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的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說到馬謖失掉街亭,諸葛亮分兵退守。

自帶少數兵士退到西城,魏軍司馬懿引兵十五萬追至城下。

諸葛亮聞之,遂傳令 :「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洒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原書寫到: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洒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這就是著名的:軍師自擺空城計,焚香操琴退疑兵的故事。

影視劇中諸葛亮神情自若,談笑自如,琴聲悠悠。

宛若仙人一般,令現代人無不崇拜敬仰。

然而,這卻不是真實的歷史,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根據史書《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變的,跟後人開的一個玩笑。

小說演義不是史書不可全信,但也不是作者憑空杜撰,歷史上唱《空城計》的真有其人,她就是大唐唐玄宗時期瓜州新任刺史張守珪。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吐蕃進攻瓜州(今天的甘肅安西)。

因原守將王君煥戰死,朝廷急調張守珪就任瓜州刺史。

張守珪正值吐蕃軍隊剛撤離,滿城是殘桓斷壁破敗不堪。

馬上組織人力修城築牆,可還沒等城牆修復,吐蕃軍隊捲土重來。

朝廷援軍未到,城中軍士百姓惶恐不安。

張守珪自知區區幾千士兵如何守得住城池,卻十分鎮定,對守城士兵百姓說:敵軍撤離又返,卻也不知我朝是否增兵,我自能打敗他。

城中將士被他的自定神情折服,士氣高昂。

張守珪又說:現在是敵眾我寡,不能用弓箭、擂石抵抗,必須用計退敵。

於是他命令將士把城門大開,並在城樓上擺好宴席,找來樂工吹拉彈唱,他和將士們開懷暢飲,吐蕃軍隊見了如此情景,頓足不前。

疑心唐朝援軍已到,恐有埋伏,便慌亂撤離。

張守珪命令士兵趁機出擊,大敗吐蕃軍隊,長時間不敢來犯。

後有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功績為其刻碑立傳,《舊唐書》稱讚他:立功邊城,為世虎臣。

大詩人高適贊他「大夫擊東胡,胡塵不敢起。


(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真的出自於諸葛亮嗎?其實是荀令君之手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魏蜀之戰。因用馬謖大意失街亭,直接導致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已將兵馬調遣在外,一時難以回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機之中,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

空城計真的是諸葛亮使用的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有這樣一段話:「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

空城計中諸葛亮嚇走司馬懿所彈的曲子是什麼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

三國故事之《諸葛孔明巧唱空城計》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

三國孔明有哪些讓人津津樂道的計謀故事

孔明大擺空城計來自於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在這部書中將孔明描寫成了一個神機妙算的智多星,在與司馬懿的對陣中取得了諸多的勝利,孔明大擺空城計說的就是諸葛亮採取疑兵之計將司馬懿的15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