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奮鬥之隆中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07年,我已經46歲了,雖然人緣好,聚集了一幫有能力的哥們一起創業,但是離開河北老家在中原地區奮鬥了二十餘年我依舊沒有地盤,反而被一個安徽人曹操給統一了北方,把我趕到了長江以南,投靠在一個州長下面做了一個小縣令。

並且那個當時稱讚我是一個英雄的曹操正在秣兵厲馬,馬上準備殺到荊州滅了我。

這時候根據潁川大V司馬徽的推薦,我三顧茅廬,認識了27歲的山東小伙諸葛亮,他為我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一套戰略,他說曹操已經統一北方了,我們打不過他們,咱們可以跟江南的年輕軍閥孫權結盟;然後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作為根據地;然後再取益州,也就是四川地區,以形成三分天下;然後就等到中原有事,天下有變,就兩路出兵。

一路派一位上將,從荊州向河南一帶出兵;第二路由我自己從四川向關中,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一帶出兵。

這兩路出兵,可得中原。

他還給自己這套PPT取了個名字叫做《隆中對》。

後來的歷史,基本也就是這樣發展的。

第一步,占領荊州,我做到了。

第二步,占領四川,我也做到了。

第三步,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隆中對》的戰略布局失去了重要一側,所以後來無論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姜維的九伐中原,都沒有成功。

聽說到了21世紀,有一伙人被稱為鍵盤俠,在他們眼裡隆中對狗屁不是,他們有更好的計策可以幫我這個46歲還是個小縣令的人統一中國。

惜哉,我沒有認識他們誠為憾事。

在我們那個時代,隆中對被稱為一次偉大的戰略構想,它有什麼了不起呢?聽說後世鍵盤俠覺得當時中國最強盛的兩支力量就是曹操和孫權。

我當時勢力很小,只能找軟柿子捏,往空白區域發展啊。

所以,占住荊州,然後進兵四川。

聽說後世我們的事被做成了一個叫三國志的遊戲,大家都是這麼完成統一大業的。

但是很慚愧啊,我當時「隆中對」發生的時候,我已經46歲了,在「隆中對」之前,我前後創業奮鬥了23年。

在這23年的時間裡,我的創業模式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就是「我打不過你們,我就加入你們,成為你旗下的子公司」,也就是「加盟店」的模式。

我先後投奔過很多人,什麼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

雖然到處深得人心,所謂「信義著於四海」嘛,當時名氣很大,有很多光環,什麼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

但是處都混得不順利。

戎馬半生,幾乎是一事無成。

但是你看,不管我怎麼悲嘆,怎麼著急,我的活動範圍還是在中原一帶。

我出生在河北涿州,46歲之前,一直就在中原打轉。

我起家的地方在中原;當時的繁華富庶在中原;最大的仇人曹操在中原;要興復漢室,皇帝也在中原。

如果後來不是被曹操逼急了,只好依附劉表,估計我連長江流域都不會去的。

要不是26歲的毛頭小伙子諸葛亮點醒,我怎麼會把目光投向他根本不熟悉的四川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放大招,劉備若從則能統一天下!

諸葛亮作為劉備的首席軍師,是劉備建立霸業最重要的功臣。早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為劉備量身定製了「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的戰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這個戰...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諸葛亮之「隆中對」

《隆中對》,我們上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里都有,簡單回顧一下。公元207年,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一整套戰略,核心要點有幾個:1.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了。他們家大業大,不可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