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諸葛亮用關羽,智放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料定曹操大敗之後必定會從華容道逃走,有意派關羽前往堵截。
卓越的領導者們能從全局態勢的變化出發,選擇適於擔當重任的人才,從而使自己取得決定全局勝利的主動權。
古人常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就要求領導者能夠審時度勢,即審察時機,忖度形勢。
對於領導者來說,在用人上應該不拘一格,最重要的是能夠依勢擇人,根據不同的形勢,選用不同的將才,這樣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權衡利弊用關羽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孫劉聯合於赤壁破曹之後,曹操從華容道逃走,走不多遠,忽然在馬上揚鞭大笑。
眾將領問道:「丞相為何大笑?」曹操回答說:「人家都說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以我看之,到底還是無能之輩。
若在此處設下伏兵,我們就得束手就擒。
」
關羽念及舊日恩義最終放走曹操。
曹操的話還沒說完,只聽見一聲炮響,兩邊有五百名校刀手已經一字排開,為首的大將正是關雲長,跨著赤兔馬,提著青龍刀,正好截住了去路。
曹軍一見頓時魂飛魄散,面面相覷。
曹操眉頭一皺,說道「:既然如此,只好決一死戰了!」眾將領們卻說:「即使我們不膽怯,可是馬力已乏,又怎麼能再戰呢?」程昱想了想,說道:「我素來知道雲長傲上而不辱下,欺強卻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丞相曾經對他有恩,現在只要您親自說出來,就一定可以逃脫此難。
」
曹操採納了程昱的計策,騎馬向前,向著關羽施了一禮,然後說道:「將軍別來無恙!」
關羽也還了個禮,回答道:「關某奉軍師的命令,在這裡已經等候丞相多時了。
」曹操說:「曹操兵敗勢危,到了這裡已經沒有別的路了,希望將軍能夠顧念昔日之情。
」關羽答道:「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但是已經斬了顏良,殺了文丑,解了白馬之圍,報答了您的恩情。
今日之事,又怎敢以私廢公呢?」曹操說:「你還能記得五關斬將之時的情景嗎?大丈夫當以信義為重。
將軍深明《春秋》,難道不知道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關羽是個義重如山的人,想起往日曹操的許多恩義以及後來五關斬將之事,怎麼能不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心中就更是不忍。
於是勒回馬頭,對眾軍說:「四散擺開。
」這分明就是放曹操一馬的意思。
曹操看見關羽掉轉馬頭,便和眾將一齊策馬疾馳。
等關羽再轉回身來的時候,曹操已經和眾將領衝過去了。
放走曹操後,關羽大喝一聲,嚇得剩餘的曹軍都下了馬,跪在地上大哭,關羽又不忍了。
正在猶豫的時候,張遼騎馬到了。
關羽見了張遼,又動了念舊之情,最後只得長嘆一聲,全部放了過去。
後人有詩曰:「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
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
諸葛亮料定曹操大敗之後必定會從華容道逃走,因此派誰去擔當此路守將要任就顯得很重要。
諸葛亮為什麼最終選定了關羽而不是張飛,難道他這一次是用人失誤了嗎?事實並非如此。
從大局上考慮,諸葛亮認為此時若把曹操殺掉,局勢將會更加混亂,變得難以收拾,不利於「三分天下」戰略方針的實現,於是就產生了「捉而放之」的戰略意圖,但是又不能明言。
諸葛亮深知關羽乃是「忠義」之士,於是派他去守關,這樣就收到了「一箭雙鵰」之效——既把曹操堵住了,給予他必要的教訓,同時又把他放了,使得關羽不負恩怨分明、忠心仁義之名。
若換上張飛,就有可能壞了大事。
諸葛亮選擇關羽正是依勢擇人,並藉此創造了決定未來全局戰略的時勢。
《鬼谷子·內揵第三》中講道:「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也就是要順從事物發展的趨勢,鋪設台階,加以引導,使之達成目標。
卓越的領導者們都將主導思想放在依靠、運用、把握和創造有利於自己取勝的形勢上,而不是去苛求手下將吏,因此能從全局態勢的變化出發,選擇適於擔當重任的人才,從而使自己取得決定全局勝利的主動權。
因此,作為領導者也應該不僅看中招攬人才,更要善於對人才因勢利導,能夠依勢擇人。
三國時期「最黑暗的五件事」,劉備竟然占了其四,令人驚訝!
劉備摔子東漢末年,當年長坂之戰是曹操、劉備兩軍的一次遭遇戰,驍將趙雲擔當保護劉備家小重任。由於曹軍來勢兇猛,劉備雖衝出包圍,家小卻陷入曹軍圍困之中,趙雲拚死刺殺,七進七出終於尋得劉備之子阿斗,趙...
華容道不是關羽義釋曹操,曹操是被一神秘之人救走
赤壁大戰之後,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早已料到曹操會走華容道,就提前派兵在此埋伏。縱觀全軍可以截殺曹操成功在者,非關羽莫屬。諸葛亮令關羽領一隻軍前往華容道,待曹操一到,立馬誅殺曹賊。隨即關羽領命就...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經典故事與歷史史實不符?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105的歷史風雲,展現了一定的歷史事實。但是作為一部小說,需要有個性鮮明對立的人物,為了迎合當時明朝的社會思想...
奸雄曹操兵敗華容道,武聖關羽為何卻不殺掉他?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關羽在《三國志》里是個勇冠三軍的蜀國第一勇將,斬顏良,戰襄樊,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獨擋一面,具備勇武的品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人皆有優缺點。而關羽的...
漫談三國:華容道放走曹操是最好的結果
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率領殘兵敗將欲逃往江陵,諸葛亮料定曹操會從華容道經過,於是派關羽守華容道,並用激將法讓關羽簽下軍令狀。諸葛亮明知曹操曾對關羽有恩,而關羽又是重情重義之人,難保關羽不徇私情。 ...
為什麼諸葛亮要讓重義氣的關羽守華容道?原來都是套路
華容道關羽放過曾經對自己有恩的曹操,而且並未拿下任何一名曹軍將領,這是一個熟讀春秋大義之人最為正常的舉動,但是為什麼諸葛亮卻把這個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最重義氣、熟知春秋大義的關羽呢?
曹操多次死裡逃生的法寶究竟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有一著名篇章"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後,諸葛亮夜觀天象,算定曹操不當身亡,一定會敗走華容道。考慮到曹操對關羽曾有不殺之恩,於是諸葛亮派關羽把守華容道,留...
關公被尊為武聖,那麼關帝廟何時有的呢?
諸葛亮智算華容道,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一回。諸葛亮加入了劉備集團做軍師,趙雲服氣,張飛也服了,獨有心高氣傲的關羽,內心深處頗有不服。關羽快馬斬顏良,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
孔明為何要獨派關羽伏兵華容道,誰知其中隱藏著三個極大的秘密!
三國演義當中,孫劉聯軍借東風火燒赤壁,大敗曹軍近百萬人馬,只殺的曹操領殘兵敗將一路狂奔、狼狽逃命。路上又遇到諸葛亮安排下的張飛、趙雲兩路人馬的截殺,最後只剩三百餘騎逃往華容道走去。
救了自己,把對手送上斷頭台!向曹操學習談判方法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曹操大敗,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出現曹操「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
三國之爭,魏國獲勝,誰之過?
赤壁一戰,曹軍大敗。曹操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命,一路上連遭伏兵劫殺,最後只剩三百餘騎往華容道走去。此時人皆飢倒,馬盡睏乏;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中箭著槍者勉強而走;衣甲濕透,個個不全,軍器旗幡,紛亂不...
關羽立下軍令狀後為何要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曹操被周瑜火燒戰船,敗走華容道,操突然在馬上揚鞭大笑。眾將問:「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以吾觀之,到底是無能之輩。若使此處伏一旅之師,吾等皆束手受縛矣。」 言未畢,一...
鬼谷子:如何讓自己有價值?諸葛亮放走曹操為何選關羽而非張飛?
《鬼谷子·內揵第三》中說道:「順勢而為,要懂得搭建橋樑讓事情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最終使目的達成。」一個睿智的領導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運用、把握並創造對自己勝出有利的形勢上,而非苛責強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