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本有機會戰勝,為何錯失良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率大軍伐吳,但是被東吳大將陸遜率軍擊敗,火燒連營,劉備全軍覆沒,敗逃白帝城,最終病死,這就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
劉備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聽一個人的話,如果聽了,就不會失敗了,劉備本有機會戰勝吳軍,為何錯失良機?
這個人是誰呢?劉備為什麼沒有聽他的建議呢?
這個人是黃權,黃權(?—240年4月),字公衡。
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
《三國志 黃權傳》記載: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
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
劉備打東吳,黃權對劉備說,吳國人非常強悍,善於打仗,現在,我們率水軍順流而下作戰,前進容易,後退很難,臣我願意為先鋒,先試探敵軍,陛下您最好坐鎮後方。
黃權的建議非常有道理,先去試探敵軍虛實,劉備大軍在後方,以防萬一。
但是,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輕敵冒進,長驅直入,紮下七百里連營,四十多座,最終被陸遜用火攻擊敗,劉備隻身逃脫。
劉備戰敗之後,黃權的歸路被吳軍切斷,無法退軍,黃權不願投降東吳,被迫投降了曹魏。
《三國志 黃權傳》記載: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
劉備在沒有充分了解敵軍的情況下,率大軍推進,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輕敵,紮下四十多座營寨。
而東吳陸遜趁機火燒連營,給了劉備致命一擊。
劉備再也沒有還手之力,也沒了翻身的機會,隻身一人逃走。
如果劉備聽了黃權的建議,先派黃權做先鋒,與吳軍交戰,找出吳軍的弱點或破綻,然後再率蜀漢主力大軍進攻,才能有取勝的希望。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可惜,劉備昏了頭,不聽黃權的好建議,犯下了大錯,最終葬送了蜀漢數萬大軍,元氣大傷。
如果沒有火燒連營,劉備能否滅吳與曹魏爭奪天下?
首先先糾正大多數人的錯誤認知,《三國演義》里說劉備親率70萬大軍伐吳,吳國軍隊區區5萬。但根據《三國志》記載:其實劉備當初並非擁有70萬軍隊。70萬大軍也只是誇大。即使是三國鼎盛時期,魏、蜀、...
劉備被火燒連營七百里之時,諸葛亮在哪裡?他為何不隨軍出征
公元221年,漢昭烈帝劉備因關羽之死,荊州被奪,御駕親征,起全國之兵75萬討伐江東,蜀軍燃著復仇的烈火,一路所向披靡,一舉攻克了秭歸,打敗凌統潘璋周泰的援軍,震驚了東吳。於是東吳新認命陸遜為東...
水火無情,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的帝業,夢三國夷陵之戰的熊熊大火
俗話說,水火無情,尤其火所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其破壞力更徹底,一場大火過後連草木都會化為灰燼。在古代,火被廣泛的應用於戰爭當中,用火來作為武器攻擊敵人,可令強大的敵人頓時陷入混亂,不管多麼強悍...
此人因趙雲投靠蜀漢,為掩護劉備而死,被供奉於武侯祠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在成都武侯祠中,共有四十七座塑像,其中既有為後人所熟知的如關羽、張飛這樣的人物,也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文武。本文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位。他的塑像位於劉備殿西偏殿的西...
陸遜火燒連營勞苦功高,孫權為什麼卻要逼死他?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一般指的是蜀漢攻打東吳的夷陵之戰,而不是發生在孫權和曹操之間的戰役。這一次的戰役,對於蜀漢和東吳之間的聯盟有很大的影響,對於蜀國的未來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劉備為何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僅為關羽復仇?夷陵戰敗的鍋誰來背?
公元221年的四月份,劉備在成都稱帝,六月份,就開始調兵遣將,七月份,劉備親自率領數萬蜀軍討伐東吳,雙方在荊州地區展開激戰。結果蜀軍大敗,劉備自己也憂鬱而死。
夷陵之戰是蜀漢步向衰亡關鍵 也是歷史中最精彩的一戰
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亦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這場戰爭的成敗都給予吳蜀兩國不同的命運。劉備入蜀後。曹操接受司馬懿、蔣濟等意見...
夷陵之戰,劉備輸掉了國運,那麼究竟輸在哪?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奮鬥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建立了蜀漢政權,橫跨荊州北部和益州,勢力達到鼎盛。然而沒有想到的先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隨後劉備憤起伐吳,發動夷陵之戰,又被陸遜火燒連營,輸掉了國運。...