的,比如在劉寶、丁晏互撕的時候勸架。

比如勸人們不要沉迷遊戲「有志之士珍惜時間,君子著眼於遠大目標,為不能處在德行高尚者的行列感到恥辱。

」隨後孫和還讓陪坐的8個人,一人交一篇討論下棋利弊的論述...「愛日惜力」是指珍惜時間,不願虛度光陰。

不急之務

同樣來自孫和的論述,「就是因為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才會有禍患存在,要是能斷絕無益的慾望,專心於道德修養,放下不緊急的事去建功立業,這不就很好嗎?」想得是很好,但有些人是離不開娛樂的...「不急之務」是指無關緊要或不急於做的事情。

防芽遏萌

乍一看覺得像不像防止變萌?孫權去世後,諸葛恪就在權臣路上越走越遠,他不想讓諸王處在戰略要地,就讓孫奮搬到豫章去,孫奮非但不聽還多次犯事。

為此諸葛恪還特地寫信勸他,信中提及孫權借鑑古今,能把事情遏制在萌芽中。

而諸葛恪一封信就嚇到了孫奮,默默跑到南昌去了。

「防芽遏萌」是指在惡事還未顯露時,加以防範、阻止

順便,在孫霸那沒找到成語,提兩句南魯黨爭。

孫和、孫霸的爭鬥,更像是孫權兒子、女婿之間的大亂斗,至於摻和進來的江東世族,基本都沒啥好下場,連陸遜都被孫權罵死...更厲害的是,孫和被廢黜,孫霸被賜死,最後上位的居然是孫亮,孫權真是會玩。

至於孫權兒子們的壽命:孫登33歲,孫慮20歲,孫和30歲,孫霸不到30歲,孫奮36-47歲,孫休30歲,孫亮18歲。

野煙青草晚,江雨綠波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老年喪子揭東吳大亂序幕

公元241年,對於步入60歲的孫權來說,是極為悲痛的一年,因為他的長子孫登死了,才33歲。老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本已傷心欲絕。而孫登又是他耗盡大量心血培養的接班人,寄託了無限的希望。他的死如...

講講三國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孫權篇

今天來講講孫權,孫權作為國君,家事兒和東吳錯綜複雜的政局糾纏在一起,挺難寫的。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